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程国彭
程国彭,字钟龄,号恒阳子,安徽歙县人。约生于公元1680年,卒年未详。其幼年时因家贫体弱,每罹疾患则久久不愈,所以辍学在家休养。在这期间他潜心研究各家医著,深感岐黄之术博大精深,于是沉潜于医学。23岁时开始悬壶济世,审证周详,用药精当,求诊者渐多,于康熙、雍正间医名大噪。晚年在天都普陀寺修行,法号普明子。
程国彭治学推崇张仲景为制方之祖,主张学贵沉潜,务求对医理有所悟。其一生诊务极其繁忙,但对古代医著的研读从未松懈。每当前人之说与临床实际不相符时,便苦思冥想,并把随时所悟记于纸上。在其50多岁的时候,总结归纳了自己一生医学所悟,经过反复修改增删后,撰成《医学心悟》一书。其晚年又把在普陀寺诊治外科病的经验,著成《外科十法》一卷,附于《医学心悟》书末。
《医学心悟》全书五卷,首次刊刻于雍正十年。卷一为总论,除了叙述望、闻、问、切四诊外,在治法方面更有发展。在归纳总结前人五法、六法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程国彭提出了著名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这“八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生的实践,这是程国彭对祖国医学的伟大贡献。卷二为伤寒部分,细致辨析了六经证治。卷三、卷四以内科病为主,包括五官科疾患共76种常见病、多发病。卷五为妇科,介绍了四十余种妇科疾患的诊治。卷六即为《外科十法》,包括外科、皮肤科等45种病的辨证施治。
《医学心悟》不仅以首创“八法”而著称于世,书中记载的验方,如今也颇见成效。著名的验方有启膈散、治痢散、止嗽散、消瘰丸等,仍被当世医家所常用。
传说故事——程钟龄出家
话说程钟龄有祖坟葬于某山之上,其坟低处有当地一土豪之祖坟,该坟墓之四周栽有多棵古柏,因程钟龄之祖坟居其上,为古柏之横枝所穿进,坟内之棺椁将露,程钟龄于是前往该土豪家与之相商,欲剪除其穿坟之柏枝,但土豪不允,与之相拒,没办法程钟龄只好强去砍伐。
那土豪得知后大怒,吆喝了十几个家奴前往阻止。周围的乡民都为程钟龄鸣不平,于是相聚与土豪相争,程钟龄见此状况极力劝阻,但乡民们早就对土豪有怨恨,借此机会与土豪打了起来,并打死了土豪的一名家奴。土豪见状就把程钟龄告上了衙门。为了不累及乡民,程钟龄把所有的过失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官府判定他行凶杀人,暂且关押,待秋后处决。
刚好巡抚的母亲身患沉疴,请了许多大夫都没治好。程钟龄在狱中听闻此事,就想办法买通了狱卒及其上司,易服更名,为巡抚之母诊病,说好诊断完毕后仍归狱服刑。经过程钟龄的诊断,十多天后,巡抚母亲之病竟获痊愈。巡抚大喜,欲赠程钟龄金银以示酬谢。程钟龄不敢接受。巡抚问其故,程钟龄告其原因,并念及家中还有老母,自己身陷牢狱,家里又一贫如洗,不知自己被处决后老母如何生存。
巡抚的母亲听闻后大为感动,对巡抚说:“程先生救我性命,你难道就不该救他一次吗?”巡抚为难的说,“他的案件已经定下来了,实在无法挽回。”巡抚的母亲听了这话很生气,强要巡抚放了程钟龄。巡抚不敢违抗母命,叹息道:“案定如山,断无改判之理。为了保全他的性命,就委屈他遁入空门吧。”
后来,程钟龄就隐姓埋名,进入了天都普陀寺出家修行。据民间流传,他的《医学心悟》一书,里面多半内容都是在狱中写成的。而那巡抚母之病,是因为年迈体弱所患的咳嗽病,经诸医治疗不效,程钟龄就以他自创之方“止嗽散”治之,使巡抚母亲之病竟然痊愈。所以该方也救了程钟龄一条性命。
保生有四要
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一书的卷首中就提出了“保生四要”的说法,足见他对养生的重视。所谓的“保生四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
首先,养生需节制饮食,严禁酗酒。程钟龄认为,饮食是养生的根本,如果饮食不当,外界的病邪就会乘虚而入,造成各种病症,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饮酒,酒毒可以损伤体内的阴气,造成体内的阴气不足。他还强调,饮食不要贪食膏粱厚味,清淡的饮食对养脾胃最好,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想延年益寿的人,最好要节制饮食,以免饮食过度,损伤脾胃。
其次,要重视保护营卫二气,防止风寒入侵。程钟龄认为,风寒之外邪,侵入人体后,会损伤体内的荣卫二气,荣卫受损,就会在体内产生各种疾病。善于养生的人,应该在生活起居方面谨慎小心,在大汗之后,或淋浴后要避开大风。冬天更要注意,要经常根据天气的变化增衣保暖,以藏精养正。
再次,养生需珍惜阴精,不要劳神。人的生命活动在于精,生命体现在于神,精神旺盛,生命就旺盛,身体也强壮。不明白这个道理,思想忧虑,劳精伤神,损伤了生命的基础,人就容易早衰。还要重视对阴精的保护,最好隔房独居,固密养阳,如此才能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最后还要注意调节情志,切勿发怒。肝为木位,肝气未平,虚火就会生长。所以,程钟龄告诫人们,遇事要冷静克制,和气迎人,不要发怒,以免发怒引动肝火,损伤肝气,造成呕血和咳嗽等症状。
传说故事——程钟龄巧治足痿
话说有一位乡邻,身患足痿,日常行走必须用手扶着物件才可缓慢移步,服过许多药皆无效。他听闻程钟龄的医术高明,便请人抬着自己去求程钟龄诊治。
程钟龄把脉后,发现他六脉调和,在得知病人遍服中药无效的情况下,断定这位乡邻患的是心病,非药物所能治,决定施计治疗。他替病人收拾了一间房子,安顿病人住下。
