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盛宴
45061100000040

第40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说(8)

在美国,由个人作出主要决策,反映经济学家的信念,这对于保持经济效益是必要的。但是经济学家同时也认为:政府进行某些干预也是需要的。找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经济上的适度平衡是经济分析的中心问题之一。

许多政治候选人竞选时所采用的口号是“和平与繁荣”,而却因没能维持经济繁荣导致了下台。一个普遍的公众信念是,政府有责任维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并为增长创造一个有利的经济环境。

《经济学原理》

——尼可拉斯·格里高利·曼昆(美)作者简介尼可拉斯·格里高利·曼昆(1958—),一位具有奇才的年轻学者。29岁时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教授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曼昆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白宫的经济顾问,国家经济研究局所属的货币经济计划部主任,还被聘为国会预算办公室及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

他的主要著作是:《经济学原理》。

历史定位曼昆是美国当代极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上的贡献既表现在他对经济学教材的撰写上,也表现在他对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上。前者主要是指他撰写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后者则表现为他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对经济理论和政策所作出的许多贡献。他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原理等多方面均有独特研究,他在畅销的报纸杂志上撰写的文章成为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内容之一。

该书在内容上主要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贯穿于书中的始末,而且运用它们对贸易、供求关系、销量和生产、企业行为和行业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

一般来说,经济学一向被人们认为是一门非常枯燥而又难懂的学科,进入“数理经济”时代,又出现了大量的推算和公式,让人一看就害怕,因此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一本简单明了的入门教材就显得特别重要。本书的一大特色正在于此,它采用的介绍方式很平易近人,让人很自然地就进入了经济学知识的海洋中。因此,本书的读者范围很大,它既能做高等学校的教科书,又可以使只有中学文化的人也很容易读懂,可谓是“雅俗共赏”。

背景链接

如今,经济学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很多人出于爱好或适用的目的纷纷开始学习经济学,介绍经济学知识的教材也纷纷涌现,于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便脱颖而出。该书一经出版,便发行达20多万册,这在现在的经济学界可谓是一个奇迹。该书的出名虽然和曼昆本人的名气有关,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该书是货真价实的好书,从内容上讲,它完全无愧于140万美元的价格。

内容简介

一、学习经济学的原因

在序言中曼昆指出,我们之所以在即将进入21世纪时还要从事经济学的学习,主要是基于下面三个原因。

首先是学习经济学可以使我们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对通货膨胀、明星高报酬、住房等问题有更好的了解。

其次是学习经济学能使我们更加精明地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它虽不会让人富有,但却给了我们一些有助于我们致富的工具。

再次是学习经济学会使我们对经济政策的潜力及其局限性有一个更为清楚的理解。

二、曼昆的十大原理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产生来源。所谓稀缺性,是指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对经济学的研究可从多方面进行,但曼昆能用几个中心思想把这个学科统一起来,提出了十大原理,而本书的其他部分,都是为了说明这十大原理的。

这十大原理能从三个大的角度进行区分,也就是说它们回答了三个大问题,即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整个经济如何运行。

1、人们如何作出决策是第一个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曼昆提出了四个原理。

(1)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这是第一个原理。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获得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那么所谓的决策,就是在这两件东西中进行选择,最后有所取舍。曼昆举例说明,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那么,他们如何去分配时间呢?有的人把所有时间花在学习经济学上,有的人全部花在学习心理学上,还有的人把时间分割成两部分,分别花在学习经济学与心理学上。这就是一种交替关系。

当然,交替关系决不只限于简单的分配,还有另外一种类型,比如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效率是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给社会上的每个成员。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所以政府决策时,必须有所侧重。比如在考虑福利政策时,像失业保障等政策是帮助那些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成员,而个人所得税等政策则是要求经济富有者对他人给予更多支持,这些都对平等有好处,但却降低了效率,因为“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成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也就变小了”。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这是第二个原理。因为人们都面临着交替关系,因此,在作决策时人们就要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问题是一项行动的成本往往并非很轻松就可计算出来。

曼昆举例说,关于是否上大学就存在不同的选择。上大学能使知识丰富,以后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这是其收益,但也需要成本,比如学费、书籍、住房与伙食等,都要加起来,但这样加起来的总和并不等于上一年大学真正所放弃的全部东西;而有些东西又不是上大学的成本,因为你就算不上大学,也得要吃要住,只有在大学的吃住比其他地方贵的差额才是其成本。事实上,大学里的吃住成本往往比社会上的还要低,这个成本又该怎样计算呢?此时,大学里吃住节约的钱却成了其收益,而上大学最主要的成本还是时间,因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看书、听课上,就不能再去工作,从而不能挣到钱。于是曼昆提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它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这是第三个原理。作者认为生活中有很多决策都和对现有计划进行小的调整有关。这种调整就是所谓的“边际变动”。曼昆举例说,当有人问你他应上多少年学时,你就不能将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与一个没有上完小学的人的生活方式的比较告诉他,因为这并不能帮助他作出决策。他可能已受过了一定的教育,只是考虑应否再多念一两年而已。因此你应告诉他,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及所花的额外成本是多少,这样他就可评价自己多上一年学是否有价值了。因此,作为理性人,他们常常会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这是第四个原理。人们作出决策是在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之后进行的,当成本与收益变化时,人们的决策及行为就会发生变动。因此,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这种激励既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举个例子来说,在苹果价格上涨而梨的价格不变时,人们会决定多吃梨而少吃苹果。这是因为买苹果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却决定雇用更多的工人摘苹果,因为出售苹果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了,这便是一种激励所带来的反应。

