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
45095900000023

第23章 知人善任——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2)

湘军与太平军最后的战役就是围攻天京。这是一场决定胜负的战役,曾国藩十分关注,他亲自到前线指挥部检查工作。照理说,他是湘军的统帅,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应该出来展现一下自己的指挥才能,指挥这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但是,曾国藩没有这样做,他在检查完之后坚持回到后方。他的部属们请求他在前线指挥。曾国藩说,带兵打仗不是我的强项,我留在指挥部肯定会干扰你们的指挥,那样就会打败仗。

曾国藩是一个成功的领导,他用人不疑,只要是有大才者,他都委以重任,丝毫不怀疑,也不害怕这些人功劳盖过他。咸丰十一年四月二日,在他与沅弟信中说:“润帅与春霆信,劝其持重缓战,云开仗宜在四月中旬。弟信又欲急战,余则送鲍公渡江之后,一概不管,缓急听其自主可矣。”几天后,他又在信中说,对鲍超的一切调度,“此间不遥制矣。弟处与鲍信,亦不宜多主意”。

曾国藩手下最有名的两个人就是李鸿章和左宗棠了。这两个人都是晚清朝廷的中流砥柱。曾国藩发现他们有大才,堪当大任,可以独当一面,因此在任用他们的时候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咸丰十年四月,他让左宗棠回乡募得5800多人,建立了楚军,随后转战于江西、浙江。在湘军发展到鼎盛的时候,曾国藩让李鸿章自立门户,创办淮军,作为湘军的助力。同治元年三月,淮军成立,当月,淮军6500人抵达上海作战。从此以后,湘军就如虎添两翼,对太平军形成夹攻之势,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来,左宗棠与李鸿章两人的名声日盛,甚至超越曾国藩,但是曾国藩对此并不在意。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大气,在用人的时候不能畏首畏尾,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行动便宜权,让他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以最大化施展,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人才。若是领导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则会使下属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另谋他就,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5.不舍弃任何有用之才

越是有才能的人,越是难免有怪脾气。很多有用的人才就是因为脾气古怪而遭到别人的遗弃,不予以任用。曾国藩对于有毛病的人才也是不肯舍弃的,他主张人尽其用,不论一个人有多大的缺陷,只要真有才能,他都予以包容,委以重任。曾国藩手下人才济济,当然也免不了有这样的人。

曾国藩的手下有一员猛将,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人与鲍超齐名,太平军称鲍超为“豹子”,称他为“斑虎”。这人就是王珍。王珍具有很强的军事才能,统军极严。他在军纪中规定:“士兵怀银十两者斩。”很多人都认为他这是小题大做。但是他有自己的道理:湘军的饷银都是由营部直接交到士兵家中,士兵身上是不可能有银子的。那么士兵怀有十两银子,不是偷抢来的,就是赌博来的,这都是军令中明令禁止的,因此当杀。后来,湘军的军令大多数都是王珍制定的。

但是,王珍有一个非常大的毛病,那就是喜欢夸大其词、自吹自擂。而曾国藩平生最讨厌这种人。有一回,王珍当着曾国藩的面说:“我只要招兵3000,就可以把太平军消灭掉。”曾国藩一听就不高兴,后来,他写信告诫王珍道:“祁泰敬足下驭士有方,三次立功,近日忠勇奋发,尤见慷慨激昂之风,心中爱重,冀为国收澄清之用。见足下所行未善,不得不详明规劝,不察足下志气满溢,语言夸大,恐持之不固,发之不慎,将来或至偾事,天下反以激烈难子为戒,尤不敢不忠告痛陈,犹冀足下细察详玩,以改适于慎重深稳之途,斯则爱足下者,祷祀求之者也。”

王珍看过曾国藩的信后,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依然是我行我素。曾国藩对此深感不满,在写给骆秉章的信中说:“璞山不谅我心,颇生猜嫌,待所今亡札饬言撤勇者,概不回答,既无片牍,又无私书。曾未同涉风波之险,已有不受节制之意。同舟而赴敌国,肝胆而变楚越。”

曾国藩知道王珍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湘军少了他是一大损失,所以不满归不满,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喜好而疏远他,依然对他委以重任。后来王珍屡次公开违抗曾国藩的命令,但是曾国藩还是不以为忤,处处关照他。王珍也的确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在江西林头山大战中,他身先士卒,率军奋勇作战,大破太平军20余万。一时间湘军声名大振,名扬天下。曾国藩知道这件事后,立刻拟写奏折,上报朝廷,为王珍请功。然而王珍却英年早逝,死于军中。曾国藩听到消息后,悲痛不已。

曾国藩注重人才,且有容人之量这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涵养。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唯才是用,不应以自己的喜好来评断一个人,只要是人才,不论他有什么毛病都应该予以包容,要循循善诱,给予他施展才华的机会。曾国藩在咸丰三年五月十八日《与张亮基》一文中曾说道:“这一地区的文官如魁太守、朱县令,武官如塔参将、景都司,都忠心赤胆,奋发有为,可以和他们一同伸张大义。其中的塔玉山参将是被乌都统赏识的人物,实属很难求得的人才。近来听说您因为他未肯前往桂东增援狠狠地督责了他,求您稍稍从缓处置,等我再仔细地对他考察一番。人才难得,只怕因小错而损失了有用之才啊!”

