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探险故事
45168500000015

第15章 神秘的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实际是火山口森林。火山喷发后,在山顶形成很深的坑,即火山口。火山口内壁很陡,几乎是直立,直径约500多米,深200多米。站在火山口顶向下一望,只见陡峭内壁上,木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

关于地下森林的成因有多种说法,地下森林的成因至今也尚无定论。有学者称,天坑内壁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剥蚀,与山间落下的残枝败叶、动物尸骸等物质一起变为肥沃的土壤,而衔着各种植物种子飞越天坑的群鸟,则成为播种者,如此天长地久,就形成了森林。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戚亮跟几位探险爱好者来到了“地下森林”。

他们首先穿越遮天蔽日的“地上”原始森林,一条狭窄的林中小径曲曲弯弯,从眼前伸展开去。路面布满了苔藓、地衣和裸露的树根,崎岖难行,时有几人合抱的粗大树木横卧在路上,戚亮他们只能从树下的空隙小心地钻过去。

走了几个小时后,他们在二道白河的左岸崖壁上,看到了六个排列有序的树化石遗迹,其范围,在崖壁上的横向长度约七至八米,深约六米。从这里到地下森林的河岸崖壁上,还有多处树化石遗迹。沿树化石林下行便进入了地下森林。这些树化石大约形成于距今一百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对研究长白山的地质和生物进化的历史有着极重要的作用。而且,树化石林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旅游资源,与附近的地下森林、洞天瀑布等美景佳境紧密相连,高低错落,山水石林融为一体,别具风姿。

下午三点左右。戚亮一行人来到了白河水附近,它将坚硬的玄武岩台地切割成两块,咫尺暗沟一步即可跨越,呈圆洞状的洞天瀑布。站在白河北岸的龙吟亭上,脚下巨岩欲坠,瀑声震耳欲聋,却看不见水流,

“地下森林”边缘,两岸巨石错落,中间一片莽莽林海,几十米高的树冠只与脚面平齐,层层跌宕,松杉高耸;风过处,松涛阵阵,令人神清气爽。二道白河在森林北侧流过,山、水、石、林融为一体,构成多层次、多画面的立体自然景观,奇丽非凡。

“地下森林”生长在一个长达三公里的深谷裂隙之中,谷壁高五、六十米,这里常有野兽出没,而且很容易迷路。顺着崖壁的天然石阶走下谷底深处,身贴峭壁而行,半点疏忽不得,沿崖多奇树异草。

四点多,戚亮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林中深处,因阳光不足,这里略显阴冷潮湿,树干上附生的蘑菇数不胜数;山葡萄、狗枣子、软枣子、木通、五味子等藤本植物,漫无目的胡乱攀爬,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在山坡上长得很低的蕨菜在这里可长到一人多高;地表上堆积着厚厚的枯枝落叶,松软陷足,散发着阵阵腐殖土的清香……

这次的地下森林之行虽没遇到什么危险的事情,但整整一天的时间,戚亮的心情都是紧张而激动的,人类对原始的东西总有一些好奇和征服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