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告诉人们:成功者不一定要具备超世之才。但是一定要深谙用人之道。成功是建立在正确地识人、用人之上的。能够拥有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的人、并把他们安排在最能发挥他们优势的地方的人,很有可能会成功。曾国藩具有识人之明,不仅延揽了大量的人才,还深谙用人之道,因此建立了巨大的功勋。
1.善于识别人才
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成就个人事业,选拔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真正能够广泛选拔人才,就能为成功奠定基石。在封建社会的官场更是如此,如果没有能干的人才辅助自己,加入到自己的阵营,就很难在帮派林立的官场上取得成功。曾国藩深知,人才的选拔关系到吏治世风,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他说:“为政之要,首务得人,”“得一好人,便为天地消一浩劫。”
曾国藩身在晚清时期,那个时候的吏治已经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想要在那样的官场中有所作为着实不易。曾国藩说:“多事之秋,得一人则重于山岳,少一人则弱于婴儿。”但是人才也并非是那么容易选择的,很多时候贤愚莫辨。曾国藩对此深有感触,他曾经慨叹:“人不易知,知人不易。”李秀成说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天王不识贤臣”,而曾国藩的成功则是因为“善识人才”。
有一次,李鸿章向曾国藩推荐3个年轻人,3人一起到了曾国藩的府邸。傍晚的时候,曾国藩才回到家里。家人跑来告诉他,李大人推荐的3个人已经等候多时了。曾国藩示意家人不要作声,自己悄悄地去观察那3个人。
曾国藩看到其中的一个人不停地观察房间里的东西,似乎在想些什么事情;另外的一个则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什么也不做;而第三个年轻人虽相貌平庸,但却器宇轩昂,他背着双手抬头看着天上的浮云。
过了一会,曾国藩再次去观察,他发现那个看天的年轻人依然在气定神闲地观赏风景,而另外的那两个则显得非常焦躁。看到这里,曾国藩心里已经大概有个谱了。
很快,曾国藩就召见了他们3个人。从和他们的谈话中,曾国藩发现那个一直打量房间里摆设的年轻人显然是花了一番工夫的,他对于自己的爱好习惯都了如指掌,他和自己侃侃而谈,非常投机。而那个一直规规矩矩的年轻人则显得相对木讷。第三个年轻人虽然话不多,但是语出惊人,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相当高明。
后来,曾国藩给3个人安排了职位,但是却出人意料。他对那个谈话最投机的人并没有委以重任,只给了他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那个比较木讷的年轻人被曾国藩派去管理钱粮马草;第三个年轻人被他派去军前听用,并且他还特别叮嘱要重点培养。
李鸿章对曾国藩的安排很不理解,就去向他询问。曾国藩向李鸿章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个年轻人从开始等的时候就四处打量,而且在和他谈话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投机的人。这样的人只会狗苟蝇营、求取功名,德行有亏,所以不能重用。第二个年轻人比较木讷,不善言谈,可以看出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沉稳有余,而灵活不足,没有魄力,也不能做大事。第三个年轻人则不一样,他在庭院中等待那么久,始终平静如水,这说明他是一个从容淡定的人,具有大将风度。再者,他面对问询的时候能够不卑不亢,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很有见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曾国藩的这番论断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第三个年轻人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他就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曾国藩用人讲究德才兼备,以“德、识”为主,以“才、学”为辅。曾国藩说:“德”和“才”之间,“德”是主,“才”是次;“德”好比水之源头,“才”好比水之波浪;“德”好比木之本,“才”好比枝叶。
在长期的实践中,曾国藩总结出了一套选拔人才的办法。他认为,考察一个人首先要“考言”,一个人是否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同时,还要考察一个人的志趣、意志、态度、品行和思想。在“志趣”方面,曾国藩认为,卑微者“安流俗腊陋之规”,而高贵者“慕往哲盛隆之轨”,高低贵贱立时可判。至于“品行”“思想”方面,曾国藩认为人才要以“朴实廉介为质”,要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同时曾国藩还发明了“相人”之术,从神骨、刚柔、容貌、五官、声音、情态、气色等方面来“相人”。
