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垃圾与环境
45044800000014

第14章 人类的行动(1)

面对日益严峻的垃圾污染,如若人类还是无动于衷,任其发展,总有一天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要让位于垃圾。垃圾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也一定能够通过人类活动将其消除。

对付垃圾的武器

垃圾这个张牙舞爪的魔鬼,造成了令人头痛的环境公害。难道我们对此就毫无办法了吗?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不是天生的,它是由资源转变成的,它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打败垃圾魔鬼,关键在于找到一把锋利的剑,这把剑就是:垃圾的减量化,垃圾的资源化,垃圾的无害化。

在了解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之前,我们首先来一趟垃圾之旅,看看垃圾出了我们的家门后,都去了哪些地方?通常人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垃圾的?

一、垃圾之旅

为了了解垃圾的去向,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志愿者史立红曾跟着垃圾走了一圈,我们不妨跟着她一起走一走。

第一站:楼区垃圾装箱。在北京察慈小区,我们看到保洁员每天早上4∶30到8∶00,把小区里5个楼的垃圾运到集装箱里,再把集装箱装上垃圾车运走。垃圾的运输费每天是100元,而每户每月交的2.5元卫生费只够给小区雇的民工发工资。

第二站:垃圾转运站。北京东、西城区的部分居民生活垃圾被运到亚运村北边的大屯转运站,我们在这里看到,一箱箱垃圾被倒入料槽,进行挤压紧缩,被压缩后的垃圾被送进巨大的斯太尔装运车内。

第三站:垃圾填埋场。我们跟着垃圾车来到北京阿苏卫卫生填埋场。这个填埋场占地60公顷,分南北两区,南区下挖10米深,挖出的土堆在北区,每填一层垃圾,就铺一层黄土,避免垃圾暴露。

原来,垃圾是跑到填埋场去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焚烧量甚微。

为了消纳上亿吨的垃圾,我国建设了一些垃圾填埋场。大中型的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有:日处理量2000吨的北京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日处理量1200吨的广州大田山、杭州天子岭卫生填埋场;日处理量1000吨的苏州七子山、广州里坑、福州红庙卫生填埋场;日处理量350吨的广东中山市卫生填埋场;日处理量210吨的包头青山卫生填埋场。

二、垃圾处理方式

说到垃圾填埋场,人们会问,除了填埋外,还有其他处理垃圾的方法吗?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在露天堆放、卫生填埋、焚烧、堆肥与分类回收、综合处理、重复使用。

露天堆放就是把垃圾堆放在某一地点,不采取任何措施。此法最不卫生,堆放场就是病虫、病茵的繁殖地。而且,污染也最严重,垃圾堆中的病菌和脏物会在刮风时卷入空中,污染空气,也会在下雨时随水乱流,污染水源。因此,此法已在许多国家被禁止。可是,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绝大部分仍是露天堆放。

卫生填埋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传统的堆放、填坑基础上,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工程技术。卫生填埋必须进行科学选址、场地防护处理、周密的填埋计划、渗出液收集和处理、填埋气收集和处理、严格的监测网络、最终封场与土地恢复利用等多项工序才能建成。

填埋场建好启用后,清洁工人每天将垃圾收集、压紧、装车后,送往垃圾填埋场。当晚,填埋场将白天运来的垃圾用土覆盖,再压紧,以免鼠、虫、鸟来吃垃圾,传播病菌。此法可以避免一些垃圾露天堆放引起的病菌传播,其缺点是修建填埋场占用土地面积大,而且填埋场地的使用时间有限(北京的为10年左右)。北京有一个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投资1亿元,工期近两年,占地60公顷。就是这么大一个垃圾填埋场,也只能处理北京市五分之一的垃圾,而且,花了这么多投资的填埋场,将在11年左右的时间内被填满。北京已经竣工投产的垃圾填埋场还有北神树、安定、六里屯等三处,其中六里屯填埋场占地47公顷,日处理垃圾1500吨。连同阿苏卫填埋场,北京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只有50%。另外,垃圾中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被埋掉了,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不好的情况下,地下水和土壤仍然易受到来自垃圾的毒素的污染。

