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
45095900000026

第26章 缩减物欲——不为物累,物贫心富(1)

对物质的过分追求是导致很多人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成功的道路上,个人物欲的过分膨胀是最大的障碍。贪婪的欲望会葬送一个人的大好前程。曾国藩虽然位极人臣,却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他谆谆告诫自己的家人,不可崇尚奢华的生活。在晚清那个腐败不堪的官场里为官。曾国藩能够清廉自守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1.不占人半分便宜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一个人一旦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和恩惠,他就再也难以撇清关系,当别人以此为借口让他帮忙做事,他就难以推辞,即使是有违自己的本心,他也要硬着头皮去做。这对于个人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曾国藩说:“凡事不可占人半点儿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曾国藩对人性的认识相当透彻。他认为,多施恩惠于自己的人,多半都是另有目的的,不管恩惠大小,都只是一种钓饵,只要自己坐上了总督的位置,他们就会出来索要回报,如果不理会他们,自己就成了一个薄情寡恩之人;如果理会他们,即使施一报十,也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出于这种认识,曾国藩轻易不接受别人的恩惠。

曾国藩在京城多年,从来不肯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不肯占人半分便宜。占人便宜,得到的是便宜,惹来的却是接连不断的麻烦,失去的可能就是名节。曾国藩是一个注重修养的人,自然不会做这种愚蠢的事情。所谓“无欲则刚”,曾国藩能够拒绝利益的诱惑,降低对物欲的追求,终成一代名臣。

曾国藩在京为官的时候,经济条件并不好,他的俸银有一大部分要供养家里,自己使用的很少。因此,在曾国藩京城的住所里,只有两样东西,一样是衣服,另一样就是书籍。衣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书籍是曾国藩的嗜好。曾国藩曾经表示,将来自己罢官以后,除了适合夫人穿的衣服外,其他的衣服都与兄弟五人抓阄平分;而所有的书籍则一律收藏于“利见斋”中,无论兄弟还是后辈都不得私自拿走一本。曾国藩在京为官的时候,欠了1000多两银子。这与当时官场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现象是完全不符合的。

有的人在官场中混迹久了,很容易生活奢侈,这也许并不是出自他们的本心,而是那种环境迫使他们改变。这就需要在个人修养方面下工夫。曾国藩的下属也有这样的人。有一天,李翥汉对曾国藩说,他依照李希帅的样式打了一把银壶,既可以炖人参,也可以煮燕窝,花费了8两多白银。曾国藩听说后深深感到愧悔。他说:“现在百姓都吃草根,官员也多属贫困;而我身居高位,骄奢如此,并且还窃取廉洁节俭的虚名,真是令人惭愧得无地自容啊!以后应当在这些方面痛下针砭的工夫!”

曾国藩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反躬自省,在反躬自省中,曾国藩的修养越来越高。有一天,魁时若将军与曾国藩谈心,魁时若将军说到自己家四代为官,但是家中的女眷们没有一个穿绫罗绸缎的。这给曾国藩很大的震动。曾国藩反省自己的行为,他觉得自己平日里总是以“俭”字教育别人,而最近自己却在饮食起居上“殊太丰厚”;家中女眷们的穿着打扮也过于讲究,他“深恐享受太过,足以折福”。

曾国藩还说:“在几个弟弟中,我对待温弟(曾国华)似乎过于严厉,但扪心自问。觉得还没有对不起兄弟的地方,因为我不是信口开河。大凡做大官的人,往往对妻子儿女特别照顾,对兄弟则失之刻薄;往往私肥自家,对亲戚同族则失之刻薄。我从三十岁以来,就一直把升官发财当成一件可耻的事情,把官囊积金留给子孙享用看作可羞、可恨的事情。所以我暗中发誓,决不靠做官发财,决不把做官得到的钱财留给后人。苍天在上,神明鉴临,我绝不食言。所以,我立定此志:决不凭做官发财,决不留钱给后人。如果俸禄较多,除了供奉父母衣食所需之外,全部都用来周济贫穷的亲戚,这是我一向的愿望。”

人情债最难还,那是永远都还不清的。一个人占了别人的便宜,拿了别人的东西,就欠下了一笔人情债,就必须回报别人,而这种难以还清的回报很有可能会破坏他自己处世的原则,违背他自己的本愿,到头来伤害的还是他自己的利益,最终得不偿失。因此,曾国藩的做法是可取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占人便宜,不为利益所动,做到无欲则刚,就不会陷入人情债的链条中难以自拔,损害自身。

2.减轻功名利禄之心

儒家讲究“积极入世”,成大事者要做到治国、平天下,大都功名利禄之心极重。但也有些人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独善其身。曾国藩常怀济世救民之心,一生耽于军务、政务,功名利禄之心不可说不重;但是,他又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以减轻自己对名利的追逐。曾国藩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度过了一生。

刘蓉评价曾国藩用了“锐意功名,意气自豪”一语,这尽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名利之心。曾国藩从小在祖父和父亲的督导下认真地读书,希望“学而优则仕”,步入仕途。曾国藩积极应考,百折不回,最终在28岁的时候进人了翰林院。

有功名利禄之心并非完全不好,因为名利之心也是一种催人上进的动力。曾国藩就是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步目标。但是如果功名利禄之心太重就不值得肯定了,因为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追逐功名利禄上,就会忽略掉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东西,这样的人生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曾国藩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是接近于疯狂的。他是一个文弱书生,竟然去接手军务,这让他吃足了苦头,激烈残酷的战争和官场中的钩心斗角,以及来自朝廷的疑忌,让他时刻处于焦虑之中。为此,曾国藩身心疲惫,他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经常失眠。曾国藩在日记和家书里经常提到古人心胸开阔、恬然物外的自怡之趣,并对之充满了羡慕之情。同治九年(1870年)四月八日,他在日记中写道:阅《范文正集》,其《年谱》说:“千古圣贤,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后事,一身从无中来,却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宰?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我来往。如此断了,既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乐人忽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生死,更忧身后,乃在大怖中,饮食安可得下?请宽心将息。”余近日多忧多虑,正宜读此一段。

曾国藩羡慕古人超然物外,但是他自己却难以做到把功名利禄抛在一边,反而经常为此虚耗精力,直至去世的时候依然还在官场中打拼。由此可见曾国藩对自己的这种复杂心境也颇为无奈。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的日记中就这样写道:“日内不敬不静,常致劳乏,以后须从‘心正气顺’四字上体验。谨记谨记!又每日游思,多半要人说好。为人好名,可耻!而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此名心之症结于隐微者深也。何日能拔此根株?”

有一回,曾国藩读苏轼的诗“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曾国藩看后,又在后面添了自己的两句话“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由此可见,曾国藩也是希望自己能够从名利中超脱出来,但是一直难以做到。曾国藩自知自己无法摆脱功名利禄的束缚,因此只能对自己多加批判,以减轻自己的功利之心。他在日记中写道:“见好物与人争,若争名争利,如此则为无所不至之小人矣,倘所谓喻利者乎?与人争名争利,则流于小人之列,这是正人君子所不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