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45031700000003

第3章 生平逸话

(一)合唱学校里的日子

舒伯特弗朗兹·舒伯特的父亲是维也纳市郊的一个小学教师,他的母亲曾经是一个厨师。舒伯特一家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他第一个钢琴教师是比他大12岁的哥哥伊格纳兹(lgnaz)。可是过了不久,弗朗兹就声言从哥哥那里再也学不到新东西了。当他8岁时,他的父亲开始教他拉小提琴,但是弗朗兹不久又超过了父亲。由于这个孩子有一个可爱的女高音嗓子,所以他的父亲充满热望地把他带到皇帝的合唱班里去。在短时期内,合唱学校善良的教师荷尔泽(Holzer)先生报告说,他从来也没有教过这样的学生:“每当我想教他任何新的东西的时候,我就发现弗朗兹已经知道它了。我只能吃惊地、无言地看着他。”当舒伯特开始同管弦乐队在一起拉小提琴时,他马上就吸引了乐队的头领斯邦(Spaun)——这个学校里的最大的男孩子的注意。于是,这个20岁的青年和11岁的小男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弗朗兹的家境贫寒,买不起五线谱纸,他告诉斯邦,他爱好作曲,而且只要有五线谱稿纸的话,他可以每天都作一首曲,于是斯邦就在他学习期间一直给小弗朗兹提供稿纸。

(二)家庭乐队

家庭的生活是愉快的。母亲去世后,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善良而慈爱的妇女,她成为孩子们的第二个母亲。晚上,他们经常会来一个“家庭四重奏”:舒伯特的两个哥哥充当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弗朗兹拉中提琴,而父亲则拉大提琴。当父亲拉错的地方太多的时候,弗朗兹会耐心地说:“父亲,某些地方一定有些错。”弗朗兹写了许多四重奏,几乎墨迹未干就在家里演奏。舒伯特的四重奏之所以一贯为演奏者和听者所热爱,原因大概是:它们不是为职业音乐家写的,而是为乐于演奏的普通音乐爱好者们写的。

(三)特殊的老师

舒伯特离开学校以后,曾经与莫扎特作对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萨里埃利(Salieri)还给他上过几年课。萨里埃利这时已经太出名,也太老了,以致不会像他曾经忌妒莫扎特那样忌妒舒伯特,也许因为他知道当舒伯特出名的时候,自己大概已经死了。即使是这样,当舒伯特后来申请做风琴师一类的职位时,萨里埃利虽然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但却向较高的职位推荐了另一个人,以致舒伯特没有到达那个位置。当舒伯特做他学生的时候,萨里埃利把舒伯特赞扬得无以复加:“他什么东西都能写。他是一个天才!他写歌曲、弥撒曲、歌剧四重唱、交响乐……任何你想像得出的东西!”

(四)舒伯特的朋友们

他的朋友很多,包括年轻的诗人、艺术家、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等等。他们为了表示对舒伯特的尊敬,组成了一个叫做“舒伯特派”的社团。他们中只要有人有点钱的话,他们就正式地聚餐,并去欣赏歌剧。就算没钱,他们也能在一块硬皮面包卷上得到同样的欢乐。有时他们到乡下郊游,有时他们在某个人的家里跳舞、游戏,度过一个欢乐的晚上,并且总是要歌唱或演奏舒伯特写的最新歌曲和圆舞曲。他们都有绰号,而舒伯特被叫做“Kann-er-was”,因为每逢一个新成员被接纳进这个圈子时,舒伯特总会问道:“Kanner was?”即德语的“他能干什么?”虽然舒伯特的朋友很多而且都很忠诚,但是他们都不富裕和身居要位,不足以帮助他的音乐出名,也无法改善舒伯特穷困的生活。他们做了许多朋友能做到的事:把一些歌曲送到一个音乐出版商那里去,但出版商把它们退回了;有时他们为舒伯特找到一些机会,例如在一位贵族的客厅里演出他的一些作品,但舒伯特毫不在意与贵族们的社交,往往溜号。

