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初观成已,次作水想。想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花,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花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作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水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相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有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树想成已,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实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一一莲花,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从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生盲:意为天生目盲。
金刚七宝金幢:金刚是梵文“日罗”、“伐折罗”的意译,意思是“金中之精者”,俗称“金刚石”。据《抱朴子》载,此石出自扶南(旧时县名,位于今广西西南部),“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虽铁锥击之,亦不能伤。惟羚羊角扣之,则涣然冰泮”。金刚既是无比坚固之物,又为无坚不摧之器,却怕羚羊角。尽管如此,它还是以牢固著称。
佛教引用“金刚”,取其金中最刚之意。用以比喻佛法坚固锐利,能摧毁、排遣一切烦恼苦痛。如称“般若”为金刚;将如来不坏之身,比做“金刚身”,《涅经·金刚身品》载:“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将释迦殊胜口舌,比做“金刚口”,《璎珞本业经》载:“尔时释迦牟尼佛,以金刚口敬首菩萨言”;将菩萨坚固不可破之心,比做“金刚心”;把在灌顶式时受者所饮的誓水,比做“金刚水”。《金刚顶经疏》载:“世间金刚有三种义:1不可破坏。2宝中之宝。3战具中胜”。金刚是坚固、强大、不可破坏和神圣的象征,可谓佛教支柱。
此外,“金刚力士”亦简称“金刚”。“金刚力士”即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天神。“金刚杵”为古代印度的一种兵器。据说是以金刚所造(其实是以金石或木材做成)。密宗假借金刚锋利之义,认为金刚杵能断烦恼、伏恶魔。于是将手持金刚杵的力士,也称作“金刚”或“金刚手”。《行宗记》载“金刚者,即侍从力士。手持金刚杵,因以为名”。《大日经疏》则言:“执金刚杵,常侍二佛,故曰‘金刚手’。”金刚手中最著名的,便是大雄宝殿中的“四大金刚”了,“四大金刚”本称“四大天王”,“四大金刚”是其俗称。他们各执一物,称“风调雨顺”。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是“风”;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执琵琶,是“调”;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伞,是“雨”;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蛇,是“顺”。他们的职责是镇守佛门。
金幢:“幢”音,佛教用物。一般为佛殿中悬挂的装饰品,用黄色锦缎或一般丝织品制成,状如长筒,上面常绣以龙、花,特别是莲花,表示吉祥。另外,佛塔建筑上之九轮,也称为“金幢”。
这里的“金刚七宝金幢”指支撑琉璃地的金幢的原料构成为“金刚和七宝”。
厕:意为“置”、“参加”。如厕身(亦作“侧身”),意即置身。
庄严:装饰,指经文中所言极乐世界里种种精巧、高雅的装修、布置。
空:佛教名词。梵文“舜若”的意译。指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是佛教对世界及人生的一种看法。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刹那生灭,没有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实体,假而不实,故谓“空”。然而,“空”非“虚见”,因缘幻化只是假有,如果否认假有,就是“恶取空”。
