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鬼谷子商学院
45154100000043

第43章 人弃我取,人取我舍

〈原典〉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

〈释义〉

“无为”之智要运用在众人所不知、众人所不能见之处。如果在施用智谋之后发现了可行的迹象,就要见机行事,可做,自己就去做;如果发现不可以做,就要选择一些相应的事,让别人去做。所以,圣人能行的大道都是属于“阴”隐而不露。古语说:天地造化在于高、深。圣人之道在于隐而不露。

古为今用

在企业经营中,投资不能跟风,一看到有钱赚就蜂拥而上,从不考虑后果,一个行业之所以被看成是热点,在于做这个行业的人很少,而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是一个行业如果做的人多了,就不是热点行业了,这就好像20世纪末期,房地产行业在中国兴起,于是大家一股脑地都跑去建房子,到最后,房子卖不出去,跳楼的都有。

投资切忌跟风,在市场经营中,跟风是一种没有“钱景”的行为,优秀的企业家善于在其他人没有看到的地方发现新的机会、新的市场,抓住一些旁人看不到的或是忽略的商机。只有众人所看不见的行业和投资机会才意味着真正的商机。而这样的商机中往往蕴藏着大的市场,要知道机遇的“小”并不意味着市场的“小”,而意味着市场机会的“缝隙”。谁能先人一步找到“缝隙”钻进去,就可能占据大市场,蝇头小利便可转化为巨大利润。会以“小”行事,勿以“机小”而不为,以超于常人的智慧和预见性,善于抢抓被人小看或遗弃的小机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道路之一。

商学案例

“尼西奇尿布”是日本福岗市一家名叫尼西奇的公司生产的。尼西奇公司原来是一家生产雨衣、游泳帽、防雨篷等橡胶制品的综合性企业。“二战”后,尼西奇公司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感到无所适从,订货不足,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

尼西奇公司的老板多川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日本政府发布的人口普查资料中获悉,日本每年大约出生250万婴儿。由这条不显眼的信息,多川博忽发奇想,如果每个婴儿每一年要用两块尿布,那么全日本一年就要500万条,此外,再加上国际潜在市场,数量一定非常可观!

接着,多川博进一步考察了国内生产尿布的厂家,发现大企业根本不屑生产这类产品,连小企业也嫌弃,转产尿布一定大有可为!

多川博立即行动,他首先将公司更名为尼西奇公司,在生产上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推出深受怀孕妇女欢迎的多模式的“尼西奇”尿垫。到了20世纪80年代,年产尿布已达1000多万条,老板多川博更博得了“尿布大王”的美誉。

尼西奇公司在雨衣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毅然转产尚无人生产的婴儿尿布,可谓是有战略眼光的。这说明虽然是小产品,只要有广阔的潜在市场,也是可以赚大钱的。

要发现商机,就要在小、新、奇等几个方面去开动脑筋。跟在别人后面是发现不了机会的,也就不能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对于一些创业有成的人来说,要想在竞争场上处于不败之地,也得靠不断地去发现、去挖掘,才能在财富之都更上一层楼。

哈默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曾经营着一个药厂,然而,一次小小的发现让哈默以壮士断腕的气概将自己的药厂卖掉,向新的财富领域进军。1921年,哈默在莫斯科的报纸上看到当时的苏联将进行一次全国扫盲运动,当时他并没有往心里去。但当他准备回国的时候,意外发现商店中的铅笔很少,而且价格很贵。哈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当时的苏联办一个铅笔生产厂。他的举动令朋友们大惑不解,他们都不明白哈默怎么会想到去生产只需2美分一支的铅笔。但哈默认准了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他从德国法伯铅笔公司高薪聘请了技术人员,很快就生产出铅笔。第一年他就获得了250万美元的纯利润,第二年达到了400万美元。哈默名声大振,并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舍博求微”,即舍弃博大、流行、引人注目的产品市场,选择微不足道、易被人忽视及用途独特的那部分产品市场。它是一种利用人们见大不见小、忽视小商品心理的市场开发策略。

小商品可以赚大钱。尼西奇公司选择尿布这一小商品作为生产目标,主要是看准了日本每年新出生的250万婴儿;哈默选择生产铅笔,主要是看到了前苏联的巨大市场。这正是应用了“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的思想,因为一般企业对这些小商品是不太注意的。此外,单一的小商品生产也有本身的优势:第一,由于是单一化经营,厂家可以获得技术优势和规模效益,有利于降低成本;第二,由于一般为生活必需品,需求相对稳定,市场较为广阔,商品虽小,市场并不小;第三,由于是小产品,竞争者一般为小工厂,大公司一般不愿涉足,只要产品质量、管理过硬,就容易在竞争中克敌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