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意志力差和好胜心不强的孩子,家长应注意激励培养他。孩子有了较强的意志力,有了不甘落后的好胜心,那么做事就有了驱动力,从而想方设法做完一件事。
3.父母要指导监督孩子做事
孩子做事的全过程中,父母在关键时刻要给予指导和提示,这不是代替而是帮助孩子想办法,以防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灰心丧气。当孩子想不出办法又不愿去想,有偷懒或依赖父母的迹象时,父母不可给予帮助,而应注意说服鼓励。必要时给予批评并监督孩子独立地做完某件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习惯养成了,做事也不再半途而废了。
4.父母老师让孩子做事时,应注意适合孩子的实际水平
如果过难,孩子尽最大能力亦不能成功,他就会伤心失望。如果偶然一件事还不至于的话,那么连续几件这样的事就很可能使孩子不再去想,不愿去做,而丧失自信心。
让孩子趟过失败的河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一座培养孩子耐力和韧性的好学校。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反复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可父亲还是置之不理。这时,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来转去,最后终于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缘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像故事里的男孩一样,每一个孩子不可避免地要碰到数不清的麻烦,走路时少不了摔跤,学穿衣服时难免把前面穿到后面,扣子上面扣到下面从小到大,经过逆境的打磨,孩子慢慢学会逆事顺办,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坦然面对失败并很自然地把挫折看成挑战。所有这些经验,都会对他以后的生活、解决问题、寻找答案、承受失败的能力有巨大的帮助。使他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坚强、执著的品性,为人生中的种种困境罩上希望的光环。
中国父母要有“失败即教育”的意识。一些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往往是只看到了失败的一个方面,把它看成是丢脸的事,却忽略了失败的价值和意义。孩子失败了,但是他获得了“痛苦的体验”,将来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同时,他也有了挑战困难的契机。孩子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就是一个锻炼自身。慢慢成熟的过程。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
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脆弱的心理会渐渐定型,有一天当他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时,会惊慌失措,甚至一蹶不振。人生缺少了磨炼,想取得永久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做一些事情,在失败的磨砺中,锻炼出胆量,摸索出经验。有时,父母就算知道孩子成功的几率很小,也要让他做做看。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
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终归要有面对失败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小,大多数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放弃,认为他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等他再大一些,就完全能够胜任了。
英国的麦克夫妇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常常会让孩子去做些力所不及的事情。麦克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只有一步步成功,孩子才能真正地长大。”麦克的儿子查理就是这样长大到10岁的,如今这个小男孩不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电器,就连修汽车也能说个头头是道。查理4岁时。对已烧开水的水壶很感兴趣。麦克原本也同意像妻子所说的那样,不让小查理接近水壶就行了。可是。他能保证查理在自己视线之内,不动那装满了开水的水壶,但谁又能保证,查理在大人们的视线之外,不去动那个水壶呢?因此,麦克决定教查理正确的拿水壶的方法,让他知道,会发生什么危险,并具备躲开这种危险的能力。
煤气灯上的水壶热气蒸腾,父亲告诉理查,水开时的水汽会把水壶把蒸热,所以要垫上毛巾才能拿。水很热,要注意不能让水壶倾倒下来,然后示范着用一块手巾垫在手下,把壶拿了下来,再让儿子来学着拿开水壶。这的确是件非常危险的事,不但可能烫到手,还可能会把整壶水倒到身上,造成大面积烫伤,甚至由此引发生命危险。麦克便把水壶里的水换了温水。第一次尝试时,半壶水都倒在了查理身上,由于是温水,所以只不过烫红了查理的胸膛和手臂。麦克耐心地告诉儿子“这是因为你的力气不够,你需要用两只手。”说完,麦克又为他换了壶温水。
“不,爸爸,我再也不拿水壶了。”查理胆怯地后退着,“我知道,这很危险,我再也不碰了。”“你一定要再试一试,你有这个能力。”麦克鼓励他,“用我教你的方法,你一定行的。”
在麦克的指点下,查理又试了一次。这次,他安全地把水壶取了下来。麦克的想法非常简单:“要给孩子失败的机会,面对失败,一次次改正错误,直到成功,这不只是教孩子学习并掌握能力,同时也是教他一种人生态度。”他成功了,因为,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问题都有答案,我们要帮助孩子寻找答案。孩子的成功会使未来变得更加灿烂和光明。和一个刚刚在考试中失利的孩子坐下来聊天,询问他会如何吸取教训,如何在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你可以引导他的思维,但是你不能将所有答案和盘托出。“挫折教育”可求“远”,但更要求“近”。形式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容。
请你记住一句老话:“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
让孩子坦然面对挫折
在生活中,父母也要让孩子学会一些调适心理健康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在挫折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
父母要对成功有正确的理解。有些父母把考了好分数,考上好大学作为成功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并不是孩子们自己渴望达到的目标,而是父母们的目标。这样,孩子要体验的“成功”往往是他力所不能及的,即使有些孩子在父母赶鸭子上架的教育方式中勉为其难达到了目标,但他成功的过程并不快乐,相反还会很痛苦。所以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一次没考好就会沮丧,甚至轻生;有的孩子虽然已经考上了名牌大学,但却郁郁寡欢,甚至跳楼自杀。