善于“识才”是选拔人才的基础。能够在众人当中选出真正的人才并予以重用,才能提高自己队伍的整体实力。若是忠奸不分、贤愚不辨,将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选拔上来,终将会坏大事。
2.将事情交给能光大门庭的人
很多人在取得成功不久,自己辛苦经营的事业就逐渐地暗淡下去,难以维持长久。而曾国藩则不一样,他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将自己的成功一直维持了下去,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刻。曾国藩的诀窍就是,不但要有事业,还要有事业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者,把事业继续推进下去。
曾国藩与他人不同,他不仅善于借助他人的能力,而且善于培养别人的能力。他培养出来的人,在他已经难以有所作为、难以有所突破的时候,能够继续将他的事业推进下去。这样借用自己培养的人的力量,比单纯地借助他人的力量更高了一筹。从湘军中走出的人,最有名的当属李鸿章。
曾国藩与李鸿章有师生之谊,曾国藩对李鸿章甚为器重。但是他知道李鸿章年轻气盛,若是不加打磨,难以成就大事。于是,在李鸿章来投靠的时候,曾国藩把他拒之门外,这让李鸿章难以理解。过了一段时间,李鸿章找到陈鼐,请他去见曾国藩。曾国藩开始时坚决不允。后来,陈鼐说李鸿章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已不同于往年的少年意气了。曾国藩才同意将李鸿章收至门下。此后,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棱角着意进行了打磨,使他变得老成世故,打下立足官场的“基本功”。李鸿章对于曾国藩的教诲也非常感激,他说:“过去我跟过几位老师,糊糊涂涂,不得要领,现在跟着曾师,如同有了指南针。”
曾国藩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开始重用李鸿章。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势如破竹,清廷岌岌可危。这个时候,从清廷到江浙的地方官绅,都向曾国藩发出派兵增援的请求。曾国藩意识到这是扩展湘军的最佳时机,他决定再练一支军队。
同治元年二月二十八日,曾国藩决定派遣李鸿章担当这个大任。他与李鸿章谈了个通宵,对李鸿章百般嘱托,让他好好地练兵,不要急于出战,要改掉浮躁的毛病,否则将一败涂地。李鸿章所招募的淮勇到安庆后,曾国藩“为定营伍之法、器械之用、薪粮之数,悉仿湘勇章程,亦用楚军营规以训练之”。
后来李鸿章移驻安庆北门城外营内,曾国藩亲临祝贺。李鸿章知道淮勇实力单薄,难膺重任,因此恳请曾国藩调拨数营湘勇,以加强战斗力。曾国藩允其所请,陆续调拨湘勇八营归其节制。
淮军成立后,到上海驻守。此后,李鸿章处处秉承曾国藩的旨意办事,在上海6个多月间,他写给曾国藩的信有44封之多。李鸿章事事请命、时时请命,有何创举总拜求曾国藩首肯,有何大政总拜求曾国藩主持。尤其是洋务大政,李鸿章推曾国藩领头,从而掀起极大的声势。曾国藩得虚誉分担风险,李鸿章则由此实力大增。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镇压之后,曾国藩为了打消朝廷疑虑,不得不裁撤军队。但是他不愿意将所有的军队裁撤,失去自保的能力,于是他将湘军裁撤,独独留下了李鸿章所统领的淮军。曾国藩与李鸿章联手,对抗朝廷的节制。后来,李鸿章在朝廷上下的威望逐渐地超过曾国藩,但是他仍然与曾国藩保持一致。
曾国藩最终谢幕而下,而他一手培养出来的李鸿章却接替他出来主持大局。曾国藩虽然退了,但是他的影响力仍然没有任何人可以比拟,他一手开创的事业也在继续进行中。曾国藩将自己的全部政治观点和治国、治军的本领都传授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多次向人表示,不仅自己前半生功名事业出于老师的提携,即其办理外交的本领,亦全仗曾国藩“一言指示之力”。
曾国藩在晚清历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事实上,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八面威风。后来,曾国藩虽然没有退出政治舞台,但是真正做事的却是李鸿章。他培养出来的人,在他力有所不能及的时候,依然维持着他的事业与声名。这就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在退与不退之间、隐与不隐之际,依然能够借助自己培养的力量继续自己的事业。
3.用人应扬长避短
曾国藩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应用其长。”他认为,一个人再有才能,也有他所不能的地方;一个再平庸的人,也有他可取之处。他说:“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适用也。”曾国藩一生都致力于搜罗人才、使用人才,他的幕府中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当然,这些人才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曾国藩在使用的时候,采取的做法就是扬长避短。曾国藩对自己的幕僚们有清醒的认识,尽量使用他们的长处。