程钟龄预先在病人住的房间里摆上许多古玩,并特意在病人坐凳旁放置一瓷瓶。他向病人介绍说:“这是我的古董收藏室,所藏之物皆属珍品。”他指着这些古玩一一介绍,告诉病人它们的价值。最后,他指着瓷瓶说:“这是我的传世之宝,十分稀罕,千金难求。”实际上,包括瓷瓶在内的所有东西都是赝品,只是病人属于外行,被蒙在鼓里罢了。
病人在屋里闷坐了两天,见程钟龄既不处方,也不嘘寒问暖,甚至回避见他,憋得心慌。第三天,他决定出去走走。因离开重物难以迈步,他只好就近抱着瓷瓶小心翼翼地起身。
岂知程钟龄在旁边窥视已久,待病人举步欲走时,程钟龄突然出现,猛喝道:“你好大的胆!竟敢偷走我家的宝瓶!”病人一惊,手一软,“当”的一声,瓷瓶从手中滑落到地上,摔得粉碎。这下病人大惊失色,垂手痴立在那里。
程钟龄见病人不靠支持物已能站立,心里十分高兴,暗自思忖:这病已去几分,应该趁热打铁。于是,他上前握住病人的手说:“你别害怕,跟我来!”那人竟跟在程钟龄身后走出屋外,他举步平稳,行走如常,多年顽疾,一下子就治好了。
程钟龄这才告诉病人,他摔碎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稀世之宝,是为了解除心理上压力、转移注意力而设的计谋。病人恍然大悟,连声赞扬程钟龄的高明医术。
《医学心悟》中的养生智慧
论实火虚火
医典妙语
夫实火者,六淫之邪,饮食之伤,自外而入,势犹贼也……贼至则驱之,如消散、清凉、攻伐等药,皆可按法取用,盖刀枪剑戟,原为驱贼设也……假如病中无汗,腹胀不减,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禀浓脉实有力,此实也。
虚火者,七情色欲,劳役耗神,自内而发,势犹子也……子逆则安之,如补气、滋水、理脾等药,皆可按法施治,盖饮食、器用,原为养子设也……假如病中多汗,腹胀时减,复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则痛止,病久,禀弱,脉虚无力,此虚也。
——《医学心悟》
养生智慧——实、虚火辩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天气炎热时身体燥热;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也有久病之人的“阴虚火旺”。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是用补法。那么怎样知道自己是实火还是虚火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辨:一是看小便,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是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二是看大便,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仍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三是看发热,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超过37.5℃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冷、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所以不论什么人,当感觉身体内有热、燥的时候,先按这几点对照一下,就知道这“火”是实火还是虚火了。只要是实火,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都是泻火最好的,连吃三天肯定降火。而目前只是单纯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多数都是虚火。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都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这个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前面介绍过,当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造成肾气虚弱,各脏器功能下降,气血两亏。肾主水,这个水是灌溉全身的,当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土地会干燥。脏器也是一样,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润滑,就易摩擦生热,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就燥,肝火非常明显。
头面部也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也是因为肾阳不足、肾气虚,血液上头的力量不足,头面部的器官没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上火症状。当血液供应减少,头面部的免疫功能就下降,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最容易受细菌的感染,这样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的几率就非常高了,且很难治愈,不久就变成各种慢性病了。
