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探险故事
45168500000043

第43章 斯科特探险队征服南极点

1910年8月,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罗伯特·弗肯·斯科特受命率领探险队乘“发现”号船出发远航,深入到南极圈内的罗斯海。当时,挪威人罗阿尔德·阿蒙森也率领着另外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两支队伍展开了激烈角逐,都想“为国争光”。

结果阿蒙森队于1911年12月14日捷足先登,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抵达,比阿蒙森队晚了一个多月。不幸的是,在返程途中,南极寒冷天气提前到来,斯科特队供给不足,饥寒交迫。他们在严寒中苦苦支撑了两个多月,终因体力不支而长眠于皑皑冰雪中。尽管他不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探险家,但却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之一。

1910年6月,探险队在斯科特的率领下乘“新大陆”号从欧洲缓缓出发了。1911年6月6日,探险队在麦克默多海峡安营扎寨,以等待南极夏季的到来。10月下旬,当阿蒙森已经从罗斯冰障的鲸湾向南极点冲刺时,斯科特一行却迟迟不能向目的地进军。因为天气太坏,虽值夏季但风暴不止,又有几个队员纷纷病倒,于是一直到10月底,斯科特才准备动身,驶向南极。

1911年11月1日,探险队终于出发了。他们每天目着呼啸的风雪,凭双脚穿越冰障,翻过冰川,登上冰原,历尽千辛万苦。当他们来到距极点250千米的地方时,斯科特决定留下大部队人接应他们,他本人和37岁的海员埃文斯、32岁的奥茨陆军上校、28岁的鲍尔斯海军上尉几人则继续向南极点挺进。

1912年1月,这是南极夏季温度最高的时节,然而此时的天气却出人意料的糟糕,不断困扰着斯科特一行,他们遇到了“平生见到的最大的暴风雪”,令人寸步难行,他们只得加长每天行军的时间,用尽全力走向目的地。

1月16日,斯科特带领的探险队终于在饱受了暴风雪、饥饿和冻伤的折磨后,登上了南极点。然而,就在他们欢庆胜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阿蒙森留下的帐篷和给挪威国王哈康及斯科特本人的信。阿蒙森先于他们到达南极点,对斯科特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一下子把他们从欢乐的极点推到了悲痛的边缘。

斯科特于是做出了决定,立即往回行进。探险队在南极点只待了两天,便于1月18日踏上回程。半路上,两位队员在严寒、疲劳、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先后死去。剩下的队员为死者举行完葬礼,又匆匆上路了。在距离下一个补给营地只有17千米时,遇到连续不停的暴风雪,饥饿和寒冷最后战胜了这些勇敢的南极探险家。3月29日,斯科特写下最后一篇日记,他说:“我现在已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们将坚持到底,但我们越来越虚弱,结局已不远了。非常可惜,恐怕我已不能再记日记了。”

大约过了一年以后,人们在斯科特蒙难处找到了保存在睡袋中的3具完好的尸体,并就地掩埋,墓地上矗立着人们专门为他制作的十字架。并且意外发现了斯科特海军上校所写的日记。日记上记载:

1月27日,星期六

我们在暴风雪肆虐的雪沟里穿行了一上午。这令人讨厌的雪拱起一道道的波浪,看上去就像一片起伏汹涌的大海。威尔逊和我穿着滑雪板在前边开路,其余的人步行。寻找路径是一件艰巨异常的工作……我们的睡袋湿了,尽管湿得不算太快,但的的确确是在越来越湿。我们渐渐感到越来越饿,如果再吃些东西,尤其是午饭再多吃一点,那将会很有好处。要想尽快赶到下一个补给站,我们就得再稍微走快一些。下一个补给站离我们不到60英里,我们还有整整一星期的粮食。但是不到补给站,就别指望真正地饱餐一顿。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而且这段路困难重重……

2月1日,星期四

现在我们每天都在艰苦跋涉,算一算,竟用了4小时45分走完了8英里。晚上8点我们还在走。我们只在12月29日才草草吃过一次午饭,当时离开补给站才一星期。按一天三顿计算,我们手里还有8天的粮食,到达下一站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埃文斯的手指头现在情况很糟,已经冻掉了两个指甲!

2月26日,星期日

伴着夜色,我们双脚冰凉地出发了,因为白天穿的鞋袜根本没有晾干。我们谨慎地消耗着食粮,但我们的食物还应当再多一点才够用。我巴望着下一个补给站,现在离我们只有50英里。到了那里,我们就不必担心供给不足了,前进的路程将再无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