上面两种方式就像把垃圾灌进了“监狱”,可是垃圾并没有老实,它们在里面仍然作恶。并且修这样的“监狱”需要占用大片的土地。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占用大量的土地来堆放、填埋垃圾,是对宝贵的士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不要说对土地和水体的污染。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两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垃圾在“监狱”里继续作恶,那么把它烧掉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焚烧是将垃圾放在特殊设计的封闭炉内,在1000摄氏度左右烧成灰,然后送去填埋。此法可将垃圾的体积缩小50%~95%。垃圾焚烧可以用于发电。现在,我国垃圾中可燃的有机物不断增加,垃圾的热值越来越高,北京市的垃圾热值由过去的800大卡/千克上升到1400大卡/千克。垃圾焚烧投资大,运行费用昂贵,操作管理要求高。建设一个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焚烧炉及附属热能回收设备,大约需要7~8亿元。

更重要的是垃圾焚烧存在一些不利于环保的因素。一是烧掉了大量的纸张、塑料等可回收的资源;二是产生“二次污染”,焚烧中释放出污染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气等),产生有毒有害的灰烬。英国的《金融时报》曾经报道:“在日本,公众对垃圾焚烧炉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发出强烈抗议。两年前,大皈郊外一个垃圾焚烧炉附近的土地,发现含有世界上最高浓度的二氧芑,这种燃烧所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导致胎儿畸形,诱发皮肤病和癌症。在法国,因为发现奶牛的奶中含有二氧芑而关闭了附近的3个垃圾焚烧炉。”

堆肥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堆肥场,主要采用机械化堆肥和简易高温堆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产品肥效低。比较好的堆肥技术,是把有机垃圾送入机械消化机中,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变成高效有机肥。另外,如果有毒有害的废物混在里面,那生产出来的肥料岂不是成了有毒肥料吗?所以一定要把有毒有害的废物,如废电池、废塑料等分检出来,剩下有机物才能去堆肥。

这么多办法都不能制服垃圾魔鬼,我们该怎么办?别着急,我们已经找到了宝剑。它就是: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综合处理,重复使用。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其特征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个R”行动。“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减少浪费、物尽其用、回收利用。

堆放、填埋、焚烧虽然解决了一些垃圾问题,但对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要消除垃圾和垃圾对环境及人的危害,就必须在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对垃圾中可回收的废物分类回收,剩下的垃圾进行综合处理:可堆肥的用于堆肥;把有毒有害的废物检出后,可焚烧的焚烧;剩下的渣土填埋。这时,填埋的垃圾量已经大大地减少了。

三、垃圾分类的好处

上面我们讲了垃圾处理方式,从中我们看到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综合处理是最好的垃圾处理方式。其中垃圾分类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从源头对垃圾实施分类,才能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保证资源的循环再生。那么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呢?

节省土地。实行垃圾分类后,可以回收为再生资源的那部分垃圾就不再进人填埋场了,填埋场也就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的40%是废纸、废塑料、玻璃、非金属和织物等,这些都是可以回收的,回收了这部分垃圾,就可以减少40%的填埋量,随着垃圾中可回收成分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土地就会从垃圾的威胁下解放出来。

减少污染。垃圾分类可以避免填埋和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

资源循环再生。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有利于把这些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回收回来,进行循环再生加工。

有益卫生。垃圾分类后垃圾量减少,剩下的生物垃圾堆肥避免了垃圾遍地、苍蝇蚊虫孳生。

产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北京市,如今外地人进京拣垃圾谋生的有8万多人。有专家算过一笔账:如果北京市认真组织发展垃圾产业,直接经济效益至少在11.2亿元,并可解决10万人的就业问题。

环保意识和公民参与。垃圾分类还有超越垃圾处理本身的意义,这就是环保意识和公民参与。通过垃圾分类,公民容易理解自己与环保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垃圾公害的制造者,也同时是垃圾公害的受害者,更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可以改变这样的偏见:我只是环境公害的受害者,别人或企业是环境公害的制造者,政府是环境公害的治理者。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公民个人的行为。

最主要的是垃圾分类回收,实现了地球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说,垃圾分类的本质是通过地球资源的循环再生,以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正因为垃圾分类有上述的好处,它已被普遍认为是对付垃圾公害的最好办法和最终出路。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垃圾分类在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潮流。

四、国际的时尚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剧减,人类社会不得不由过去的“牧童经济”转向“宇宙飞船经济”。所谓“牧童经济”是把自然当成随意放牧、随意扔弃废物的场所;而“宇宙飞船经济”则是珍惜空间与资源、使废物经循环再生后再次利用。

