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45161200000148

第148章 智者勇于挑战

中国古代有一个“完璧归赵”的故事。说的是赵惠文王得到“和氏璧”后,事情很快被秦昭襄王知道了。秦王于是就派使者带了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情愿拿出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便召集大将军廉颇和其他大臣商议此事,可商量了半天也没有结果。事情之难在于,如果答应秦王,多半是上当而得不到城池;若不答应,又怕秦军来攻。此外,也没有人能担当答复秦王的使者。

这时,宦官长缪贤的门客蔺相如说:“秦国说用城换璧,如果我们不答应,那么错在我们;如果我们交了璧而秦不给城,那么错在秦国。依我之见,宁可答应秦国,让他们担当‘因不交城而不守信用’的罪名。”

赵王问:“你愿意做使者去秦国吗?”

蔺相如说:“我可以走一趟。秦若交了城,我就把璧留下;秦若不交城,我就把璧完整地带回来。”

于是,蔺相如来到秦都咸阳,向秦王进献了和氏璧。

秦王看完璧,非常高兴,把它传给左右的美人和臣子们观赏,却唯独不提“交城”之事。蔺相如在一旁等了半天,知道秦王没有交城的意思,就上前去说:“大王,此璧有一块瑕疵,请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不知是计,就把璧交给了他。

蔺相如拿到璧后,后返几步,背靠石柱,怒发冲冠地说:“当初,大王派使者送信来,说是情愿拿15座城来换这块璧,于是赵王诚心诚意地斋戒了五天,然后叫我送来玉璧。可是,大王却态度傲慢,不在朝廷正殿接见我,拿了璧又传给美人,故意戏弄我。我看大王根本没有诚意,所以不得不把璧又拿了回来。大王如果逼我,我就将脑袋和璧同时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完低头举璧,对着柱子就要撞。

秦王一见,连忙道歉,马上把管图籍的官吏叫来,假装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要把某城某城割让给赵国。蔺相如知道,这不过是欺骗,便说:“和氏璧是闻名天下的珍宝。赵王送璧时曾斋戒五日。大王也应斋戒五日,并在大殿上备设隆重的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只好答应,叫人把蔺相如送到住处。当晚,蔺相如派自己的随从人员,穿着破旧的衣裳,怀里藏着和氏璧,从偏僻的小道偷偷地逃回了赵国。

秦王斋戒五日后,果然又设九宾大典接见蔺相如,可当知道蔺相如已派人把璧送回国时,不禁恼羞成怒,立即喝令武士把蔺相如绑了起来。

蔺相如说:“慢!请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谁不知秦国强,赵国弱?如果秦国真的能先割15座城给赵国,赵国绝不会为一块璧而得罪大王。我深知欺骗大王,会受烹刑,就请用刑吧。不过,我的话还请大王三思。”秦王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了,反而破坏了两国的关系,还不如放他回去。蔺相如凭自己的大智大勇和如簧之舌,终于完璧归赵。

与其说蔺相如是依靠自己的勇敢取得了胜利,还不如说是凭借冒险精神战胜了秦王。

成功意味着冲破平庸,而其中的一条捷径便是——敢于冒险。

敢于冒险,是强者的重要性格,也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开创性的工作总是充满着风险,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在风险面前毫不畏惧;敢于开拓道路,敢于追求平常人不敢追求的目标,也才有可能取得常人所永远无法取得的成就。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于冒险的过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变成激动人心的探险经历,这种经历会不断地向你提出挑战,不断地奖赏你,也会不断地使你恢复活力。

在风险面前胆怯的人。不敢去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不敢去攀登前人未曾攀登过的高峰,当然也不会体验到冒险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结果只能是永远也不会有所作为,甚至被时代所抛弃。

大部分人停留在所谓的“安全圈”内,无意于任何形式的冒险,惧怕失败,求稳怕乱,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虽然可靠,虽然平静,虽然可以保住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生,但那真正是一个悲哀而无聊的人生,一个懦夫的人生。其最为痛惜之处在于: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潜能。本来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悦,可是却甘愿把它放弃了。与其造成这样的悔恨和遗憾,不如勇敢地闯荡和探索;与其平庸地过一生,不如做一个敢于冒险的英雄。

想与做的智慧

所谓“富贵险中求”,与风险不沾边的人,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是不可能的。不善于冒险的人也与成功没有机缘。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一件事没有风险,那么自然很多的人都去做了,所以这件事肯定也没有什么价值。成大事者知道,风险越大成功的价值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