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盛宴
45071000000012

第12章 寻求“知”“识”奥秘(2)

苏格拉底说:“这一类的事情不就是一种回忆吗?特别是当时间过去很久,或者由于人的疏忽而把事情忘记了的时候,那就更是一种回忆了。”

“确是如此。”他回答说。

苏格拉底说:“那么,当一个人看见一张画着马或七弦琴的图画时,他能不能想起一个人来呢?或者当他看见希米阿的一张画像时,他能不能想起克贝来呢?”

“当然能够。”

“那么当他看见一张希米阿的画像时,他能不能想起希米阿本人来呢?”

“当然也能够。”

“那么,所有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回忆可以由相似的东西所引起,同时也可以由不相似的东西所引起,是不是呢?

当一个人由相似的东西引起了一个回忆时,他是不是必然也要考虑一下这个回忆是否和所回忆的东西完全相似呢?”

“必然要这样考虑。”

“现在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我们说有这样一个东西叫相等,我的意思不是说一块木头和另一块木头相等,或者一块石头和另一块石头相等,或者其他类似的事情,我所说的是在这些之外的某种东西,是相等本身。我们能不能说有这样一个东西呢?”

希米阿说:“我们得说确实有这样一个东西。”

“我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当然知道。”

“我们从哪儿得知它的呢?是不是就是从我们刚才说到的那些东西得知的呢?我们不是从看见相等的木头或相等的石头或其他相等的东西而得知这样另外一个东西,即相等本身吗?你不承认它是另外一个东西吗?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这个问题。相等的石头和相等的木头,即使它们没有改变,不是有时从一方面看去是相等的,而从另一方面看去又是不相等的吗?”

“的确是这样。”

“可是相等本身会不会不相等呢?或者说相等的理念会不会和不相等的理念一样呢?”

“不会,苏格拉底,绝不会。”

“可见那些相等的东西和相等本身不是一回事了。”

“我应当说根本不是一回事,苏格拉底。”

“但是你却就是从那些和相等本身不是一回事的相等的东西得到对于相等本身的知识的,是不是呢?”

“很对。”

“相等本身可以或者和相等的东西相似,或者和它们不相似吗?”

“当然可以。”

“其实像不像并没有关系。只要当你发现一个东西使你想起另一个东西来的时候,不管这两个东西像不像,那就必然是回忆。”

“的确如此。”

“现在再来看一看,我们刚才说到的相等的木头石块和相等的东西,是不是使我们发生这样的问题:它们的彼此相等是不是和相等本身的相等一样的呢?还是它们的相等比相等本身的相等要差一些呢?”

“它们的相等比相等本身的相等要差得多。”

“那么,当一个人看见一个东西的时候,这样想:我看见的这个东西要想和另一个存在的东西相似,但是却赶不上这另一个东西,不能和它相似,而是比它不如的。我们是不是同意,当这个人这样想的时候,他必然是已经预先有了对于这个东西的知识了呢?这个东西就是他所说的前一个东西要想和它相似而赶不上它的那个东西。”

“我们必得同意这点。”

“好了,那么我们所讲的相等的东西和相等本身的关系不正是这样吗?”

“恰恰如此。”

“这样看来,在我们第一次看见相等的东西并且想着所有这些东西都要力求和相等本身相似但是却赶不上它的时候以前,我们必然已经有了对于相等的本身的知识了。”

“这是对的。”

“我们也同意了,除非通过视觉或者触觉或者其他的感觉,我们就得不到,也不可能得到这种知识,是不是这样呢?”

“是的,苏格拉底。”

“可见我们必然是通过感觉而知道所有这些感觉对象都力求和相等本身相似,但是赶不上它,这是不是我们的看法呢?”

“是的。”

“因此,在我们开始看东西或者听东西或者使用其他的感觉以前,我们必须已经在某个地方获得了关于相等本身的知识,如果我们要把我们所感觉到的相等的东西和它比较,并且看到所有这些东西都期望和它相似但却赶不上它的话。”

“这点是从我们前面所说的必然推论出来的结论,苏格拉底。”

“我们一生下来就看见东西,听到东西,并且也有了其他的感觉,是不是呢?”

“当然是的。”

“但是我们说我们必然是在我们有了这些感觉之前得到关于相等本身的知识的,不是吗?”