有的领导者总是喜欢端架子,不容许底下的人与自己有不同意见,一旦有人触犯到他们,就会利用手中的职权进行打压,结果使人才远离,小人接近,最终导致失败。而曾国藩则正好相反,只要是人才,不论他犯下什么错误,不论怎样不尊敬自己,曾国藩都能谅解,并且不遗余力地帮助他。曾国藩的这种做法,真正能够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真正能够让人才慕名而至,归于他的麾下。

6.驾驭人才要软硬兼施

作为一个掌握大局者,必须能够驾驭下属。曾国藩手下悍将如云,有智谋者更是不计其数,想要将这些人收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曾国藩驾驭人才的办法就是软硬兼施。他说:“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驾驭人才的时候,必须有两手准备,既不能逼得太紧,以免局面难以挽回;又不能太过放纵,以免难以收拾。”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本也是在曾国藩的手下任职的。刘铭传生在民风彪悍的淮北大地,自然也沾染了这种气息。他小时候就天不怕地不怕。18岁时,一个土豪到他家勒索,他父亲和哥哥都跪地求饶。激愤的刘铭传去找那个土豪报仇,那人欺他年幼,对他百般侮辱,刘铭传二话没说,就拿刀割下了那个土豪的首级。之后,他就聚众为匪,在乡里拉起了队伍。

李鸿章奉曾国藩的命令招募淮军,第一个就看中了他,将他招人淮勇,给他的部队命名为“铭军”。李鸿章花了很多钱从洋人的手中购买了枪支弹药,把铭军装备成为近代武装。刘铭传为李鸿章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刘铭传狂妄自大,让李鸿章很是受不了。所以,当曾国藩借淮军征剿太平军的时候,李鸿章就将刘铭传举荐给了曾国藩,希望刘铭传能在曾国藩的管教之下收敛一下。

在征战太平军的过程中,刘铭传与另外一名战将陈国瑞发生了争执。曾国藩处理这个问题左右为难:刘铭传是李鸿章的手下,如果自己处理的话,李鸿章的面子上不好看,而且刘铭传的部队装备精良,在以后的战争中还要倚重他;如果不处理,两人还是会继续斗下去,这不利于湘军的稳定。

后来,曾国藩将刘铭传叫来,对他进行严厉斥责,将他大骂一顿,使他心生畏惧,但是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放他一马。这就是曾国藩的软硬兼施,这一招确实收到了效果。刘铭传与陈国瑞之间的事情平息了,刘铭传也不再那么张狂了。后来,曾国藩看到刘铭传的戾气逐渐消退,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就派他独自到安徽北部去镇压太平军了。

李鸿章借鉴曾国藩的做法,如法炮制制服刘铭传。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之后,他向朝廷保奏刘铭传,委任他为台湾道员。桀骜不驯的刘铭传成为一个真正的将领,带领台湾人民奋勇抵抗法军的进攻,将法军击退。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正式撤道改建为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第一任巡抚。

对于刘铭传这种悍将来说,用得得当就是一把克敌制胜的利器,如果用得不当,则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曾国藩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将刘铭传驯服,使他为己所用,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上文提到的陈国瑞也和刘铭传一样,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军,同时也是脾气异常暴躁。他本是僧格林沁的部下。僧格林沁死后,曾国藩接手“剿捻”事宜,就开始和陈国瑞打上了交道。当陈国瑞和刘铭传发生争斗后,曾国藩处理完刘铭传,也想办法驯服陈国瑞,让他真正服自己,才能将他收归己用。

曾国藩把陈国瑞叫来,先是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将他的嚣张气焰压了下去,然后翻他的老账,把他以往的种种劣迹都说出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陈国瑞被曾国藩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颓唐丧气。曾国藩话头一转,又说他作战勇猛,不贪财、不好色,是个大将之才。然后,曾国藩给陈国瑞定下了不扰民、不私斗、不梗令三条规矩。

然而陈国瑞难改莽撞的习性,回头就把曾国藩的话忘到了九霄云外。曾国藩看到这种情况,决定给他来硬的,于是,他向朝廷请旨撤去陈国瑞的军职,剥去黄马褂,责令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并且告诉陈国瑞,再不听令就要撤职查办,发往军台效力。陈国瑞这一回不敢再放肆,乖乖地听从曾国藩的指令。

