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壁画
45036300000005

第5章 汉代壁画(2)

画像砖石是与画像石同一时期的艺术形式,可视为一种小型壁画,或称壁饰。它的功能是作为建筑或墓室的构件,也有装饰画的作用。战国时出现,秦代得以发展,两汉达到繁荣盛期,汉以后逐步衰微。画像砖的形式以浅浮雕、线条阳刻为主,采用木模压制。有的单砖单画面,有的由多砖组成一个画面,现代大型壁画的拼装受此启发较多。四川画像砖内容丰富,画面精巧、几乎每幅作品都是独立完整的装饰画。如成都画像砖的“弋射图”、“收获图”、“井盐图”等等,即生动地反映了劳动、生产场面,又体现了汉代装饰艺术家的智慧和才能。四川画像砖还有非常抒情的山水风光内容,如:“采莲图”、“莲花图”等,池中有鱼、水上有莲、莲间有舟、空中有鸟,诗意盎然。河南也是画像砖比较集中的地区,其内容题材与广泛流传的历史人物、动物植物、歌舞百戏等大同小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与同期的帛画、漆画都有一些共同性,与壁画更是具有“血缘关系”。在艺术表现上以大的整体感为主,善于刻画有代表意义的细部,突出对象的个性特征,表现人物、动物的运动规律;场面构图上,抓住最具情节变化的一瞬间,使之凝固成布局得当的画面动势;善于处理气魄宏大的场面,尽管有的壁画人物众多、场面复杂,但都能在主题设立上主次分明,运用分段描绘、大小错落等巧妙的手法,取得明确的视觉效果。

汉代宫廷有专门机构管理壁画从业人员,设立“画室”,广招画工,著名画家毛延寿就被汉元帝时的史籍所载。据唐代美术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汉武帝、汉明帝都爱好文艺,曾设画室,安排画官按照皇帝的意图作画。这种宫廷“画室”为后来所设的“画院”树立了榜样。汉代帝王为表彰有功人员,多以绘制壁画等形式为之歌功颂德,如为表彰抗击匈奴有功的大臣,就将他们的事迹绘于麒麟阁。另有文载汉显宗为纪念前辈功臣,把28位将军的相貌画在南宫云台上,并记上他们的名字。这些壁画在绘制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规格。这一时期,画家开始出现不同的阶层和档次,一种为宫廷画家,服务于皇室,有的还有官职;一种为文人画家,虽刚刚出现,为数尚少,但已经具备了一些影响力,以文学出名,又善绘画;一种是民间画工,这一类画工主要是壁画作者,他们为各地方政府的官厅、墓室、宅院等绘制壁画,地位不高,不见记于史籍,被视为工匠。

大壁画,故事奇,情节巧,富情趣;

藏墓葬,出洛西,写晏子,绘史记。

齐晏婴,惩骄傲,杀三士,用二桃;

鸿门宴,画刘项,貌安详,实紧张。

内蒙古,作品丰,汉明帝,好丹青;

鸿都学,集奇英,置秘阁,收藏精。

马王堆,得帛画,形象新,色彩杂;

彩绘美,惊天下,人物中,杂神话。

画天国,观地下,中有神,是女娲;

手拿举,神力大,国之宝,世无价。

近数十年,从我国各地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汉代壁画,题材极其丰富。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肖像以及山川风物等。著名的有: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洛阳老城西北西汉壁画,洛阳八里台西汉墓壁画,营城子汉墓壁画,山西平陆枣园村汉墓壁画,陕西千阳县汉墓壁画,辽阳北园汉墓壁画,望都汉墓壁画,山东梁山汉墓壁画,辽阳棒台子屯汉墓壁画,辽阳三道壕汉墓壁画,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徐州黄山陇汉代壁画墓,嘉峪关汉墓壁画,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壁画等。其中洛阳卜千秋西汉壁画,题材很丰富,其内容有人头鸟衣的仙人王子乔,人首蛇身的女娲,披羽衣和袒腹的仙翁(方士),交缠奔驰的双龙,二条羊、朱雀、白虎,双髻下跪的仙女,墓主女人乘三头鸟并手捧三足鸟,墓主男人乘蛇形舟,以及彩云、月亮、伏羲、太阳、黄蛇和猪头大耳的方相氏等,组成了一幅“升仙图”,反映了死者魂灵到天国去的美好归宿。

其中洛阳老城西北汉墓中的壁画,有《苛政猛于虎》、《二桃杀三士》、《鸿门宴》等著名历史故事。《二桃杀三士》画面人物有11人,分为三组。右一组为三壮士,各作不同姿态。靠近中部有一几案,几上有一盘,盘中盛二桃。壮士田开疆俯视之。其中有一人仰视,作擎领状者为公孙接。又其右一人,按长剑左顾者为古冶子。中央组五人中中立而有威严者为齐景公,侍卫四人中一人跪禀,人物形象主动。左侧三人,中立一人特矮小为晏子(婴)。左右二人为陪衬,不能指名。作品内容是讲齐景时,晏子欲杀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遂献计齐景公赐三勇士以二桃,令计功而食。三勇士皆各居功自傲,援桃欲食,又以取桃不让为贪,遂皆自刎身死。

