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货币战争全集
45067400000020

第20章 货币危机之下的“贸易保护”之争(6)

尽管G20峰会使与会各国领导人就抵制保护主义、重振世界贸易和投资对恢复全球经济增长的至关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然而,由于各国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压力仍在持续上升,可以预见,贸易保护主义今后将以更为隐蔽的方式频繁地发生。实际上,贸易保护主义不是单纯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而且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就像流感病毒一样,随时都在变异。

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候,中国的医药、机电及国际服务业等进出口领域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

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正在衰退,世界各国都纷纷收紧贸易政策,纷纷采取措施保护本国的制药工业,以提高行业标准为名,实行保护自身医药工业及贸易为实的保护手段有进一步升级的迹象。

对医药行业而言,遭遇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中国已经连续13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贸易摩擦不断是中国出口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2008年中国医药产品遭遇了多起对华贸易经济案件,涉及俄罗斯、巴西、乌克兰等多个新兴医药市场。其中,印度对我国发起的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调查案值达2.5亿美元以上,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遭遇的涉案额度最高的贸易经济案件。

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刘张林指出,目前能够看到明确影响中国2009医保商品出口的,有俄罗斯上调进口关税及出口补贴政策、韩国提高中药进口检测标准,以及印度正在开展的对6-APA的保障措施调查等。而像美国再次修订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对进口植物设卡,日本出台新《药事法》规范药品销售,以及欧盟启用针对草本药品生产环节规范等,目前来看并未对中国医药产品出口造成直接影响,但其从产业根本已经设置了技术性门槛,“倒逼”中医药产品进一步提高出口质量。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基础面都在下滑,国际贸易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医药行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的国家都采取明显的保护性政策,努力保护自己国家的医药行业的发展,而发达国家正在使用隐蔽性高的技术壁垒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韩国政府提高中药出口标准这样比较明确的贸易保护手段,已经让中医药出口企业应接不暇,而一些并不明显针对医药产品的更为隐蔽性的技术壁垒,往往是从提高本国药品质量等入手,这也对中国医药进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再譬如一个国家的某个行业提高产品审核标准,而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是无可厚非的,有些时候政府也是无能为力的,像沸沸扬扬的VC反垄断案就难以通过政府单方得以解决。

中国的医药行业应清醒认识到,当下或者是金融危机过后,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制裁的形势还在恶化。中国医药企业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应急措施和心理准备。

为此,中国医保商会将协助有关部门积极推出针对韩国政府提高中药材农残和重金属进口检测标准的相关举措,初步拟定20个中药品种,提高其出口农残和重金属检测标准,未来将在此基础上扩展至所有出口国市场。

中国商务部等相关部门亦正密切关注中国医药出口形势的变化。商务部新增退税目录,有部分医药原料产品列入其中。而针对医药出口下滑,中国商务部和中国医保商会极鼓励企业的医疗设备、西药制剂、中成药、生物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外注册、认证。

中国医药行业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困境。而作为技术含量更高的中国机电行业更是日子难过。

近年来,中国的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占据世界机电出口贸易总额的10%的市场份额。仅落后于美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值3887.8亿美元,增长25.4%,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8.3%,比2007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有关专家预计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机电产品出口国。但是中国的机电产品在技术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日本及瑞士等发达国家。中国目前的机电产品仍是技术成熟、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产品为主。这就造成了中国机电产品容易遭受技术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很是脆弱。

随着中国机电产品国际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面临的纠纷和摩擦越来越复杂。以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

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技术复杂、隐蔽性强、扩散效应大、影响面广,已成为当今国际规则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WTO各成员国通报的贸易新规章、新规则三分之二是技术性贸易措施。

CE标志是机电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这是欧盟最早设置了针对机电产品的严格技术性贸易壁垒;美国则对电子产品进口设置了《控制放射性的健康与安全法》,对汽车制定《空气净化法》和《防污染法》;日本推出了针对对机电产品的是JIS限制标准;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就有10多万个,德国的工业标准约有15万种;美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更是多得不胜枚举。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技术、经济优势,制定比国际标准更为苛刻的技术标准、法规和认证制度等,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处在技术中等水平的中国,在机电产品出口贸易过程中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已远远超出“反倾销”与“反补贴”案件诉讼的影响。据WTO的统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通报呈上升趋势,涉及各行业,但重点还集中于机电产品。

纵观近些年各国新出台的有关机电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中国机电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出如下特点:

其一,中国机电出口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呈体系化的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由原先针对单一产品采取单一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到针对某大类乃至相关下游产品采取体系化的综合措施,这种做法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的影响更为巨大和深刻。

其二,中国机电出口产品在环境保护方面成为各国技术壁垒的常用的借口。2003年欧盟公布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美国、日本等贸易大国也纷纷采取相应措施,这给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三,中国机电出口产品在能效问题上遇到了更为严格的考验。欧盟颁布了欧盟统一的“能效标识导则”,成为欧盟各成员国能效标识活动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加拿大等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通报了其制定有关家电能效标识的法规;在2005年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正式通过关于制定耗能产品环保设计要求框架的EUP指令,成为继WEEE和RoHS之后的第三板斧。

中国机电出口产品面临的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就主要靠中国的机电生产企业自身对其出口国的相关技术要求条款进行详细认真的阅读,在产品技术的研发方面下足功夫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满足产品出口国的技术要求。调整产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延伸和转变。政府部门要积极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联合应对体系,帮助企业突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形成企业与政府互动,共同应对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具体做法是:企业要注重科技创新,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建设自己的创新技术;企业要积极进行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而且在进行产品认证必须有所选择和针对性,企业产品出口到哪个国家或地区,就通过他们所要求和认同的认证;政府应提供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创造和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帮助企业实施“海外投资设厂”战略,避开技术壁垒;企业依靠政府主动出击积极参与WTO/TBT评议机制,争夺话语权,成为市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在某种意义上说,积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并实现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是21世纪国际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战略,认清和把握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态势,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对外开放,加大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力度,将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迅速崛起并快速进入服务贸易领域。近年来金融、保险、通讯服务、数据处理、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广告等项目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远远快于传统项目的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结构不断优化,技术、知识密集化趋势较为明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正在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迅速增长,但是服务业的出口贸易远远落后于货物出口贸易,而且长期呈现逆差状态。通过对各年度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在服务项目和内容深度方面还处在基础阶段。

发达国家无疑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仍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对发展中国家存在高额顺差。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居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长期以来都是服务贸易的净出口国。其服务贸易出口额已占各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以上;丹麦、奥地利、荷兰3国服务贸易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以上。中国的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很不平衡。但随着发达国家有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贸易的趋势,中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

可是摆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前的是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贸易壁垒日趋严重和隐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