通常治疗这种症状普遍都是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越治病越多,越治病越重。
其实,火大的人,如果用一般的推拿、按摩疏通经络后,虚火仍很大,就用艾叶水泡脚或用大蒜敷脚心或用生泥鳅降火。特别是吃几条生泥鳅后,很快身体内的虚火全部打掉,也就是身体内的假象全部祛除后,显露出来的就是身体内的一片寒凉。
这时你再用食疗补血、补肾,怎样吃都不会上火了,你就放心、大胆地进行食补。当气血很快补足,当身体不再受寒凉的侵袭,你的肾阳之火、肾气都在不断充实,身体自然就强壮起来,各种虚火自然消退,各种慢性炎症自然也就很容易治愈。
当补则补,不当补勿补
医典妙语
夫虚者,损之渐,损者,虚之积也。初时不觉,久则病成。假如阳虚不补,则气日消。阴虚不补,则血日耗。消且耗焉,则天真荣卫之气渐绝,而亏损成矣,虽欲补之,将何及矣。又有大虚之证,内实不足,外似有余,脉浮大而涩,面赤火炎,身浮头眩烦躁不宁,此为出汗晕脱之机,更有精神浮散,彻夜不寐者,其祸尤速,法当养荣、归脾辈,加敛药以收摄元神。俾浮散之气,退藏于密,庶几可救。复有阴虚火亢,气逆上冲,不得眠者,法当滋水以制之,切忌苦寒泻火之药,反伤真气。若误清之,去生远矣。古人有言至虚有盛候,反泻衔冤者此也,此当补不补之误也。
病有脉实证实,不能任补者,固无论矣,即其人本体素虚,而客邪初至,病势方张,若骤补之,未免闭门留寇。更有大实之症,积热在中,脉反细涩,神昏体倦,甚至憎寒振栗,欲着复衣,酷肖虚寒之象,而其人必有唇焦口燥,便闭溺赤诸症与真虚者相隔天渊,倘不明辨精切,误投补剂,陋矣。古人有言,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者此也。此不当补而补之之误也。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养生智慧——知足者常乐
在药品和补药的广告里,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在很多人的理念中,既为补品补药,不管有病无病吃下去总是好的。诚然,对于体弱、营养缺乏或一些代谢障碍等患者,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病治病;但由此推而广之,以为服食补药无病也能强身,那就错了。
身体不虚再服补药,反而会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导致疾病的产生。古代名医认为,“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这就是说,不管补品补药有多少强身健体的功效,但补得不对,补得过量,适得其反。
就以对健康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为例,维生素缺不得,但超过身体需要,亦会发生维生素中毒。水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引起心率加速,呕吐,发烧,并有损害肝功能的危险;脂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又不能随尿排出,积累在体内便成了潜在的毒素。据中医理论,人体发病有虚实寒热之分,如果补反了,等于火上加油、雪上加霜。
补药并非人人都可吃,无病体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倘若一见补药,以为对人体皆有好处,贸然进补,很容易导致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进补时要因人进补。指要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乃至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补药。如少年儿童,纯阳之体,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不胜补药,恐有拔苗助长之虑。如屡见报载,有儿童滥服人参蜂皇浆之类的补品,出现性早熟现象,就是小儿误服补药的结果。然享赋不足,生长发育迟缓者,亦可稍进补品以壮根基。青壮年时期,机体发育成熟,大多无须进补,即使用补,亦以平缓少量为宜。人至老年,精血亏耗,必须进补,但选择补药一定要对症,并注意少量频用,持之以恒,切忌重剂骤补,或一曝十寒。
进补还要因时进补。药物养生要根据四季阴阳盛衰消长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是因四时不同,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也不同。如春天进补,可适当服以辛散升提之品,但南北不同,北方可服肉桂、当归、熟地、人参等;南方可服玉竹、生地、沙参等。夏天天气热、汗液多,可选用一些性微凉、有益气生津、健脾胃的滋补品,如菊花、藿香、佩兰、西瓜、绿豆等,也可以根据人体虚弱情况,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木耳、山药、白术等,但不宜选用过于温热的药物、厚腻的滋补品。秋天,燥气声行,易伤津液,故秋季进补,宜以滋阴润燥为主。如沙参、石解、玉竹、百合等。冬季是进补的最好时机,北方气候严寒,宜用温补,如:鹿茸、首乌、龙眼、肉桂等;南方冬季严寒而干燥,进补宜用温润之品,如:熟地、菟丝子、桑寄生、人参等。
