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2000年底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的读书笔记。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为了理解“十五”时期的经济发展任务,有必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调整经济结构要注意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特征
中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时期,问题是处于什么阶段。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复杂。它首先涉及工业化划分几个阶段以及划分阶段的标准。
关于划分几个阶段,有人认为分四个阶段,有人认为分三个阶段。关于划分工业化阶段的标准,则有人均收入水平,一、二、三产业产出比重,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工业内部结构等指标。
按人均收入水平(GDP),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以1998年美元为标准,各阶段人均GDP为:
初级阶段1200~2400美元
中级阶段2400~4800美元
高级阶段4800~9000美元
以上是按汇率计算,还有一种方法是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则三个阶段的人均GDP值为:
初级阶段3010~5350美元
中级阶段5350~8590美元
高级阶段8590~11530美元
1998年中国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750美元,按1980年汇率计算人均GDP1173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3220美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中国还不到初级阶段。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进入初级阶段。按1980年汇率计算,离初级阶段还有点小距离。总的看是处于初级阶段。
按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构成计算,1997年中国初级产品、制造业、社会基础设施、服务业的增加值构成为24%,38%,13%,24%。制造业的比重已超过工业化中级阶段所要求的25%,甚至超过了工业化高级阶段以后的发达经济初级阶段所要求的35%。从工业的比重看,中国可以说已到了高级阶段。
按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构成计算,1997年中国初级产品、制造业、社会基础设施服务业的就业构成为53%、15%、9%、15%。制造业的就业比重还不到工业化中级阶段所要求的13%,服务业的比重也低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所要求的28%,甚至低于工业化前阶段的18%。从初级产品的就业比重看则高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所要求的50%。总的看是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再看工业的内部结构,据此工业化可分为四个阶段:①以工业消费品为主的轻工业发展阶段。②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发展阶段。③以高加工度为主的发展阶段。④技术集约化发展阶段。中国现在大概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过程中。
由于中国长期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与世界上工业发展的一般模式相比有不少特点。尤其是工业比重大,服务业相对落后,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大。这就增加了判断工业化处于什么阶段的困难。一般认为,现在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究竟处于中级阶段前期还是后期,也有争论。多数人认为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上半期向下半期过渡的阶段。
中国国内工业化水平也很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之间差别就很大。1998年人均GDP(以人民币计),东部为9522元,中部为5252元,西部为4031元。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全国为15%,东部为19.6%,中部为13.4%,西部为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国为40.3%,东部为42.2%,中部为39.6%,西部为34%。一般认为,东部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半期,中部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前半期,西部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有如下十个方面的特征,我认为这个看法比较全面:
1.人均收入低。人均GDP水平在世界上排位很后,仍然属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1998年,按汇率法计算,人均GDP75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3%,在低收入国家之列(低收入国家标准为人均GDP低于760美元),排在世界第149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322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1.9%,在中低收入国家之列(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人均4080美元),排在世界第129位。
2.社会物质财富不丰裕。报告认为,人均能源消耗当量和人均电力消耗量可以集中反映社会财富的丰裕程度,也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1996年我国人均石油消耗当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1684千克)的53.6%,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5346千克)的16.9%;人均电力消耗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人均2027千瓦时)的33.9%,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8121千瓦时)的8.5%。
3.产业结构层次低,结构升级任务重。从三次产业的构成看,1998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1%,低于世界平均30个百分点。从制造业内部结构来看,消费品制造业的份额为3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资本品制造业的份额为32.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1997年,在发达国家中,美国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48%,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9%,前者比后者高19个百分点;日本资本品制造业的比重为50.3%,消费品制造业的比重为24.1%,前者比后者高26.2个百分点。
4.近一半的劳动者在初级产业就业,劳动力需要大规模转移。在经济发达国家中,一次产业就业份额一般都低于10%,1998年美国为3.1%,日本为5.4%。而1997年中国为48.7%,与印尼水平(45.7%)相当。
5.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44%,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3.4%,整体上中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当在44%与53.4%之间,处于很低的层次上,与人均GDP小于或等于1000美元(PPP)的国家组别相当。在这个组别,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48%。
6.收入分配不平等,并有扩大的趋势。改革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呈扩大趋势。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由1984年的0.3上升到1989年的0.35,并进而上升到1995年的0.415.另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9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24,1997年是0.425,1998年是0.456.目前,中国尚有3000多万农村居民没有摆脱贫困,城市贫困阶层也在扩大。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消除绝对贫困,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7.城市化水平低。1997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尚未达到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2%),低于高收入国家78%的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8.成人文盲率高。1995年,中国男性成人文盲率为10%,女性为27%,接近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男性为12%,女性为27%)。普及教育、消除文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9.资本劳动比例低。1995年,中国每个劳动者的资本劳动比例仅为2200美元,不及美国人均115600美元的1/50,欧盟人均144200美元的1/60,日本人均281900美元的1/120,甚至低于印度尼西亚(人均4600美元)和菲律宾(人均7300美元)的水平。不断增加资本积累,并用先进技术装备劳动者,是长期的任务。