由于门派不一,佛教对“空”的解释理解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小乘主张“人我空”,亦名“无我”、“人无我”。从使用方法说,称“分析空”,即从物体可分为若干基本因素或部分上、从物之生灭变化上说明物之不实在和不自在,并据此认为“人我”是五蕴“假和合”而成,实际上始终处于十二因缘的流程转变之中,故“人我”为空。大乘在主张“人我空”外,还讲“法我空”,即所谓的“法空”或“法无我”。从使用方法上说,称为“当体空”,即认为无须经过任何分析,现象自身即是空。《般若心经》载“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观学派的“空论”以缘起说作为根据,他们认为,万物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就是说是依靠其他原因、条件而生,不是从它自身中产生,所以,它的存在不是真实的存在。《中论·观四谛品》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瑜伽行派认同中观学派的空观思想,但又认为,“一切皆空”的说法,会导致否认成佛的主体和境界的后果,危及佛教自身的存在。为了避免之,瑜伽行派提出万法唯识所变,识无境无的理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识”所变现。所谓的“识”,他们认为就是人的思维、认识作用以及产生这种作用的心的特殊功能,即指一切精神现象。认为这种“依识所变”的万事万物,“非为实有”,都是空的。《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二:“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
由于佛教各门各派对“空”的解释不尽相同,所以对“空”的分类也有各种各样。在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等等的分类中,以《大品般若》、《大智度论》所说的十八空影响较大。
无常:佛教用语。“诸行无常”的略称。为佛教三法印之一。“常”,恒常。“无常”即不恒常、变化无定性。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都有一定的原因、条件,一旦原因、条件有所改变,它所和合而成的事物也就会起变化,所以,万事万物都在生起、发展、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息,没有常住性。“无常”有两种:1刹那无常。指一切有为法,刹那之间有生、住、异、灭的变化;2相续无常。指一切有为法在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四相。
佛教经典中,常常以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等词来喻比万物之念念无常。《涅经》卷一:“是身无常,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暴水幻灭”。《大智度论》卷二十三:“一切有为法无常者,新新生灭故,属因缘故”。《坛经》:“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无常是无始无终的,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之中。人有生、老、病、死,死后则转化为其他生命体,相续不绝;日有升有落,月有圆有缺;草木有枯也有荣。
无我:梵文意译,亦称“非我”、“非身”。佛教名词。“三法印”之一“诸法无我”的略称。指世界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也就是说,世界上没有单一独立的、自我决定的永恒性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成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无我”分为两大类:1“人无我”(人空),是说人由五蕴假和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俱舍论记》卷二十六:“非自在故非我”。《大乘义章》卷三:“苦非我体,故名为无我”。《原人论》:“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之,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痴等三毒。三毒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佛教认为,人乃因缘假和合而成,“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世间的凡夫俗子认识不到这一点,执“我”不放,从而引起无穷烦恼、招致诸多痛楚。2“法无我”(法空),认为一切“法”(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无常恒坚实的自体。
