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是成功之始。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他就会陷入迷茫之中,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没有奋斗的目标,就会因此变得慵懒颓废而一事无成。自古成就事业的人。都是志向远大的人。曾国藩虽不是出身在官宦世家。但是他志向远大,从小就树立了将来做一番大事、光宗耀祖的志向。纵观他的一生,就是他为自己的志向努力奋斗的一生。
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
一流的人才不一定能干出一流的事业,但能干出一流事业的人必定是一流的人物。立志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曾国藩在《立志箴》中说:“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与之以言:一息尚活,永矢弗谖!”
曾国藩为一介儒生,崛起于湘楚之间,纵横捭阖,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曾国藩在没有背景势力的条件下,位极人臣,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与其他成功人士一样,曾国藩的成就与其立志有重要的关系。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务农,父亲曾麟书为私塾老师,家境比较富裕。曾国藩在家里排行老大,28岁那年考上进士,从乡下来到京城工作。他的几个弟弟特别羡慕他,他就写信说:“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曾国藩坚信只要心存大志,则大事可成。他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如斯也,不其戚矣!继是以往,人事日纷,德慧日损,下流之赴,抑又可知。夫疚疾所以益智,逸豫所以亡身。仆以中团而履安顺,将欲刻苦而自振拔,谅哉其难之欤!”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觉得在家塾读书环境不好,想出外读书。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写道:“苟能发奋自立,家塾可读;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立志、发奋自立,那么在家塾里可以读书,即使在旷野的地方、热闹的场所也可以读书,即使是在背着柴火或放猪的时候也可以读书。如果不能立志发奋自立,那么在家塾不能读书,即使是在清静的地方、神仙的境地也不能读书。最后他说:“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为了磨砺志向,曾国藩曾两次改名。他20岁那年在秀才考试中取得第七名。踌躇满志的曾国藩非常高兴,于是就自号“涤生”。这个号含义颇丰,从表面意思看,“涤者,取涤旧染之污也”;而生者,则采用了明朝袁了凡说的:“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就是说我今后所做的事情,就仿佛我要重生一样。
当然,志向远大并不代表一定会一帆风顺。当曾国藩和他的父亲在道光十二年参加湘乡县学考试时,他就被亮了红牌。主持这一次考试的考官认为他文理不通,这对他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且后来再次应试,他也仅得了一个备榜,也就是秀才的最后一名。对于一向不服输的曾国藩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曾国藩没有就此放弃,有志向作为支撑的他告别家乡,进入省城,就读于当时极负盛名的岳麓书院。在岳麓书院,曾国藩勤学苦读,认真研修,终于在省城的乡试中,考中举人,接着考中进士。
对于曾国藩这样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说,科举考试困难重重。正是立志帮助曾国藩克服困难,走上科举之路,像其他人一样“学而优则仕”,走向仕途。
曾国藩乳名宽一,原名子城,曾国藩这个名字则是他在得到翰林的职位后,当时权倾一时的穆彰阿给他取的。有一天,穆彰阿召见曾国藩,他见曾国藩步履稳重、举止端庄,甚是喜欢。在与曾国藩谈论完国事之后,他发觉曾国藩是一个人才,于是就问曾国藩的名字是谁取的。曾国藩说是祖父取的。穆彰阿说:“‘子城’这个名字小气了点儿。若足下不在意的话,老夫替你改个名如何?”曾国藩说:“请恩师赐予。”穆彰阿说:“足下今为翰林,我朝宰辅之臣大半出于此地。足下切莫以一名士才子自限,而要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之才。老夫想足下当改名为国藩,取做国家藩篱之意。足下以为如何?”曾国藩说:“谢恩师赏赐。门生从今日起改名曾国藩!”他自称“欲行仁义于天下”,立志要成为国家之藩篱。
曾国藩在进士及第之后,立下了更加宏大的志向。在北京的时候,曾国藩就曾给自己写过一副对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他把圣贤视为自己最高的目标,可见志向之大。为此,曾国藩特意写了一篇《立志箴》以自励:“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与之以言:一息尚活,永矢弗谖。”
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很多人不是智力不如人、意志不如人、条件不如人,然而很多年过去后,他就是不如人,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确立远大的志向。高远的志向是人生的方向标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要经营一个成功的人生,就要像曾国藩一样存高远之志。
2.实现抱负的关键在于恒心
成就事业的道路漫长而又崎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终点。曾国藩之所以能够仕途得志、平步青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执著。恒心让他脱颖而出。
道光六年(1826年),曾国藩参加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曾玉屏父子认为曾国藩的确有培养前途,继续跟曾麟书学习恐怕会贻误孩子的前程,于是将曾国藩送往衡阳,后又将他送到本县的涟滨书院,接受名家的指点。
在书院里,经过名师指点和刻苦的学习,曾国藩的学业有了更大的进步,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竞考中了秀才。第二年,曾国藩进入全国著名的书院——岳麓书院读书,准备参加这年的乡试。
曾国藩在岳麓书院学习不满一年,于1834年秋天参加了省城乡试,得中举人。两年连中两级,成了“举人老爷”,这对曾家来说已是破天荒了。在全家喜庆还未结束的时候,曾国藩打点行装前往北京,准备参加来年的进士会试。
