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古城西安南郊15千米,有一处地方叫阿房村。那里可以看到一大片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台基:周长31米,高20米,当地人称它郿坞岭,是秦代著名宫苑阿房宫的遗址。当年这里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如今只见碧天黄土,满目荒凉。
相传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并吞六国,统一了中原。他觉得自己功盖三皇,威遏五帝,称自己为始皇帝,就是历史上大家熟悉的秦始皇。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命人将和氏璧刻成玉玺,传千秋万代。又嫌咸阳的皇宫太小,选定渭南上林苑建造宫殿。据《史记》记载:为了建造宫殿和陵墓,动员的民工就达70万。关中的石料,楚、荆等地的木材千里迢迢地运来。以至当时流传“蜀山兀,阿房出”的民谣。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经常梦到被刺杀。有一次在梦醒后,走出一位近臣,躬身曰:“启奏皇上,刚才所惊莫非为刺客所虑?”“唔。”“此事臣已思虑多时,有一法可令身怀刀刃的刺客无法潜入内宫。”秦始皇看了他一眼。“皇上还记得吕不韦吗?此人虽心术不正,但略有歪才。他写的那本《吕氏春秋》一书中有“慈石召铁”之说,臣已试过,确实灵验。只要用慈石(古代曾称磁石为慈石)筑门,刀刃被慈石门吸引,刺客即会暴露兵器而被擒拿。”“什么是慈石?”臣答:“慈石好比是铁的母亲,儿子见了母亲就迎向慈母。”“哪里去找慈石?”臣答:“古书管子上曰:‘上有慈石,下有铜金。’所以在铜、金矿山上可找寻到慈石。”听到这里秦始皇笑了说:“好吧!用慈石来筑北门,外杂人都要从北门入宫。”
可是秦始皇的磁石门并没有阻挡住秦王朝灭亡的命运。秦始皇死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揭竿而起,项羽率领的大军冲进了阿房宫。一场大火烧了整整三个多月才渐渐熄灭。阿房宫成了一堆瓦砾场。不过据历史记载那座用磁石筑成的北阙门倒幸免于难而留了下来。
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出自晋书《马隆传》。说的是晋代的时候,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羌族,不时骚扰陇西、酒泉一带的边境,名将马隆奉旨带兵出征。由于羌人身披铁甲,剽悍异常。一开战马隆接连吃了几个败仗。后来马隆想出了一条妙计:在一条崎岖狭窄的山道两旁垒放了许多磁性很强的磁石。交锋时,他先派少数散兵诱敌,且战且退。把羌人引到这条小道上来。由于羌兵身披铁甲,受到磁石的吸引力,动作迟缓。此时埋伏在两旁山峦上,穿着皮革战服的马隆精锐部队冲杀下来,舞动刀枪、行动敏捷,吓得羌兵以为有神灵相助,丧失了斗志,全军溃败。从此马隆在羌人的心目中成了不可战胜的“战神”。
上面两种传说听起来有点离奇。据南北朝时代名医陶弘景的记录,当时最好的磁石块能吸住一二斤重的铁刀,由此推想这些传说故事是有一定的依据。磁石在我国古代很早就被用作药物,用于治病。战国时代的药方五石散,其中就有磁石,相传魏晋时代的文人都很喜欢服这种药,这种药可以祛风湿、通关节、养肾脏,消痈肿。但药性燥热,常常使皮肤发干、发痒。所以魏晋时代的文人都喜欢穿广袖宽大的衣服,也就是这个道理。
无独有偶,西方也流传着许多有关磁石的神奇传说。相传第一个发现天然磁石的是古希腊时代的一位牧羊人,他名叫玛格乃斯,一天他把羊群赶到艾达山坡,忽然,他拿着的铁棍被山石吸住了,钉了铁钉的靴子也被山石吸住了。这件事传开来,引起了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的注意。他派了学生从那里找来了一些石头,仔细研究。泰勒斯本来就认为万物都充满了灵魂。所以他就用灵魂来解释这种磁石吸铁现象。他还给石头取了名字,叫玛格乃脱,这是按矿石产地的地名(土耳其、麦克纳西亚)的读音转化而来的,现在英文中就用这个字magnette作为磁石。
生活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也有着自己关于磁石的传说,阿拉伯民族都信奉伊斯兰教,教徒通称为“穆斯林”(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顺从者”),他们只信奉一个神,神的名字叫“安拉”,也称为“真主”。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他去世之后,巨大的灵柩被安放在麦地那城的先知寺内,于是麦地那就成为穆斯林朝觐的圣地。每个穆斯林都坚信,先知的灵柩是没有任何支撑悬于墓室之中,据说这是因为墓室的拱顶用磁石砌成,而巨大的磁吸引力使棺木凭空悬起。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这样神奇的设想恐怕是办不到的。即使磁力恰好与棺木的重量相等,但这是一种不稳定平衡,因为磁力是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的,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平衡就会被破坏,棺木就会下落到地上或被吸引到天花板上。但是,如果利用同性磁石相斥的原理,把一部分磁石铺在地面,另一部分磁石安装在棺木的底部。由于同性磁石间的相互排斥使棺木悬浮在空中,这倒是一种稳定平衡。现代的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