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零阻力合作经营签约高手
45064600000022

第22章 选择合作对象的原则

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成为合作对象?它要具备合作所需要的能力,还是需要具有合作的诚意,或是其他什么标准?的确,万事开头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环境的差别,具体的合作对象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对众多合作案例的分析,优秀的合作对象的共同特质被凸显出来了。

一、避免空心化

在企业选择合作对象过程中,合作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知识的投资回报,是对自身知识的维护与发展。因此,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应该努力避免因合作造成的自身能力的空心化。对于参与合作的企业,最大的风险是合作对象使用自己原先的技术来反对自己,以及在合作中企业完全失去控制合作关系的能力。当企业处于能力弱小、又没有过硬的创新技术的时候,最好别奢望大公司能够与自己合作,否则很可能会因为没有能力来制衡大公司而无法控制合作局面。

二、重视信誉

合作伙伴的信誉既是其能力与资源水平,特别是知识资源水平的标志,又是其采取合作行为的基础。越有信誉的合作伙伴越会重视信誉、有良好的社会网络资源等方面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其合作能力与合作知识的显现,在与有良好合作业绩的合作伙伴的合作互动中,沟通、协调方面的成本将大大减少。此外。有良好合作业绩的合作伙伴,会重视合作,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因为,机会主义行为不仅会葬送现有的合作关系,还会危及过去的合作网络。因此,与这样的企业合作,其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往往都较低。

三、熟悉与相近性

彼此熟悉是建立合作关系的良好开端,因为彼此的熟悉可以减少信息搜索成本和谈判成本。我们不妨认为熟悉也是一种社会距离,是介于陌生人与朋友之间的一种关系。通常,陌生人关系是市场交易的关系距离。而朋友则又太近,因缺少监督与制衡,朋友关系极易产生腐败;而熟悉则是一种处于这两者之间的社会距离。

文化上的近似则可以大大降低沟通与协调成本,容易形成彼此之间的吸引。因为,在合作过程中,相对于市场交易和内部一体化,沟通—协作成本是合作中的主要成本之一。而文化的相近则能够有效降低这一成本,提高合作效率。文化的相近并不是指语言的一致性,而是指文化气质的相近,如开放度、包容性、对技术创新与组织学习的重视程度等等。合作方如果同样具备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则他们之间将更容易对合作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并能够有效地促成知识之间的流动与分享,知识的输出。与输入通道都能够保持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