让孩子经常感受到成功,可以从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任务开始。比如,有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呵护备至,吃穿用都是高档商品,但孩子却不会玩。因为父母担心他出去玩会受伤,会和小伙伴打架等。这样,孩子虽然享受了很好的物质生活,却没有体验到玩耍的乐趣,没有在游戏中体验过成功。比如,孩子受到父母过分的呵护,从小到大没有做过家务,到了学校里同学们会扫地他却不会,同学们能把玻璃擦得亮晶晶他却不能,这样的孩子没有体验到劳动的成功。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时的心态将影响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在生活中,父母也要让孩子学会一些调适心理健康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在挫折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作为父母,不要过度保护孩子,生怕孩子受到一点儿委屈和挫折,应该让孩子在挫折中使自己不断变得坚强。同时,父母还要设法给受了挫折的孩子一点儿掌声,鼓励他们所做出的努力。
一个6岁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情况,父母舍不得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让他同邻居的小伙伴一块玩耍。孩子不高兴时,爸爸妈妈就让他吃好点心,玩高档玩具,可孩子仍是默默无语,经常发脾气。后来,父母改变了教育方法,让孩子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帮助父母做些简易的家务劳动。这样,孩子的生活内容充实了,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功的满足和愉快,孩子的情绪也得以转化,变得乐观向上了。乐观的心情对人很重要,一个人是否热爱生活,与他是否具有乐观的心情有着密切关系。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习惯了消极的思维方式,因此他的心情也大多是消极悲观的。这样的人,在面对生活的时候,难以发现生活的魅力,也谈不上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的人必然是心胸宽广的人,这样他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才能乐观豁达。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寒暑假时间多带孩子开阔眼界和心胸,使他们形成豁达的性格。
一位10岁男孩的父亲因很赞成这种做法,他说:“那年暑假的时候,我们带孩子到北戴河游玩。在北戴河黄金海岸,孩子不仅捉小螃蟹,挖沙子,还套上游泳圈扑入蔚蓝色的大海中拍水,冲浪。那一阵子,孩子真的是很高兴,连他的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他忽然改变了许多。孩子渐渐长大了,我们带孩子出去旅游的时间也多了,远至东北哈尔滨,近到西湖周遭的山山水水,许多地方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去年,我们又在暑假的时候带孩子去了一次四川,在乐山,孩子头一次看到高大、雄伟、壮观的乐山大佛,那种激动和惊奇,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而且孩子一路上有说有笑,我想,经常带孩子旅游,让孩子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领略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这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眼界开阔心胸才能宽广,心胸宽广才能积极乐观,这样的孩子才能对生活充满热爱。相反,一个心胸狭窄的孩子,很容易受生活的影响变得郁郁寡欢,这些人眼中的生活没有乐趣可言,更难以看到生活自身的魅力。因此建议父母多带孩子外出开阔眼界,让孩子们多见识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社会上的人,领略生活的丰富多彩。
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孩子面对失败和挫折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正是他们在艰难困苦中依然能够昂首挺胸、屹立不动的最大资本。所以,父母要放开双手,鼓励孩子独自承受挫折,使孩子磨炼出一颗坚强的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父母时刻精心呵护就能避免的。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要让孩子知道,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一家德国公司要招聘10名职员,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面试和笔试,公司从300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10位佼佼者。放榜这天,一个叫萧恩的青年看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死,回到家中便要跳河自杀,幸好亲人及时抢救,萧恩没有死成。正当萧恩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萧恩的成绩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由于电脑的错误导致了萧恩的落选。萧恩欣喜若狂。然而,德国公司却再次拒绝了萧恩,理由是:如此脆弱的心理,何以担当重任。
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当孩子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袖手旁观是不可能的。多年的社会经验和对孩子的爱,会使父母常常身不由己地去帮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给他们保护,让他们少犯错误,帮他们权衡利弊,以便作出较为理想的选择,这是做父母的一种本能反应。但也正是父母这种本能的过分呵护,造就了如此脆弱的青年。
当父母替孩子解决麻烦的时候,也便剥夺了孩子自己体验成败的机会,从而也纵容了孩子的依赖性,无法让他们从生活中体验战胜挫折后的自信。人的一生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让孩子转动脑筋,充分利用智慧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父母亲自动手为孩子扫平道路。用你的鼓励,从小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意识和坚强地承受挫折的能力,方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生命的能量,使他们的自信力、创造力在危急与困难时刻发挥到极致,增长孩子竞争取胜的才干和驾驭生活的能力,而父母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有一次,一位日本母亲带着一双儿女,到中国朋友家做客,女主人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待他们,包馄饨准备午饭。一只只小巧玲珑的馄饨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很是诱人。这时,两岁的日本男孩走到桌边,顺手抓起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填,女主人想制止,日本母亲却说:“让他吃,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男孩咬了一口生馄饨,很快皱着眉头吐了出来。在日本,像这位母亲有意识地对孩子从小进行失败教育的很普遍。他们的观念是:只有让孩子从小尝试失败才能使他们日后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