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府仍面临着内外交困,疲惫不堪的当局仍然一再表示捍卫本币的态度,誓将美元兑卢布汇率控制在1美元兑换26~41卢布之间。众所周知的是,俄罗斯当局一直执迷于紧紧挂钩美元的汇率政策。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也表示,俄罗斯政府将履行自己的承诺,不会允许卢布大幅贬值。
为了拯救卢布,俄罗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愿俄罗斯政府救市成功,能够制止俄罗斯经济的深处恶化,也希望俄罗斯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海啸过后它的经济只倒退5年而不是更长时间。
4.英国信贷市场危机重重
英国和美国之间的那些事,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唇齿之交,鱼水之密。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英国也是推波助澜者,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首先殃及的也是英国。英国金融体系遭受重创的速度之快是局外人不可预料的,英国各大银行的行长们甚至还没有想出对策的时候,他们已经处在了这场金融海啸的漩涡中心。
这次金融危机利害,刚刚上台的奥巴马政府和他的美联储清楚,英国政府清楚。他们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和手段是那么的刚猛,但是救市的效果仍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面对金融市场上英镑货币的紧缺和停止流动,英国布朗政府俨然冒通货膨胀及损害国际金融邻国的利益而不顾,率先扩大英镑的发行量,以解救英镑的市场流通,盘活英国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2008年年底英国央行在伦敦宣布,货币政策委员会削减银行利率1个百分点至2%。降息之后的利率同英国央行成立以来的最低利率持平。英国上一次利率在2%是丘吉尔大选获胜、连任首相之时。这使一向高昂的英镑不得不低下它的头颅。对于英国央行高达1个百分点的大幅度降息,业内人士认为在意料之中。英国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威勒姆?博易特表示,英国下一步,最迟不过2009年2月可能消减银行利率直到零利率。而政策制定者甚至考虑其他的手段来重启银行借贷和复兴经济,譬如包括扩大货币供给并用它来为政府赤字融资或购买债券和股票等证券。
威勒姆?博易特的预测在2009年的2月份实现了。据英格兰银行货币委员会公布的会议记录显示,委员会在2月初的会议上一致通过实行这一措施。政府直接用现金买入银行手中的债券和商业资产,强制扩大市场上的货币流通。
扩大货币发行量,后果是明显的:通货膨胀、英镑下跌、外资抽离、政府债券信用值下降,等等。这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举动,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英国经济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不得不吃下这剂猛药。
“英国的金融货币体系已经到了面临崩溃的边沿。”持悲观主义的人士在公开场合这样讲。尽管英国首相布朗依然坚持英国经济有“足够的准备”,甚至可以领导世界经济走向复苏。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与布朗口径一致,他一边对英国经济做了任期内最悲观的预测——2009年GDP将缩水4%,但同时又坚持英国经济的复苏将从明年开始,并坚信英国经济将经历一个V形的快跌快起的过程,但人们担心的是本次经济危机变成像日本那样L形的长期衰退。
英国的经济早已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就陷入了怪圈。英国的货币市场已经冻结,银行间几乎没有资金流动,直接后果是没有贷款发放。英国的住房按揭发放数量下降了52%。最大宗的个人消费——住房按揭和汽车贷款都在收缩,市场需求随之下降,结果是经济停滞,公司倒闭,失业上升。于是银行更是捂紧了钱袋,又开始下一轮恶性循环。
英国的金融界及工业界的种种迹象显现这一恶性循环正在发生:劳埃德银行宣布2008年的亏损比预期多得多,高达100亿英镑,原因是在接手了哈里法克斯银行的商业资产后,发现其资产价格不如从前的估算。这造成该银行股价一天内下跌30%。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公司(BMW)拥有的英国迷你(Mini)车厂因市场需求下降,一天内解雇了850名员工。
这两则不相干的事件,却有着内在的联系——银行不愿意贷款造成消费萎缩,市场的缩水让银行更加谨慎。如果像BMW这样的大公司都已经扛不住,中小企业日子就更加艰难,因为它们的日常运作需要银行提供流动资金和信用保险。但目前的情况是,即使是经营良好的中小企业,也难以得到银行的直接贷款或者信用保险,结果是周转困难,面临倒闭威胁。2009年1月有数据表明英国的失业率已上升至6.3%,失业人数近200万。
英国政府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手中的武器已越来越少。英国首相布朗率先推出政府注资挽救银行业的计划,受到世界各方的称赞,甚至2008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克鲁格曼把他称为全球金融业的“救星”。但是布朗救了银行,却无法启动经济。如果美国经济无法从衰退中走出来,英国和欧洲都不可能独自脱身。可是布朗和他领导的政党必须面临一个不能回避的政治风险,那就是当一个个坏消息传来时,英国选民们是没有耐心等待的。目前工党在民意调查中落后保守党20个百分点左右,而布朗最晚必须在明2010春天宣布举行大选。如果到时候英国经济还没有起色,选民极有可能把这笔账记在布朗头上,那么工党就要为经济危机付出最终的政治代价。
