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不知的世界常识全集
45060300000039

第39章 美丽的地球——非洲(4)

奶树:在北非摩洛哥西部,生长有一种奶树。这种树的花球凋零时,在蒂托处就会结出一个“奶苞”,苞头尖端生长了“奶管”。“奶苞”成熟后,“奶管”里便溢出黄褐色的“奶汁”来。而奶树根上恰巧又丛生着许多幼树,这些幼树像小孩一样依偎在母亲身旁,大奶树分泌出来的“奶汁”,由奶管满出,下面的“子女”们便用狭长的叶面吮吸“奶汁”。有趣的是,当幼树长成后,大奶树便自然地从根部发生裂变,和小树脱离并“断奶”,大奶树被分离部分的树冠也随即开始凋萎,以利于幼树经风雨、见世面,接受阳光雨露,开始独立生长。

炸弹树:非洲北部地区有一种名副其实的“炸弹树”,果实大如橘子,果皮坚硬呈金黄色。到成熟时它会突然爆开,犹如小型手榴弹,杀伤力很大,外壳碎片能飞出20多米远。爆炸后往往在附近能拣到被炸死的鸟类。

洗衣树: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冬季湿润,夏季干热。在这里有一种十分奇特的树,主干挺直,树皮红色,枝粗叶阔,进入树林,仿佛来到了一座绿顶红柱的天然宫殿之中。当地居民称它为“普当”,意思是“能除污秽的树”。用它洗涂衣服,洁净清爽,因此称它为“洗衣树”。当地居民只要把脏衣服捆在树身上,几小时后,在清水中漂洗一下,就很干净了。

原来,在普当树的树皮上有很多小孔,能分泌黄色的碱性汁液,这是它自觉排除体内的多余碱性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方式。

夫妻树:在非洲摩洛哥的山区,有一种名贵的夫妻树。这种树在生长时,两株枝干环抱在一起。夫妻树能长到10多丈高,树叶繁茂,每年要开两次花,结两次果。但两株树当中,只有一株树能开花结果。花是金黄色,果是淡红色,非常好看,当地人管它叫“红珠子”,但不能吃。

栽植这种树时,必须在夫妻树的雌雄树上各砍下一根萌蘖,然后把萌蘖的下端削成斜面,并把两个斜面紧贴在一起,再行栽植。如果只栽植一根萌蘖,它便活不成了。

笑树:非洲卢旺达的艺密达蓝哈德植物园中,长有一棵高7米以上的黑褐色大树,每当风吹时,它便发出哈哈哈的笑声,因此人们叫它“笑树”。笑树会“笑”,是因为在它的枝桠间长有许多铃铛状的皮果,果壳上布满了斑斑小孔。皮果里面生有许多像小圆珠子似的皮蕊。当风吹动的时候,皮果便左右摇动,里面的皮蕊不住地撞击果壳,而发出类似人的笑声。

发福的木棉:非洲热带草原生长着一株木棉树,高度有20米,树身直径在10米以上,体型特别怪异,树皮像大象皮肤那般粗糙,有点接近变态繁殖,令人大为惊讶。它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拍照。

产酒竹:在坦桑尼亚的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奇特的竹子。该竹的外观与其他竹子并无多大差别,但令人不解的是,竹子会溢出清凉的酒来。酿酒的方法是:把这种小青竹砍成一节一节,削成竹尖,插进酒瓶中,让清泉经过竹节滴入瓶内,过了一昼夜之后,这瓶子就盛好满满一瓶佳酿,浓度足有30度。据当地人说,这种“竹酒”清香宜人,味道醇厚,常喝不仅能够解渴消暑,还具有强身健体作用。

醉树:南非有一种叫玛努拉的树,其果实味美多汁,可以酿酒,非洲大象最喜欢吃这种果子。但由于人的胃里的温度很适合酿酒的酵母菌生长,因此一旦吃了这种果子后,再喝进一些水,便会发酒疯,或狂奔不止,上蹿下跳,或东倒西歪,呼呼大睡。

音乐树:在象牙海岸有一种柳树,每当微风轻拂,它便发出幽雅的“琴声”。原来,这种柳树的叶子纤维组织甚密,一碰击就会发出优美的音响。扎伊尔蒙博托湖上有一种荷花,花很大,基部有四个气孔,气孔内壁上覆盖着一层膜,微风从气孔中进入,吹动干燥的花膜,花便发出一种如音乐的声音。

鞋子树:非洲有一种天然的鞋子——叶鞋,是用一种树叶缝合的。这种树生长在利比里亚的东北部,树高约十二、三丈。它的叶片有一尺多长,叶片中间厚而坚硬,形如鞋底;四周则是青绿的叶衣,薄而柔软,好似鞋帮。把这种树叶摘取下来,将叶衣往上卷起,用针线缝合,便是一双“鞋”了。一双鞋可以穿上七、八天,特别适合下雨或走远路时穿。