食:梵文“阿贺罗”的意译,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载:“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对于普通人来说,“食”就是吃下肚里的食物,虽然酸、甜、苦、辣滋味各不相同,但都从口中而入。然在佛教中,“食”的含义要广泛得多。佛经中常说,人以爱为食,爱以无明为食,无明以五盖(即能盖覆人之真性的“贪欲”、“恚”、“睡眠”、“掉悔”、“疑”)为食,不信以闻恶法为食等等。《增一阿含经》将“食”分为9种:1段食,将食物分成细段咬碎而食,以香、味、触三者为体,这是一般的食物。2触食。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触对喜爱的情景而生喜乐,以长养身心者。3思食。意识思及好事而生乐趣,资益诸根者。4识食。地狱里的众生和无色界的有情等,以识资持命根者。5禅悦食。修行之人得禅定的乐趣,能养诸根者。6法喜食。修法之人闻法生欢喜,资慧命养身心者。7愿食。修行之人发誓愿而持身,修万行者。8念食。修行之人,常念出世的善根,而不忘以资益慧命者。9解脱食。修行的人,最终得涅之乐而长养身心者。以上9种食,只有第1种“段食”是可填饱肚子的,其他8种,都是感觉和精神上的,即现在常说的精神食粮。
经中之“食”指称第1种“段食”,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饮食。那么,佛教对饮食又有些什么规定呢?佛教刚在印度出现的时候,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规定,原始时代的佛教徒出家者都是沿门托钵,所谓“一钵千家饭”。他们不选择托钵的对象,也没有洁净不洁净、神圣不神圣的饮食禁忌,为的是一律平等、广结善缘。直至今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上座部的佛教区域,乃保留着当年的古风,供养者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没有选择、挑剔的余地。甚至只要不是特为托钵者而杀生,纵然鱼肉也不拒绝,这就是为什么小乘佛教不规定必须素食的原因。
但基于慈悲的立场,素食是佛教所强调和鼓励的。大乘经典如《梵网经》、《楞严经》等都强调素食,严禁肉食。我国百姓习惯上常常以“荤腥”二字指称肉食,事实上“荤”和“腥”的含义不同。所谓“荤菜”,是指具有恶臭味的蔬菜类,如:大蒜、大葱、韭菜、小蒜、蒜苔等。《楞严经》说:荤菜生吃生嗔、熟食助淫。在具足大戒即比丘戒中规定:凡食荤菜者应该单独住;与他人交往,需离他人数步外,并居其下风而坐,要么必须漱口至没有恶臭为止;在诵经之前,为了不使听经者鬼神发嗔和起贪,最好不吃荤菜。“腥”才指肉食。辣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等都算是香料,不算荤菜,不在戒律所限。对于乳制品,佛教认为它既不属于肉食,也不属于荤食。因为牛羊吃草及五谷,所产的乳汁也不含腥味,饮乳既未杀生,亦不妨碍牛犊、羊羔的饲养,哺育。所以,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即普遍饮用牛乳,并将乳制品分为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类,是日常的食品,也是必需的营养品,不在禁戒之列。对于蛋类,佛教以之可孵成小鸡且其味腥为由,主张持素清净之人最好不食。
至于不得饮酒,在印度乃是佛教徒的特色。其他宗教不仅不戒酒,甚至认为酒能通神。但佛教认为,饮酒多容易乱性,使人头脑不清醒,不利于精进修行、培养佛教智慧。所以,为了成就佛果,必须戒酒。
三昧:梵文音译,亦译“三摩地”;意译“等持”、“定”。佛教名词。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认识、做出确定判断的心理条件。据《大智度论》卷五等所述,认为“善心一处不动而名三昧”。《俱舍论》卷四将之定义为“心一境性”。《大乘百法明门论忠疏》载:“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
“定”又分为两种:1“生定”,即人们与生俱有的一种精神功能。2“修定”,指专为获得佛教智慧或功德、神通而修习所生者。亦即作为三学(戒学——佛教戒律,防止身、口、意三不净业;定学——禅定,修持者思虑集中,以观悟佛理,灭除****烦恼;慧学——智慧,使修持者除烦恼、得解脱)之一的定学及六度之一的“定波罗蜜”。在我国,“定”往往与“禅”连称“禅定”。
“禅”是梵文音译“禅那”之省略,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功德丛林”等,特指为生于****诸天而行之宗教思维修习,心绪宁静专一,深入思维义理。“禅定”是佛教的一种宗教修养活动,历来都受重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认为,教徒的宗教实践是先“见道”而后“修道”,也就是说先了解明白四谛等佛教教义的道理,然后再“修道”。修道即修行,而修行的主要方法是禅定。据后来的《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佛典解释,习禅的目的大体有4个方面:1得现法乐住。2得知见。3得分别慧。4得漏尽。从现代意义上讲,它是运用宗教教诲所得的信仰力量,限制来自内部情绪的干扰和外界欲望的引诱,使修习者的精神乐于集中于规定的观察对象,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思考,以对治烦恼,解决去恶从善、由痴而智、由“染污”到“清净”的转变任务。