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奇妙的植物
45073100000014

第14章 粮食

历史悠久的水稻栽培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

水稻

1974年,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发现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大约有500平方米的挖掘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稻谷、稻壳、稻叶以及其他的禾本植物,这些稻壳、稻叶保存的相当完好,有的稻叶色泽如初。经鉴定,这些稻谷属于晚灿稻,距今已经有6700年~6900年的历史了,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稻谷。比世界上最早出土稻谷的国家——泰国还要早1400余年,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才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从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发现甲骨文上有卜丰年的“稻”字,这比印度“阿阎婆吠陀”赞美诗中见到的稻字要早上几百年,这说明我国人民对“稻”这种植物产生的意识要早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水稻也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很多人都认为,我国原产的水稻有其自己的野生稻祖先。

一般认为,在安徽巢湖沿岸有一种野生“浮稻”为古文献记载的“橹生稻”,是“中国粳稻”的野生祖先。

我国稀有名贵稻米

陕西黑米——“黑珍珠”原产汉中地区洋县香水河畔,是世界上很名贵的稻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自古就有专人进行耕作,是历代献给皇室享用的贡品。相传,此米于公元前140年发现育成。

黑米

黑米外表墨黑,貌如漆墨,蛋白质却比一般的大米高6.8%,脂肪比一般大米高20%,同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与精氨酸,有“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的美称。不但是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主食,具有很高良好的医用价值。李时珍曾在其医书中这样记道:“滋阴补阳,健脾暖肝”,如果将黑米、红枣、枸杞等混合成稀饭长期食用,对老人与小孩都有良好的作用。

云南紫米

元朝时在我国的墨江一带普遍种植,紫米表面呈紫红色,其名称也源于此,它味道鲜美,赖氨酸的含量很高,比一般的大米高40%,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也超过一般大米,长期作为对皇室进贡的食品,专供皇室享受。其米质细密,紫色素溶于水,熬成粥晶莹剔透,食用以后对人体有补血益气的作用,是天然的滋补佳品,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血糯米

产于江苏省常熟市,已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其所含的生物此咯素和粗蛋白量要高于一般大米。

这种大米曾被列入“清朝皇宫内膳御米”之一。在民间的时候,向来把血糯米作为产妇的专用食品,因为它有补血的功效,对于产后易于失血和多病者有很好的作用,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食品。

八宝香米

八宝香米里的八宝与“八宝粥”中的八宝是不同的,这种稻米因为香味浓厚、味甜、油重、颗粒粗大、滑感强、形色美、成熟快这些优点而闻名于世。因而称之为“八宝香米”。

这种稻米产于云南省广南县八宝乡八宝河,这种独特的大米仅产于两个苗族寨子,可谓少之又少。八宝香米,是一种珍贵的以名味而著称的稻米,因为这种稻米香味太过浓郁,以致有“一家煮饭,飘香数家”的说法,这种稻米明清以来一直作为专供皇室享用的贡米。

河南香米

产于息县硬店一带,此米形似珍珠,奇香扑鼻,当地称之为“香稻丸”。

这种大米是一种很好的滋补食品,同时也具有滋补作用。在古药书中记载的“三米汤”就是用香米、莲米、红枣混合组成,可滋阴补虚,降火生津,健脾益胃,是历代地方官献给朝廷的贡米,中国历史上那位穷奢极欲、贪婪残忍的慈禧太后就喜欢吃用这种大米做成的稀饭,并给它取名为“珍珠汤”,宫廷里把用这种米酿成的米酒叫“珍珠液”。

四川香米

四川香米产于德县,属香灿稻珍稀品种,在清乾隆年间已经成为贡品。

昌德香米,头齐白圆,呈半透明状,做成的饭滋润可口、清香四溢、沁人心脾,食后口留余香,回味无穷,就连香稻的茎叶也会随风吹来阵阵清香,令人陶醉。

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谷子

谷子,又称粟,古代又做“禾”。去壳之后称做小米,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谷子原产我国,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最悠久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在我国的许多遗址中,发现了谷子的遗存物。在山西省夏县西荫村发现的古代遗存物中,有一种原始的谷粒化石。

距今约有50000多年,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谷类化石。此外,在陕西西安半坡、河北磁山、甘肃永靖大何庄以及吉林西团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墓葬中,都曾发现了炭化的粟粒或粟壳,这说明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已开始普遍种植谷子。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已有大量关于粟的记载,这可以说是我国关于粟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其实,谷子起码从商朝开始,一直到秦、汉时期,是广大人民的主要粮食。我国著名的农学家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已经记录了86个谷子的品种。近年来,我国各地共收集到谷子的品种大约有16000多种,类型极为丰富,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劳动人民所具有的智慧。

谷子的祖先称作“莠”,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常可以看到。莠其实就是狗尾草,至今仍生在原野,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杂草,它的样子秆矮、叶短、穗小,和现在的谷子相比,早已是两种模样。可见,我国古代的人民是多么的富有才智呀,把野生植物驯化成可以食用的谷子。

谷子从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而后慢慢波及到世界的各个地方。现在世界上各国所种植的谷子,都是来自于中国。目前,谷子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广,其中尤以我国的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其次才是印度、朝鲜、日本等国家。但在全世界的国家中,平均单产产量最高的是埃及。

谷子这种植物极易栽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强,它耐旱、耐贫瘠、耐酸、耐碱,尤其是耐寒,所以备受农民的青睐。我国一些较为贫瘠的山区,都种植这种作物,不但经济效益大,还能解决当地人民的温饱问题。

谷子除作粮食外,还可酿酒、造醋,而且碾米后的谷糠还是喂猪的饲料,这种作物被农家视为宝,也是有道理的。

最古老的粮食之一——黍

黍在我国古代被列为五谷之一,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粮食作物。在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关于黍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早在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黍和稷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进行栽培了。

在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中,曾挖掘出炭化的稷实,经过人们的测定,这些黍的遗存物距今大约有7800多年了,这说明黄河流域一带,不仅农业已经十分发达,同时已广泛的种植黍了。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有两个品系,一个是黍,另一个就是稷,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糜子或者黍子。

黍的营养价值极高,且耐贮存,将黍的籽粒脱壳以后,极似小米,但它要比小米大些。因其色黄,因而也就有了软黄米(黍)和硬黄米(稷)之说了。用黄米无论煮饭、熬粥、包粽子、作枣糕都别具风味,尤其是用黄米面做的炸糕、切糕尤为受人欢迎。

在我国的东北,种黍的人就更多了。当地的人民盛行吃豆包,就是用黄米面包上豆馅,蒸熟以后,可以食用。在每年的腊月里,当人们准备过年时,家家户户往往都要蒸上很多很多的豆包,冻在缸里,春节时拿出来一馏,就是美味的主食,不但可以一饱口福,还可以用来款待客人。

黍性喜温暖,不耐寒,但它的抗旱性极强,生长周期短,因此很适宜在我国的北方广为栽培,尤其是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在南方只有零星栽种。

有关玉米最早记载的国家

我国关于玉米的最早记载是在16世纪,当时玉米本身的食用价值并未被人们发现,而是被当做一种“奇花异草”。公元1563年,明代的《留青日记》中有过记载:“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可见当时我国与外国就已有了交往,外国人来朝见我国皇帝时曾将它作为进献的礼物。因此,称为御麦。“番麦”中的“番”,是因为过去的中国总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比较正统,而把别的民族视为“夷”或“番”。因为玉米来自西方,所以我国上海近郊的农民仍然把玉米称为“番麦”。玉米现在已是我国比较重要的农作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