10.贸易结构不发达,国际竞争能力需要大力提高。目前,在中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中国的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二、中国经济还处于高速增长时期
中国经济还能不能以较高速度发展?这个问题看法有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能以过去那样的高速度发展,一种意见认为不能迅速发展只能低速发展,一种意见认为能以较快速度发展。“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的是较快发展,我认为这是正确的。
(一)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制约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是需求,即市场的大小。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当前尤其是农村市场很有潜力。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市场的潜力,我认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1.中国居民尤其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还很差,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中国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占我国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村居民,有的还处于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也比较大,1997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是3∶1.因此,中国消费的市场尤其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很大。
2.中国居民家用电器和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还相当低,市场需求潜力很大。据调查,中国城镇中微波炉和吸尘器的普及率分别只有5%和10%,电冰箱和照相机的普及率不到73%和34%,空调器的普及率为12%,中国农村的家用电器普及率更低,洗衣机拥有率为22%,彩色电视机拥有率为27%,家用电冰箱的拥有率仅为8%。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是相当低的,日本1995年城乡家庭微波炉、吸尘器、电冰箱和空调器的普及率就已分别达到了88.4%、98.4%、98.4%和77.2%;单就农户而言,空调器和微波炉的普及率就达到了47%和81%,电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的普及率达到了100%和98%。
3.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仍然很低,住房配套设施也比较落后,市场需求潜力很大。1997年,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仅为8.8平方米,房屋设施不健全,取暖制冷设备不足,煤气液化气普及率还只有75.7%。
4.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水平仍然很低,市场需求潜力很大。1997年,中国人均邮电业务总量仅0.395元;城市每万人拥有邮电局所为2.2个;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和医生数分别为23.5张和16.1人。目前中国的服务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
5.中国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还很落后,市场需求潜力很大。1997年中国拥有地铁营运线路长度总共只有57公里;人均铁路营业里程只有0.05米,人均公路运输线路里程为1米;铁路和公路网密度分别为60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278公里/万平方公里;平均每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长度和面积分别为7.1公里和7.8平方米;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8.6辆;1997年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机8.1部。
(二)从投入要素看,中国维持一个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也是可能的
中国有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也很高。改革以来,中国的投资率一般都在35%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些年份的投资率甚至超过40%。近年来,中国的储蓄率已经超过投资率:1995年超过2个百分点,1997年超过5个百分点。中国现在也不存在外汇“缺口”。据计算,改革开放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的资本—产出系数一般在3~5之间,估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维持在4.2~5.0之间。如果储蓄率能维持在35%左右,那么,GDP的增长率就有可能维持在7.0%~8.3%之间。这个速度低于前20年的平均水平,但仍是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三)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看,中国人均GDP水平还很低,产业结构层次也低,就业结构层次更处于较低阶段
这些都说明经济发展潜力还很大。再从产业技术水平看,中国产业整体上仍属于低技术产业,发展潜力也很大。尤其是中国一、二、三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别很大,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得多。如1997年中国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5.5倍,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4.3倍。而且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要大批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这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因此,人们把一、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看成是判断经济是否进入成熟阶段和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性指标。
根据以上三方面的分析,中国今后一二十年内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当然,也要看到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1.市场需求的制约。与过去相比,中国经济已由短缺经济变成相对过剩经济,绝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尤其是农民收入增加较慢,限制购买力提高,使需求约束成了经济发展速度的最大制约因素。
2.自然资源的制约。由于人口多,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比较低,很多资源的质量与品位也较低。中国的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8.89%,林地面积占13.39%,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8公顷,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0.26公顷/人)的1/3,人均水资源为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自然资源存量下降,人均占有量还会下降,如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草地和矿产资源等均是如此。资源供给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制约因素之一。