进补还要对症进补。指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补阴、阳虚补阳,切不可乱补,如血虚补阳等。此外,不要补之太过,像虽属气虚,但一味大剂补气而不顾其他方面,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瘀滞,所以补勿过偏,适可而止,这是进补时应注意的。
补品要发挥其作用,全赖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体虚之人,脾胃功能相对衰退,如果一味投补,既不能适合人的口味,又超过了脾胃的承受能力,影响吸收、消化,就会造成食欲减退,脘腹胀满等后果。
总的来讲,身体虚了,具有虚症,可以适当进补。如果身体不虚,没有虚症的表现,则不必进补,硬补、误补非但无益,还会扰乱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引发某些病症。有一些人在服用补品以后出现口干舌燥、咽喉不适,头昏目胀,胃脘胀满,舌苔增厚,食欲不振,心烦失眠等现象,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虚不受补”。因此进补时应在医生指导之下进行。
其实,最好的补药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食补胜过药补。但是许多蔬菜和粮食,本身亦可称作药物,所以摄取时也应当有所调配,五谷杂粮、根茎叶菜都要食用,不可偏食或以喜好而单一选食,那么身体自然就会强壮不虚了。
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医典妙语
谚有之曰:药补不如食补。我则曰: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节饮食,惜精神,用药得宜,病有不痊焉者寡。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养生智慧——食补、精补与神补
现代社会物质的大量丰富撩起了人们无穷的欲望,离古人提倡的“清心寡欲”、“无心得大还”的境界越来越远。其实,有适当的欲望和更多的追求本非坏事,但若太过不切实甚至是不当强求,就要及时反省了。因为多欲易伤身,这时就不是药补或食补力所能及的了,而该适当地卸下精神包袱,养精蓄锐,少做些无谓虚耗精力和心神的事,细细体味一下清代医家程国彭的忠告:“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爱惜自己的精气和心神,对于多数生活早已超温饱和小康,但生活和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的都市人来说,可能比吃什么大补的药食都更为重要。
神在人身居于首要的位置,它是人体生命的主宰。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生命活动现象。“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故医学家历来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功能比较微妙。
神补的方法甚多,首先应牢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的原则。因为神宜静、不宜躁,神气在清静而无杂念的条件下,可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人静后,作为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可以重新恢复到儿童时代的大脑电波状态,使人的衰老生化指标得到“逆转”。
对“神”的护养,佛教有其独特的见解。佛教讲七静:平静、安静、宁静、定静、真静、虚静、灵静,还强调“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等。中心思想是告诫人们要排除杂念、多层次地人静。但要真正做到“神静”是不太容易的,由于“神”有“任万物、理万机”的作用,故“神”要经常处在易动而难静的状态之中。正如古人云:“作文神去,作事神去,好色神去,凡动静运用纷纭,神无不在。”所以,要想真正做到精神安静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从思想上高度认清了“静养神”的意义,才有可能克服种种干扰,做到“静以藏神”。
“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精。”“五脏尽伤则五神去;除情去欲则五神不苦,是以长寿。”因此,如果一个人心绪浮躁,沉于功名利禄、醉于女色酒缸,是很难达到养神目的的。在这方面,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在所著的《画禅室随笔》中,有养神十戒,可以用来规范自己的养神实践:戒豪饮,豪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扰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
补药不可乱用
医典妙语
若论其时,盛夏之月,温剂宜轻,时值隆冬,温剂宜重。然亦有时当盛暑,而得虚寒极重之证,曾用参、附煎膏而治愈者,此舍时从证法也。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养生智慧——进补要对症