凉席树:几内亚人用一种阔叶树的叶片来做天然凉席。这种树形如芭蕉,高约3丈以上,四季常绿,它有着巨大的叶片,长达2丈,宽1丈多,叶片光滑,不生毛刺,而且具有一种特殊的清香。人们把这种树叶割下来,每天午睡或晚上乘凉时就地一摊,睡上去感到特别凉爽舒适,就是用于垫床,也是上好的凉席。

牙刷树:在非洲的坦桑尼亚,有一种高大的树木可以做牙刷,还含有牙膏,人们称它作“牙刷树”。牙刷树树干上的纤维富有弹性,含有皂质和薄荷香油,柔软润滑,气味芬芳。削上一块木片,稍微加工一下,就是一支牙刷,刷起牙来泡泡飞洒,满口清香。

香肠树:在茫茫的非洲大草原上,耸立着一棵棵奇特的大树,树上挂满了一条条形似香肠的果实。长长短短、大大小小,随着长长垂下的藤须在飘荡,真像肉食铺中一根根用麻线系着的香肠,所以这种树又被叫做香肠树。一棵香肠树上结的“香肠”足有10斤重。

你知道见血封喉树吗

1850年的一天。黎明前,薄薄的晨雾笼罩着加里曼丹岛伊兰山脉附近的一个小山村。村子里静得有些异常,连孩子的哭声和狗叫声也听不到。因为,英国殖民者已在岛的北部沿海登陆,很多迹象表明,英军将要进攻这个小山村。妇女和儿童隐藏至密林深处。其他村民都在紧张备战。一部分人小心翼翼地将一种大树的树皮划开,破口处很快渗出一种黏黏的白色浆汁。浆汁集中于盛器。另一部分人将植物的硬茎削成箭头,然后把箭头浸泡在浆汗中。不多一会儿,一支支药箭便制成了。

雾气渐渐散尽,山树的面貌已显现出来。在这个群山环抱的村庄里,只有一条小路通向外界,周围全是莽莽苍苍的连绵原始森林。

那被割取乳汁的大树,当地人都叫它“胡须树”,它树干笔直高大,树冠如一朵朵绿云“浮”在半空。最出奇的是“胡须树”的板状根。由于树干粗壮,热带地区又常刮大风,下暴雨,所以胡须树常常长出粗壮的板状根,如火箭后部的翼片支撑着硕大的树干。

突然,“咚咚”的鼓声响了起来,这鼓声意味着已经发现了敌人。村民们马上躲进一人多高的草丛,做好了战斗准备。

来犯的是英国侵略者,他们一个个趾高气扬,对鼓声充耳不闻。对于他们来说,攻下面前这个小小的村庄,还不是“小菜一碟”?所以他们依然排着整齐的队伍,敲着军鼓,吹着洋号,神气活现地走着。

忽然,从道路两侧的丛林中,无数支箭嗖嗖地朝英军士兵射来。起初,英军士兵并不把这些飞箭放在心上。然而,慢慢地,他们发现不对劲了:中箭的人一个个倒下去后就再也没有声息。英国人发现,凡是被这种箭射中的人,都无一幸免地倒地死亡。英国士兵以为是碰到了魔鬼,忙不迭地背着伤员,狼狈地逃窜。

从那以后,进犯加里曼丹岛的英国士兵只要一听到鼓声,便会吓得浑身像筛糠一样抖个不停。人体化验的结果表明,这些中箭的士兵全都是死于血液凝固,心跳骤停,肌肉松弛。原因是“胡须树”的树汁中含有剧毒的强心甙,它们进入血液就会造成致命的后果。

后来,植物学家终于弄清了“胡须树”的身份。原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见血封喉树。

了解见血封喉的人,都知道它的厉害,若是有人割破了树皮,不小心将流出的乳白色汁液弄到眼睛里,眼睛即刻就会失明;吞入口中,心脏很快便停止跳动。即使不慎沾染燃烧树叶所产生的烟气,身体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科学家告诉我们,见血封喉又叫箭毒木,这种桑科大乔木,树叶常绿,树干可长到25~30米高。它们挺拔粗壮,树冠亭亭如华盖。

见血封喉的叶子呈长椭圆形,有10余厘米长。特别是幼嫩的枝叶上,每每长出许多又粗又长的“毛发”。这种“毛发”酷似男子下巴上的胡须,“胡须树”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

见血封喉开的黄花很小,很香,而且有雄花和雌花之分。花开又花落,枝条上就慢慢结出梨形的芳香果。果肉渐渐成熟,颜色会变得鲜红鲜红的,十分好看,但不宜食用。

见血封喉主要产于非洲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我国的海南、云南等地也有少量分布。从上述可知,目前,见血封喉的树汁含有剧毒的强心甙。但是,有毒的强心甙,若剂量控制得当,可以发挥明显的强心作用,成为救命药。见血封喉树已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名单,加以保护。

