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趣闻
45079200000033

第33章 维生素K的止血奥秘何在?

维生素K又名凝血维生素(Kougulation vitamin),K就取自其第一个字母,它是1934年由丹麦科学家达姆发现的。

1929年,达姆在做鸟类体内能否合成胆固醇的试验,他用小鸡作为实验对象,设计了一种特殊饲料喂鸡,这种饲料包含有纯淀粉、酪素、食盐和消毒过的酵母。饲养一阵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小鸡的红血球从300万迅速下降到200万,砂囊溃烂,皮下出现出血点,若用针尖刺破皮肤,殷红鲜血就会流个不止,最终一命呜呼。用这种饲料喂的小鸡,寿命一般不超过2个月。

这是为什么呢?

达姆百思不得要领。

1939年深秋,达姆在哥本哈根市郊散步,他并无心思欣赏枫叶夕照的美景,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一群小鸡身上,这些小鸡在母鸡的带领下,只只健壮有力。经过试验,它们中没有一只是得出血症的。原因何在呢?一贯喜欢刨根问底的达姆,便深入到农家仔细观察农家鸡的生活,终于发现它们除了吃谷物外,还不时地啄食青菜或绿色植物的叶子。

于是,达姆认定在绿叶中一定含有一种神秘的可预防出血的病物质。几经努力,他终于在紫苜蓿中提取出一种有机化合物,用它来喂患出血病的小鸡,药到病除,犹如仙丹那样灵验。达姆便把它取名为凝血维生素。从此,维生素K这个名称就被传开了。

在达姆提取维生素K后的三个月,美国一位叫达西的化学家也从鱼肉中提取的称维生素K2。目前,科学家已人工合成了维生素K3、K4,它们的止血功能大大超过天然维生素K1、K2。

那么,维生素K为什么可以上血呢?

经过研究,它是与人体内的凝血酶有关的。人体中有一种凝血酶原,它是人类止血的“法宝”;一旦人体某处组织出血,血小板遭到破坏,组织就会释放凝血活素和钙离子,这两者跟凝血酶原结合起来,就成为有活性的凝血酶,在凝血酶的催化下,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就很快地快地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它很快会结成块,这样,出血也就被止住了。由于维生素K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加上它还能促进肝脏制造凝血酶原,所以,如果缺乏维生素K,就易患出血症了。维生素K的止血奥妙,也就在于此了。

那么,维生素K是怎样促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的呢?这是还有待揭开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