中医认为中药有很多补剂,其种类有丸、散、膏、丹和药酒等,近年来还出现了很多新剂型,如各种滋补性冲剂、片剂、胶囊及口服液等,名目繁多。品种、剂型虽多,总离不开人参、鹿茸、龟、鳖、黄芪、枸杞、何首乌等,使用时必须有的放矢,不可盲目滥用。
补药是中医治疗“虚症”的药物。如“气虚”者用益气药,诸如人参、黄芪等;“血虚”者用补血药,如阿胶、当归、紫河车等;“阴虚”者用滋阴药,如龟、鳖、枸杞子、沙参等;“阳虚”者用滋阳药,如鹿茸等。这四种药物虽均属补益药,但药性及功能各异。如果不分清其寒热属性,闻补则服,必将造成不良后果。
如何合理地使用补药?误服药后又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首先要分清是“气虚”、“血虚”还是“阴虚”、“阳虚”,对症服用。如对“阴虚”病人应让其服西洋参、枸杞子、生地等益气养阴药;若误用补气或温阳的药物,如红参、黄芪或鹿茸等,则可出现流鼻血、血压升高、面红升火、头昏头痛、大便秘结等症状。这是因为这类药物性味甘温助热,能消耗机体的阴津。相反,对“阳虚”的病人则需服红参、鹿茸、十全大补膏等补气温阳药,以振奋阳气,若误用了滋阴养血药如枸杞子、生地、当归及首乌延寿膏等,则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使食欲下降。
其次是不能偏信补药,有的人身体稍有不适则认为是体虚所致,于是各种补品一齐服用。殊不知“甘能满中”,几种甘温滋腻药同吃或服用得太久,使脾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出现不思饮食,甚至腹胀,身体反而因此虚弱。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误认为是“虚象”严重,进一步加大补药剂量则是错上加错了。服补药前一般要治愈原有的疾病,特别是外邪入侵所引起的发热、恶寒等病。因为这时服用补药,往往会有“闭门留寇”之虞,反使病情缠绵难愈。
补药不是任何人都需要服用的。补之得当,可以起到强壮身体的作用。误服了补药,不但不能治病和强身,反而有损身体的健康。中医认为对脸色苍白,身体虚弱,月经不调的女性,无论是中西医,都认为要多注意饮食,或甚至服用营养品、保健品等来调理。
就中医学而言,“进补”就是调理的一种方法,因为进补的目的是补充人体的营养,调节和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使人体的正气充足、驱病强身、抗衰防老、延年益寿。
对于女性用药进补来说,要通过中药来调理,增强体质,得先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取得良好的调理效果。基本上,中医学是把体质分成四种类型,以用中药来调整:气虚要补气表现为脸色苍白、精神不振、说话声量小,动不动就出汗、感冒;或有很多白带、月经会提前、量很少;或者是胃口不好,吃一点东西肚子就发胀。对这种气虚的体质,就可用一些补气的药物调理,如人参、白术、红枣、甘草用来炖鸡或排骨以补气。当气够的时候,脸色就会变好,也不容易感冒。
血弱要补血一般是脸上没有血色,嘴唇指甲比较苍白,头晕眼花,站立起来头会晕、心悸,容易失眠、精神不好、月经不调等,这是女性最常见的身体虚弱情形。属“血弱”体质,就可用一些中药来补血,如用熟地、白术、当归、龙眼皮、阿胶、川芍等中药或药丸炖鸡、炖排骨、炖鱼。女性在月经过后,若没有什么不舒服,只想补血也可用此方法。
阴虚用凉补。阴虚俗称虚火,身体一样会头晕、耳鸣、觉得腰酸背痛、睡眠不好,容易感到口干、咽燥、觉得很烦,手足心热容易出汗、容易做梦;有这种体质的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身体比较瘦,吃什么东西都胖不起来。由于这种阴虚体质的脉搏比较快、舌头比较红,身体肌肤有灼热的感觉,中医一般会用凉补,常用的中药有生地、天冬、麦冬、沙参、西洋参、鳖甲、莲子、慧仁、玉竹等。
阳虚要补阳气。阳虚体质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甚至冰冷;会腰酸、腿软、频尿,月经延后且量比较少,身体会有发麻等状况。对阳虚体质,中医一般常用的中药如附子、肉桂、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鹿茸等中药来补阳,待阳气恢复后身体就比较不怕冷。这四类气血阴阳的虚,有时候会单独出现,有时候也会合并两种出现。会出现气血两虚,甚至病久时还会寒热夹杂。身体比较虚弱,体质也比较复杂时,就一定要请中医师帮你诊断,找出问题出在哪里,再吃一些补药,这样比较省时间、比较对症,也没有副作用。
看鼻子知疾病
医典妙语
五色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故鼻头色青者,腹中痛。微黑者,有痰饮。黄色者,为湿热。白色者,为气虚。赤色者,为肺热。明亮者,为无病也。若伤寒鼻孔干燥者,乃邪热在阳明肌肉之中,久之必将衄血也。病患欲嚏而不能者,寒也。鼻塞浊涕者,风热也。鼻息鼾睡者,风温也。鼻孔干燥,黑如烟煤者,阳毒热深也。鼻孔出冷气,滑而黑者,阴毒冷极也。凡病中鼻黑如煤,乃大凶之兆。若见鼻孔煽张,为肺气将绝之证也。凡产妇鼻起黑气,或鼻衄者,为胃败肺绝之危候,古方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以救之,多有得生者。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养生智慧——看鼻子知疾病