3.保护环境的制约。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在加剧,环境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例如,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0%以上,这种状况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根本改变,大气污染的压力仍在继续加重。在水资源方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下降,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剧,废水排放量在增加。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不容忽视。
4.人口老龄化的制约。中国即将面对老龄化的挑战。到200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将达10.15%以上(《中国发展报告,1996》),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按国际通行的标准(按65岁以上人口比重计),2020年前后,中国也将迈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是在中低收入阶段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5.国际竞争力的制约。中国经济经过20年的对外开放,已越来越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参加WTO以后,国际竞争力的制约更不容忽视。
尽管存在以上制约因素,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只要政策正确,社会稳定,不断深入改革,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是会变成现实性的。
有关部门估计,21世纪前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保持在7%~8%左右,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经济增长速度在6%~7%左右,在世界上仍处于高速增长之列。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估计2010年中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到2020年可居世界第一位。但在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发展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三、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和任务
为什么“十五”计划时期要以结构调整为经济发展的主线?我体会,主要是因为,虽然我国经济存在着比较高速度发展的可能性,但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就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从当前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看,调整和提高产业结构也已是当务之急。
这首先是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发展的要求。当前,生产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由于居民已进入小康阶段或正在向小康阶段迈进,消费选择性增强了,不仅要求商品数量的满足,更要求质量档次的提高,品种花色的增加和商品服务消费的扩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使之与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才能解决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
这也是加快技术进步的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互为条件的。一方面,加快技术进步才能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加快技术进步也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例如,现在中国机械工业是虚胖子,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产量少甚至不能生产,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对先进机械装备的需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是为加快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和条件。
这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加入WTO以后,中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它不仅存在于国际市场,也存在于国内市场。它不仅是商品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技术、质量和效率的竞争。如果我们不努力调整和提高产业结构,不提高我国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被迫退出国内外市场。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也要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
这也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很多国有企业面临困难,主要是体制问题,但生产相对过剩,商品销售困难,对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把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才能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从而为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要求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否则,国民经济是难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
事实上,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经济结构变动既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又是经济顺利发展的条件和要求。各国的实践表明,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在世界历史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正是由不同产业部门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消长变动而实现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始以后,通过对以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反思和调整,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轻纺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80年代后期,出现了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瓶颈”制约,增长速度放慢。90年代经过调整,中国经济进入了以家电等新一代消费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房地产和证券等为重点的高速增长时期。可以说,是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的两次大的结构调整,为我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前,世界的分工格局和资源配置方式正在发生重要转变,中国经过长期高速增长以后,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到了一个不经过结构调整升级就难以使国民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一般认为,新一轮结构调整将有以下主要特点:①它是在短缺经济结束,传统产业普遍供过于求条件下进行的产业结构升级型调整。②它是在技术进步加速,正在对经济全局产生革命性影响下进行的加快技术结构升级的调整。③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进行的旨在形成结构调整新机制的调整。④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中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进行的战略性调整。这些特点也决定了这次结构调整应该成为“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
这次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同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一篇研究报告中说的:研究目前的结构问题,首先要找出那些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矛盾。这份研究报告列举了如下十个主要结构性矛盾:
