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深悟官场生存之道,因此得以在那个政治黑暗、政局混乱的年代步步高升,荣宠无量。在各种政治力量互相角逐的时候。曾国藩始终保持低调谨慎的态度,这种态度成为他在斗争激烈的官场中的保护伞。无论在什么年代,低调谨慎都是一个人最明智的生存之道。低调可以使人摆脱暗潮涌动,在别人不知觉的时候成长壮大:谨慎可以使人少犯错误。安然度过危机。
1.天下之事贵在谨慎
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人生在世,事事变幻莫测,处处潜伏危机,一不小心就会阴沟里翻船,使事业陷入困境甚至是绝境。凡事求稳慎,则可以使人稳扎稳打,少犯错误,有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曾国藩认为,为人处世须在“稳慎”二字上用心。凡事力求稳妥,谨言慎行,戒骄戒傲,时时刻刻小心行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曾国藩从一介布衣寒儒一跃成为封疆大吏,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化,每一次他都能安稳度过,且官越做越大。身居高位的曾国藩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但是他依然能够长保富贵。这一切都与他小心谨慎的为官之道有关。
曾国藩一生做事小心,从不轻易冒险。他曾经说过:“情愿旷日持久而不战,不可出境一战而不胜。”曾国藩认为一生当求稳慎,不可过急。在与太平军的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同治二年十一月至同治三年四月初五,他曾经五次告诫曾国荃道:“望弟不贪功之速成,但求事之稳适。专在‘稳慎’二字上用心。务望老弟不求奇功,但求稳着。至嘱!至嘱!”
当时太平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湘军打败太平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就在一个月以后,湘军就攻人天京。曾国藩在临胜前反复叮嘱,就是怕曾国荃急功近利,犯兵家之大忌;同时也说明“稳慎”在曾国藩的战略思想中是一以贯之的。他曾经称赞将军萧启江道:“阁下一军,向以‘坚稳’二字著名。”咸丰十年一月,湘军迅速进攻太平军的时候,他写信给胡林翼说:“十一日全军获胜后,罗溪河实已无虞。山内一军,其妙无穷;脑后一针,百病皆除。但此后仍当以‘稳’字为主,不可过求速效。”
尹杏农曾两次写信给正在剿捻前线的曾国藩,力陈兵贵神速的道理:“国藩久处兵间,虽薄立功绩,而自问所办,皆极拙极钝之事,与‘神速’二字几乎相背,即于古人论兵成法,亦于千百中而无什一之合私心。”但是曾国藩认为:“兵,犹如火,易于见过,难于见功。”曾国藩但求稳慎而渐缓见功,他称赞曾国荃所说的“稳扎稳打,机动则发”为“良为至论”,并指出:“‘机’字殊不易审,‘稳’字尤不易到。故须极力追求,处处用心。”
功成名就后的曾国藩也丝毫没有懈怠,依然小心谨慎。他知道,越是处在高位,越容易招来妒忌,更何况自己并非满族贵胄,稍不留神就会授人以隙,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他一直谨言慎行,小心在意,处高位而守本分,最终得以安享富贵。
曾国藩身处高位,有很多朋友、同乡找他帮忙。对于这些事情,曾国藩一直遵循祖父的做法,“银钱则量力相助,办事则竭力经营”。他要求家人也这么做,但是绝不允许家人干预公事。
曾国藩深知历史上的很多高官都败在身边人手上的,所以当他知道叔父打着自己的旗号干预地方公事,立刻写信予以制止。他的叔父不以为然。最后还是曾国藩的父亲抬出“祖训”来,才压制住了叔父。
曾国藩在任两江总督时,权势更大了,他也更加小心谨慎。他在给曾国荃的一封信中写道:“捐务公事,我的意思是老弟绝不多说一句话为妙。大凡人官运极盛的时候,他们的子弟经手去办公务也是格外顺手,一唱百和、一和百应。然而闲言碎语也由此而起,怨恨诽谤也由此而生。所以我们兄弟应在极盛之时预先设想到衰落之时,在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先考虑到衰时百事拂逆之际。弟弟你以后到长沙、去衡州、回湘乡,应把不干预公务作为第一重要的原则。这是为兄我阅历极深之言,望弟千万铭记在心。”