(五)不走运的音乐天才

舒伯特的朋友们想:假如他们筹集足够的钱出版一个歌集的话,卖得的钱也许可以用来出版第二集,以此类推。这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仅仅在一个晚间音乐会后,就卖了一百本《魔王》歌谱。几年之内,舒伯特从卖出的歌曲印数版税中,得到了一笔小的稿酬,但还不存在有把握的收入。那时有一个贪婪的出版家愿意给他一笔一次总付的钱,来买他所有的歌曲的版权。这笔钱看起来好像一下子就可以拿不少,于是舒伯特没有同那些在生意场上更有头脑的朋友们商量,就接受了。由于他天性慷慨和喜欢娱乐,这笔钱不久就花个精光,他仍然同过去一样穷苦。当意大利人罗西尼正在用他的歌剧到处赢得闻所未闻的财富和人群的崇拜时,在朋友们鼓励下的舒伯特也试图这样做。但是大多数人那时认为意大利歌剧是惟一的好歌剧,此外,天性善良的舒伯特写的歌剧大多源于他的朋友们写的书。虽然那些朋友都是好人,但那些故事却非常蹩脚,以致舒伯特的音乐才华也不能使它们成功。在艰巨的劳动以及折磨人的希望和恐惧之后,那些歌剧一个接一个地失败了。现在人们听到的一切只是《罗莎蒙德》(Rosamunde)里面的芭蕾舞曲。舒伯特在艾斯特哈济庄园度过第二个夏天的时候,正是他由于气馁、穷困不堪而生病的时候。6年过去了,庄园主的两个“好孩子”中较小的一个——少女卡罗琳,这时已经是一个17岁的漂亮姑娘了。作为音乐教师的舒伯特和美丽的年轻学生,已经在庄园四周的愉快散步中消耗了许多时间,而在钢琴前面就花得更多了。他们的手指在音乐中说出了他们的嘴唇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有一天,卡罗琳问舒伯特:“你的那些可爱的音乐,为什么一首也没有献给我?”舒伯特回答说:“当我做过的每一件事都是献给你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说献给你呢?”也许卡罗琳回报了他的爱,因为她直到舒伯特去世16年以后才结婚。但一个地位仅仅比仆人高不了多少的穷苦的年轻音乐教师,即使有情话,也不敢对一个有地位和财富的女子说出来的。舒伯特只能让他的心通过他的音乐说话,而正是由于他对卡罗琳的爱情和在她旁边弹琴时的愉快心情,使他比别的任何作曲家给了我们更多的、优美的钢琴二重奏。

(六)英年早逝

舒伯特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有一次,舒伯特又冷又饿,却已身无分文。他不得以走进了一家饭馆,在菜谱上作了一首曲。起初,饭馆老板以为他是个要饭的,想轰走他,后来看到乐谱,便知道他是一位作曲家。于是老板收下了乐谱,并免费给了舒伯特一盘土豆。这首乐曲就是著名的《摇篮曲》。舒伯特曾计划写更多像交响乐那样的大作品,但是觉到自己应当有更深的对位法知识。他买了一些书,正在准备跟一个著名的教师学习,却忽然病倒了——他得了伤寒。舒伯特被送到他忠诚的哥哥费迪南德家里,在哥哥的体贴照顾下度过了他最后的时光。舒伯特在1828年11月1日与世长辞。别的伟大的音乐家中没有一个去世时这样年轻,也没有一个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做这么多事情。甚至在35岁去世的莫扎特的最佳作品中,有许多也是在一生中的最后5年中写成的。假如贝多芬也像舒伯特一样,在31岁谢世的话,今天人们绝不会知道贝多芬这个名字。在舒伯特生命的最后时刻,经常提到他所钟爱的贝多芬,说自己愿意和贝多芬在一起。穷苦而忠诚的费迪南德在他弟弟死后,花了他所有的微薄的储蓄给弗朗兹买了一块靠近他曾敬慕的大师——贝多芬的坟地。舒伯特安息在那里,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一个朋友写下的一句话:音乐曾经在这里埋着一笔珍贵的财富,但更珍贵的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