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零阻力合作经营签约高手
45064600000064

第64章 签约与法律的关系

签约是当代社会调整各种社会主体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种手段。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体现着一定的法律制度的本质。所以,在当代社会的一切签约,都是在一定的法律制度下的签约,反映着一定的法律制度的本质。而签约的项目和内容,也只有符合一定条件下的法律要求,才是合法的,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可以说在当代法制社会里,没有任何一种签约可以置身于法律之外,法律与签约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签约活动从签约主体的确定,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签约内容的磋商,签约协议的签署,签约协议的维护,执行与争议的处理,无不受法律的制约。现代签约业务与理论的研究,只有与法律业务和理论相结合才有前途;而今的签约者也只有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知法、用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签约者。

一、签约与法律的特征

签约是社会主体间调整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社会行为。它的特征不仅仅是基于一定的需求而进行的信息交流与磋商,而且体现为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而法律(包括法规)则是国家法的意志的表现形式,是由国家有关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法律的行为规范性。

法律法规是规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违反了这种规定应受何种处罚的行为规范,是在法定情况下对一切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其二,法律的社会规范性。

法律是国家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维护国家利益与社会秩序的法律体系与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体现。因此,它具有社会规范的属性。

其三,法律的特定规范性。

法律规范必须是由国家特定的权力机关,按一定的程序制定或认可颁布,并由特定权力机关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它的执行、适用和遵守,都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这是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

其四,法律的形式规范性。

法律规范在形式上要求高度完备,不能有矛盾、缺陷,必须在结构上高度严密,对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的确认必须明确具体,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行为准则”。这是其形式上的规范性。

二、签约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当我们认识了签约与法律各自特征,就不难搞清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签约与法律的联系

签约与法律一样,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反映经济规律、调整经济利益的手段。在原始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没有可供调节划分的经济关系与物质利益,也就不可能有签约与法律这样的调节手段。只有当人类社会化以后,生产、交换与分配的经济关系发展起来,签约与法律才应运而生。

签约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手段,是通过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的方法来确认,划分或交换利益与需求,使之得以实现的。而法律作为调整权利义务关系的手段,是国家集合意志的体现。它是由国家确认和维护一定经济制度条件下,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手段,因此具有强制力,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它实现的。

签约与法律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两者都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本质。签约是在特定的领域,在特定的主体间体现其相互关系,并反映社会关系的,而法律则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并反映整个社会关系的。两者都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际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

2.签约与法律的区别

签约作为调整特定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它所体现的仅仅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共同意志,签约的结果体现为签约各方的利益(但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法律规范),无论是国家间、集体间,还是个人间的签约,它所体现的意志和利益,都是参加者各方的愿望与妥协,具有特定性。而法律作为调整整个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始终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同时也是统治阶级与社会各阶层相互妥协的结果。

签约与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这里所言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一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是以物质关系为基础的。法律作为物质关系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或表现形式,旨在对整个社会进行宏观调控,而签约所调整的仅是特定领域的具体社会关系,主要是签约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这种关系也必须符合社会法律关系,但却是在微观处理上的关系调整。

签约与法律规定权利与义务的方式不同。

首先,签约对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的规定,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否则所达成的协议无效。

其次,签约的协议结果应体现权利义务的对等,体现等价有偿、互惠互利的原则。

再次,签约权利义务的规定,必须体现签约各方的意愿,签约各方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依据签约各方的共同意志加以确认的。

而法律规定权利义务的方式主要表现在:

首先,法律对社会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规定是国家意志加以确认的法律上所设定的权利,同时意味着相对人要承担义务;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又意味着相对人享有的权利,这就是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其次,法律从结构上看,不仅规定权利义务关系,还规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条件与情况及其法律后果,构成法律上规定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假定、处理、制裁三要素,使之在结构上高度严密完善。

再次,法律对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的。

总而言之,签约与法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签约是在特定的领域或主体间体现法律的要求,而法律则在宏观上制约、规导签约活动。

三、法律对签约活动的调整制约

签约活动是在一定的法律条件下进行的,只有合法的签约才能够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法律对签约活动,从主体、客体到内容都具有宏观调控与制约的意义。例如,法律对签约主体的地位与资格的规定,对签约涉及议题的规范,对签约内容的控制等等,都充分体现着法律对签约活动的调整与制约。

1.法律对签约主体的调整与制约

首先,法律规定了当事人地位的平等,这是我国宪法所确认的原则,《民法通则》第三条,更明确了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地位的平等。这对签约者主体地位有着重要的调整作用。

其次,法律对签约者的主体资格做出了规定,如自然的成年年龄,法人资格的取得及其行为能力与范围等,都对签约的主体资格有制约的意义。

由此可见,签约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由国家法律予以确认的。签约一旦成为法律事实,签约主体也就具有了法律关系主体的性质,法律便对签约产生了调整与制约的作用。

2.法律对签约客体的调整与制约

签约客体,是指签约主体需要磋商解决的问题。签约客体不能背离法律而设置,否则签约本身就不具有合法性。法律对签约客体的调整与制约主要表现在:

其一。签约客体必须符合法律的适用范畴,也就是法律规范对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生效力的问题。签约者在设定签约议题时,必须首先研究这种法律适用范围,它应包括法律适用的对象、空间效力或时间效力。

其二,签约客体必须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使签约符合国家现行法律和政策的具体规定与要求。这也就是其守法的问题。例如,法律政策禁止收受“回扣”,签约者就不得把“回扣”作为签约议题,否则便是违法的。

3.法律对签约内容的调整与制约

所谓签约内容,是签约者意愿与利益的体现,是指签约项目的实质问题,签约内容必须与法律规范相-致,受国家法律的调整与制约。法律对签约内容的调整与制约,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法律基本原则对签约内容的调整,如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原则,对签约内容有着指导与保障的作用。

其二,高姿态体现权利与义务关系,构成了一定的法律关系;而签约内容体现着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受法律维护的权利义务关系制约,签约内容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必须与法律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相一致才是合法的、有效的。

其三,经济合同法律制度对签约内容的调整与制约。我国法律对经济合同的形式、内容、种类、成立的条件等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这就为签约提供了法律依据,对签约内容起着重要的指导、规范与制约的作用。签约者只有严格按法律规范的要求签约签订合同才能使签约成果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