它甚至也可以按照佛教修习方法的安排,产生某种心理现象,使修行者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安适,一直到出现某些特定的宗教幻觉或幻象等等。总之,它要严格控制意识的活动,使之按照佛教规定的思维方式以达到控制意志的保证。后来大乘佛教把禅定和般若结合起来,以“智慧”指导禅定,“止观并提”、“定慧双修”。中国禅宗以“禅”命名,进一步扩大了禅定的观念,重在“修心”、“见性”,而不再限于静坐凝心专注观境的形式。这一主张不论在佛教哲学还是宗教实践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关于禅定的说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有“四禅”“念佛禅”和“实相禅”。
具:具体、详细。
生死之罪:指生死轮回之苦。
疑:梵文意译。佛教名词。有部不定地法之一、法相宗烦恼法之一。意谓对佛教及其教义犹豫不决。《大乘广王蕴论》载:“云何疑?谓于帝宝等,为有为无,犹豫为性,不生善法所依为业。”《大毗婆沙论》卷五十:“真疑结者,谓于苦等四谛犹豫。”
由旬:古印度计算距离的单位,亦译“俞旬”、“揄旬”、“由延”、“逾”、“逾缮那”等。古印度以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为一由旬。《大唐西域记》卷二:“夫数量之称,谓逾缮那。归曰由旬,又曰逾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惟十六里。”另有一说法将由旬分为上、中、下三种,《注维摩经》卷六“肇曰:由旬,天竺里数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
珊瑚:一种腔肠动物,体为圆筒形单体,或为多种形状的群体,终生水螅。根据触手数分为八放珊瑚和多放珊瑚两大类。口卵圆或裂缝形,咽道侧扁。内腔被体壁伸展的隔膜分为若干小室(又称消化腔),隔膜上部与咽道相接,下部游离,游离缘有弯曲肥厚的膈膜丝,其上有生殖腺,雌雄异体。有些珊瑚外层能分泌石灰质的骨骼,在海洋中堆积成珊瑚礁。这些造礁珊瑚大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海洋中,其所分泌的石灰质岩礁,主要生成于大陆、岛屿沿岸和海底山岭顶部水深40米以内的浅水区,以太平洋中西部、澳大利亚东北岸、印度洋西部以及大西洋西部从百慕大至巴西一带的海区等最发育。此外,还有由中胶层形成的骨骼,如产于地中海的红珊瑚,其骨质坚硬、颜色鲜美,可用作装饰品。另外,我国台湾还产有桃色珊瑚。经中所言珊瑚,指形状各异、色彩不同、可用于装饰的珊瑚礁。
琥珀:由碳、氢、氧组成的有机物。色蜡黄至红褐,一般透明。产于煤层中,是地质时代中植物树脂经过石化的产物。质优的做装饰品,质差的用于制造琥珀酸和黑色假漆。另外,它还有医用效果,其性平、味甘,可化瘀、利尿、镇惊安神,主治小便涩痛、尿血、惊悸失眠等症;外敷还可治疮疡。经中所指为质优的可做装饰的琥珀。
释迦毗楞伽摩尼:一种宝物,又译“如意”。
阎浮檀金:“阎浮”为印度的一条河,附近生长陀树。河中产金,故名。
帝释瓶:“帝释”指前面已讲过的利天天王天帝释。“瓶”指帝释送与修持供养者的“法瓶”(具有法力的瓶子)。典出《释论》卷十五载:有一穷人常常供养帝释,帝释念其心诚,就问他想要什么报答,这个穷人就说他想要富贵。帝释便给他一只“法瓶”,想要什么,此瓶便出什么。
幢幡:“幢”音,古时作为仪仗用的一种旗帜,形状有圆的、六角的、八角的等,竖起来很高。“幡”,音,指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
三千大千世界:佛教名词。简称“大千世界”。据《长阿含经》卷十八等记载,以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包括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言“昔贤劫初成,与大地俱起,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下极金轮,上侵地际”。后泛指广阔无边的世界。
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提到我们的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四方有四大部洲,南赡部洲就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但依据地理学和天文学的观点,我们无法找到须弥山,也不知另外的三个洲在哪里。但依据印度古老的神话传说,此山可能源于印度北方高大雄伟的喜玛拉雅山。据说,这一传说在释迦佛以前就流传了。一些信仰佛教的学者则倡议不必过于重视佛教的世界观,而应将注意力放在以解决世间众生的实际生存问题为主旨的佛教教义上。
