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14

第14章 暗结太子,静待时机——把握机会,未雨绸缪

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十四岁进宫到二十六岁,武则天一直是才人的身份,十几年都没有得到升迁,真可谓郁郁不得志。武则天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虚度在大内深宫中,她岂肯甘心,她要往上爬。可是已经过了女人最美好年纪的她还有没有绝处逢生的机会呢?太子李治的出现对武则天日后的命运将会带来怎样的转机?身处逆境的武则天是如何抓住李治这个幸运之神的呢?

武则天在太宗一朝郁郁不得志。从贞观十一年进宫当才人,到贞观二十三年,漫漫十二年过去了,武则天已经由十四岁的青涩少女长成了二十六岁的成熟少妇。她的职位还是才人,没有得到任何升迁,一直在冷清、孤寂的痛苦生活中煎熬着,度日如年。她清醒地认识到,唐太宗越来越老,而且身体多病,任凭她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皇帝的宠爱了。

但她并不悲观失望,也不愿顺其自然。而是把握时机,竭力另寻新的门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在那“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武则天终于又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那就是她幸运地认识了太子李治。

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按照封建的“立嫡以长”宗法制度,皇太子之位无论如何也是轮不到他的。由于他前几个兄弟因争夺太子之位而闹得天翻地覆,唐太宗一怒之下将他们全部废掉,在其舅父长孙无忌的支持下,李治才幸运地被立为太子,鹬蚌相争,李治却坐收了渔翁之利。

唐太宗共有十四个儿子,长子承乾,武德二年(619年)生,按皇位继承制,他理所当然地被立为太子。唐太宗起初对他很是看重,政治上也很信任,有时离京出巡,常令他居守监国。可后来太宗渐渐冷落了他,因为承乾喜好声色,也缺少政治才能。

贞观十年前后,唐太宗开始产生易储的念头。他选中了第四个儿子魏王李泰,李泰比承乾小一岁,相貌英俊,聪敏好学,很有文才,在太宗眼中他是一个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唐太宗在生活上给予李泰许多优待,想逐步树立他的威望,在适当的时候将承乾取而代之。魏王泰因之恃宠骄横,加紧培植自己的势力,准备夺嫡。承乾深感自己地位之危,便拉拢兵部尚书侯君集和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打算发动兵变夺取帝位,同时派人刺杀魏王李泰。

这次政变因密谋泄露而流产,承乾被废为庶人,侯君集等同谋者被诛。魏王泰自以为大功垂成,一方面极力讨好太宗,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挟制他的新对手晋王李治。唐太宗看出了李泰的心思,为了避免李唐宗室的互相残杀,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怂恿下,改立李治为太子。就这样,李治于贞观十七年四月,被正式立为太子,承乾被贬居黔州,李泰徙居均县。

在唐太宗废立太子的问题上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使武则天深深体会到宫廷斗争的残酷和复杂。生在帝王之家,竟是如此凶险,你死我活,即使不想卷入也不可能。她从宫廷后宫前庭的斗争中感觉到孱弱的她,像是一头受宰的羊羔,稍有风吹草动,就没有她的立锥之地。纵然安度此生,也不过是无痛无爱,老死宫中罢了。

而且武则天对宫廷礼法了如指掌,皇上千秋万岁之后,她连留居宫中的权利也没有,而是到皇家尼庵削发为尼。这种命运她无力改变,但只要一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是绝不会放过的。太子进入她的视野后,大大改变了她对自己命运的思维模式,她终于抓住了一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遥遥无期、把握小而又小的机遇。

就在武则天将目标瞄准太子时,又适逢时机,终于促成了她与太子的好事。平时,皇太子与皇帝妃嫔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因为皇帝的妃嫔住在后官,被视为禁地,太子无事不能随意出入后宫。而此时的唐太宗身体已经很坏,虽刚过五十,看上去却形同老者。

太子李治十分孝顺,每日从居住的东宫赶到后宫,为太宗精心护理,汤药、进膳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夜间也要守护大半夜。唐太宗见太子如此辛苦忙碌,劝他外出短暂的游玩,略加放松一下,太子婉言谢绝了。太宗深为感动,为减少他往返于东宫之苦,就在自己寝殿别置一院,让太子居住。褚遂良还奏请太子每隔十天去东宫一次,“与师傅讲道义”,也得到了准许。

由于李治得以常住在父皇寝宫旁边,再加上要日夜侍奉父皇药膳,所以就和朝夕侍奉皇帝的妃嫔们经常在一起了。武则天这时已不再是天真无暇的少女,而是一位成熟的、胸有城府的少妇了。

