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绘画
45030600000007

第7章 宋代人物画与风俗画

一、概况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别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迅猛发展,达到兴盛时期,俨然跃居于人物画的影响之上。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提出:“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宋代)不及古。若论山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郭若虚的观点是值得倾听的。但从具体来说,两宋画家在继承六朝、唐五代人物画的基础上,宋代人物画开始朝着新的方面继续演进,并开创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格局。

宋代的白描画跟唐代不一样。唐吴道子画人物因他用色极轻薄淡彩,或他每画落笔便去,未及布色,世称“白画”。北宋李公麟水墨画人物,把“白画”发展为更具体更有表现力的“白描”影响所及历南宋元明清。

南宋禅宗画梁楷开创了水墨人物减笔画和泼墨画,亦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后来文人画影响最深。

宋代的风俗画题材更广阔,大部分转向市民阶层、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楼钥《耕织》、苏汉臣《秋庭戏婴》、李嵩《货郎》、刘松年《风雪送粮》、燕文贵《七夕夜市》、王居正《纺车》等。历史故事画如李唐《采薇》、李公麟《免胄》、陈居中《文姬归汉》等。宋代的风俗画和借古鉴今的历史故事画,是宋代人物画大演进。

北宋宗教画仍有影响,但没有唐五代那样兴盛。多是继承吴道子的画风,著名画家如武宗元、高益、王拙等。北宋中期以后,宗教画则渐渐地衰弱了。

宋代文人画的兴起,成为一股新的艺术潮流。如苏轼、李公麟、米芾、黄庭坚等。只有李公麟工人物画。

二、宋代人物画家和作品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杰作长卷。

张择端,东武(山东)人。曾游学于汴京,后学绘画,入过翰林,后回社会卖画。工界画,擅长人物、车马、城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开封)的汴河南岸“太平日久,人物繁阜”的繁荣景象,表现首都汴京的盛时伟观。《清明上河图》画卷内容,以汴河为主线,分为三个段。画卷开首是郊外农村风光。中段,一直画到汴河码头和汴河虹桥。这是手工业、商业贸易活动中心,还有车船运输往来。后段,走向城内,来到最繁荣的市区。这是街道穿插、店铺栉比、百货杂陈、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画家以汴京城乡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中心,深刻地再现了北宋城乡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全图共画了官、士、商、农、道、僧、医、卜、胥吏、木匠、铁匠、缆夫、篙师、小孩等人物五百五十多人。他们在买卖、有赶集、有行医、有饮酒、有闲逛、有闲谈、有撑船、有拉车、有骑马、有乘轿等,真是三百六十行色色俱全。还有牛、马、驴、骆驼等牲畜五十六匹。马车二十多辆,来往船只二十多艘,房屋三十多组:有官府第宅、有平房、有茅蓬村舍、有商店、有酒楼、茶楼、有药铺、有摆滩。这样庞大繁杂的场面,经画家精心刻画,周密构思,采用散点透视法,把画面组织得井井有条。把汴京人情面貌展现得历历在目。

在笔墨技法上,画家用以工带写,以写带工的手法。图中房屋、车船的界画和人物形象的形神,无不刻画得惟妙惟肖。尤其是人物刻画方面,五百五十多位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物,表情动态各不相同。个个神情各异,达到形神毕肖、生动真实的艺术效果。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其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和内容异常丰富性,集中地再现了北宋都市社会生活面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尚。它的确不愧为千古杰作。

精绝的道释人物画家武宗元

武宗元是北宋学习吴道子画风的重要宗教人物画家,人称“宋之吴生”。他在洛阳上清宫画《三十六天帝》像时,潜以宋太宗的人像来画赤明阳和天帝。宋真宗观看后惊异“且叹其画笔之神,竚立久之”。可见他画技奇绝。

《朝元仙仗》图是他画壁画小样。描绘东华、南极帝君率领众仙朝见最高神祗的行列。88位神仙形态各异,帝君端庄,神将威武,仙女秀丽。个个“眉目顾盼,一一如生”。仙乐队的仙女衣纹用“兰叶描”,“行笔如流水”画面神采多变,简直是线和声的交响乐。

“淡毫轻墨”的白描画家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安徽舒城人。宁熙二年举进士。任过一些不大官。后隐居龙眠山,自称龙眠山人。他“尤工人物”,是宋代最杰出的人物画家。他当官时不很得意,常与苏轼、米芾等文人画家交往。李公麟是宋代文人画家中突出人才,他把人物画推向文人画的风貌中去,具有文人画的风格和特点。