佛事:佛教名词。含义有三:1泛指佛对众生教化之事。《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同注:“什曰,佛事谓化众生”。《维摩经·菩萨品》:“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同注:“肇曰,佛事者以有益为事耳”。认为,“害佛道谓之魔事,反之则谓之佛事。”《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载:“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经中所谓“佛事”,即为此意。2佛教仪式,指佛忌、祈祷、追福等的****。《宋史·文苑传四·穆修》:“母死,自负榇以葬,日诵《孝经》、《丧记》,不饭浮屠为佛事”。《金石萃编·北齐临淮王像碑》:“遂于此所,爰营佛事。”在我国百姓中,佛事一般即指这种超度、追荐亡故眷属、亲友的宗教仪式。通常是邀请专业的僧侣、尼师来为亡者诵经、礼忏,而亡者的家属则大都站在雇主的立场,并不直接参与。佛教认为,为亡者做佛事就如同请亡者在未转生之前临坛听法,为其超度、化解其烦恼、使之心开意解、积习渐消,化恶业的力量为善业的基础,这样,就会超生天界,乃至往生净土。如果亡者生前罪业深重,已堕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那么,因为亲友眷属为其做佛事的功德力量,也能减少亡者的痛苦,改善三恶道的苦境;如果已生天界,则能增进其在天上所享的福乐;如果已往生净土,则可使其莲品高升。所以佛教主张做佛事必须具备虔诚、恭敬、肃穆、庄严的条件,最好是亡者的家属及亲友亲自持诵、礼拜佛经、忏仪、圣号。必要时,礼请僧尼作为导师,指导、带领佛事,在场者不可嘈杂喧哗。据《地藏经》记载:若要超度亡故之人,其眷属应该恭敬地供养诸佛菩萨,读诵受持诸种佛经。如果依照《盂兰盆经》的记载,亡者之眷属应该布施、供养出家僧众。总之,以亡者亲属的立场,用亡者遗留的财物,尽力布施、供养三宝、救济贫穷、利益社会,乃至等施一切众生,使之离苦得乐,都是促成亡者超生离苦、往生佛国的助缘。3“事”通“士”,佛事即佛士,指佛像、菩萨像等。例如,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长秋寺》:“庄严佛事,悉用金玉,作工之异,难可具陈”。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献杨常侍》诗云“路穷台殿辟,佛事焕且俨”。
诸波罗蜜:“波罗蜜”梵文音译之略,全译“波罗蜜多”;意译“度彼岸”、“到彼岸”、“度无极”、“度”等。指从生死迷界的此岸到达涅解脱的彼岸。“波罗”意“彼岸”,“蜜”意“到”。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十二:“‘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成办佛道,名到彼岸;复次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罗什注: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以生死为此岸,涅为彼岸”。《大乘义章》卷十二“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波罗者岸、蜜者是到”。普光《俱舍论记》卷十八:“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萨能到自乘所往圆满功德彼岸处故。”大乘佛教以六项修持内容为到达涅彼岸的方法或途径,称为“六波罗蜜”或“六度”,这就是“诸波罗蜜”所指。
“六度”为大乘公认的修习体系,是菩萨行的根本内容。所谓的菩萨行是指寓自我解脱于救苦救难、普渡众生中的践行,发誓从事菩萨行者,即为菩萨,据《佛地经论》载,他们“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其基本精神表现在所谓的“慈悲喜护”(亦作“慈悲喜舍”)的“四等心”(又称“四无量心”)中。“大慈”以仁爱万物出发,“大悲”从怜悯众生出发,据此护卫众生使他们得到安宁,救度他们使之脱离苦海、远离危难,从而得到欢乐幸福。这就是菩萨。《度世品经》等载,一一世界中,只要有一人尚未度脱生死,即要为他们勤奋修持,这就是菩萨行。据说,释迦牟尼成佛以前,是菩萨中的典范,他做菩萨经历过三界五道无数劫,其全部业行,就是理想的菩萨行。早期出现的所谓《本生》、《本业》、《本起》等经典,讲述的就是这类菩萨行的故事。
“六度”具体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是佛教所谓由此岸世界过渡到彼岸世界的六类途径。其中,“布施”是实施慈悲精神的主要方面。原指佛徒对于贫穷困厄的众生的无私救济,转而成为佛徒用个人私有财产向僧侣的无条件的施舍;后来走向极端,变成了对一些无理的要求也要满足的信条,使含义本来善良的布施走上畸形。再后来,布施被进一步解释成众生可以通过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获得福报,布施也就成了寺院和僧侣聚敛财产的主要手段。“忍辱”和“精进”是坚定的信仰者和弘道者必须具备的两种品格。特别是在其信仰受到歧视或排斥,传教遇到阻力和打击时,往往需要忍受常人所难以接受的痛苦和折磨,这两种品格起着坚定信仰、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作用。实际上,这两种品格是所有有志之士成就理想所必需的心理要素。可惜的是,在佛教后来的许多解释中,忍辱的重点变成了对信徒无原则地忍受痛苦和屈辱的提倡,信仰的坚定性反而被忽略了。另外三度“戒、定、慧”“三学”,是大乘对早期佛教的继承和发挥。
