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萤窗小语(全新珍藏)
45168100000018

第18章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9)

终于收工了,却见男主角还在那儿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把宝剑插回剑鞘的动作,一边练一边叹气:

“拔剑容易,收剑难!”

他这句话一直记在我心里,每当我冲动的时候,都会想:“拔剑容易,收剑难。”

谋财害命

当我们触目惊心于谋财害命的新闻时,最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正在谋财害命。

提到“谋财害命”,一般人就会想到凶杀案,其实谋财害命不见得是犯法的,甚至可以说,大部分谋财害命的人都不会被抓,因为他们不是谋他人的财,害他人的命,而是谋别人的财,害自己的命。

为了赚钱而一天工作十七小时,为了发财而整年马不停蹄地奔波,为了同时拍几部戏而日夜赶场的明星,为了赚取高薪而专门卖命的替身演员,你说他们哪一个不是在谋他人的财,害自己的命?

所以当我们触目惊心于谋财害命的新闻时,最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正在谋财害命。

煮饺子

许多艰深的理论和词语都学会了,反倒忘记最基础的东西,结果功亏一篑。

某日我请一位外国朋友吃水饺,他除了大大赞美,还要求我教他制作的方法。于是我特别另外安排一天,从拌馅、擀皮,一步步为他解说。这位外国朋友非常认真地学习,不但亲自动手,而且写笔记;不但学会了简单的形式,而且还知道如何包“小老鼠”、“三角”等花式的饺子。学成之后,他真是兴奋得不得了,立刻打电话给朋友,宣布他学会了包饺子,并决定露一手。

没想到才隔两天,他突然打电话给我,请我赶紧去帮忙,因为他煮出来的不是“饺子”,却成了一锅“面片汤”。等我赶到他家才发现,他每个步骤都没错,只是居然把饺子丢进凉水再加热,怪不得饺子都破了。

我们学习的时候,不也常犯同样的错误吗?许多艰深的理论和词语都学会了,反倒忘记最基础的东西,结果功亏一篑。

祸不单行

愈是灾难之后,我们愈得小心,愈不能放松自己的戒备。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两班以上的火车,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别驶过平交道,它们相隔可能只有一分钟或几十秒。但据统计,很多车祸就发生在这短短的时间当中,因为人们常以为只有一班火车通过,所以在第一列火车刚走之后,不等栅栏升起(乡下许多地方甚至还无栅栏),就急着通过,结果正碰上另一班疾驶而来的列车。

又据统计,有许多在地震中丧生的人,不是死于第一次发生的强震,而是死于大地震之后的余震。因为强震过后,许多石块、屋梁仍危悬在高处,此时再有地震,人们想只是余震,不会太大,岂知原来摇摇欲坠的东西,恰巧在这时落下……

战争之后很可能有许多废弹、地雷未被清除。

洪水之后很可能有许多疾病会开始蔓延。

台风之后很可能跟来暴雨。

地震之后很可能引来海啸。

愈是灾难之后,我们愈得小心,愈不能放松自己的戒备。

电视剧

不可因为广告好而任意延长,也不可因收视率略差而草草收场。

某电视公司预告推出一个新的连续剧,但临时因故未能播出。在这前一个连续剧已经播完,后一个剧本却不能登场的情况下,公司只好临时制作了一个只有三集的短剧,来填补空当。

没想到短剧播出之后,居然佳评如潮,许多观众都表示那三集的短剧要比一般连续剧精彩得多。

电视公司的负责人觉得很奇怪,特别派员调查,为什么临时制作的三集短剧反而比投资数百万的连续剧更受欢迎。

调查报告出来了——

当一般连续剧有较高的收视率及广告收入时,电视公司常为了多赚点钱,而将剧集延长,结果造成内容空洞与拖拉松散的现象。

但那三集的短剧,由于事先已决定只播出三天,所以剧情紧凑,高潮迭起,非常吸引人。

调查建议:为了维持戏剧的水准,并使观众从头至尾都留下良好的印象,以后制作连续剧,不可因为广告好而任意延长,也不可因收视率略差而草草收场。

不单电视剧,我们做任何事不都应保持一定的步调与水准吗?如果艺术家因为收藏者喜欢某种风格而尽量迎合,文学家为趋读者的爱好而大量复制,制片人为赶时髦而一窝蜂地拍摄,绝不可能产生最佳的作品。

天线

先选择正确的方向,再除去可能的干扰。

能这样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电视的画面不佳时,最好先注意一下是否天线的方向有问题,或是有小鸟在天线上跳动。

当学习的效果欠佳时,最好先注意一下是否读书的方法不好,或有太多分心的事物。

先选择正确的方向,再除去可能的干扰。能这样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新发现

无尽的知识宝藏,早就在我们四周,

只要我们去发掘,随时都可能有新的收获!

常听人说:“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星体”。其实它们应当改为:“新发现了一个元素”,“新发现了一个星体”。因为那些元素及星球亿万年前就已经存在,只是人们一直不知道,新近才发现而已。

无尽的知识宝藏,早就在我们四周,只要我们去发掘,随时都可能有新的收获!

风筝

天空再美,风筝还是要回到主人的手中。

让我像修整风筝一般,缀补你受创的心灵吧!

在我家附近的广场上,每到天气晴朗的午后,总有许多孩子在那儿放风筝,五颜六色的纸鸢,衬着蔚蓝的天空,煞是美丽。而我发现,在那群孩子当中,又总有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先生,也兴致勃勃地长线放远鹞。有时孩子们的风筝坏了,他还带着各种材料,就地为孩子们修补。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那些风筝都是他制作并赠送的,孩子们也就都管他叫“风筝爷爷”。

有一天我经过广场,看见老先生又在放风筝,就走过去问:“老先生,我经常看见您在这儿放风筝,更知道孩子们的纸鸢也都由您制作。请问您,为什么对风筝这么感兴趣?”

老先生回过头,和蔼可亲地对我说:“风筝也就像是孩子啊!那么天真、活泼而可爱!”

看我有些不懂的样子,他笑笑:“风筝自己是不会飞的,如果你不为它绑上一根线,而随便丢在空中,风再大也飞不起来。所以它就像孩子,要你牵着它,风不够的时候,更得拉着它跑,才能飞上天空。这不就好比我们管教子女,辛苦地培育下一代吗?”

“对!有时候我看见您为了使风筝升空,从广场的这头,一直跑到那头,真是够累的。”我说。

“可是放风筝,也有无比的快乐。当你看见它缓缓起飞,逐渐加速,一下子飞上青天,就如同见到孩子实现自己不能达到的理想。它飞上了遥不可及的天际,可是跟你又有一线相连,紧紧抓住手中的线,也就仿佛摸到了它。如果风筝有知,它一定知道,这根线不能断,失去了你,它必将坠毁。你也知道,要衡量它的高度,了解上面的风速,不能只为过瘾,意图炫耀,一个劲儿地让它往上飞。所以每当这风筝飞得小到只有一点的时候,我都会暗暗对它说:‘孩子,飞得高,固然过瘾,飞得高,固然有那么多人为我喝彩,但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彼此失去的时刻,我不得不绞紧线团,把你往回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