身处风口浪尖的曾国藩,小心地经营,生怕被别人抓到把柄,因此,总是注意避嫌。他和弟弟处在同一个军队里,这种关系很是特殊,他也不得不谨慎地处理这种关系,以防别人趁机诽谤。他对弟弟说:“我出任地方官,如果仅带一个亲弟弟在身边,那么好事未必是九弟之功,坏事必专指九弟之过;不可不慎。”曾国藩为此写了一副对联与弟弟共勉:“为平世之官,则兄弟同省,必须回避;为勤王之兵,则兄弟同行,愈觉体面。”
官场历来黑暗,钩心斗角的事层出不穷,更何况曾国藩处在那样一个环境之下。曾国藩在复杂的官场斗争中始终屹立不倒,得享富贵,凭借的就是一生的小心谨慎。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想要一生平稳度过,必须小心谨慎,时刻留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飞来的冷箭射中,一败涂地。
2.得意不忘形
古往今来,有多少身居高位的人在如日中天之时惨遭祸患!而曾国藩却能够稳步上升,长保富贵,自然有其不同于他人之处。须知物盛则衰,月盈则亏,一旦达到人生的顶峰,就意味着有可能会滑向低谷,如果不能小心行事,则很可能一生功业毁于一旦。很多人在事业达到巅峰状态时,就忘乎所以,得意忘形,不知检点自己的行为,以为世上无不可为之事,结果大意失荆州。曾国藩则相反,事业发展得越快,他越是能够守住本分,越发小心在意,得意而不忘形。这就是他能够一生富贵的原因。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湘军克南京。曾国藩拥兵30万,已占中国半壁江山。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培育的,营官都是由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担任。湘军其实就是曾国藩的“子弟兵”。此时的曾国藩已统率江苏、安徽、江西、浙江4省军务,4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曾国藩已成为清朝廷汉族官僚把持权力最大的官员。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是功高震主。
曾国藩的下属们,如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著名的研究“帝王之学”的学者王闿运等,均竭力劝说曾国藩自立为王。有的说,“王侯无种,帝王有真”;有的说,“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有人更直截了当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
其实,早在咸丰皇帝临死的时候,就有遗言道:“克复金陵者王”。但是,在慈禧太后掌控下的同治帝只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侯”。而且,同治帝还下诏,要求曾国藩和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催命一般要求从速复命。这无异于过河拆桥。因此,曾国荃等人力劝曾国藩反了,他们约集30余名高级将领深夜请见,要曾国藩“速作决断”。曾国藩没有说什么话,只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一联,算是作答。
其实,曾国藩深明为官之道,他与曾国荃在私底下的对话真正显示出他的智慧。曾国藩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种掉脑袋的话也能形诸笔墨?你们糊涂啊!”曾国荃似有不服,辩解说:“两江总督是你,闽浙总督左宗棠,四川总督罗炳常,江苏总督李鸿章,还有3个现任总督,5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之人。大哥手里握着20万湘军精兵,如果需要,可再遣李秀成振臂一呼,收纳10万太平军降兵不在话下。30万精锐之师,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一代帝王。大哥,舍你其谁啊!”
