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45143700000025

第25章 祁奚请免叔向

《左传》

栾盈出奔楚①。宣子杀羊舌虎②,囚叔向③。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④,其为不知乎?⑤”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⑥?《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⑦。’知也。”乐王鲋见叔向曰⑧:“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⑨”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

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⑩。’夫子,觉者也。”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书》曰:‘圣有谟勋,明徵定保。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

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注释】①栾盈:晋国大夫。②宣子:晋国执政大夫,范鞅。羊舌虎:为栾盈党羽。③叔向:晋国大夫,叫羊舌肸(xī),为羊舌虎之兄。④离:同“罹”(lí),遭受。⑤知:同“智”。⑥亡:指逃亡。⑦“优哉游哉”二句:不见于《诗经》,是逸诗。⑧乐王鲋(妇):晋大夫,姓乐王,名鲋。⑨祁大夫:即祁奚。⑩“有觉”二句:见《诗经·大雅·抑》篇。晋侯:指晋平公。驲(rì):古代驿站用的马车。“惠我”二句:见《诗经·周颂·烈文》篇。鲧(ɡǔn):夏禹之父。伊尹:商汤王的相国,名伊,君是官名。大甲:大,同“太”,太甲为商汤之弟。管、蔡:即管叔、蔡叔,都是周公之弟。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名旦,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说:同”悦”。

【译文】晋国大夫栾盈逃亡到楚国去。范宣子杀掉羊舌虎,同时囚禁叔向。有人对叔向说:“你遭受罪孽,大概是你不明智吧?”叔向说:“和那些被杀和逃亡的人相比,我怎么样?《诗》上说:‘逍遥自在啊,聊且这么度完岁月!’这正是明智啊。”乐王鲋来看叔向,说:“我帮你向国君请求赦免。”

叔向不回答,乐王鲋退出时,他也不拜送。叔向手下的人都责怪他。叔向说:“请求赦免,非祁大夫不行。”叔向的家臣首领听到这话,便说:“乐王鲋对国君说的话,没有不照办的,他要帮您请求赦免,您却不答应;祁大夫不能办到,您却说非他不行,这是为什么?”叔向说:“乐王鲋是个顺从国君的人,他怎么能做到?祁大夫在推荐人才时,对外不弃仇人,对内不避亲子,难道会独独丢下我吗?《诗》上说:‘有正直的德行,四方都会归顺。’祁老先生,他就是个正直的人。”

晋平公向乐王鲋询问叔向的罪过。乐王鲋答道:“叔向不会抛弃亲情,大概是他弟弟的同谋吧。”当时,祁奚已经告老去职,听说此事,忙坐上快马车去找范宣子,说:“《诗》上说:‘施给百姓恩惠无穷,子孙依赖它得到拥护。’《书》上说:‘圣明之人有谋略和功勋,应该相信和保护。’说到谋略而少有过错,教育别人而不知疲倦,叔向正具有这两种优点。国家就靠这种人来巩固,即使他第十代孙子犯了罪,都要加以赦免,以此来勉励有才能的人。今为一弟之故,而自身不免于死,这是抛弃社稷之臣,岂不是太糊涂了吗?以前,鲧被杀死了,他的儿子禹却被任用。伊尹流放过太甲,太甲做天子,仍用伊尹辅佐自己,而且始终没有怨恨之色。管叔、蔡叔被杀,周公和他们是亲兄弟,却仍然辅佐成王。怎么能因为羊舌虎的缘故而抛弃叔向这种社稷之臣呢?您为善,谁敢不努力为善,多杀人干什么?”

范宣子听了很高兴,和他同坐一辆车去见晋平公,向平公说明道理,赦免了叔向,祁奚没有去看叔向,就回去了。叔向也没有告诉祁奚获得赦免之事,就直接去朝见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