对于公共决策的设计者来讲,激励在决策行为中的作用显得更重要。公共决策涉及公众私人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假如决策者不能考虑到这一点,他们的政策就会适得其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是第二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可用三个原理来解释。

(1)交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这是第五个原理。在贸易中往往存在着竞争。贸易和体育竞赛不同,不一定是一方胜利而另一方必然失败,它能达到“双赢”的效果。竞争的结果是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贸易使一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擅长的活动,并享有各种各样的物品和劳务。”因此在国际市场中,他国既可以是本国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是本国的伙伴,它们并不矛盾。

(2)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这是第六个原理。在怎样分析资源这一问题上,一向有两种方法,第一是中央计划,第二是市场机制,前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后者实行的便是市场经济。

就如同苏联与一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它们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谁来生产,怎样分配等,认为只有政府才可使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最好的效果。然而这些国家纷纷解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机制的不足之处。市场经济是指“当许多企业与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已经不复存在,而被很多企业与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决策包括企业雇用谁,生产什么,家庭为哪个企业工作,有收入买什么等。这就需要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

(3)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这是第七个原理。曼昆指出,市场经济虽有许多优点,然而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有市场失灵等。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之所以会失灵,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人的福利带来影响。外部性有好也有坏,污染便是一个不良的表现。

市场势力是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原因。所谓市场势力是指一个经营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明显的有效的影响力。由于市场经济不能保证资源有效配置,也无法兼顾公平,因此政府的作用就是必要而积极的。政府能弥补市场经济的一些缺陷,从而使公平和效率都得到照顾。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是第三个大问题。这一问题可用以下三个原理加以解释。

(1)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产品与劳动的能力。

这是第八个原理。世界各国贫富不均,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原因在于生产率的差别。所谓生产率是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量。在富裕国家,由于生产率水平高,因此人们生活水平高,与之相反,在贫穷国家,由于生产率水平低,因此人们生活水平也低。

在曼昆看来,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对于公共政策的选择有深远意义。因为在考虑一项政策的影响时,关键问题就是政策怎样影响到我们的生产能力。

(2)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这是第九个原理。这是一个货币理论,指的是通货膨胀这一现象。所谓通货膨胀就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量的增加,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几乎都是由于这个原因。

(3)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这是第十个原理。通货膨胀虽然有害于经济的发展,然而政府却很难彻底地去消灭它,原因在于降低它时就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这便是一个两难问题。这一问题能在菲利普斯曲线上反映出来。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反映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的曲线。好在二者的相互替代仅是一时的,因此并非不可救药。

上面的十个原理是该书的中心命题,而该书其余部分都是围绕这些原理来论述的,或者说是这十大原理的具体阐述。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经典语录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对现有计划进行微小的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变动来作出最优决策。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洛杉矶经济、美国经济,还是全世界经济,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群体而已。

乍一看,市场经济的成功之处是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提高普遍的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各国经济增长》

——西蒙·库兹涅茨(美)

作者简介西蒙·库兹涅茨(1901—1985),美籍俄裔经济学家,经验统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出生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城一个犹太人家庭。十月革命之后,他进入了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22年,库兹涅茨告别故土,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专业。1923年获经济学和数学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1924、1926年分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受到学术界前辈的重视。美国制度经济学派创始人米切尔教授,对他很赏识,把库兹涅茨招到自己的门下,亲自担任他的指导老师。从此,他开始了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他的主要著作有:《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收入的长期变化》、《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现代经济增长:比率、结构和扩散》、《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等。

历史定位《各国经济增长》是库兹涅茨的主要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在尽可能多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国民收入和总产值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各国现代经济增长特征和原因的比较研究。该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对后人利用统计资料研究经济增长提供了全新的有效的方法。《各国经济增长》是美国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背景链接

20世纪30至40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费夏、C、克拉克、赤松要、里昂惕夫和西蒙·库兹涅茨等人。18世纪中叶之后,工业部门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下突飞猛进,服务部门也有较大扩展。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工业部门衰退,从统计上体现出服务部门在经济中的明显优势。于是,人们回忆起17世纪中期配第的朴素思想。新西兰经济学家费夏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再次提起配第的论断,并首次提出了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产业结构理论开始粗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