鼻部,即明堂。位于人体面部的中央,在面部色诊中具有重要意义。《灵枢·五色》篇写到:“五色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说明面色可以取决于明堂。鼻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因鼻为肺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主鼻”,《难经》四十难说:“鼻者,肺之候。”足阳明胃的经络“循于鼻”,手阳明大肠经“上夹鼻孔”,手太阳小肠经支脉“上抵鼻”,而且根据中医“内外合一”,“中以候中”的原理,鼻部位于面部正中,集中了五脏的精气,其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因此,明堂及其四周的色泽,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精气的变化,预报疾病的潜在。
鼻除能预报疾病之外,还主寿夭。如明朝陆位所说:“十二官皆在于鼻,主寿之长短也。”“鼻梁柱端直,印堂平阔,山根连印,年寿高隆,准圆库起,形若悬胆,齐如截筒,色鲜黄明。”是为吉。便可说明鼻在寿夭方面的预测意义。总之,鼻岳为面部五岳之主峰,一般而言鼻岳高起,端直丰厚,色泽红阔,准头圆,鼻孔不露,所谓“光润丰起,高隆端直如悬胆”主寿;反之鼻塌不正,壁薄色枯是谓夭。
鼻的形态对人体的气质有一定关系。如状似虎鼻者多勇,龙鼻为福相,鼻若悬胆,班超英才。鹰嘴鼻为人阴险,猴鼻善疑,牛鼻宽容,鼻头尖细者善出奸计,可供气质学参考。
鼻是面部望诊的准绳,故鼻又称为面王。远在《灵枢》即已指出:“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足见明堂在面部色诊中的地位,也证实了明堂先兆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鼻预报脾胃疾患尤有特殊价值,鼻准与腹脐遥遥相对,皆为诊脾之要害部位,所谓上诊于鼻,下验于腹,临床上颇有验证。如《金匮要略》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及“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临床上一些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之前,首先发现鼻头冒汗及色泽改变,道理即在于此。
明堂伏色还可以预测五脏精气的盛衰。例如久病之人,经过多方医治,苍白的脸面上,如见明堂部位黄色隐现则为脾气来复之征兆。然黄色必须光泽明润,如虽有黄色见于鼻,却干燥如土偶之形,又为脾真脏色见,预兆脾气绝,主死。清朝周学海曰:“鼻头色黑而枯燥者,房劳;黑黄而亮者,有瘀血;赤为肺热,鼻孔干燥、目瞑、漱水不欲咽者,欲衄也,鼻孔黑如烟煤而燥者,阳毒也,鼻孔煽张者,肺绝也;但煤黑而不煽不喘者,燥热结于大肠也;黄黑枯槁,为脾火津涸,大便燥结鼻塞浊涕者,风热也,鼻孔冷滑而黑者,阴毒也,鼻头汗出如珠,为心脾痛极”。这也说明了鼻对疾病的预报意义。
此外,鼻与肺部疾患也密切相关,鼻为肺窍,肺通则窍通,肺壅则鼻塞,正如陆位所曰:“鼻为中岳,其形属土,为一面之表,肺之露苗也,肺虚则鼻通,肺实则鼻塞”。
鼻纹对疾病亦有一定诊断意义,如蜘蛛痣的肝硬化患者,病程多会沿长,而鼻部出现蟹爪纹疗效都较差,且都死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之大出血。鼻纹的出现有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食道下端和胃相连,阳明胃经起鼻额中,故鼻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食道静脉回流障碍似有一定联系。
此外,鼻孔也能反映疾病状况。如《证治准绳》曰:“鼻孔干燥者,属阳明之热,必将衄血也,鼻孔干燥,黑如烟煤,阳毒热深也,鼻孔冷滑而黑者,阴毒冷极也,鼻孔煽张者,为肺风,肺绝而不治也”。这些都说明鼻对疾病的预报有一定价值。
看眼睛知疾病
医典妙语
目者,五脏精华之所注,能照物者,肾水之精也。热则昏暗,水足则明察秋毫。如常而了然者,邪未传里也。若赤、若黄,邪已入里矣。若昏暗不明,乃邪热在内,消灼肾水,肾水枯竭,故目不能朗照,急用大承气汤下之。盖寒则目清,未有寒甚而目不见者也。凡开目欲见人者,阳证也。闭目不欲见人者,阴症也。目瞑者,将衄血也。目睛黄者,将发黄也。至于目反上视,横目斜视,瞪目直视,及眼胞忽然陷下者,为五脏已绝之证也。凡杂病,忽然双目不明者,此气脱也。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养生智慧——眼睛与疾病
中医认为眼睛与健康有关系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向上输注于眼睛,使眼睛具有视物的功能。
脏腑的精气汇聚于眼窝,便形成为眼睛,骨中之精注于瞳仁;筋之精注于黑睛;心之精注于眼内外眦的血络;气之精注于眼球的白色部分;肌肉之精注于眼胞,眼睛包罗了筋、骨、血、气等的精气,与脉络合并而成为目系,向上连属于脑,向后出于颈部中间,所以中颈部中邪,又遇人体虚弱,邪气就会深入,随眼系入脑。邪气入脑后则脑转头晕,从而引起目系急,出现眼目眩晕的症状。由于睛斜不正,就会视眼模糊,视一为二,以致精气分散,出现视歧。所谓视歧,就是把一物看成两物。
眼目是五脏六腑之精华所汇聚处,也是营、卫、魂、魄伏藏的地方,其精明视物的功能主要来自神气的生养。所以当人的精神过于疲劳时,就会魂飞魄散,意志紊乱。人的瞳仁和黑睛属于阴脏精气所生,白睛和赤脉属于阳脏精气所生,阴精阳精相互转合,目就能视物清晰。目能视物,主要受心的支配,因为心主藏神。人精神散乱时,阴阳精气便不相转合。因此,人在突然见到异乎寻常的情景的时候,就会心神散乱,魂魄不安,也就发生眩晕感了。