佛相:指佛的容貌、形象。“相”即“容貌”、“貌相”、“状貌”。佛教称一切事物之本质为“性”,其外现的形象状态为“相”,如火的焰相、水的流相等等。佛教认为,由于佛之福德和无上智慧,所显佛相奇异、伟岸,具有种种好处。
八功德水:“功德”,意即功能、性质,“八功德水”即有八种功能、性质的水,它们是:1澄净:澄清、洁净,无冲激、无污秽。2清冷:清净凉冷,无混浊烦躁。3甘美:水味为甜。4轻软:水的性质轻浮柔软,不仅可下行,而且能上流。5润泽:滋润滑泽,益人身心。6安和:安宁和平,无大、急的波浪。7除患:饮此水不仅止渴,且去饿。8增益:饮用此水或用此水沐浴,可增加人的善根,使人身体安乐,心思清静。据佛教宣称,此水不仅有以上八种“功德”,而且永远不会干枯。
天伎乐:佛教音乐神名。又称“天乐般遮伎”、“帝释般遮伎”、“音乐天”。据说是天上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伎神,叫紧那罗天和乾闼婆天,它们属帝释天管辖,各为“八部众”之一。《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今我当为天人请命,求哀于佛,令止说经,即语帝释,将天乐般遮伎下到石室,佛方定意觉,般遮弹琴而歌”。“般遮”汉译为“五”,“般遮伎”即以五音作乐。《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七:“第一最胜五音伎乐歌舞调戏。”经中“天伎乐”指乐伎神所奏的神乐。
终:即终结、完结、结束。这里指称“死”。佛教一般把“死”分为命尽死、外缘死两种。命尽死意即全其天命而死,《大涅经》将其分为三种:“一者命尽非是福尽,二者福尽非是命尽。三者福命俱尽”。外缘死意即自杀或他杀等横死,《大涅经》亦将其分为三类:“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横为他死,三者俱死”。此外,佛教还将横死归纳为9种:1.得病无医。2.王法诛戮。3.非人夺精气。4.为火所焚。5.为水中沉溺。6.恶兽啖。7.堕崖。8.毒药咒诅。9.饥渴所困。
“死”是佛教对一般佛教徒及普通人生命结束的称谓,佛生命的终结则尊称为“涅”。“涅”,又称“般涅”,梵文音译,亦译“泥日”、“泥洹”、“般泥洹”等,意译“灭”、“灭度”、“寂灭”、“无为”、“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而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佛教认为,人们处于“生死”,原因在有烦恼和各种思想行为(“业”),特别是世俗欲望和分别是非之观念。“涅”即是对“生死”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断灭。《大乘起信论》载:大千“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
大小乘对“涅”具体释义有所不同:据《肇论·涅无名论》介绍,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即彻底死亡之代称。大乘反对这种说法。《中论》等以实相为“涅”:“诸法实相即是涅”。而实相又即是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大乘佛教认为“五阴(亦即“五蕴”)相续,往来因缘故,说名世间。五阴毕竟空、无受、寂灭……世间与涅无有区别,涅与世间亦无分别”。因此,他们不主张脱离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体现了他们强烈的入世精神。但无论如何,大乘毕竟视“涅”为成佛的标志,一旦证得,就是万能的神。《大涅经》把“涅”说成是具“常、乐、我、净”四德的永生常乐之佛身。在佛教典籍中,“涅”,通常也作为死亡的代称。
“涅”的分类很多,一般分有余涅和无余涅两种。佛教认为生死原因之烦恼已经断绝,但作为前世惑业造成的果报身还留在世间的“涅”为“有余涅”;相反,“生死”之因果都尽,不再受生于世间三界者,称为“无余涅”。《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即五蕴)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
【译文】
佛告诉韦提希夫人:“你和一切众生,都应该专心致志,把思想集中起来,一心只观想思念西方净土,一刻也不放松。怎么去‘观想’?‘观想’什么呢?凡能够思想的一切众生,绝不会都是一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了,既然这样,那么,有一对明目的众生都会见到太阳落山这一自然景象。见到这一景象时,就应该生起‘想’的念头。面向西方正襟危坐,仔细地观想于太阳将要沉落的地方,一定要让心思集中专一、不散乱、不游移。看到那太阳将落,样子好像悬挂在半空中的鼓。观看了日落这一景象之后,不管是睁着眼睛,还是闭着双目,这一景象都应历历在目、明了清晰。这就是‘落日想’,我们把它称之为‘初观’(第一观)。依照我的教授而修行此观想的,是正确的观想法;若按其他方法观想,就是不正确的邪观。”
