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45

第45章 整肃吏治,驾驭百官——按原则办事树威信

长孙无忌这批烈马被武则天搞定后,她开始驯马——驾驭百官。由于她是以皇后身份辅政, “正人君子”不会支持她,而她又势单力薄,因此便任用了一批被关陇集团排挤的庶族官员,为她开路。由于“饥不择食”,一些像李义府那样贪婪、奸诈的小人,也被她用作冲锋陷阵的干将。不过,对她来说,“小人如衣服,利益如手足”。当政权稳操在手中之后,她就会顺应人心将他们毫不留情地抛弃。那么,她到底是怎样整肃吏治的呢?

武则天在争夺及巩固后位的过程中,由于手中无将无兵,势单力薄,“正人君子”又不主动依附她、支持她。无奈之下,她只得任用了一批被关陇集团排挤的庶族官员,为她开路。由于“饥不择食”,未免鱼龙混杂,一些像李义府那样贪婪、奸诈的小人,也被她用作冲锋陷阵的干将。对此,她心中有数,她始终处在操控的地位,不会为小人所左右。小人的角色,不过是揣摩她的政治意图,充当一个工具而已。

武则天凭自己的聪明、睿智,对朝中官员了如指掌,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缺点、用在何处、如何使用,她都驾轻就熟。她就像一个高级的驭手,稳坐在辕上驭马,众马都被她上了笼套鼻锁,她知道该怎么使用、驾驭他们。当长孙无忌这批烈马被她搞定以后,她就开始了驯马——驾驭百官。

对她来说,“小人如衣服,利益如手足”。既然政权已经稳操在手了,那么,这些小人、酷吏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她就会顺应人心将他们毫不留情地抛弃。

中书令李义府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大臣,可以说他打响了废王立武的第一枪,所以武则天对他一直是另眼相看。在唐高宗和武则天联手处理元老重臣的过程中,他也是得力干将。帝后二人都把他当做自己人来看待。

可是,他仗着自己是武则天的亲党,又掌握着选官的职权,他家成了大唐卖官的专业户。由于他本人和他的老婆、儿子、女婿的横行不法、明目张胆惹得民怨很大,所以有人将他卖官受贿之事秘奏了高宗。

如果此事放在以前,高宗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问,不理睬,加以包庇与保护。但是,现在高宗对武则天和她的亲信,没有了以前的热情与好感。因为,在武则天的权力欲望越来越膨胀的过程中,高宗的心理也渐渐起了变化。当他发现原本乖巧的妻子,已经在朝中培植了一股和自己相抗衡的势力的时候,他的内心开始失去了平衡。所以他对李义府的恃宠而骄、目无王法,再也不能视而不见了。

这天,高宗召来李义府,他看在武则天的面子上,还是语气温和地说:“卿的儿子女婿做事很不谨慎,多有不法之事,朕尚可为卿掩饰,卿也应该注意一些才是。” 让高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番“好意”,李义府不但不领情,反而勃然怒色,他很不高兴地质问道:“这事你是听谁说的?”

高宗压抑着胸中的怒气,不高兴地说道:“朕有必要告诉你是谁吗?” 如果是一般人看到皇帝动怒了,赶紧跪下认个错也就完了。而李义府对高宗竟然连正眼都没瞧,把皇帝搁那,大摇大摆地离去了。

高宗看着李义府离去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半天都不出话来。一个臣子竟敢无视天子,自己这个天子当的也太窝囊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治这个奴才的罪。惹怒了皇帝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没罪都能给你安一个,何况是这个本来就不安分守己的李义府了。

机会终于来了,李义府对望气(占卜吉凶)的杜元纪非常信服。一天,杜元纪对他说:“阁下宅第之上,笼罩着一股不详之气,驱走此种不详之气,需要二十万……” 此时,他的母亲正好去世,他还想让杜元纪给母亲望一处风水。于是,就和杜元纪一块来到离洛阳不远的北邙山,那里有很多东汉王族和贵族的坟墓。

很快,有人将此事密告给了高宗,高宗认为惩治李义府的机会来了,他立刻命令司刑太常伯(刑部尚书)刘详道,司空李绩要求御史们严厉弹劾。

当知道李义府要被弹劾以后,本想设法救他,虽然她也知道李义府的恶行,但他毕竟是第一个拥立自己的人。武则天最大的优点就是知恩图报、恩怨分明。她对反对自己的敌人非常残酷,而对自己的恩人却多方照顾和保护。不过她是个聪明的人,她明白高宗的利益和她的利益已经不完全一致了。现在是高宗下定决心要治李义府的罪,而且,李义府确实罪大恶极、无法无天,她如果再去保他,可能会引火烧身。

权衡利弊,武则天决定放弃李义府这只棋子。李义府下狱后,受到了严酷的拷问,只好承认了自己的一切罪行。他被剥夺了所有的官爵,流放岭南,并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客死他乡。儿子和女婿也都被除了官,长子被流放到振州,次子,三子,女婿都被流放到庭州。此事一经公布,朝野同庆。

卢承庆是个博学多才的干员,原是度支部尚书。武则天听说他很有才干,于是在显庆四年把他提拔为宰相。可是,在显庆五年七月,他竟在度支上出了问题,御史台官员弹劾他“调度失所”。看到弹劾表后,高宗很为难,因为这个人是武则天提拔的,而且提升很快,出任宰相的时间还不到一年。

武则天得知后,请高宗按章办事,对大臣要功过两分清,不要顾虑她的面子。于是,高宗下诏将卢承庆免职以示惩罚,又考虑到他才干过人,便让他任润州刺史。

许圉师是当时的左相,不仅位高权重,才干卓越,而且他的父亲许绍是高宗李渊的儿时伙伴,在高祖、太宗朝都是重臣。武则天对他很少尊重,曾多次登门求教。

他的儿子许自然,是一个七品奉辇直长的殿内司事官。一次出外游猎践踏了别人的庄稼,他不但不向田主道歉,还放响箭威胁人家。许圉师知道后很生气,但又考虑到自身的面子,他就想把儿子打一顿给田主泄气,遮掩了事。没想到,西台舍人袁公瑜却派人用假名字写了一封信,直接向皇帝告状。

武则天权衡此事后,建议高宗下旨治他的罪。高宗本想训斥他一顿从轻处罚,便召见许圉师,责他身为宰相,欺凌百姓。没想到,他竟然死不认账。高宗和武则天听他还抵赖更生气了,就下令免了他的宰相之职,贬到虔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赣江任刺史。

由此看来,武则天虽然注重量才录用,但他对于所器重的大臣,也绝不会无原则地袒护纵容。干得好,她就赏,犯了法,她也不会轻饶。她一直认为国家大事“唯在赏罚分明”。除此之外,她还有着高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操纵心又很强,她感觉那些官名都是固定的,不过瘾。于是,她便建议高宗改革官名。只改其名不变职责并非大的政治改革虽然,但它也反映出武则天是一个讨厌固步自封,喜爱创造、变化的女性。

“则天上位术”按原则办事:树立威信法

首先,赏罚分明。领导者通过表扬先进,惩罚违法违纪,达到鞭策后进,吸引人心、树立威信的目的。

其次,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俗话说:“己不正,何以正人”。领导者应以身作则,为政清廉,对自己应高标准,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