这次会试可谓一波三折。这一年,曾国藩参加礼部的会考,但是他名落孙山。巧的是道光十六年(1836年)正逢皇太后60大寿,照例增加乡试、会试的恩科考试一次。曾国藩写信回家说,湖南至北京千里迢迢,往返一次太困难,不如留住北京,等着来年的恩科会试。在北京苦等的这一年,曾国藩认真地准备功课。很快恩科考试就开始了,曾国藩再次落榜。曾国藩只得打道回府。在路过南京的时候,曾国藩见到一套精刻的二十三史,他把身上仅剩的一点钱全部用来买下这部书。他把自己的衣物全部典当之后,才勉强回到了家。
回家后,曾国藩闭门复习功课,不为外事打扰。两年之后的道光十八年,又逢会试之期,曾国藩再次来到北京。这一次,曾国藩榜上有名,取得礼部会试第38名进士。他接着又连续参加殿试、朝考,成绩越来越好,在殿试中取得三甲第42名,在朝考中取得一等第三名。他朝见皇帝之后,被钦点翰林,授翰林院庶吉士。这一年,曾国藩虚岁28岁。
曾国藩也说:“吾生平长进,皆在危难之际”;“处心积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在成就事业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失败,只要能够坚持下去,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古人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曾国藩能够以汉人的身份在满族人的朝廷里拥有这么大的权力,离不开他持之以恒的精神。
曾国藩以一个儒生去带兵打仗,失败真是一个连着一个。他把幕僚所写奏折上的“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实在是在羞愤难当之下情不得已而为之。他曾经4次自杀未遂,其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哪里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但是他终于还是战胜自我,调整情绪,蓄气长志,“屡败屡战”。
咸丰四年四月初二日(1854年4月27日)凌晨,曾国藩指挥湘军水陆两路沿湘江北上,浩浩荡荡地向靖港进发。然而,一进靖港镇,只听一声炮响,埋伏在港外的太平军一齐杀出。湘军初战受挫,这次又遭遇伏兵,一下子乱了阵脚,纷纷后退。太平军大队人马冲入湘军队伍中,在一片砍杀声中,湘军完全失败了。卫兵一把拉过曾国藩,护入座船,仓皇地向长沙败逃。
大败之后,曾国藩再埋头募兵练兵。原来的老湘军只剩下了4000人,又陆续增至水陆两师2万多人,修造舟师,配备炮械。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中旬,曾国藩再次指挥水陆两师北上,发动湘军的第二次攻势。
一开始,湘军大败曾天养,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在攻打白螺矶的战役中又一次损兵折将。在与石达开在湖口的首战之中,湘军水师100多条战船被烧得精光。
湘军的一次次失败,曾使曾国藩灰心丧气,悲观到极点,乃至蓬头垢足、不饮不食,跑到山上去写遗嘱。但是他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很多时候,事业能否成功,关键就在是否有恒心,只要有恒心,坚持下去,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成功就会到来。曾国藩如果没有恒心,在溃败之下引颈自杀,顶多也就是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忠臣之名,哪里会有日后的荣华富贵与风光!所以,在人生路上,一定要持之以恒,要相信水滴石穿。
3.磨砺志向,君子当自强不息
一个人想要达到人生的顶峰,就必须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曾国藩在官场多年,他升迁得很快,这应该归功于他自强不息的精神。
曾国藩28岁进入翰林院,已经开创了官场鲜有的奇迹。但是他并没有自满知足,依然勤奋努力,注重修身养性,通过自我教育,刻苦修养,成就了“曾国藩的人格”。曾国藩出身寒门,秉性淳朴,不善于钻营取巧。他每日都按照儒家“克己归仁”的目标严格地反省自己,对个人思想中不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私”字,总是严厉地克制、清除,并每每痛骂自己。就是这样,曾国藩创下了10年京官,连升10级的官场奇迹。他于1838年中进士,1840年授翰林院检讨,1847年升内阁学士、礼部侍郎,1849年迁礼部右侍郎,在以后的4年兼任过兵部右侍郎(1849年)、工部左侍郎(1850年)、刑部左侍郎(1851年)、吏部左侍郎(1852年)。从官阶上看,从翰林院检讨的七品,升迁到了礼部侍郎的正二品。
对于自己在官场上的青云直上、飞黄腾达,曾国藩是十分得意的。他写信通告亲友,说自己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清朝的官制一共是“九品十八阶”,每一品级有从品和正品两级之分。曾国藩在10年京官期间,由七品到正二品,的确是连跃了10级。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自强不息的曾国藩不会限制自己的发展,官越做越大,他越来越不满足,越来越希望做得更好更大。身为一介书生的曾国藩会带兵打仗却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军队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意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农民起义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组织湘军提供了一个机会。
咸丰三年(1853年),借着清政府寻求地主武装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趁势在家乡湖南,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
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曾国藩虽然吃了很多败仗,甚至有4次想要自杀,但是他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他通过一系列的残酷手段镇压太平军,又通过物质刺激提高湘军的作战能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湘军成为在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封武侯的第一人。他后来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今江苏南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的成功,在某种意义就是他战胜自己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人就有可能受到外界的诱惑而迷失自己的方向,或者经不住严峻的考验而丢掉自己的前途。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按照常理来论断,他是不可能带兵打仗的,但是曾国藩做了,而且成功了。由文人向武将的转型,为曾国藩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