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45143700000088

第88章 滑稽列传

滑稽列传①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②。《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导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

太史公曰:“天道恢恢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④,亦可以解纷⑤。”

淳于髡者⑥,齐之赘婿也⑦。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辨。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⑧,好为淫乐长夜之饮⑨,沉湎不治⑩,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穰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

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说,置酒后官,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

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注释】①这篇文章节选自《史记》的《滑稽列传》。滑(gǔ)稽,指语言流利,滔滔不绝,说反话来讽谏。《滑稽列传》记了淳(唇)于髡(kūn)、优孟、优旃(zhān)三人。本篇主要写淳于髡向齐威王进行三次讽谏的情况,表现了他的关心国事的态度和善于用隐语(或寓言)规劝君王的智慧。②六艺:即《礼》、《乐》、《书》、《诗》、《易》、《春秋》六经。于治一也:对于政治一样的有效用。③天道恢恢:天道,就是自然法则。恢恢,广大无边。④谈言微中:谈笑之间稍微有合乎大道的地方。⑤解纷:排解纠纷。⑥淳于髡):淳于,复姓。髡,名。⑦赘(zhuì)婿:旧时男子就婚于女家,叫“赘婿”。⑧喜隐:喜欢说隐语。隐语,类似谜语的话。⑨淫:过度,无节制。⑩沉湎(miǎn)不治:迷醉于酒,不管政事。说(shuì):规劝,劝说。蜚:同“飞”。县令长:县的长官。万户以上为令,少于万户为长。县令是大县的长官,县长是小县的长官。田完世家:《史记》中的篇名,记叙田齐的事。威王八年:指公元前371年。加齐:侵犯齐境。加,凌压。赍(激):赠送。冠缨索绝:形容笑得前仰后合,把系在下巴颌下面的帽带都弄断了。缨,系帽用的带子。索,尽。绝,断。少之:嫌它少。穰(rǎng)田:求得田地丰收。豚(臀))小猪。瓯(ōu)窭(lóu):狭小的高地。篝(gōu):竹笼。污邪(yé):低田。蕃(fān):茂盛,众多。革车:古代的重型战车。恶(wū)能:怎么能够。执法:执行法律的官。御史:监察行政的官。这里都是指执行酒令、监察失仪的人。亲:父亲。严客:尊贵的客人。帣(juàn)(gōu)鞠(jì):卷起袖子,鞠躬跪着。帣,卷。鞲,袖笼。,长跪,一曰小跪。余沥:剩余的酒。沥,滴。觞(shāng):古代盛酒器。卒:同“猝”,突然。州闾:乡里。行酒稽留: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稽留,延长。六博:古代一种赌输赢的游戏。投壶:古时一种游戏。壶为铜制,形如花瓶。把箭投入,投中的为胜。相引为曹:彼此招呼同道,分组打赌。曹,辈。握手无罚,目眙(chì)不禁:古时礼教极严,男女授受不亲。但在乡里酒宴上,男女可以互相握手,也可以互相注视。眙,直视。堕珥(ěr):掉在地上的珠镶耳环。醉二参(sān):有二三分醉意。参,同“三”。酒阑:宴饮将散。履舄(xì):履,鞋子。舄,木底鞋。狼藉:杂乱。罗襦(rù):罗制短袄,女人服装。芗(xiāng)泽:浓浓的香气。芗,同“香”。泽,浓厚。诸侯主客:接待诸侯的交际官。宗室:王族。尝:同“常”。

【译文】孔子说:“六经对于政治一样有效用。《礼记》是用来节制人的欲望的,《乐经》是用来唤起共同欢畅,使大家和谐团结的,《书经》是通过记载前人的言行和典章制度来指导世事的,《诗经》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易经》是用奇妙方法来发现事物的变化的,《春秋》是用正义来衡量是非的。“太史公说:“自然法则包涵极广,真是大得很啊!像那滑稽一类人在谈笑之中稍有合于正道,也是能替人们排解纠纷的。”