曾国藩说道:“人共患难的时候大多是朋友,同富贵的时候往往成了敌人。左宗棠一代枭雄,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能俯首称臣?我敢肯定,如若起事,第一个起兵讨伐的人就是左宗棠。我若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现今,湘军已呈老态,谈不上什么精锐!再说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曾国藩还说:“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好像养了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们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们就可能出卖你。就算是帝王之人,又有多少骨头可扔呢?”一番话说得曾国荃哑口无言。
曾国藩在坐拥东南半壁江山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小心谨慎,依然冷静地分析问题,没有得意忘形,这就是曾国藩的智慧。如果不是做到得意而不忘形,那就恐怕没有以后的曾国藩了。马失前蹄往往是在平坦的柔软的草原上,而不是坑洼不平的山路上。在人生起步的时候,人们往往能够小心谨慎,然而一旦成就事业,就会忘乎所以,就会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从而万丈高楼毁于一旦。所以,经营成功的人生,必须时刻谨慎,不能有半点儿疏忽,尤其是在登顶的那一刻,更需要在意,否则会摔得粉身碎骨。
3.谨小慎微,安度危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特别是在争权夺利的官场上,到处充斥着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稍不留神就会卷入政治旋涡之中,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如果一个人在官场上不能深谋远虑、谨小慎微,很容易就会丧生于政治权力更迭的过程中。历朝历代在政治权力交接的过程中,都会有一部分人成为刀下冤魂。而曾国藩在官场打拼多年,历经几次权力交接过程,却始终没有卷入其中,依然挺立不倒,突破了传统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曾国藩曾经说自己近乎“拙愚”,事实上,他是大智若愚、城府极深。无论是在位高权重之时,还是在不得志时,他都能谨小慎微,收敛言行,尽量不与朝中显贵过往甚密,以免卷入高层的政治斗争之中。
曾国藩并不是不和高层人物来往,而是他懂个掌握火候和分寸,在交往的过程中注意不给别人留下把柄,即使高层之间进行争斗,也不会将他牵扯进去。曾国藩在道光年间进入政界,结交了穆彰阿这个权贵;在咸丰年间,他则倚重肃顺;同治年间,他则与恭亲王奕祈交好。
穆彰阿、肃顺都不得善终,奕祈也几经挫折,然而曾国藩却照常升官,宦海浮沉似乎与他毫无关系。一般来说,继任的掌权者大都与前任不合,是不会重用前任所用的人的。但是曾国藩却是一个例外,他与每一位掌权者都能和睦相处,得到重用。曾国藩在官场上谨小慎微,帮助他在一次次的宫廷斗争中安度危机。
咸丰后期,皇族出身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及其异母弟肃顺为首的集团已经形成,并且越来越得到咸丰皇帝的信任,得到越来越大的权力。肃顺与军机大臣杜翰、兵部尚书陈孚恩、两广总督黄宗汉等人结为死党,同时广泛招纳有名望的官吏和名士,“颇搜罗人才,资以延誉树党”。
肃顺懂得军队是把握政权的最重要的武器,便把眼睛放到军队上,战斗力最强的湘军自然成了他拉拢的对象。肃顺处理这一关系做得很微妙。因为大臣与带兵将帅密切往来最易招致政敌的攻击,甚至引来不测之大祸,因此肃顺不敢贸然行动。而曾国藩、胡林翼等也因避嫌而巧妙为之。
肃顺与湘军集团的确存在微妙的关系。在肃顺招纳的人中,有很多人与湘军集团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的就是湘军集团中的一员。例如尹耕云不仅是曾国藩任礼部侍郎时的属员,而且曾“极器重之”,同时,尹耕云也是肃顺的属吏,尹对之“敬礼有加”;王闿运担任肃顺的家庭教师,肃顺对王闿运非常欣赏,要与王闿运结为“异姓兄弟”。此外,还有一些人虽与曾国藩无太多交往,但却与王、尹等人关系密切,又得到肃顺的赏识,如高心夔等人。
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就是他明白权倾朝野的人不一定能够长久,所以他对于肃顺的拉拢不动声色,既不明确地拒绝,也不堂而皇之地接受,而是通过其他人进行间接的接触。肃顺对于这种关系也是相当满意,所以给予湘军极大的帮助,曾国藩本人也从肃顺那里得到了不少的好处。肃顺力举咸丰皇帝不信任的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此后对曾国藩的下属又多有任命。肃顺给予了湘军前所未有的好处。
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禧太后和奕祈联合发动了政变,打败了肃顺为首的“八大臣”。后来,慈禧处决了肃顺,在进一步清除肃顺的党羽时,发现许多文武大臣都有与肃顺交往的信件,但没有发现曾国藩与肃顺的一字一言,自然没有任何有关曾国藩的把柄,以至于慈禧发出“曾国藩乃忠臣”的赞叹。
政变18天后,奕祈请两宫皇太后正式委任两江总督曾国藩节制江南4省军务。曾国藩却连篇累牍地请求收回节制4省军务的成命,说“权位太重,恐开争权竞势之风,并防他日外重内轻之渐”。曾国藩知道朝廷对于汉族官员是有限制的,他明白“权重足以震主”的道理。
待到两宫皇太后钤发上谕慰勉,“若非曾国藩之悃忱真挚,亦岂能轻假事权?”“望以军务为重,力图征剿,以拯生民于水火”,不许曾国藩再辞,曾国藩这才“勉强”地接受了4省兵权,但同时赶紧表示,今后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尽忠报国,每隔10日以奏折汇报1次,以免“朝廷廑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