“是的。”

“可见我们必然是在我们生下来以前就已经得到这种知识了。”

“该是如此。”

“如果我们在生下来以前已经获得了这种知识,我们带着它一起生下来,那么我们在生下来以前和在出生的时候就不仅知道了相等本身,较大和较小本身,并且也知道了一切事物本身了,不是吗?因为我们现在的论证并不只是适用于相等本身的,而且也是适用于美本身、善本身、公正本身、神圣本身,总而言之,是适用于在我们的问答的辩证过程中我们称为‘本身’或‘绝对本质’的一切东西的。因此我们必然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已经获得了所有这些东西的知识了。”

“这是正确的。”

“如果在获得这种知识以后我们一样都没有忘记,则我们必然总是生下来就知道这些东西的,并且必然是终身知道它们的。因为知道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获得了知识,并且把它保持下来而不把它丢掉,而所谓丢掉知识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把它忘记了。是不是呢,希米阿?”

“是的,苏格拉底。”

“但是我想如果我们在生前获得了知识而在出生的时候把它丢掉了,可是在以后通过我们的感觉又重新获得了我们以前所有的知识,那么,这样一个我们叫做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不就是恢复我们自己已经有的知识吗?我们称之为回忆是不是对呢?”

“毫无疑问是对的。”

“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在用视觉或者听觉或者其他的感官感觉到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个感觉就可以在人的心中唤起另一个已经忘记了的但是和这个感觉到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不管它们彼此相似不相似:因此只有下面两种可能之一是真的,或者是我们大家一生下来就知道一切事物并且终身知道它们,或者是在生下来之后,那些所谓学习的人只不过是在回想,而学习不过是回忆罢了。”

“这是完全正确的,苏格拉底。”

“那么在二者之间你选择哪一个呢,希米阿?我们生下来就有知识呢,还是生下来以后我们才回忆起我们在生前已经知道了的东西呢?”

“此刻我还是不能选择,苏格拉底。”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问题吧!对于这个问题你一定是能够有所选择,并且你对它是可以有意见的:当一个人知道某物的时候,他能不能对他所知道的东西加以说明呢?”

“他当然能够,苏格拉底。”

“你想每个人都能够对于我们方才所讨论的问题作出说明吗?”

“我希望他们能够,但是我却恐怕明天这个时候就不再有一个活着的人能够正确地这样做了。”

“那么,希米阿,你不认为一切人都知道这些东西吗?”

“我绝不认为一切人都知道。”

“那么,他们是把他们一度所学会的东西回忆起来吗?”

“必然是这样。”

“我们的灵魂什么时候获得对于这些东西的知识呢?当然不是在我们已经出生为人之后吧!”

“当然不是。”

“那么是在出生为人以前了。”

“是。”

“由此看来,希米阿,灵魂在取得人的形式之前,就早已经离开人的身体而存在了,并且还是具有知识的。”

“苏格拉底,你所说的是没有问题的,除非说我们是在正出生的时候获得这些理念,因为这样一个时候还是存在着的。”

“好极了,我的朋友,但是我们是在什么别的时候丢掉这些理念的呢?因为我们显然不是生下来就具有它们的,正如我们方才已经同意了的。难道我们在得到它们的那个时候就把它们丢掉了吗?或者你还有什么别的时候可以提出来呢?”

“没有什么别的时候可以提出来了,苏格拉底,我没有注意到我所说的话是毫无意义的。”

“这样看来,希米阿,情形是不是这样呢?正像我们常说的,如果有美本身、善本身以及一切类似的实体存在,如果我们把我们所有的感觉都归之于这些我们知道以前早已存在,而现在为我们所知道的实体,并且把我们的感觉和这些东西比较,那么我们是不是必然要得出结论说,如果这些实体存在,则我们的灵魂也存在于我们出生之前,而如果这些实体不存在,则我们的论证也就失掉了力量呢?……”

“苏格拉底,照我看来二者有绝对同样的确实性,而我们的论证使我们得到下面最好的结论,即我们的灵魂存在于我们出生以前,而我们所讲的实体也同样存在,因为照我看来,再没有像下面这件事情这样清楚的了,即所有这些东西像美本身、善本身以及你方才所说的其他的一切,乃是最真实的存在。而我想对于它们的存在的证明也是很充分的。”