淳于髡是齐国人的入赘女婿。他身长不到七尺,可是诙谐善辩,屡次出使到诸侯那里,从来不曾受过屈辱。当时齐国的威王,喜欢听隐语,并且没有节制地追求享乐,往往通夜饮酒,沉迷在酒色之中不理国事,把公务委托给公卿大夫,于是内部的官吏政事荒疏、混乱,外部的诸侯乘机纷纷侵伐,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了。大臣们都不敢进谏。淳于髡就用隐语规劝齐威王说:“国中有一只很大的鸟,停栖在大王的宫庭上,三年不飞也不叫,您知道这只鸟是为什么呢?”威王说:“这只鸟不飞便罢,一旦飞起来就要冲上天去;不叫便罢,一旦叫起来,就要使所有的人都惊奇、害怕。”于是威王就召见了县的长官七十二人,赏了一人,杀了一人,整顿了兵马出去作战,诸侯无不震惊,纷纷归还以前侵夺的齐国的土地,齐国威震天下达三十六年之久,这情形记在《田完世家》中。在威王八年的时候,楚国大规模起兵侵犯齐国。齐王派遣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绐他黄金百斤,车马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在下巴颌下的帽带子都断了。威王说:“先生嫌它少吗?”髡说:“哪里敢呢!”

威王说:“先生的大笑,难道有什么意思么?”髡说:“刚才我从东方来,看见路旁有一个祈求田地丰收的人,他拿了一只猪腿和一壶酒,祷告着说:‘高坡上狭窄的瘦地,愿有满笼的收成;低处平展展的好田,愿有满车的收获。五谷都丰收啊,粮食堆满我家。’我看见他拿的东西很少,却希望得到极多,所以才笑的。”于是威王就加了黄金二万两,白璧十双,马车一百辆。淳于髡就辞别了威王出发了。到了赵国,赵王给他精兵十万,战车一千辆,来救齐国。楚王听见了这消息,当夜就率兵离去了。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备了酒席,召髡前来,赐给他酒喝。威王问到:“先生能饮多少酒才醉呢?”髡回答说:“我饮一斗也醉,饮一石也醉。”威王说:“先生既然饮一斗就醉了,又怎么能饮一石呢?其中的缘故可以说给我听吗?”

髡说:“在大王面前喝赏赐给我的酒,旁边有执行酒令的人,后面有监察失仪的官,髡就吓得伏在地上饮酒,只不过一斗光景,简直就要醉倒了。假如在父亲的尊客面前,髡卷起衣袖,屈身跪在那里,服侍他们饮酒,有时人家赐我喝剩下的酒,我举了酒杯上前祝寿,这样频频应酬,喝不过两斗光景,简直就要醉了。假如知己的朋友,好久不见面了,忽然相逢,兴致勃勃地追述往事,把彼此的心里话都倾吐出来,这种情况下饮酒,可以饮到五六斗就要醉倒。如果在乡里举行宴会的时候,男男女女混坐在一起,彼此不停地斟酒,慢慢地喝着,同时一边玩着六博投壶的游戏;握了妇女们的手也不责罚,一眼不眨地看她们,也没有人禁止;前面有落下的耳环,后面有遗失的发簪,髡暗自十分高兴,这样可以饮酒八斗,即使醉了,也不过二三分罢了。到了太阳下山,饮酒的人一半离去,一半还在,大家把剩酒合盛一杯,促膝而坐,共饮一杯,男女同在席上,鞋儿屐儿,满地错杂,酒杯菜盘,零零乱乱,堂上的烛已经隐灭,主人把众客送走而留下髡再饮,妇女们热得解开罗衣小襟,可以闻到一股股香气,当这个时候,髡的心里最快活,竟能饮到一石。所以古话说:‘饮酒过了分就会违礼失节,快乐过了分就要悲伤。一切事情都是这样。’这就是说什么都不要做得过分,过了分就要衰败。”淳于髡用这话委婉曲折地规劝了齐王。齐王说:“说得好啊!”就取消了通夜的饮酒,并叫淳于髡做接待诸侯的交际官。每逢齐国王族举行酒宴的时候,淳于髡也总在旁边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