眼为肝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正常的眼,眼光充沛,精彩内含。若白睛色暗浊,黑睛色晦滞,浮光暴露,皆是无神。眼白发红呈血丝样充血,多为眼睛发炎,呈片状充血,多是外伤所致;眼白小红点常预测为糖尿病。白眼泛黄多见于黄疸或肝胆病。白睛青紫或红色络脉末端有黑色或褐色血点,常反映内伤。白睛出现蓝点或蓝斑可断为肠寄生虫病。眼皮浮肿多为肾炎水肿。眼皮下垂抬起无力多是重症肌无力。眼皮闭合不全单侧多系颜面神经麻痹所致,双侧则常为甲亢症。眼睑边缘湿烂系脾胃湿热。两眼周围发黑即俗称之黑眼圈,多因过度疲劳、熬夜、睡眠不足,房事过度等所致。眼球突出单侧多为肿瘤压迫,双侧多为甲状腺疾病。
辨唇口知疾病
医典妙语
唇者,肌肉之本,脾之华也。故视其唇之色泽,可以知病之深浅,干而焦者,为邪在肌肉。焦而红者吉,焦而黑者凶。唇口俱赤肿者,肌肉热甚也。唇口俱青黑者,冷极也。口苦者,胆热也。口甜者,脾热也。口燥咽干者,肾热也。口噤难言者,或为痉,为痰厥,为中寒,不相等也。又狐惑症,上唇有疮,为狐,虫食其脏;下唇有疮,为惑,虫食其肛也。若病中见唇舌卷,唇吻反青,环口黧黑,口张气直,或如鱼口,或气出不返,或口唇颤摇不止。皆难治也。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养生智慧——唇色与疾病
人的唇色与疾病有紧密联系。唇色苍白多为血虚贫血。唇色深红焦干多为急性热病。唇色鲜红多属阴虚火旺。嘴唇发紫多见于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唇红伴呕吐为胃热。嘴唇呈樱桃红应怀疑是否煤气中毒。唇黑焦干多为病情危重。唇色暗黑发浊多为消化系统有病。唇上出现黑色斑块多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唇、口角及口腔膜褐、黑斑点,提示消化道有息肉。唇肿多见食物过敏、外伤或局部发炎所致。唇歪多系颜面神经麻痹所致。
中医另外的说法是:唇红润:湿燥适度,肠胃健康;唇青紫:中医称为“紫钳”,这是机体缺氧或药物中毒的征象。常伴有面色暗红或淡青,胸闷不舒或时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唇皴裂:指口唇出现裂隙或裂沟,古称“唇燥裂”,是维生素B2缺乏及阴虚火旺的症状;上唇干枯:为大肠病变,伴有口臭口疹、耳鼻不通等症;唇色泛白:为血虚的特征,血液循环弱,冬天四肢冰冷发紫,若营养不良,起居无常,容易导致贫血;唇苍白:为大肠虚寒,有腹泻、胀气、腹绞痛、冷热交加等;下唇苍白:为胃虚寒,会出现上吐下泻、胃部发冷、胃阵痛等症状;下唇绛红色:为胃热,并见胃痛、腹胀等症状;唇内红赤:肝火旺,易脾气急躁;唇内黄色:有肝火迹象;唇色火红:发烧,心火旺,呼吸道有炎症;唇色暗黑而浊著: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时见便秘、腹泻、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
咳嗽之辨证论治
医典妙语
咳嗽者,肺寒也。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是也。肺主皮毛,寒邪侵于皮毛,连及于肺,故令人咳。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
养生智慧——咳嗽的原因和疗法
外感咳嗽之病因,有风、寒、热、暑、湿、燥之分,但临证时,则常参差互见,如风兼寒、兼热、兼湿;寒兼湿,寒包热,湿兼热等,则应于临证中,细心分辨,融会贯通,斟酌施治,始能无误。又六淫咳嗽,虽与时令密切相关,如冬多寒,春多风,夏多热、暑、湿,秋多燥,而亦不可尽拘,尤以伤寒咳嗽,最为普遍,四时均有,固不拘于冬令,仍宜按证求因,审因论治,始为适当。兹将六淫咳嗽之症状、脉象、及治疗,分述其要点如下。并附论顿咳(即百日咳)、麻疹咳,以此二种咳嗽,虽不尽同于六淫咳嗽,但亦以外邪感染为主因,治法亦大体相近,故次于本章之后,一并论述。
《内经》谓:“风为百病之长。”又谓:“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故风邪最易乘虚伤人。人身肺主皮毛,司腠理开阖,偶或摄身不慎,服食失宜,抑或肺气稍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即难免遭受风邪侵袭,而成伤风咳嗽之证。人多视此为微疾,每每失治误治,酿成重病。
如果风邪入于经络,出现头项强痛,发热,恶风寒,汗自出,舌苔灰白,脉浮缓,兼见鼻鸣干呕,而咳嗽特甚者,此为表虚,则须以桂枝汤为主治。《伤寒论》桂枝汤证,本未列咳嗽症状,以此方加减治伤风咳嗽,确能药到病除。《伤寒论》太阳证篇误治失治,以及多种变证,常用本方加减施治,足证其应用之广。
伤风咳嗽,有如上述,但症多兼见,有风兼寒者,有兼寒湿者,有兼热者,有兼湿热者,有兼湿者,有兼燥者,现将其症状与疗法列举如下:
一、风寒咳嗽:风寒两伤,营卫同病,其症状为头痛,恶寒,发热,怕风,但寒重热轻,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清稀样白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弦或浮紧。法当祛风散寒,宣肺止咳,轻则止嗽散加味,重则桂麻各半汤治之。更有风寒兼湿者,症见咳嗽痰多,甚至冒呕清水,兼见胸脘作闷。舌苔白腻。脉浮紧而濡。治宜疏风散寒,燥湿法痰,止嗽散加菖蒲、白寇化湿浊,茯苓、半夏以渗湿,降逆、祛痰。