1.三次产业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产出结构中的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扭转,尤其是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
2.城乡之间的矛盾。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
3.地区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人员、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更多地流向东南沿海地区。在省、市、自治区内部,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存在着产品与生产要素市场分割、对外封锁、对内自我保护的现象。
4.产品和生产能力结构的矛盾。主要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产品和生产能力过剩,而社会所需要的许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产品和生产能力则供给不足,有些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
5.产业组织结构矛盾。中国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着低水平过度重复、分散、小规模等问题,也存在着过度竞争与行政性垄断并存的现象。
6.消费结构矛盾。中国城镇居民吃、穿、部分用的需求基本满足,正在向住、行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性消费发展,但需求结构升级中遇到困难,出现了“消费断层”现象。在农村,也存在着由于收入水平低、收入增加慢、基础设施不配套从而使某些消费难以实现的问题。
7.金融结构矛盾。在资本市场发展、国有银行体制商业化改造、引入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改革滞后、不适应经济改革、经济发展需要的现象。
8.所有制结构矛盾。中国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是,国有经济战线过长、功能错位的问题在某些领域仍很突出,所有制结构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仍很艰巨。
解决以上这些矛盾,是这次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四、调整经济结构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十五”时期调整经济结构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怎样做好这次结构调整工作呢?经济界和理论界正在进行讨论。归纳起来,至少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正确处理发展和调整的关系。以发展带动调整,以调整促进发展。如果缺少必要的增长速度,结构调整将会遇到极大困难。而只要方针和措施得当,完全可以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正确处理改革和调整的关系。结构调整要求深化改革,又将为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要建立起产业调整升级的保障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保证克服资源不足在各部门合理分配资源,并且提高资源利用的利用效率,使人民得到最好的福利。这个机制包括合理的经济体制,优秀的企业家群体,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建立起这种保障机制。
3.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基础,正确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指导、协调、服务职能。结构调整中究竟以谁为主体?现在仍旧存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政府置于主体位置,由政府规定产品如何调整,企业如何重组,如何进行技术改造等现象。这种情况亟待改变。
4.正确处理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关系。消除退出障碍,是结构调整中一个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要在这个难题上有所突破。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一批高科技产业迅速成长,为此要求放松管制,除极少数必须要由国家专营的领域外,应拆除不合理不必要的进入限制,给各种类型的合法企业以公平进入和竞争的机会。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也应该允许国内非公有制企业进入。
5.正确处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要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有重点地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即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基于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因为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在国际分工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而且中国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就业问题将是长时期内的突出问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而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即高科技产业也要注意发扬优势,突出重点,防止全面铺开和重复建设。
6.正确处理装备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的关系。制造业在中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总量会进一步增加。在资本品制造领域,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如数控机床、大型发电设备、交通设备、科学仪器设备等。在消费品制造领域,既要重视发展新兴的消费品产业,如高清晰度电视制造业、智能家庭服务设施制造业,也要重视发展一些有广阔市场的传统产业,如食品和纺织业。
7.正确处理为生活服务的服务业和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的关系。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是吸纳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制造业竞争能力的需要。因此,既要继续发展为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又要大力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如金融、电信及法律、资信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很多为生产服务的新兴服务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发展第三产业面临着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艰巨任务。
8.正确处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为了克服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中国必须加快城市化的步伐。为此,要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要形成大中小合理布局的城市群落。既要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也要对大城市、特大城市给予足够重视,它们是城市群落的核心。小城镇发展要与乡镇企业的改造、集聚结合起来,在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9.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系。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既有制度建设问题,也有筹集资金问题。有人建议,可以通过国有企业股权减持、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发行国债或专项债券、财政列支、征收社会保障税等短期和中长期的办法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要在一个不太长时间内,使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运转。
10.正确处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关系。要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有进有退,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还要进一步发展多种类型的非国有经济,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混合和融合,促进多种类型民营企业的规范和提高,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