佛又告诉阿难和韦提希:“第一观想完成以后,接下来便应当作‘水想’,想着见到西方净土所有的水都澄清明洁,如同‘初观’的‘落日想’一样,不管睁眼或闭目,此水都一样明洁澄清,入定的意念始终不分散,能做到这一点后,就开始做‘冰想’,想着看见了晶莹剔透的冰。达到了这一程度后,就应当修炼‘琉璃想’,‘琉璃想’观想成就后,就可以看到琉璃大地到处内外映彻。地下有金刚七宝做成的金幢作为支撑,这金幢有八方八椤,每一方每一面都由上百种宝贝构成;每一颗宝珠,都放射出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都有八万四千种色彩。这些金幢上的宝珠所发的光明,如同亿千颗太阳,映照在琉璃地上,光芒耀眼、四射万丈,使你无法全部领纳其中的美妙。琉璃地上的道路,交错装点和黄金做成的绳,然后,用七种宝物来镶嵌分界,因此,整齐分明。每一种宝物中,都放射出五百种色彩不同的光,这些光好似百花争艳,又如繁星皓月,悬挂在虚空中,形成一座流光溢彩、通体透明的楼台。楼台上有楼阁千间万间,都由百种宝贝构成。在楼台的两边,各有百亿个花幢和数不胜数的乐器作为装饰。八种清风从光明楼台中吹拂而出,演奏那无数的乐器,这些仙乐神音都在宣说苦、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佛法。这就是‘水想’,我们也称之为‘第二观’。”
“‘水想’修行观想成就时,一一地去观想上述景象,都能清晰明白。不管是闭着眼睛还是睁着眼睛,都能以定聚之力不让它们飘散、流失,除了吃饭以外,其他时间都要将意念集中于此。做这样的观想是正确的,如果不按这样观想,就是不正确的邪观”。
佛接着对阿难和韦提希说:“‘水想’修行成就,即称为粗见极乐园地。如果在‘入定’的状态中使西方极乐世界的国土历历在目、清晰明了,但却无法详细地描述,这种状态就称为‘地想’,在观想法门中为‘第三观’。”
这时,释迦牟尼特别提示阿难:“你要受持熟记我所说的法音,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一切想脱离苦海的人们,说这种‘观地法门’。如果能成就观地法门者,即可免除八十亿劫生死轮回之苦,离开人世时,肯定能往生到佛国净土,得到深信佛法,无碍自在的大智慧。依照我的教授而修行此观想的,是正确的观想法,若按其他方法观想,就是不正确的邪观。”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地想’修行成就后,接下来应该修习观想宝树。所谓的观想宝树,就是一一地观想西方极乐世界中的七重行树。这些树,每棵都有八千由旬高,它们的树叶和花蕾都由七种宝贝合成,片片具足、朵朵圆满。每一片叶、每一朵花,都呈现出异宝之色:琉璃色中显出金色的光芒,玻璃色中显出红色的光芒,玛瑙色中显出砗磲光,砗磲色中显出绿真珠光。其他珊瑚琥珀以及一切宝物之光色,交相辉映,美妙无比。
“在这些五光十色的宝树之上,弥漫覆罩着奇妙的用真珠做成的宝网。每一棵树上罩着七重这样的宝网,而每一个宝网之间,又有五佰亿个奇妙华丽的宫殿,如同大梵天王的天宫。各重天的童子,逍遥自在地居住在里面,每一个童子,都有五佰亿释迦毗椤伽如意摩尼宝来作璎珞宝冠、璎珞宝冠上的光芒照耀远达百由旬,犹如百亿颗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混合在一起。根本就无法说出这种光芒叫什么名字,如何称呼,只知道各种宝光交相错杂、辉映四方,是各种色彩中最美妙的。
“这些宝树行距间隔排列整齐,叶片间距也井然有序。在无数的树叶间,生长着许许多多美妙的花,花上自然而然结有七宝果实。每片树叶的大小、长短恰好为二十五由旬,而且上有色泽千种、图画百幅,如同天的冠冕璎珞一样奇妙;叶片间许许多多美妙的花,呈现为阎浮檀金色,好似旋转的火轮,环绕在树叶之间;涌生出的各种七宝果实,恰如帝释天的宝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的无数宝盖,在这些宝盖中,映现出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十方世界的佛国净土也全都在宝盖中显现。看到这样的宝树之后,还应当一一地观想树的茎、叶、花、果,使它们都明了清晰。此便是‘树想’,即‘第四观’。依照我教授的方法而修行此观想的,就是正确的观想法;若按其他方法观想,则为不正确的邪观。”
佛接着对阿难和韦提希说:“‘树想’修行成就后,接下来就应当观想水。此水不是一般的水,而是极乐净土中的八池水,又叫八功德水。每一池水都由七种宝贝合成,其质地柔软,从如意珠王中生成,分为十四支流。每一支流都呈现出七宝颜色,水流以黄金来做渠道,渠道下用五彩金刚沙铺底。每一支流的水中,都有六十亿朵七宝莲花,而每朵莲花不大不小正好十二由旬。有魔尼宝水流注花间,也浇灌于宝树上下。流水之声细微神妙、均在演说苦、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六度万行等佛法,继而又赞叹诸佛的瑞祥容颜、伟岸身相。流注花间树下的宝水如同如意珠王,闪耀着金色的微妙之光。这种光化成百宝斑斓的鸟,鸟儿一齐优雅的鸣叫,其声是在赞叹念佛、念法、念僧。这便是‘八功德水想’,在观想法门中,排名“第五观’”。