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花
45027800000032

第32章 百合

百合,又名强瞿、番韭、山丹、倒仙。属百合科,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地下有扁形或近圆形的鳞茎,鳞片肉质肥厚。早春于鳞茎中抽出花茎,花茎叶腋有时生珠芽。春夏季开花,花冠状如漏斗,花被六片,有白、橙、黄或淡红等色。秋季用鳞茎、珠芽或鳞片繁殖。种类甚多,可供食用的有卷丹、山丹、天香百合和白花百合等。

百合花,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来出生于我国,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早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只作为食用和药用。及至南北朝时期,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多重,花无异色。含露低垂,从风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时至近代,喜爱百合花者也不乏人。昔日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平生对百合花就深为赏识,每逢春夏,她的居室都经常插上几枝。当她逝世的噩耗传出后,她生前的美国挚友罗森大夫夫妇,立即将一盆百合花送到纽约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所设的灵堂,以表达对她深切的悼念。

中国的百合花传到世界各国后,也备受大众的推崇。日本人民于公元720年间就曾将百合花作为贡品献给天皇。欧洲的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载有“百合花赛过所罗门(以色列国王)的荣华”一语。到了12世纪,智利和法国还把百合花作为国徽的图案,鼓励公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繁荣而斗争。

百合花性喜湿润、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多数品种宜栽植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

百合的繁殖主要是用鳞茎片和小鳞茎,繁殖方法有播种、分小鳞茎、鳞片扦插和分株芽等4种方法。

何以中外人士都这么赞扬百合花呢?原来它的种头是由近百块鳞片抱合而成,古人视为“百年好合”、“百事合意”的吉兆,故历来许多情侣在举行婚礼时都要用百合来做新娘的捧花。除了这种好意头之外,它那副端庄淡雅的芳容确实十分可人,植株挺立,叶似翠竹,沿茎轮生,花色洁白,状如喇叭,姿态异常优美,能散出隐隐幽香,被人誉为“云裳仙子”,故在国际花卉市场上长期走俏,历久不衰。

除具有观赏作用外,百合的鳞茎可入药,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百合的花和鳞茎都可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