面对目前的世界环境的经济压力和国内的政治选举压力,布朗首相也许是不幸,也许他又是幸运的。如果他能带领英国走出金融危机的漩涡,真像他自己信心百倍预测的那样带领世界走出这次危机,那他就是伟大的,英镑在国际货币舞台上也会是另一番天地了。
5.日本经济阴霾密布,愁云惨淡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云笼罩之下,日本国的经济体系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甚至有国际经济观察家们用阴霾密布、愁云惨淡来形容。
日本虽不是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但日本经济却以“赶美超欧”的加速度滑入经济衰退期,正当国际社会还在阻击金融危机不向经济危机转变的时候,日本经济提前出现了经济萧条的迹象。日本内阁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第四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下降12.7%。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降,也是自1974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引用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的说法,“日本现在正面临着二战结束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种种迹象显示着2009年日本的GDP可能更趋恶化。更糟糕的情况是,日本经济已经不可遏止地进入了不可控的下落状态,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更坏的方向前进。
纵观日本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支柱,不难发现,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日本经济必然要早于国际其他经济体系出现经济萧条。
日本为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能源和矿产缺乏,全部依靠进口;日本经济的第一大支柱是出口,以技术和金融出口为导向,加之工业和服务业出口;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日本银行业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日元也是当今国际货币舞台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货币之一,在国际货币储备份额中占到了十分之一之多;虽然日本的内需消费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但是日本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远低于美国和欧洲,况且日本又是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日本民众的不安全感大增,一旦世界经济出现风吹草动的波动,日本民众就会马上捂紧他们的钱袋子,以储备现金来应对各种危机。
日本内阁的一条数据显示,在2008年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的出口季率下降了13.9%,创历史最大降幅。出口减少使日本经济下滑了3个百分点。在日本出口经济中占最大比重的汽车工业在2008年的第四季度遭遇极大冲击。从一系列相关数据上来看,2008年10月,日本汽车出口较上年同期减少4.2%,到了11月汽车工业出口较上年猛然减少18.1%,而到了12月份,这一数字则扩大到了33.6%。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对此无奈地表示:“日本的这种依赖出口汽车、电子产品和资本产品的经济体出现衰退将影响全球经济的放缓。”
然而情况更糟的是,一向让日本经济自豪的旺盛内需也出现了明显下滑的趋势。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经过调查给出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日本个人消费开支环比下降0.4%,企业设备投资环比下降5.3%。日本国民的不安全感再一次大增,人们节衣缩食的程度打破了30年来的纪录。2008年日本一户家庭一年的消费支出平均约350万日元,比前一年减少1.9%,约省下7万日元,这是自1978年以来一般家庭省钱最多的一年。
日本经济出口的受挫和内需的不振导致日本国内的生产企业库存在不断累积,库存调整在未来还将持续。
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不断升高的失业也成为日本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不断升值的日元和越来越疲软的国际需求都让日本企业感觉日子难过,裁员成为企业自保的手段。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表明,在日本,2008年12月的失业率由前一个月的3.9%攀升至4.4%,创下近42年来最大升幅。当月日本失业人口已达270万,比前年同期增加39万人。日本电气公司(NEC)1月30日宣布,为应对半导体及其他一些业务的亏损局面,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裁员2万人,包括将在国内裁掉的大约1万人。日本最大的电子制造商东芝也宣布,受公司2008财年亏损达到78亿美元的影响,该公司将裁员7000人。