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西方极乐世界是由各种宝物合成的国土,在这一国土的每一地界上,都有五百亿幢宝楼。在楼阁中,又有无数的天界诸神演奏天伎乐。此外,还有悬挂在虚空中的乐器,如同天宝幢,无人弹奏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出天界妙音。种种妙音都在演说‘念佛、念法、念僧’。这一观想法门修行成就后,就称作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这便是‘总观想’,为观想法门中的‘第六观’。如果修行达到此观想,那么可以免除无量亿却中的极其严重的恶业,死后必将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依照我教授的方法修行的,就是正确的观想法;若按其他方法观想,则为不正确的邪观。”
【说明】
一、此节经文为正宗分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十六观”的“前六观”。观想的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自然景致——落日、水、地、宝树、八功德水,最后,是对极乐净土自然环境的“总观想”。
二、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以此部分为观佛依报。佛教认为,世间诸事逃不出“因”、“果”二字,凡事都是造业所得的报应。行善者得善报,做恶者得恶报。佛教又将报应分为二部分:一为正报,指报应的承受者,即人本身。正报有主有伴,主即主人,西方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多年修行所得的果报,阿弥陀佛就是果报之正报主人;伴即伴侣,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为正报的伴。二为依报,指报应给承受者的吃、穿、住、行等外在的生活环境。得善报者就有好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得恶报者反之。这一部分就是对阿弥陀佛修行所得依报的观想。
三、因果报应是佛教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的落脚点,就是关于人的“三世因果”说。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佛教认为这个时间可长可短、可近可远,长的以无量数的阿僧劫计算,即过去阿僧劫、现在阿僧劫、未来阿僧劫,例如:众生发心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其次以大劫计算,即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再次以生命的生死计算,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最少的是以秒乃至比瞬间还要短的刹那计算,即前刹那、现刹那、未来刹那。其中以生命的生死计算的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最为常用,也广为大家所接受。那么,如何知晓自己的三世因果呢?许多人认为凭借宿命通可知道过去,凭借天眼通可知未来。但具备这种神力的人毕竟太少,就是有,这种方法也是极其有限的,它只能使人知道近期的情形,而无法知晓无穷无尽的过去和未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佛教推出自己的四句诀:“欲知过去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事,今生做者是。”即现在的今生就是未来的过去;现在的未来,就是未来的现在;现在的过去,就是过去的现在。认为,只要众生清楚地了解、掌握现在这一刻,那就已经包括了三世因果,无须追问、探知过去和未来,因为这只能徒增众生自己的困扰、浪费时间。认为,现在有好运,说明过去一定曾有好的业因;现在有恶运,说明过去一定曾造有恶业。未来的好运,肯定是过去的善业加上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恶运、也肯定是过去的恶业加上现在的懈怠和造恶。认为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笃信佛祖、努力修善,恶运可以改变,好运终究会来;如若为富不仁,作恶多端,好运也会渐渐消失。由此出发,佛教教导人们多行善业,以得善报。
佛教的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理论,在客观上的确具有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弃恶从善的作用。但由于人们行善之目的、弃恶之动机是为了自己将来有个好的报应,所以,从根本上讲,这种理论无助于培养人们的自觉的道德义务感和真正的道德意识,会导致一种“宗教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