菊花也能催眠吗

在非洲坦桑尼亚的野外,生长着一种具有强烈催眠作用的菊花,只要人和其他动物一闻到它的气味,就会马上陷入昏睡状态。如果闻它的气味的时间长了,就会昏睡好几天。当地人都把这种催眠菊花用来作为捕猎犀牛等野生动物的工具。

植物中也有“眼镜蛇”吗

非洲有一种草,植株虽不高,但比较粗硕,外观极像一条有着镰刀状脖子、目光凶狠、随时扑向进犯者的眼镜蛇,所以,当地人都叫这种草为“眼镜蛇草”。眼镜蛇草这种拟态生长的“高招”,完全可以吓住那些前来掳食的山羊、野兔等食草动物。眼镜蛇草不仅具有“拟态”的高招,而且还具有猪笼草、狸藻等食虫植物的“绝招”。植物“捕食”,要靠“陷阱”,眼镜蛇草则靠叶端表面的无数小孔做陷阱,以自身散发的臭味为“诱饵”。那些嗜臭成性的昆虫循味而来,落在它的叶子上,一不小心就会落进小孔里被粘住。随后,它们便被眼镜蛇草自身的酵母分解成易被植株吸收的养分。眼镜蛇草这种一身具备两种生存“高招”的植物,是它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身保护的一种本能。

使人闻到就“醉”的草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支复维纳山区,生长着一种神奇的醉草。它散发着清郁的芳香,人闻到它的气味便会像喝醉一样,走路东倒西歪。如果在它的旁边连呆上几分钟,就会醉得连路都走不成。因此,当地人叫它为“醉人草”。

你见过人面果吗

在东非国家肯尼亚的东部,生有一种奇特的水果,果实呈扁圆形。奇特的是果子前面为银白色,后面是赤黄色。果实上有些突出的果疤,巧似人脸上的眼、鼻、嘴、眉,而且分布得亦如人的五官那么匀称。因此整个果实看起来仿佛是一张小孩的脸。人们称它为“人面果”。人面果是一种叫“婆其格利德”的果实。这种树每年三月开花,五月结出拳头大小的果实。每当收获季节,那压满枝头的累累果实犹如枝叶扶疏间的一张张小脸,特别惹人喜爱。

百岁兰为什么在沙漠中也能长出大叶子

几百年以前,一位名叫乔治的欧洲探险家来到非洲西南部沿海一个叫鲸湾的地方。他在鲸湾附近的纳米布沙漠见到了一片极为荒凉的景色:眼前一片黄沙和碎石,一丝绿意也没有。乔治感到十分失望,正准备返回去,忽然,他的眼睛一亮,发现沙地上居然有几只“大萝卜”!

那“萝卜”生长在宽而浅的谷地中,茎粗1米左右,高仅20~30厘米,顶部像个大木盆。“木盆”边缘是两片厚厚的带状叶,宽约30厘米,长2~3米,弯弯地垂向两侧。“萝卜”的生长虽然缓慢,但却可以连续生长100年以上。因此,被人称做“百岁兰”。

冬去春来,百岁兰的茎年年在加粗,到了开花季节,茎的顶部抽出鲜红色的穗状花序。这种花主要靠风力传粉,种子则生有“翅膀”,凭借着大风,飞到别处生根发芽。

终身生活在纳米布沙漠上的百岁兰,不仅不怕干旱,而且还能长出巨大的叶片,这是为什么妮?原来,百岁兰的根扎得很深,能吸到地下水。纳米布沙漠濒临大海,来自海上的雾气落在百岁兰的叶子上也能成为露水滋润植株。

你知道漂洋过海繁殖的植物种子吗

在非洲东部印度洋中的塞舌尔群岛上有一种椰子树,叫复椰子树。它的种子可以在海上漂浮到印度、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马来西亚、桑给巴尔沿岸等地,尤以马尔代夫群岛最多,故又叫马尔代夫椰子。它的种子在植物界中算得上是最大的了。一粒种子长达50厘米,中央有个沟,好像两个椰子合起来一样,重量竟能达到15千克。它的整个果实可长达75厘米,重25千克。

复椰子树属于棕榈科复椰子属,树高15~30米,树干通直,直径约30厘米,叶呈大扇形,长7米,宽2米,雌雄异株。复椰子树的果实也像椰子一样,果皮是由海绵状纤维组成的。去了这个纤维,就能见到有硬壳的内核,即种子。复椰子树的花从授粉结实到成熟需历时13年,其种子发芽需历时3年,要求强烈的阳光,并且每年只长出一片叶子。

复椰子汁稠而醇香,是酿酒的好原料。椰肉可以治病,煮汤饮服可治吐血或久咳不愈;椰肉还可榨油,能用于烹调、点灯或制洗涤剂。叶可以纺织草帽、草席和盖房顶之用。树干木质坚硬,可用于建筑、造船和制作家具。椰壳可雕刻成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