用人不能只采用一种手段。若是仅仅给予他们恩惠,则难免会让他们有骄纵之心;若是一味采取强硬手段,则会激起他们的反叛之心。只有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刚柔并济,才能让他们真心依附。刘铭传与陈国瑞这样的将领就像是一匹烈马,虽有日行千里之能,却难以为人所用,若不驯服就收于帐下,迟早会惹出大乱子。曾国藩素来爱才,对于这种百里挑一的人才,自然是不会放过。同时,曾国藩也明白,必须收服他们才能有大作为。于是,曾国藩软硬兼施,既给他们以压力,让他们惊惧;又给予他们恩惠,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这样,他们于情于理都不能跟曾国藩对着干,而被曾国藩收归己用。

7.赏罚必须分明

用人必须赏罚分明,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赏罚分明是曾国藩用人的一项基本原则。曾国藩为湘军统帅,若不能赏罚分明,则必然招来部属不满,众人离心离德,如何还能与太平天国相抗衡。因此,曾国藩治军极严,有功即赏,有过则罚,绝不徇私。他说:“视委员之尤不职者,撤参一二员,将司役之尤不良将,痛惩一辈,”“自然人知做慎,可望振兴。”

曾国藩治军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论功行赏,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予以重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果有功不赏,则会挫伤将士们的积极性,使军队的战斗力下降。曾国藩对于作出贡献的将士们,向来是不惜赏赐的。

湘军与太平军作战,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克湖南岳州、湖北武汉与汉阳。那些打胜仗的湘军将领们自然受到朝廷的赏赐,而那些出生入死的士兵们却没有。曾国藩认为对那些士兵们也应该予以赏赐才行。

曾国藩想出一个办法,决定打造100把精美腰刀,并在刀身上刻上“曾国藩赠”,而且在每一把刀上都刻上了编号。

曾国藩本来是要将100把刀都送出去,后来转念一想,决定只送50把,才能彰显那些有大功的军官。曾国藩特意安排了一个隆重的授刀仪式。参加这个仪式的有湘军将近400名军官,所有的人都穿着朝服,等着曾国藩的赏赐。

曾国藩命令士兵把装有刀的木箱抬上台去。所有的人都在关注编号第一的那把刀应该送给谁。曾国藩用低沉的嗓音高喊:“湖南水路提督塔齐布!”他随后陆续颁发了49把腰刀。从这以后,曾国藩所赠的腰刀成为湘军的一个重要的荣誉。湘军将士人人都想得到这么一把腰刀,因此在打仗中个个奋勇争先。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湘军的战斗力。

曾国藩赏罚分明,凡是有大功者,他都上奏朝廷给予其封赏。每一次取得战争的胜利,曾国藩从来不会提自己的功绩,总是把主要将领的功绩报给朝廷。到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曾国藩的湘军集团的首脑人物,个个都成为督抚级别的封疆大吏,镇守一方,其他大小文武官员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厉害的两个人就是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人成了继曾国藩以后的朝廷的中流砥柱。

曾国藩对于那些有功的将士爱护备至,总是想办法提携他们。雷嘉澍是德兴县知县,他是一个刚正不阿、品行端正、勤于政务的人,对百姓爱护有加,深得百姓的爱戴。但是,因为德兴县失守,他被江西巡抚毓科弹劾,被罢免了官职。这时,恰逢太平军的一支赖文鸿等人逃往德兴。左宗棠素知雷嘉澍的为人,就请他召集兵勇,训练兵丁,阻挡赖文鸿等人的逃窜。最后,雷嘉澍在五村地区与左宗棠的官兵会合,齐心协力,会战太平军,大获全胜。

曾国藩知道这件事后,立刻上奏咸丰皇帝,向咸丰皇帝陈述了雷嘉澍的功绩,请求咸丰皇帝撤销对他的处分,让雷嘉澍到自己的军营内听差,以观后效,再加提拔。

对于那违反军令、不听指挥调度的人,不管那人曾经立下过多大的功劳,曾国藩也绝不留情面,该罚则罚,绝不姑息。李元度跟随曾国藩很长时间,即使在曾国藩屡战屡败、难以支撑的时候,李元度也没有离开。两人感情深厚,曾国藩自称与李元度“情谊之厚,始终不渝”。但是,在李元度失去徽州的时候,曾国藩依然不留情面地向朝廷弹劾了他,使他罢官去职。

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徽州。徽州得失关系重大,李元度领兵前去救援。李元度不长于兵法,曾国藩放心不下,生怕有所闪失,于是一再告诫他要坚守徽州,尽量不要出城迎战。然而,在李世贤攻打徽州的时候,李元度还是违背了曾国藩“坚壁固守”的指令,出城交战,结果一败涂地,把徽州丢了。曾国藩为严肃军纪,决定上疏弹劾他。他的幕僚们纷纷劝他,李鸿章也劝他不要这样做,甚至有人指责他背离恩义,有失恢弘之气。但是曾国藩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上疏弹劾李元度。此事传出,三军无不凛然。

恩威并重是一种最有效的治军方式。曾国藩身为三军统帅,要掌理三军事宜,若不严肃军纪,则军队涣散,调度不灵,难以御敌,所以,必须处罚违反军令者。但是,如果只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军队,则会失去军心,所以,必须示人以恩,赏当赏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纪律严明、军心凝聚、所向无敌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