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
45095900000015

第15章 宽以待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2)

这种原则使曾国藩在官场中一直不去树立政敌,即使政见不合,也不会闹到互相敌对的地步。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一手将他提拔起来。但是左宗棠恃才傲物,说话尖酸刻薄,屡屡伤害曾国藩。曾国藩对此不予正面回应。在与郭嵩焘的信中,曾国藩这样说道:“盖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窃谓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黾勉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固谬;乡原固谬,狂狷亦谬。重以不知人,则终古相背而驰,决非和协之理。故恒言皆以君子小人为要,而鄙论则谓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即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唵暧,即为小人。故群誉群毁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

曾国藩对待自己的下属也是采取“与人为善”的原则,这使得他的下属们对他崇拜有加,把他当做为人处世的楷模。曾国藩在父亲的教诲下,从小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他每天天不亮就起,然后召集幕僚们一起用餐。幕僚欧阳兆熊、李肃毅、程尚齐等人认为晚睡早起太辛苦了。曾国藩知道后,戏称早饭为“进场饭”。在湘军克复安庆后,欧阳兆熊在席间婉言提出自己的想法:“早晨起得太早,也太辛苦了,不如‘进场饭’就免了吧!”曾国藩笑着答应了。其实曾国藩早就发现手下的人对这做法有意见,既然他们提出来,曾国藩也就借坡下驴,干脆把这事免了,省得让大家都不痛快。

按照与人为善的原则为人处世,使曾国藩周围人才聚集,事业发达,终至达到儒家所说的“平天下”最高境界。

4.多检讨自己。少苛责别人

任何一个人与他人相处,都难免会发生冲突与摩擦,这个时候,不应该去指责别人的不是,而应该主动地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的不是之处。曾国藩能够拥有好人缘,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曾国藩说:“行军之道,贵在人和而不争权势,贵求实效而不尚虚名。”举大事者不拘小节,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发扬别人的优点。

当沈葆桢扣留江西厘金的时候,曾国藩写信给他,语气极其委婉地说:“幸俄顷来数较丰,为今年所未有,差强人意。若能如此,月之人款,即全停江西漕折犹可支持,特恐不可为常。且待万过不去之时,再行缄商尊处通融办理。”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里进行自我反省,说在这样大乱之时,沈葆桢这样的举动算不上傲慢无礼,自己不该忌恨,还是要以“和”为上。曾国藩还说:“军事危急之际,同寅患难相恤,有无相济,情也。”

曾国藩认为,不应该拒绝与怨恨自己的人相交往,因为这些人往往是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最敏感的人,也是最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缺点的人,与这些人相交,可以避免犯很多的错误。当然,与这样的人相交,需要有勇气和宽广的胸怀。否则,当他们对自己进行抨击的时候,自己就会认为他们是在借故找碴儿,认为他们是不怀好意的,就可能不接受他们的意见,就会失去提升自己的机会。

曾国藩曾经与左宗棠不睦。左宗棠曾经三番两次地指着曾国藩的鼻子批评。言辞激烈,毫不留情。但是曾国藩并没有记恨他,而是依然真诚地和他保持来往,并从左宗棠那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同时,他诚恳的态度也让左宗棠很感动。

为何要以和为贵?曾国藩说:“贵在奖之以好言,伏之以禀给,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浑藏而不露一字,久久善者劝,而不善者有亦潜移而默转矣。”

曾国藩强调不言人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曾国藩认为,背后议论他人的短处,这不但不是光明磊落的君子行为,更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排挤和诽谤。反之,若能以和气待人,日久天长,人也会受到同化,就会与人为善。

要和气待人,就必须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还必须抑制自己急躁的脾气。有一次,一个下属前来禀报事情,因为此人办事能力极差,曾国藩大发雷霆,将其训斥一番。当天晚上,曾国藩就反省自己白天的行为,他在日记里写道:“近来事有不如意,方寸郁塞殊甚”,常发脾气,足见“自己器量不容,治心之不深也”。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心高气傲,无容人之量,经常大发脾气,呵斥别人。曾国藩时常写信劝导他:“弟须多方劝慰诸将无过忧郁。凡子弟生徒,平日懒惰,场文荒谬而不信者,则当督责之;至平日劳苦,场文极佳而信者,则当然慰之。弟所统诸将,皆劳苦佳文之生徒也。余中厅悬八本堂匾,跋云: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弟久劳之躯,当极求少悸怒。”