曾国藩的手下有两员猛将,一是多隆阿,另一个是鲍超。多隆阿比鲍超大10岁,熟悉军事,有勇有谋,做事稳重。鲍超年轻气盛,非常勇猛,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有点儿瞧不上多隆阿。曾国藩在使用两人的时候,都是尽量用他们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
他对多隆阿说:“鲍超粗鲁骁勇,不是良将,蒙你的保护才有今天。鲍超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望你今后还要好好地照顾他。”反过来,他又对鲍超说:“多公(多隆阿)说你有勇无谋,你要多多地努力,堵住别人的嘴,别让别人说闲话。”两人听了都信心大增,在后来的战役中奋力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其长,必有其短。在使用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扬长避短。
曾国藩的手下有一个人,没有别的才能,只是写得一手好字。一天可以写蝇头小楷12000个字。曾国藩毫不犹豫地把他招至帐下留用,每月发给他30两银子。曾国藩说,我不需要他为我出谋划策。我每天都有很多公文要处理,还要给朝廷写奏折,他能帮助我更好地完成这些事情。
曾国藩特别强调要尽可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量才录用、扬长避短。曾国藩认为:雄韬大略之人有其不足,鸡鸣狗盗之徒也有其优势。
曾国藩驻军安庆的时候,有一个戚姓的同乡来投靠他。那个人衣服破旧、沉默寡言,是一个为生活所迫才来投靠军营的人。既然是同乡,曾国藩自然要寒暄一下,向他询问家乡的情况。那个戚姓同乡很是拘谨,显然是很不善言辞,但是,偶尔说到兴头上,他总能切中要害,点到关键地方。曾国藩大感好奇,决定考察他一番。
曾国藩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吃饭都要和幕僚们一起吃。一天,那个戚姓同乡发现碗里有颗稻粒,就把稻粒扔了出去。曾国藩把这都看在眼里,当时没有说什么。吃完饭后,曾国藩让幕府支出“应备银”20两,赠给戚某做回家的川资。戚姓同乡很是不理解,于是找到曾国藩的表弟彭杰南,希望彭杰南为自己讲情。曾国藩对彭杰南说:“这个老乡不地道,庄稼人吃饭时连一颗稻粒都扔掉,不应该啊!自己不是豪富之家出身,从庄稼地里来到军营不过一个多月,就变成这个样子。我恐怕他贪图享乐、富贵忘本,吃不了军营的苦,还会为我带来麻烦。”彭杰南说:“这件事情算不上大的过错。您可以再找些事情给他做,再试试他。”曾国藩就把这个戚姓同乡留了下来。
曾国藩让那个同乡管理自己家的那个菜园子。那个同乡接手菜园后,每天和佣耕的人一起辛勤劳动,从早忙到晚。曾国藩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这个人具有很强的合作能力,而且很有耐力。于是,曾国藩把这个人召了回来,委以重任。最终,此人由一个乡下农夫成为观察使,加布政使衔。
人才始终是不缺乏的,只是很多人不善于发现人才,他们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总是盯着别人的短处,所以认为人人皆不可用。曾国藩主张用人如器,他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其结果就是人人皆可用。这样,曾国藩就罗致了很多的人才,做到了人尽其才,博采众人所长,最终完成了自己的事业。
4.分权授权,放手使用
曾国藩在用人方面还有一个诀窍,那就是敢于大胆放手使用,敢于将手中的权力放给自己的下属。有的领导人嫉贤妒能,生怕别人将自己的位置抢走,于是紧紧地抓住手里的权力不放。曾国藩认为,既然用一个人,就应该给他足够的施展空间,将权力放到他的手中,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曾国藩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是文官出身,对于带兵打仗的事情不是很精通,必须依靠其他人。于是,他将手中的权力下放到招募来的人的手中,让他们训练士兵,指挥战斗,不必事事向他请示。他手下的人个个都有自己的事情做,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个个都乐意为他效劳。而曾国藩则很轻松,只进行战略规划及组织建设,只负责考虑湘军发展的大局,从来都不直接负责具体的事务。
当年,曾国藩决定训练湘军水师,他只是将这个计划告诉自己的幕僚们,具体招募和训练水师的任务都交给了彭玉麟、杨载福两人。这两个人都长于水战,是这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这两人的努力下,湘军水师顺利成立,成为与太平军作战的有力武器。彭玉麟、杨载福两人也在率领水师与太平军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得到朝廷丰厚的封赏。
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者不会大包大揽,因为那样会让自己很累,而且做不好事情。他们会将自己的权力进行分配,下放到具体实施的人的手中,由其负责具体的工作,自己只操控大局。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他作为文官,擅长的是如何扩展湘军,是如何从朝廷手中获得湘军应该得到的权利。在曾国藩的努力下,湘军日益壮大,实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