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佛寺彩绘泥塑像群。南禅寺位于今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李家庄,寺内的大殿为中国已知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物之一。殿中长方形砖坛上,置彩绘泥塑坐立像17身。坛正面中间塑释迦佛,高2.48米,螺髻金身,结跏趺坐于高1.48米的束腰须弥座上。佛左右塑阿难、迦叶二弟子、胁侍二菩萨立像,各高约2米。佛侧前方塑半跪的供养菩萨1对。坛的东西两面,塑文殊菩萨乘青狮、普贤菩萨乘白象的坐像,均通高约3米。狮旁塑驯狮“拂菻”立像,象旁塑牵象“獠蛮”立像,高约1.5米。还有童子立像1对,高约1米。文殊、普贤外侧各塑胁侍菩萨立像1对,高约2.4米,天王立像1对,各高约2.8米。此外,佛座束腰部分还塑有力士小像,高约0.4米。
彩塑的形象各具特色:阿难俊秀,迦叶诚笃,文殊和普贤庄严华贵,胁侍菩萨端丽不俗,供养菩萨娟秀虔诚,西侧的天王敦厚儒雅,东侧的天王威武凝重,青狮勇猛,力士雄健。佛、弟子、菩萨坐立蹲跪于莲台之上,天王、童子、拂菻、獠蛮和狮、象则脚踏砖坛地面,以示身份地位有别。形态各异的群像,高低错落,疏密大小都在高大慈悲的佛的观照之下,构成有变化的整体。
据大殿平梁底皮唐代墨书题记,此殿重修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又据记载,元至正三年(1343)修补过塑像。经调查,塑像面部多数经过重新彩绘,个别塑像的局部经过重妆。现存塑像如手指纤细部分多有残缺,但基本上保持唐风。
唐代长安、洛阳等地名刹中的塑像,都毁于战争和会昌灭法(845),南禅寺彩塑可能因地偏寺小而幸存。山村小寺的塑像大概不会是名匠所作,但它是内地现存最早的唐塑,而且艺术可观,不失为认识和探索唐代雕塑艺术成就和特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