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45161200000147

第147章 执著的思想创造奇迹

有人说,执著和痴情是创造奇迹的一斧一凿,有了这两样东西,世上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也有人说,锲而不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只要门敲得够响够久,总会有人被你唤醒。

炎热的夏季,雄蝉常常伏在树干上,不停地振动鼓膜,发出嘹亮的鸣叫声,为的是引雌蝉来与它交尾,它的急切的鸣叫,似乎释放着自己重见天日的快乐。

因为,它们要在地底下潜伏很长时间,少则一年,多则17年,才能钻出泥土,从蝉蜕里挣脱出来。雄蝉的腹下有一对“膜”,可以振动发出尖锐的声音,吸引雌蝉。

雌蝉在交配后爬上桑、柳等树的树枝上,用有锯齿的产卵器刺入这些嫩枝的皮层内,随即将卵产在里面,一边爬、一边不停地刺,一直到将卵产完为止。

这时,产完卵的雌蝉已精疲力尽,不久就会死去。卵就依靠太阳的温暖而独自进行发育和孵化,当幼虫孵出以后,遗留下来的一层薄而脆的外皮会形成一条细丝,常将幼虫倒挂在半空中。

不久,幼虫降落到地面上,又钻入树根周围的泥土中去,继续发育和成长。再经过两三年,或者更长时间,幼虫经历了六次蜕皮,才会变成“拟蛹”的形式出土,它们出土之后又一次自己爬上树干,经过最后一次蜕皮以后,才变为真正的成虫。

再然后,卵又孵化,成小虫,落在地上,钻进土里,靠树根的养分过活,开始漫长的等待,有的一年,两年,最长的达17年。

天哪!它们等上17年,真正能飞、能鸣的日子,居然不过1个月!莫焦躁,莫惊慌,莫灰心,沉着冷静,夺取最后的胜利。人应当百折不回。

7天嘹亮的歌声,来自17年沉潜酝酿,生命像一粒种子,只有今生才能耕种,把握今生今世!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是所有成大业者的共同个性特征。他们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不管遇到多少诅咒反对,总是会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

辛苦的工作不会使他们烦恼,恶劣的处境不会使他们气馁,反复的探索不会使他们厌倦,迷人的诱惑不会使他们动摇,无情的打击不会使他们改变。“不懈追求,永不放弃”已经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生命不息,他们就会奋斗不止。

尼克松说过:“我不怕失败,因为我知道还有未来。”众所周知,由于“水门事件”,尼克松总统被迫辞职。从辞职到他逝世前的20年中,他经历了巨大的精神折磨。突然降临的失落与忧愤,媒体的穷追猛打和冷嘲热讽。熟人朋友们则避之不及,使62岁的尼克松患上内分泌失调和血栓性静脉炎,医生说他基本上是一个废人。

然而尼克松没有倒下去,更没有向命运屈服。相反,辞职还他以支配时间的自由,耻辱为他提供了恢复名誉的动力,挫折和忧愤赋予他以哲人的敏锐。正因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大起大落,他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美国今天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并不是因为政府为人民所做的事,而是因为人民为他们自己以及人民相互之间所做的事。”

在黯然下台后的日子里,尼克松把全部的感情和智慧都倾注在阅读和写作上,反思自己的过去,评论美国政治的得失,连续撰写并出版了《尼克松回忆录》《真正的战争》《领导者》《不再有越战》和《超越和平》等一系列畅销全球的著作,以独特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价值,继续推动美国的内政外交。

1994年尼克松走完他的一生,白宫宣布葬礼那天为全国哀悼日,政府停止办公,邮局中断投递一天。克林顿总统代表国家对这位前总统表示敬意,88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及来自各界的2000多名要人参加了葬礼。尼克松凭借老骥伏枥的顽强努力,终于改变了历史对自己的评价。

他以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自怨自艾,挫折、忧愤使尼克松成为一个深怀“野心”的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尼克松达到了人生的又一巅峰。

想与做的智慧

成功的秘诀在于执著,成功偏爱执著的追求者。世界上许多名人的成功都来自于克服千辛万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这样,你才会渐渐接近辉煌。稍有困难便更改航向或经不起外界的诱惑,恐怕会永远远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