李公麟画法,既受顾恺之、陆探微的较大影响,同时又师法于吴道子“集众所善以为己有,更自立意专为一家”。所以他的绘画技巧全面而扎实,他最著称的并有创立的画法是“白描”画法。这画法“扫去粉黛”,只用“淡毫轻墨”,其效果“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白描画法就是单纯依靠笔墨画出刚柔、曲直、浓淡、粗细、轻重的而富有韵律变化的线型,达到对人物的形态和特征的概括。这是一种高度简洁和效果明快的表现手法,它包含着士大夫文人的审美情致,体现了文人画的特色。他的《五马》、《九歌》、《维摩诘》等作品,正是他在白描表现上的巨大成就。李公麟创立的白描在画史上成为一格,这是一大贡献,它以南宋、元、明、清产生极大影响。

李公麟创作人物画,十分重视艺术形象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宣和画谱》说他画的人,“能分别状貌”,使人一望可知贫富贵贱、阶级身份、分别不同地域,说明他重视对生活现实的认真观察,重视形象的真实性。

李公麟十分重视艺术构思,勇于突破陈规,别创新颖。他画观音菩萨是“自在在心,不在相也”,所以他画观音不拘于破坐姿态的表面描写,而画成跏跌合掌之姿。他还画石上卧观音,这些构思独特,皆前所未有。他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图》,偏偏不画田园松菊的隐逸生活。却描绘陶渊明在“临清流”地方,以高旷情怀“而赋诗”,真是别创新颖。艺术处理含蓄、精练、构思别立新样,使国画的艺术境界发人深思,引人思维,这里包含着李公麟文人画美学意趣。所以他自称“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性情而已”。说明他有文人风度,文人性情,他画《西园雅集》,描写苏轼、秦观、米芾、王庭坚等人在王洗庭园中咏诗作画、说禅论道的种种活动。这幅描绘文人风雅生活的作品,屡经流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作。

李公麟的《五马图》,以遒劲、转折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描,生动地表现了五匹马的雄健神气,描绘出五个牵马人富有民族特色的真实传神。《九歌图》,在线描上的秀雅飘举和衣褶上的轻重、转折、生动地概括了形象特征。《维摩诘图》,运用线条简洁、粗细、快慢、轻重,表现了维摩诘老成持重、智慧蕴蓄。这些都表现李公麟用笔风骨的功效。

风俗画著称的画家苏汉臣、李嵩

苏汉臣,开封人,宣和画院和南渡后画院待诏。以善画儿童生活著称。画风精丽,更为畅开。如《秋庭戏婴》、《婴儿戏浴》、《婴戏》等作品。构思巧妙,笔法严谨。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婴儿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风尚。

李嵩,钱塘人,木工出身。工画人物、山水、花鸟。他画的《货郎》描写货郎下乡,农妇和村童围着观看。极富农村生活气息。

他画《服田图》反映农家生活。最后一段画出农民被迫向地主交租。家中“索饭儿叫怒”的哭闹情景。反映了剥削阶级与劳动人民的阶级对立。还有《四迷图》,描写城郭中嫖妓、赌博、酗酒、斗殴等畸形生活。李嵩以生动形象描绘了社会底层的生活,引人深思。

李唐与借古喻今历史故事画

李唐,河南孟县人。徽宗时画院、南渡时画院待诏。李唐画《采薇图》,描图殷商亡国以后,殷商贵族伯夷、叔齐两人不食周粟,遁入首阳山采薇而食。宁愿饿死也不屈服周的故事。

图中兄弟二人在深山踞地而坐,炯炯目光,神色坚定。歌颂他们忠贞气节。它的含义在颁扬民族气节,反对投降,并曲折地讽刺那些在异族面前屈辱妥协而做了官的人。

深藏玄机的禅宗画

宋代一批僧侣以墨戏顿悟禅意。线条简练,深藏玄机,世称“禅宗画”。如石恪、梁楷、牧溪。

北宋石恪,字子专,成都人。性滑稽,善谈辩,工画道释人物。益纵逸不守绳墨,多作戏笔。人物诡形殊状。衣纹皆用粗笔画成。

梁楷,山东东平人。南宋时流落杭州,宁宗嘉泰画院待诏。宁宗赵扩赐给他金带,他不受,挂于院内。他常与钱塘一带僧人往来,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他常饮酒自乐,秉性狂放,不拘小节,自号“梁疯子”。初师贾师古,也学李公麟的白描画。中年后改变细笔,发展为“减笔画”。线条简练放逸,叫“折芦描”或“钉头鼠尾描”。后来他又创立了酣畅豪放的“泼墨画”。这是他重要的创造和贡献,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和文人画的先河。

《李白行吟图》是他减笔人物画杰出的作品。聊聊几笔,挥洒即出,简赅又精确地勾画出大诗人纵酒游吟时飘逸神情。《泼墨仙人图》,先用笔简括地描出仙人那种带有幽默感的沉醉脸孔。再以沾有浓淡墨的大笔,酣畅泼墨画出仙人酩酊蹒跚的醉态。这种具有浪漫气息的绘画技巧,开创了我国人物画泼墨画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