《鸿门宴》,画面人物凡八人,左右各四人。从右侧算起,二人在准备餐事,一人盘膝坐于有脚方炉前烤牛肉。一人立而面向左倾斜,手持杖,目睨火炉,背部悬钩上挂有牛肉并一头牛。火炉之左,二人席地而坐,相向对饮,态颇安详。较肥壮者为项羽,较文雅者当为刘邦,立刘邦之侧为项伯,面向左,目睨视,两脚作分跨势,意在掩护刘邦。虎形画像之左有二人拱手,并肩而立,着紫衣者,貌美如女子,眼向下,似有忧色,头上似有冠,腰带上悬有宝剑,此即张良。着黄褐衣者,无冠,有髭,年较老,面向右,睁目怒视,此即范增。范增之左一人,貌最狰狞,执剑欲刺者,为项庄,是范增让他在席前以舞剑为名,准备刺杀刘邦。画面气韵生动,以有限的画面,画出了紧张的气氛,把人物心理状态,都活脱脱地画了出来。

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内容极为丰富,共50多幅,可辨别内容者有49幅,名称如下:(1)举孝廉时,郎、西河长史;(2)行上郡属国都尉事;(3)繁阳令;(4)使持节护乌桓校尉;(5)、(6)幕府门;(7)幕府东门;(8)兵弩库;(9)厨饮图;(10)牧牛图;(11)牧马图;(12)观鱼图;(13)上郡属国都尉西河长史吏人马皆食大仓;(14)繁阳县仓;(15)繁阳县令;(16)繁阳县令官寺;(17)五个奴仆;(18)厨饮图;(19)鸡栖图;(20)厨房器皿;(21)鸦雀果树;(22)行上郡属国都尉时所治土军城府舍;(23)西河长史所治离石城府舍;(24)宫中吏图;(25)庆园图;(26)卧帐图;(27)青龙白虎;(28)立官桂;(29)武城图:(30)鼓吏图;(31)七女为父报仇图(渭水桥);(32)饮宴、祥瑞图;(33)燕居、列女图;(34)孔子及弟子;(35)舞乐百戏图:(36)宁城护乌桓校尉幕府图;(37)宁城图前卫;(38)使君从繁阳迁度关时;(39)历史故事:(40)护鸟桓校尉幕府谷仓;(41)执事图;(42)供官椽吏图;(43)农耕图;(44)砧春图;(45)牧羊图;(46)厨炊图;(47)幕府大廊;(48)雨师、麒麟;(49)朱雀、凤鸟、白象图。

汉代的帛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都学以集奇艺,天下之艺云集。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书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余乘,遇雨道艰,半皆遗弃。”这一方面告诉我们缣帛画卷所遭受的破坏情况,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知道帛画是多么繁富。近年以来,陆续发现的西汉帛画实物资料有: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发掘出一件震惊中外的彩绘《西汉帛画》,内容分三个部分,上部代丧天,以人首蛇身的女娲为中心,把她描绘为一个头无冠,披长发的妇女形象。上半身着蓝色衣,两手抄在袖中,向左而坐,显得端庄肃穆。足以下作红色的蛇身,环绕这位所谓人类始祖呻“天帝”,还表现了一系列的“天国”景象:有“鹤寿千秋”的五只仙鹤,有“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的两只飞舞鸿雁。月下一女,似乘龙轻扬而上。两只兽首人身的司锋骑在异兽上振铎作响。有金鸟的太阳和八个小太阳坐落扶桑间。两条巨龙相对飞舞,祥云缭绕。这幅天国图,真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1974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共四幅:1.“T”字形帛画:上部扶桑间没有大小太阳等;中部上端是墓主人出行的场面。身着红袍,戴冠佩剑,为一男性,随从执乾拿矛。2.棺室西壁的帛画,左上方画一佩剑者立于华盖下,后有一长列侍从,其中又有持盾的士卒和另一列人群。右上方绘有车马行列,右下方也画有立于华盖下的佩剑者和十余列队侍从。左下方还有鸣金击鼓的乐舞场面。全画现存百余人,数百匹马,数十乘车。

在1976年5月在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墓中出土的一幅《金雀山帛画》也是西汉帛画。画幅的上部,仅有月中的蟾蜍日中的金乌,象征宇宙浩淼无际的白云,表示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和像“琼阁”的建筑物。画幅下面仅画一只怪兽驾驭两条飞龙。画幅中部,所占比例最大,按上下排列有五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墓主人,为一身躯肥大的老年妇女,四个奴婢或立或跪,听候吩咐;第二个层面,是四男一女正在表演乐舞;第三个层面,是五个官僚或文人前来拜访,拱手互间;第四个层面,是同医和纺绩的生活情景;第五个层面,是三个表演角抵的图像。与马王堆帛画,地区虽相距千里,而风格颇为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