尽管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采取了“维持利率不变加大国债购买力度”比较保守稳健的救市措施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金融体系的冲击,但是不难看到,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或恶化,国际市场需求大量萎缩,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的崩溃,这些不利的因素仍然威胁着日本以“金融出口”为主的金融体系。
出口经济受阻,国际原材料的供应链条断裂,内需的不振,失业的增加,股市的受挫,这一系列情况证明,日本经济的坏消息都在告示着日本经济正笼罩在阴霾密布、愁云惨淡的萧条期。
6.韩国面临“双生危机”
韩国经济多劫难。1997年的那场金融危机使得韩国经济差点崩溃。韩国政府和民众经过十年来努力好不容易使得经济恢复到了健康轨道上,却再一次遭受当头棒喝。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到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中东欧、拉美和亚洲地区先后有新兴国家传出金融危机来袭的警报。而韩国是在这轮危机当中第一个遭受冲击的亚洲地区主要经济体。
尽管韩国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吸取了经验教训,并经过这十年的复苏,韩国经济体自身产生了应对的抗体。但是基于这次蔓延于全球的金融危机与1997~199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有着本质的不同,同时也基于韩国的经济基本面和韩国的金融体系,韩国在这次的金融海啸冲击中再一次成为亚洲区的排头兵。
这一次韩国金融危机的特点是由于银行危机逐渐演变成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双生危机,并且这两种危机相互纠缠,越演越烈。
韩国银行业的大量贷款来自于外国,一旦危机来临,韩国的银行和企业的资金链就出现了问题。这种问题反映到外汇储备上就是短期外债的比率过高,当投资者预期到这种局面的时候,就有可能从证券市场外逃,导致股市大跌。资本外逃的情况加剧了外汇储备面临的压力,一旦出现韩国政府无力偿还外债的局面,韩元就可能因为投资者的进一步出逃急剧贬值。同时银行的危机会造成企业贷款的困难和居民消费信贷的紧张。
韩国经济以出口作为经济起飞的最重要的引擎,加以国内旺盛的消费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国际投资机构对韩国出口在未来一年的前景持悲观预期。在这轮危机当中,欧美经济陷入衰退已经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韩国的出口。而压制韩国出口的另一个原因是韩国出口的产品结构:韩国重要的出口产品钢铁、汽车和造船都是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在全球经济下行的今天,这些产品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萎缩现象。
一度拉动韩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依靠信贷推动的投资和消费。可是这次成熟市场所带来的危机,可能会使韩国经济的这两个引擎同时熄火。因为韩国的投资和消费都是由信贷的巨额投放推动的,现在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银行——正面临无法偿还短期负债的尴尬局面。韩国经济的高增长态势在近期将难以出现。
韩国政府应对这次危机吸取了1998年的教训,并没有鲁莽采取拯救韩元的单一措施。因为他们看到即使增加韩元的流通量、使韩元贬值,也不能根本解决经济所面临的困境。由于欧美经济陷入衰退,韩国经济不会像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那样迅速复苏。而韩国的宏观经济的灰暗前景会削弱投资者对韩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即使韩国政府对银行业的债务担保,其所带来的隐形负债无疑更是加大了韩国政府所面临的债务负担。而韩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在维持金融稳定方面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只有当以韩国政府在未来的财政收入作为抵押或者能从外部获得借款的时候,韩国政府对银行1000亿美元的债务担保才可能奏效。根据现有的情况预测,韩国的外汇储备至少应该超过2700亿美元才能覆盖短期债务和可能的投机资本的冲击带来的储备损失。这意味着,韩国政府的外汇储备不足以保护韩国经济安然度过危机。而事实是在市场面临资金枯竭威胁、债券筹资出现困难的时候,政府仍然扩大赤字的政策将是危险的,这意味着韩国政府履行债务担保承诺的能力将被大大削弱。
但是面临目前的金融危机无限蔓延甚至正在向经济危机转变的当期,韩国政府是不能坐以待毙,让韩国银行业在自我挣扎中轰然倒下的。而韩国的外汇储备的数量远远不够,要补齐外汇的储备,韩国才可能阻断金融危机向其他领域的侵蚀。不过韩国政府可以向IMF借款或者向中国和日本借款及通过发行国债,筹集到足够外汇资金。如果韩国政府在短期内不能就其筹款渠道作出解释的话,韩国的担保计划很可能转变成一个利空消息。韩国政府也正是这样做的,韩国政府已经出面与日本、中国商谈货币互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