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夏天,孩子在复习功课,突然想吃葡萄了,于是妈妈就赶快到菜市场去给他买了一大袋葡萄,因为妈妈是顶着烈日去买的,回来时已经满头大汗,当妈妈把洗好的葡萄放在盘子里端给孩子时,她下意识地尝尝葡萄甜不甜,顺手拿了一颗葡萄放在嘴里,不想孩子气哼哼地说:“谁叫你先吃的?葡萄是我的,快吐出来。”当时妈妈目瞪口呆,想想自己一直疼爱的儿子这样对她,心如针扎,不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孩子看到妈妈的表情,可能稍微动了一点“恻隐之心”,于是还装着很“大度”的样子说:“这次就原谅你了,下次要经过我的允许才可以啊。”孩子怎么会变得如此自私呢?没有哪个孩子从生下来就懂得与别人分享,懂得礼让。当孩子还没完全转化成“社会人”时,他们身上人的自私性就在所难免,而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克制和引导孩子的这种本能,还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自私。
世界上几乎没有能彻底根除自私的人,能彻底根除自私的人,都成了神人,比如基督。因此可以说,自私是消除不了的,一定程度上自私也是被允许存在的。但若把人的自私强化或者扩大化,那么这就变成一种罪过。父母强化孩子的自私性最终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上面的那个例子就是佐证。那么,现代家长是怎样“强化”孩子自私心理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父母把应该属于自己的物质上的所有东西毫无保留地让给了孩子,比如在饭桌上,把自己碗里好吃的都留给他们,把家里好用的东西都让给他们,等等。本来幼小的孩子的心理就是以满足自己为目标的,久而久之,就让孩子成了上帝。于是他们认为父母的这种过度“照顾”是理所当然,父母越是把自己当“牛马”,孩子便越是没有尊重父母的意识,越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父母的纵容,比如怕孩子在外吃亏,下意识地教育孩子学会自私。一对父母带着孩子上公交车,孩子坐着,父母站着。当上来一个老太太,孩子想起身让座时,在一旁的妈妈拼命地用眼神向孩子示意,叫他装作没看见,孩子非常茫然,但他懂妈妈的意思了,好在旁边一个小伙子起身让座,才使这个孩子少了些尴尬。然而这不是硬生生地在“培育”孩子的自私吗?
第三,父母经常突出孩子在家中的中心地位,什么活动或者话题都以孩子为中心,在心理上给孩子造成一种惟我独尊的优越感。当有人在家中与之分享这种优势时,他就会“狂怒”,上面那个责怪妈妈吃他的葡萄的孩子就是这种心理。这是一种很典型的自私心理。
怎样才能克制孩子自私自利的心理呢?其实知道了孩子自私的原因,要解决问题并不是很难。
1.父母必须承认孩子是自私的
当孩子年龄尚小,比如1~2岁的孩子不愿与人分享东西、抢占别人的东西时,你不可认为这是孩子自私,因为他们还没有很清晰的“你”,“我”等归属观念和自我意识。但当孩子到3岁以上,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也能明确分出什么是属于“他的”,什么属于“我的”时,如果这时孩子还表现出不愿与人分享、抢占等行为时,父母应明白,这就是孩子的自私,父母应制止和引导。
2.父母别给孩子“特殊待遇”
比如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或者给他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让他知道自己与别人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
3.给孩子多灌输正面的思想
如果家长从小就对他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话,那孩子心里不会装下别人,只会想到自己,长大后会变得贪婪,爱占小便宜,见利妄为,成为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而不受欢迎。反之,如果家长从小就教导他遇事要多想想别人、给别人方便、关心他人的话,孩子就会养成一种利他行为,事事处处为别人着想,先人后己。那样的话,他将是一个受人喜欢、受尊重的人。可能有些家长要说:“你想到别人,别人却想不到你怎么办?那我的孩子不要吃亏了吗?一个良好的社会风范是要靠大家来维护的,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对未来充满希望,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4.教育孩子学会体谅长辈
有好东西时应首先想到比自己年长的父辈、祖辈。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懂得感激,要向别人道谢。教育孩子看见行动不便的人时,不要嘲笑,而应主动上前帮忙,让别人感到快乐,也从中体会助人的乐趣。从孩子小时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充分体会到生活的艰辛。父母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吃饭,帮助做些家务活,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这样,长大后孩子才会为自己的家庭与社会多做贡献。可带孩子主动帮助周围的孤寡老人。这些训练都可让孩子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既可以克制孩子的自私心理,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如果有人要求孩子帮忙,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也可带孩子参加一些募捐活动,当然要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孩子会通过实际活动与父母的思想启发认识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助人为乐精神。
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帮助孩子克服自身情绪发展方面的不足,逐渐完善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这对于孩子一生都是受益匪浅的。
孩子一旦到了初中阶段,正是青春发育期的开始,这种青春的生理萌动很容易产生一些情绪的不良反应,这也是我们家长很容易观察到的,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就成了家长与孩子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共同度过这一情绪波动时期呢?首先我们家长朋友们要明确引起孩子情绪不良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虽与人体的生理唤醒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受社会生活所影响,受人的认知过程的特点所制约。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征是: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与孤独,忧虑与不安,以及苦闷与忧郁;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可以说,孩子到了青春期,既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又像一艘航行在变幻莫测大海里的航船,随时都有遭到风暴袭击的危险。这种难以驾驭的情绪和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恼闷心情,就构成了孩子情绪和情感的典型特征。