……

论智慧

亚里士多德

作者简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他总结了泰利斯以来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成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他的学术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生于斯塔吉拉城,18岁进入柏拉图学园学习,后来担任教师。公元前342年,应马其顿王菲利浦二世之召,去当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39年离开马其顿的宫廷。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在城外吕克昂的阿波罗神庙附近的运动场里另立讲坛。由此,他的学园被称为吕克昂。他的教学活动多在运动场里的散步区进行,边走边讨论问题,因此其学派又被称为逍遥学派。吕克昂树立了一个和柏拉图的学园大不相同的学风。它更注重实际,注重多方面收集材料、尝试和探索,在哲学及古代知识的许多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公元前323年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便成为政治打击的对象,他和苏格拉底一样,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后避难于卡尔基,次年因病逝世。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400~1000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核心智慧

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自然界有一种“原因”关系的存在。这种“原因”观念不同于近代以来的“因果”观念,“原因”与“为什么”相对应,并不与“结果”相对应。

阅读提示

下文节选自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哲学”一词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就是指“爱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经验和技术”都不是智慧,只有“研究最初因和本原才可称为智慧”,追求智慧是出自“人的本性”。所以,一个人爱智慧完完全全是“由于好奇”,是“为了摆脱无知进行哲学思考”,是“为了知而追求知识,并不以某种实用为目的”,这种追求活动是“最神圣、最高尚的”。一切科学、一切学术如果不是建立在无功利性的目的上,那么是不可能取得真正重大成就的,唯有那种纯粹高尚的智力成就,才能使人产生崇敬之情。

精彩美文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对感觉的喜爱就是证明。人们甚至离开实用而喜爱感觉本身。喜爱视觉尤胜于其他。不仅是在实际活动中,就是在并不打算做什么的时候,正如人们所说,和其他相比,我们也更愿意观看。这是由于,它最能使我们识别事物,并揭示各种各样区别。

动物生来自然具有感觉,它们中有些从感觉得到了记忆,有些则没有。由于这个缘故,那些有记忆的动物就比不能记忆的动物更聪明,更善于学习。那些听不到音响的动物,虽然聪明但不能学习,如蜜蜂,以及这类的其他动物。只有那些不但有记忆而且有这种感觉的动物才能学习。

那些靠表象和记忆生活的动物,很少会有经验,唯有人类才凭技术和推理生活。人们从记忆得到经验,同一事物的众多记忆导致单一的经验。看来经验大致类似科学和技术,人们通过经验得到了科学和技术。包洛斯说得好,经验造成技术,无经验诉诸偶然。当一个对同类事物的普遍判断从经验的众多观念生成的时候,技术也就出现了。例如,判断某物对患着某种疾病的卡里亚有效,对苏格拉底以及其他许多这样个别的人有效,这是经验。而判断对按类来划分的患着某种病的人,如对患痴呆症的人、患胆囊炎的人和发烧的人全都有效,那就属于技术。

对实际活动来说,经验和技术似乎并无差别,而我们看到,那些有经验的人比那些只懂道理而没有经验的人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其原因在于经验只知道特殊,技术才知道普遍。一切实际活动,一切生成都与个别相关,除非是在巧合的意义上,医生所治疗的并不是人,他或者是卡里亚,或者是苏格拉底,或者是如此称谓的其他人,他恰巧是个人。如若一个医生只懂道理,而没有经验,只知道普遍而不知其中的个别,行医时就要屡遭失败。治疗更主要的是治疗个人,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认识和技能更多地属于技术而不是经验,有技术的人比有经验的人更加智慧,因为智慧总是伴随着认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有技术的人知道原因,有经验的人却不知道。有经验的人只知道其然,而不知道其所以然;有技术的人则知道其所以然。所以我们说,各行各业的技师比工匠更受尊重,懂得更多,更有智慧,他们知道所做事情的原因(工匠们像某些无灵魂的东西,他们做事情,但不知道其所做的事情,如火的燃烧。不过无灵魂的东西按照某种本性来做着每件事情,工匠们则通过习惯)。技师之所以更加智慧,并不在于实际做事情,而由于懂得道理,知道原因。

总而言之,知与不知的标志是能否传授。所以,我们主张技术比经验更接近科学,技术能够传授而经验不能传授。所以,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的为什么,如火为何会热,而只知火热。

那超越人所共有的感觉,而最初发现了技术的人之所以使人们感到惊奇,不仅由于某一发现之实用,而且由于其智慧与众不同。

在被发现的越来越多的技术中,有的为生活必需,有的供消磨时间。与前者比较,后者总被当做更加智慧的,因为这些技术的科学,并不是为了实用。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由此,在埃及地区,数学技术首先形成,在那里僧侣等级被允许有闲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