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炼就一尊高贵
45041900000017

第17章 青铜爵

爵,是饮酒用的酒杯,只是形状在今天看来有些怪怪的。

爵下面有三条扁扁的长长的尖足。中间是圆筒形的杯身,杯身的一侧安装一个把手,可以很方便地把握和举持。口部最特殊,圆形的器口被向两侧拉长,前端开出一个长长的凹槽,将爵侧倾,酒便可顺着这个凹槽流出来;后端则上翘,形成一个尖尖的尾巴,主要起保持器体平衡的作用。最怪的是,爵口上还站立着两个像蘑菇或是伞形状的小柱。据考证,这两个小柱可能是用于拴挂香料包的,就像我们今天喝袋装茶一样,香料包泡在酒里,但喝酒时香料包因拴在小柱上而不致于被一起倒出来。也有人说,古人不剔胡须,成年人胡子都很长,这两个小柱可以分开胡须,使饮酒时胡须不会醮上酒。

这种怪怪的酒杯并不实用,故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基本上消失了。但是,青铜爵是商和西周时期高级贵族使用的酒杯,中国的表示贵族等级的爵位就是由青铜爵而来。

商周时期的贵族饮酒有着十分严格的制度规定。《礼记·礼器》记载:“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贵族们使用酒杯,依身份高低贵贱而有严格的区别,只有身份最高贵的贵族才能使用铜爵。在当时,用铜爵饮酒,并非专为饮食,更是着重于“礼”。正因为贵族们使用不同等级的酒杯,后来出现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也因为爵是最高等的酒杯,王能够赏赐一件青铜爵,对于贵族来说是莫大的恩宠。历史上就曾出现过因为赏赐青铜爵而致使君臣交恶的重大事件。

那是在2700多年前,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招来杀身之祸,郑国国君会同其他各路诸侯勤王救驾,保护周平王迁都洛阳,立下了汗马功劳。100年之后,周惠王在位。郑国国君厉公设宴招待周惠王,惠王将王后使用的鞶鉴(一种有带子的铜镜)赏赐给郑厉公。不久,另一个诸侯国虢国的国君向惠王要赏赐时,惠王竟然赏给虢公一件青铜爵。虢公得到赏赐的爵,自然显得高贵;郑厉公没有得到爵,自然显得身份远远低于虢公。故此,郑厉公闻听此讯勃然大怒,对惠王十分怨恨。后来,郑国干脆不听从周王的命令,还把周王派来的使者给扣压了。

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兽面纹平底爵,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爵之一,它的时代最迟为商代早期,甚至可能会早至夏代末年,距今已有约3600年的历史了。由于时代早,它的装饰显得较为简单,形制也颇为原始:口上的两上蘑菇形小柱既矮还远离杯口,底是平的。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商代晚期的豰(音博)爵,共两件,是豰族的贵族制作的青铜酒器。它们形制和装饰完全相同,采用商代晚期流行的造型,铸工精湛,轮廓线条如刀削斧凿一般,刚劲有力;表面装饰兽面纹、云雷纹、蕉叶纹等多种花纹,上下达三层之多,但层次分明,清晰规整。这对爵堪称已知商代晚期铜爵中最为精彩者之一。与早期的爵相比,它的两个伞状短柱位置已在器口之上,底部也变平底为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