当许多发达国家饱尝了垃圾的苦头后,纷纷开始对垃圾实行分类回收。他们制定有关废弃物处理的法规,研究、开发废物回收技术,成立相关的回收企业,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五、制定法规

垃圾分类回收,既是一种行为和习惯,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系,它的建立是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分不开的。

欧盟各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推行“零污染”的经济计划,制定了一整套法律约束。德国从1996年10月24日开始实施了《避免废物产生循环经济法》,并推出了《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旨在使德国从一个“丢弃社会”变成一个“无垃圾社会”。奥地利制定了法规,规定2000年废物回收率达到80%。法国要求回收75%的包装物,规定只有那些不能再处理的废物才允许填埋。瑞典的新法规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和包装物形成的废物负有回收的责任。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一些州政府从1987年开始制定关于回收的地方法规。

日本制定了《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和《废弃物处理修改法》。

这些国家固体废物立法的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治理固体废物污染,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二是控制和防止产生固体废物污染,促进对固体废物的再利用。

他们这些法规的主要特点,归纳起来有:(1)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它的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循环利用和对环境无害;(2)产品的生产商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生产者应承担使用后的处置费用;(3)严格按产品包装的体积、重量和使用的材料收取不同的包装税,以鼓励选择环境可消纳的材料。如塑料包装材料的税收是纸包装的4倍;(4)规定了包装回收的要求。如德国规定,产品在销售中应回收的包装其回收率应在80%以上;(5)在各国废物管理途中,都规定了能循环利用的包装必须回收,并指定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责,建立企业化的回收利用的管理机制。

另外,危险废物具有特殊的严重危害性,为此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废物管理和立法的重点,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

鉴别和名录制度为了便于对危险废物的确认和管理,许多国家在法律中均规定实行危险废物鉴别和名录制度,公布危险废物名目表。如美国《资源保护和回收法》将危险废物分为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急性毒性、毒性、EP毒性等6类。规定了污染控制标准和鉴别方法。联邦环境保护局制定了《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条例》,具体规定了危险特性鉴别标准和鉴别实验方法,列出了上千种危险废物。法国在1975年就公布了危险废物名录,列出了28种危险废物,德国列出38种。

申报登记制度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凡涉及危险废物者,必须向政府环保部门或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情况。如美国《危险废物鉴别条例》规定,危险废物的经营者,包括产生者、运输者、处理、贮存、处置设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要向联邦环境保护局或其他区办事处每两年一次书面报告其经营危险废物的情况并加以保存。凡不进行申报的均属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德国法律把申报登记称为污染源登记,规定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必须向环保部门报告并登记其企业名称、地址、产生装置和条件。

许可证制度各国法律都规定对危险废物的处理、贮存、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处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经营者必须向政府环保部门或其他机构提交有详细说明、附有相关资料和图纸的书面申请,经审查符合有关规定,获得许可证后方可作业。若未经许可擅自处置视为违法,将受到处罚。

运输货单制度出于保证危险废物安全运输的目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不仅规定危险废物的运输要得到有关机构的许可,并且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危险废物运输制度,比较完备、典型的是美国、德国等国家实行的运输货单制度。

六、研究、开发技术

在我们的心目中,垃圾治理包括分类和利用,没有什么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问题。这样的想控现在已经落后了,如果以这种想法来做工作。那对垃圾的科学分类和利用是很不利的。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垃圾作为一个产业在分类和利用中,除了运用已有的传统技术外,还需要运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所队技术研究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各国纷纷致力于回收技术的研究、开发,使回收的废物迅速转变为能源和资源。

日本通过油化化学再生法,将废塑料包装热裂解或催化裂解为油与燃气。

日本第二大制钢商NKK公司,于1996年10月初成立了世界第一个综合塑料循环处理工厂,15亿日元的废塑料处理装置可以让10%~15%的能量被再生复用。

瑞典把废纸包装制成浆,用厌氧微生物和醇等碳水化合物与纤维素反应获得甲烷。

美国用废包装纸制成酒精以供工业使用。

七、采取经济措施

为了对付垃圾污染除了制定和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采取相应经济措施以避免有法不依、甚至知法犯法的情况出现。下面是一些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