她很快注意起这位新立的太子来。太子李治生于公元628年,比武则天小四岁,如今已经二十二岁了。他身材魁梧似太宗,面相却苍白,忠厚可掬,毫无太宗那种威风凛凛的帝王气象。他怯懦软弱,在太宗面前忠诚恭顺。多愁善感的李治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在他的太子宫里,有太子妃王氏及宫婢刘氏、杨氏等一群女人陪着他。及迁到东宫,整日陪侍父皇之侧,不免紧张寂寞。

这时,他在一群侍女中发现有个女人犹如鹤立鸡群,只见她发髻高挽,两鬓宽展,前额宽丽透亮,下颌微微前展,既高贵美丽而又沉重机敏。再看体态,亭亭玉立,毫无纤弱之态,浑身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朝气。太子尤其喜欢她办事干练,性格刚强,于是二人渐渐萌发了—种不可名状的感情。

刚柔相济,凡事都相辅相成。唐太宗戎马一生,英武刚烈,因此他喜欢像长孙皇后、徐贤妃那样温柔顺从的女人。而太子李治却恰恰相反,他一向仁厚文弱,像武则天这样刚强、处事果断干练的女人,正好填补了他性格上的缺陷。于是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李治明知在父王驾前要端庄矜持,不可失礼,但求情之心,反而越发难制。不过机会还是有的,在走廊之下,前堂之中,花园之内,武则天遥远的一瞥,会心的一笑,都足以让太子心旌摇动,趁太宗染病在床之际两人开始幽会。做了12年才人的武则天不甘心沉沦,她要向上爬。作为一个女人,一个绝色女人,她选择了冒极大风险却又是获取权利的最捷径——和太子偷情。

善于审时度势的武则天确有她的超人之处。她既然不得意于唐太宗,那就另谋出路,专注于太子。虽然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是风险大于机遇。不过,她还是要以李治为靠山,去打开自己的人生局面。武则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在没有“敲门砖”时,她自己能够制造“敲门砖”。的确,命运之门都是被那些有胆识的人自己打开的。

“敲门砖”是人生获得成功的工具,一个人一生能有几块“敲门砖”?这就要看你是否能把握住“玄机”。玄机是隐藏在人生夹缝中的“密码”,需要的是破译功能。很多人只知道去欣赏别人的成功,而不知道察看在自己人生的周围是否蕴藏着成功密码,并尝试从中找到获解“敲门砖”的信息,这是可悲的表现。

不愿意充当悲剧的角色,她要为自己的今后做出安排,要在忍受中磨练自己,寻找摆脱不幸的希望。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武则天觉得靠别人宠爱而生活是不牢固的,不能这样老死宫中,不能相信别人的恩赐和宽容,要靠自己去奋斗、去争取。当然,这也要靠把握住机遇。

“则天上位术”“靠身术”:开启成功之门法

要想采用“靠身术”,寻找到自己成就大事的“敲门砖”必须做到如下两点:

首先,要进行正确的决策,必须善于审时度势。“时”者,是指各种时机;“势”者,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审和度就是要分析研究。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强调要认清形势,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

其次,要善于抓住时机,当机立断。要想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必须目光敏锐,思想活跃,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样才能捷足先登,掌握主动权。在大好时机面前还要当机立断,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善于利用机会,做出有利的果断抉择。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是非常难得的。所谓“时势造英雄”,是说时势给英雄提供了叱咤风云的机会,但能不能抓住机会取得成功,还要看他是否能当机立断。

“趣味测试”你善于把握机遇吗?

一个年轻的异性向你问路,而你所去的地方与他恰好方向相同,你会如何?

1.告诉他彼此顺道,可以一起走

2.很详细地告诉他怎么走,自己再从后面跟着

3.默默地带他到达目的地

4.告诉她走法,然后自己另走一条路

测试结果:

选1. 人生何处不相逢。你能借此同行,说明你是个善于利用机会的人。你做事负责,也能为对方着想,懂得尊重别人。

选2. 你把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分得很清。但不会只告诉别人方法,自己图清净。你跟在别人的后面以求对方顺利到达,也许正是这种原因,使你获得了许多成功的机会。

选3. 你是个只顾自己,追求自满的人。你无视对方的困难,却一味强求,因此会制造敌人;不过由于你的态度强硬,也有不少人跟着你走,属于政治家型的人。

选4. 意志软弱、害怕被人误解或低估。一旦被人请托,又觉得是一种负担。你没有意气相投的朋友,也没有敌人,是个作风独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