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城堡
45028100000020

第20章 昂布瓦兹城堡

从巴黎坐55分钟火车到圣·皮埃尔·德科尔车站,然后再驱车约20分钟,便到了坐落在被称为“法兰西花园”的卢瓦尔河谷中,面向法国母亲河——卢瓦尔河的昂布瓦兹城堡。

昂布瓦兹城堡之享有盛名,不仅由于它是建于15、16世纪的具有典型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古堡,还因为它与文化巨人达·芬奇有着特殊的关系。达·芬奇那光耀世界的生命之火最终就在这里熄灭。他曾经伴随着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这里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1519年4月23日,在写完“无人不将化为乌有”后,达·芬奇认为“死亡已是必然,未知的只是时间”。于是,他立下遗嘱,将灵魂交给上帝。据记载,他曾在临终前哭泣,忏悔自己没有为艺术做出应尽的努力。5月2日,文化巨人达·芬奇离开了这个世界。根据他的遗嘱,这位信奉叶落归根的意大利人并没有回归故里,而是被安葬在他钟爱的昂布瓦兹城堡。

历史的风云和沧桑从昂布瓦兹城堡的外观上便可以看出。这座古堡在建筑风格上不仅是法国式的,还带有鲜明的意大利风格。这要追溯到数百年前,那波利国王费琅一世去世后,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弗朗索瓦一世纷纷踏上了那波利王国和米兰王国的国土。此时,法国统治者们惊奇地发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巨大魅力,于是他们便想用它来装点自己的“法兰西花园”。据专家考证,正是昂布瓦兹城堡首次将意大利建筑艺术风格带到了卢瓦河畔。

城堡中两座成直角的建筑清楚地显示出这种艺术风格的转变:与城墙相连的查理八世侧翼是法国后期哥特式的建筑风格,而与之相垂直的弗朗索瓦和路易十二侧翼的第四层则是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还有城堡内哥特式的居所和文艺复兴式的套房,都在向人们叙述着欧洲大陆文化艺术的交融与嬗变。

沿着古代卫兵行走的坡道登上城堡的平台,放眼四眺,美丽壮观的卢瓦河畔景色尽收眼底:郁郁葱葱的河谷、枝叶繁茂的地中海植物花园、一座座散落在河谷上的15、16世纪建筑、骑士塔楼,如同一颗颗钻石镶嵌在绿丝毯上。

达·芬奇的墓就在平台之上的圣·于贝尔拜堂。这个拜堂位于路易十一建造的旧祈祷堂的地基上,是为纪念猎神圣·于贝尔而建。后来,路易十一的儿子、在昂布瓦兹出生的查理八世国王将之按照哥特式风格建成国王的私人礼拜堂。达·芬奇逝世后,先被葬在圣·弗洛朗坦教会堂,19世纪教会堂被摧毁后,他的遗骸就被移葬到圣·于贝尔拜堂。如今,这位世界文化巨人就静静地躺在这里,以欣慰的目光看着他所播下的文化艺术种子在不断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登上高出卢瓦河四十米的米尼牧骑士塔楼,便可看到繁花似锦的、具有鲜明意大利风格的那波利公园。公园是15世纪末由汤姆·帕赛罗设计的,建在一个中世纪封闭式公园的地盘上,他将原来的公园逐年扩大,种植了许多地中海一带的植物,如松树、黄杨树等,并引进了一些在意大利繁殖的新品种,如甜瓜、柑橘等。公园的下方是12世纪罗马建筑物圣·弗洛朗坦教会堂的遗址,也就是达·芬奇曾经停葬过的地方。

距离昂布瓦兹城堡500米,还有一座名为克洛吕斯的城堡,这就是达·芬奇最后的故居,大师生前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最后一段时光。

1516年,应弗朗索瓦一世之邀,达·芬奇来到克洛吕斯城堡。伴随着他的还有用骡子从罗马驮来的他最为钟爱的三幅作品:《蒙娜丽莎》《圣·安娜》和《圣·让·巴蒂斯特》。

弗朗索瓦一世对达·芬奇十分钦佩,他说:“难以想象一个人在雕塑、绘画、建筑方面同时拥有如此多的学识。”国王将这个城堡赠与大师,条件只是:能有幸听到大师的声音。于是,达·芬奇就居住在这里,运用他那拥有天才智慧的头脑,同时充当了工程师、建筑师和导演等角色,在科学和艺术的领域中自由自在地幻想、探索。

今天,当人们在这里参观到IBM公司根据四百年前达·芬奇的图纸制作完成的四十部机器时,无不叹为观止,为这位文化巨人的超人想象力和预见性所折服。

艺术天才达·芬奇在这里还为宫廷设计组织了许多精妙的、别出心裁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让情侣们在这里享受国王的婚礼私人晚宴,由此开始法国皇家城堡蜜月之旅。

如今,前来参观昂布瓦兹城堡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在这里寻访文化巨人最后的足迹,接受天才智慧的启迪,经受文化艺术的洗礼。城堡还为来自八方的游客提供了精彩纷呈的度假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