二、风热咳嗽。即所称热伤风。其症状为头胀痛,发热恶寒,但热重寒轻,汗出不多,口苦咽干,甚至咽痛红肿,咳嗽吐黄痰,或痰粘不爽,或干咳无痰,鼻干喉痒,口渴思饮。舌苔薄黄。脉浮数。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味治之。又风为阳邪,随即化热,若高热不退,热盛伤津,烦躁不安,口臭气粗,乃火郁肺急,防发斑疹,津液干枯,咳痰难出。舌苔干黄,甚至带黑色。脉洪大而数。法当辛凉重剂白虎汤治之。若咳甚痰多,胸闷汗出,头痛而重,口虽干而不思饮。舌苔白腻带黄。脉濡数。此为风热挟湿蕴蒸,邪在上焦,肺失清肃,治宜疏风清热,祛湿宣肺,桑菊饮加牛蒡、苡仁、茯苓等治之。
三、风湿咳嗽。其症状为头痛而重,发热恶风寒、微汗、短气、骨节烦疼,体微肿,小便欠利,咳嗽吐白涎痰,或白泡沫痰。舌苔白润。脉浮弦而缓。其治法,固当从汗解。喻嘉言谓:“汗法与常法不同,贵徐不贵骤,骤则风去湿存,徐则风湿俱去也。”诚为治风湿之金针,羌活除湿汤加味治之。
四、风燥咳嗽。症见头微痛,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咽干,甚至咽痛音哑,咳而痰稀,或干咳无痰,口中津液干燥。舌苔薄白。脉浮数而细。治法当于辛凉中佐以解热润燥之品,止嗽散加麦冬、知母、贝母。
伤风为最常见之病,如护理不当,亦能由轻转重,变生他病,除服药治疗外,应谨避风邪,禁饮或少饮酒,并少食肉类、油脂,以及刺激性食品。服药后喝热粥,蒙被而睡,助取微汗,则病从汗解矣。
月经不调探因
医典妙语
经者常也,一月一行,循乎常道,以承有盈则亏也,经不行,则反常而灾至矣。以提前为热,推后为寒,其理近乎似,然不可尽拘也。
——《医学心悟·月经不调》
养生智慧——月经不调的原因与治疗
妇女月经不调,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关系着生育问题。正常月经是根据其周期、经量、经色、经质四方面来衡量的。月经能够正常的周期性来潮,与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内分泌调节有关。卵巢必须具备排卵周期,而排卵后黄体功能正常,同时子宫内膜对卵巢分泌的激素反应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月经正常,否则会引起月经失调。
中医认为女性月经不调多因情志内伤,或嗜食辛热,肠胃积热,或因病后,产后,血海不充,冲任受损所致。从中医理论来分析,月经的来潮与肾气的充足,冲、任二脉的充盛有关。如果肾气旺盛,产生天癸阴液,促进冲任及胞宫的功能发挥,月经才能正常来潮。因此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保证了月经的正常。如有一方超出正常范围,可导致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包括以下几种:如周期改变就有: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8到9天,甚至半月一至者;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常超过7到8天以上至十数天不来者;月经先后无定期:是指月经不按正常的周期来潮,有时提前,有时错后,周期紊乱。
其次是经量改变的: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明显超过正常者;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月经量明显减少、或点滴即净者。月经周期及月经量同时改变的,如崩漏:是指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一般来势急,出血量多称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的称为漏,闭经:女性逾18岁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原发闭经。如果月经来潮后,又停止三个月以上者不来的、称为继发闭经。
在治疗上,因为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较多,故治疗也十分复杂。包括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及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则重在调理气血、补肾、扶脾、疏肝。同时还应当根据闭经、出血等各种情况的不同来辨证治疗。所以月经不调者,不论闭经或者出血过多都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以下向女性朋友介绍几种月经不调的食疗方:
当归粥:当归15克,用温水浸泡片刻后加水200毫升,煎浓汁约100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50克,红枣5枚,砂糖适量,再加水300毫升左右煮熟。每日早晚餐空腹温热服食,10日为1个疗程。
益母草粥:益母草15克,生地黄15克,藕汁约50克,生姜6片,小米50至100克,蜂蜜适量。先加水适量煎益母草、生地黄、生姜,煎20分钟后,去渣,入米煮粥,将熟,加入藕汁及蜂蜜,稍煮即可。每日分3次服。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250克。前两味洗净切片,与羊肉同炖至熟烂软,服食羊肉与汤,可补益气血,调经养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