现在的孩子书包背得是越来越重,过的日子是卷子当被子盖,除了老师作业,还有自测题、试卷等复习资料,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换了成人也得喘口气,何况双臂尚还幼嫩的孩子呢?甚至有的家长惟恐孩子学得不够多,还给孩子请了很多家教,报了很多的艺术班,占用孩子正常的休息与玩耍时间。这样被压着的生活,孩子当然会感到很烦躁、忧郁、感到生活没有希望,不能自信地面对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和孩子的认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孩子处在良性情绪中,大脑觉醒水平高,思维敏捷,联想丰富。而且,良好的情绪状态能激发孩子的活动能量,使孩子充满活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相反,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削弱孩子的活动能量,使孩子萎靡不振,从而降低了学习活动的效率。比如,有些孩子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由此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产生种种不良情绪。还有一些孩子的不良情绪,是由于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有着不正确的认识从而陷入自卑的结果。
一个孩子的性格表现也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由于父母经常发生争吵,而充斥着紧张与对抗,这样孩子往往会封锁自己,不爱与人交流,对任何人都缺乏足够的信任,在个别时候遇到某些敏感问题时会采取对抗的心理,情感变化无常,不能自已,甚至有攻击倾向,这是幼时情感受到压抑的结果。
事实上,家庭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并不只是在性格上的,还有包括认知能力、情绪反应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一个人的行为、情感、性格表现往往能够看出这个家庭关系和环境状况如何。父母关系和谐,能够在家庭生活中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这对于孩子人格与情感的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可以说,什么样的家长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另外,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和同学吵架,挨老师批评,受朋友误解,以及自己的不良认知导致的烦恼、烦躁心情。这些负性事件都会引起孩子的不悦心情,“知子莫如母”,最了解孩子的人是父母了,家长朋友们要善于从孩子的表情和行为表现来判断孩子的心境,及时给予疏导。由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差,他们时不时地发“小脾气”,有时不见得是什么异常现象,也不需要特别地加以“控制”,大人采取视而不见的冷处理办法,孩子的脾气可能很快就烟消云散,正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时若加以“控制”反而不一定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只要孩子的脾气不是太过火,对别人不造成损害,可以随便由他,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发脾气并没有什么好玩之处,其脾气可能就会越来越小,最后也许就很少发脾气了。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孩子调节不良情绪:
1.教孩子学会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情绪两极化,控制能力也不强,学会如何合理地控制不良情绪、适当地释放压力,对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有很大好处。让孩子学习控制情绪,首先应尽量做到使孩子在合理范围内有充分表达情绪的权利,因为孩子能够充分、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正是孩子心理发育基本健康的标志。但毕竟是孩子,他的情绪表达方式难免会有偏颇,有时会发生对己对人都不利的情绪过激现象,例如孩子因发脾气与别的孩子争吵打架,可能伤着自己和对方,冲着长辈和老师发脾气则是不礼貌行为,或者脾气上来碰头捶胸、摔砸物品等都是不合情理的。遇到这些情况时,家长不应视而不见,而要采取一致意见进行严厉制止,让孩子知道发泄情绪也应有一定的界限,自己发泄情绪不应损害别人的利益和损害物品。孩子长大一些时,则尽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告诉他遇到问题时要讲道理,说出缘由,而不要动不动就乱闹、发脾气。
2.纠正孩子不良情绪产生的非理性认知
比如孩子在学校没有考好,没有评上“三好学生”等,这时比较要强的孩子就会出现明显的挫折感,他们显得不高兴,怕同学老师看不起,也可能怕受到家长责怪,表现得话少、紧张、沉默,如果孩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自我调节过来,那么家长也就不必担心。如果孩子经过一段时间还是情绪不好,家长就应该干预。比如孩子因为考试成绩差了一些而不高兴,家长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帮孩子分析原因。考不好是不是因为考试时粗心大意?是不是对某一道题理解错误?还是孩子学习不够用功?找到原因后不应该过分批评孩子,而应鼓励孩子在以后多加把劲,平时把功课学好,考试时注意细心检查,以后就能考好。并告诉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差一些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也不能代表你就是一个笨孩子,老师也不会看不起你。必要时可帮助孩子把期望值放得低一些,不要总是和第一名、第二名相比,经过诸如此类的疏导和分析,孩子可能就会变得心平气和了。另外,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情绪表达习惯,家长首先应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进行反省,因为父母的榜样作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家长对孩子比较粗暴,动辄就训斥孩子,孩子对各种事情没有任何解释和发言权,这样会使孩子减少或缺乏学习用语言正确表达情感的机会,也就有可能最终学会粗暴待人等不良习惯,这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孩子以后的生活和事业。
3.掌握一些情绪控制的方法
(1)自我鼓励法
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
(2)语言调节法
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工具。如你悲伤时,朗诵滑稽、幽默的诗句,可以消除悲伤。用“制怒”、“忍耐”、“冷静”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调节自己的情绪。
(3)环境制约法
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情绪压抑的时候,到外边走一走,能起调节作用。心情不快时,到娱乐场所做做游戏,会消愁解闷。情绪忧虑时,最好的办法是去看看滑稽电影。
(4)注意力转移法
请你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心情会豁然开朗。例如,当你遇到苦恼时,可以将它抛到脑后或找到光明的一面,则会消除苦恼。
(5)能量发泄法
对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消极情绪不能适当地疏泄,容易影响身心健康。所以,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找知心朋友倾诉;不满时发发牢骚,愤怒时适当地出出气;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
4.给孩子一点“破坏空间”
孩子爱搞“破坏”是天性,是创造力萌芽的一种体现,他们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释放一些不良情绪。他们睁着一双求知的大眼睛,对社会中的各类陌生事物充满新鲜感,合理利用孩子的这种天性,多方引导、鼓励,有利于孩子大脑发展及日后处事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了孩子浓厚的求知欲望,为今后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