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周叔莲和吕铁合作,吕铁执笔。原载《中国经济大转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集约增长效应
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的关系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在竞争均衡的假设下,经济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长期作用的结果。所谓竞争均衡,是指经济制度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维持均衡价格,从而资源存在着长期的有效配置。这意味着所有部门的劳动和资本都能带来相同的边际收益,部门之间劳动和资本的转移不可能增加总产出,也即不存在任何结构效应。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上述观点不同,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而结构转变通常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的增长,也即结构效应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
显然,新古典理论的竞争均衡假设是有缺陷的,而结构主义的观点则得到了广泛的实证支持。一方面,S·库兹涅茨和H·钱纳里等人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经济总量的增长依赖结构的转换;在一定的条件下,产业结构的转换率越高,经济总量的增长就越迅速。另一方面,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加快经济增长的一个本质要求。
如果我们根据要素的利用方式来对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分类,那么粗放增长是指通过增加要素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而集约增长则是指通过提高要素效率实现的经济增长。由于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增长效应是通过提高生产率这一途径实现的。因此,产业结构变动不仅具有增长效应,而且属于集约增长效应。
产业结构变动,也即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再配置(包括存量再配置和增量再配置),对生产率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即高度化效应和合理化效应。前者是指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时导致的不同生产率部门的比重变化对总生产率的影响,后者是指由于资源在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经济的非均衡程度,从而改善了部门之间的联系状况而对总生产率的影响。
衡量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先取被研究的两个部门(如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品的差,再将具有较高边际产品的部门中要素所占比重的增加量与该要素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相乘,然后再将这个乘积同上面的差相乘。据S·罗宾逊采用这一方法估计,从1958~1966年,39个国家的劳动和资本在农业和工业间的转移,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分别为0.57和0.20个百分点,对年平均增长率的贡献达到16%。A。P。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第108~11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第二种方法是取不同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然后从总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中减去这一数字,余下的差就是由于资源在各部门中转移而提高的生产率,也即资源的再配置效应。M·赛尔昆根据多国模型中的有关数据,采用以上方法估计了在各个不同时期资源的部门再配置对增长的作用。尽管在这种估计中必然包含着一定的误差,但仍基本上可以反映产业结构变动对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再配置效应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作用大致经历了一个最初加速而后放慢的过程,这一变化态势实际上反映了资源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然后再向服务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在工业化阶段,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总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均收入1120~2100美元阶段,资源再配置效应达到最大,其对产出增长和总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11%和26%。H·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第346页,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二、生产率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
不同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率各不相同,当资源在产业之间进行再配置时就会产生资源再配置效应,从而构成总生产率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而成为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应该明确的是,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产业结构变动才能起到促进总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这些条件至少包括两个方面:①资源必须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②资源的流动不能破坏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而由于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促进资源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就成为将现有的产业结构推向具有更高经济效率的产业结构的关键所在。
要使资源真正流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就必须对不同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率进行评价。关于这一问题,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几个“典型化的事实”:H·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第323、326、339页。①在多数时期内,农业的生产率明显地低于经济中的其他部门的生产率,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农业的生产率水平并不是始终低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率水平。②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的生产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率一般要比服务业部门高。③在制造业内部,重型制造业比轻型制造业的平均生产率要高,而且增长速度要快。④在发达阶段,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要快于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虽然其中的部分“事实”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经验验证(如“事实”④),而且各国产业的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完全符合这种一般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可以认为这些描述基本上反映了产业间生产率变化的实际情况。
产业结构在工业化阶段的演变规律是:在总产出构成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上升,初级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在制造业产出构成中,重型制造业所占比重上升,轻型制造业所占比重下降;在就业构成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在总投入中,中间投入所占比重上升等等。如果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产业间的生产率变化状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那么可以看到,产业结构的演变实际上是沿着提高生产率的方向推进的。也就是说,生产率提高快的产业,其发展潜力就大;而生产率增长相对较慢的产业,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就会不断下降。这样,从长期的角度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就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整个经济的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逻辑地联系起来了。
比较而言,工业化发展阶段最引人注目的结构变化是制造业在总产出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从需求方面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食物等生存必需性消费的比重减少,其他需求逐渐转向非必需性消费。这意味着人们要求消费更多的工业制成品。因此,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从供给方面看,由于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具有收益递增的性质,可以获得规模效应、学习效应和专业化机会等,因此,制造业具有比其他产业更高的生产率,制造业的增长可以提高平均的生产率水平,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地,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结构转换还不仅是以产业划分的工业化进程,同时也是产业内部的结构升级过程。各国的工业化经验表明,制造业的内部结构也要先后经过以消费品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在明确制造业作为引导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处理好制造业与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在结构转换过程中,农业承担着为工业提供原料、为部分工业品提供市场、为国家提供税收等任务,而服务业则具有提高直接生产资本的效率、吸收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功能,如果农业和服务业的滞后发展违反了产业之间存在的相互约束,就可能阻碍整个经济的增长。
以上分析表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工业化水平,而工业化水平又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工业化数量是指制造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产出中所占的比重,工业化质量则主要是指制造业内部的结构状况。工业化的数量和质量都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