曾国藩认为和气待人不仅是旁人的福气,也是自己的福气。暴戾之气太重,则会导致家庭不和、兄弟反目,招致祸端。曾国藩志向远大,却曾因一着不慎,被朝廷下令在家守制,于是郁结难平,经常在家里发脾气,经常与弟弟发生口角,就连弟媳妇也未能幸免。直至在三河镇战役中曾国华遭遇不幸,曾国藩陷入深深的悔恨之中。他在以后的家信里多次检讨自己的行为:“去年在家,因小事而生嫌衅,实吾度量不宏,辞气不平,有以致之,实有愧于为长兄之道。千愧万悔,夫复何去年在家,以小事急竞,所言皆锱铢细故。洎今思之,不值一笑。负我温弟,既愧对我祖我父,悔恨何及!当竭力作文数首,以赎余愆,求沅弟写石刻碑……亦足少抒我心中抑郁悔恨之怀。”

功成名就后的曾国藩逐渐开始研究老庄之学,这使得他对于“和气待人”的理解更加深刻,他开始对自己的后代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养成温和的性格。曾国藩一生功业巨大,德行超拔,立言甚多,能够做到这些,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严于自省、和气待人。

5.治心当以“广大”二字为药

人们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曾氏一门盛极一时,当时天下无出其右,这种尊崇在满族贵族统治下的朝廷中几乎是不可见的,但是曾国藩做到了。曾国藩以“广大”两个字赢得人心,赢得辉煌的人生。这在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曾国藩与左宗棠在很多事情上总是意见相左,磕磕绊绊的事情没少发生。曾国藩死后,大家都以为左宗棠不会去祭奠,可是左宗棠不仅亲自去吊唁,还给曾国藩儿子的写信,表达自己对曾国藩的尊敬。左宗棠这样说:“念曾侯之丧,吾甚悲之,不但时局可虑,且交游情谊,亦难恝然也。”左宗棠送的挽联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左宗棠清楚地表明了自己与曾国藩的争执并非争权夺利:“君臣友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后前彼此争论,每拜疏后,即录稿咨送,可谓往去陵谷,绝无城府。至兹感伤不暇之时,乃复负气耶。‘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两语亦久见章奏,非始毁今誉。儿当知吾心也。吾与侯有争者国事兵略,非争权竞势也。”

左宗棠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屡试不中,科场失意,蛰居乡间,半耕半读。咸丰二年(1852年),才由一个乡村塾师升为“刑名师爷”,后来又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共达6年之久。他和曾国藩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经常意见不一致,容易起分歧。

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他把左宗棠的名号“左季高”3个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生性桀骜,言词尖锐,锋芒毕露,绝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他也把“曾国藩”3个字嵌在其中,并嘲笑曾国藩不懂经济学问。

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攻打太平军,却失败而归。曾国藩急怒攻心之下欲投水自尽,幸为下属所救,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到省城。左宗棠听说这件事后,立刻跑到曾国藩面前,指责曾国藩说,事情还未到不能办的时候,自寻短见是不当的行为,速死非义,何必出此下策。左宗棠的一番话,说得曾国藩无言以对。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逝。曾国藩闻讯后,立即放下手中军务,返回家乡奔丧。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湖南当地的官绅们也都纷纷附和左宗棠的说法,这使得曾国藩一度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后来,曾国藩奉命率师援浙,路过长沙时,他特地登门拜访了左宗棠,并以“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12字为联,请求左宗棠篆书,以表谦抑之意。

尽管左宗棠与曾国藩不和,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因此忌恨他,因为他明白,两人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矛盾,主要是集中在国事上,并没有私人矛盾。相反,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他说左宗棠“深明将略,度越时贤”,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因为他的保举,左宗棠才能够一展抱负与胆识。

在与左宗棠的交往过程中,曾国藩对他始终以兄相称,尽管自己比左宗棠大一岁。面对左宗棠咄咄逼人的气势,曾国藩总是以宽广的胸怀予以包容。有一回,左宗棠因为得罪满族权贵官文而获罪,即将被“就地正法”。曾国藩立刻联合郭嵩焘、陈寿荪、肃顺,联名向咸丰皇帝保下左宗棠,于是有了“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说。左宗棠不仅逃过一劫,而且得到咸丰皇帝的重用。

湘军打下天京后,曾国藩上奏朝廷说洪幼主已死,而左宗棠却上奏说,洪幼主逃了,两人因此闹得非常不愉快。幸好朝廷忙于太平天国的事情,没有追究曾国藩的欺君之罪。但是曾国藩、左宗棠两人却因此断了来往。然而当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平定回民起义时,曾国藩为其积极筹饷,未曾少过一两银子,做到了不因私废公。

曾国藩与左宗棠两人虽然是有争吵,甚至最后8年间从来没有过任何来往,但是,曾国藩却以其博大的胸怀赢得了左宗棠的尊重。这就是博大胸怀的力量。曾国藩总是以其博大的胸怀来处理和别人的关系,最终赢得人心,赢得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