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公园
45027300000030

第30章 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

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距离布卡武市(扎伊尔东部城市)西部50千米。始建于1970年的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于1975年7月由原先的75000公顷扩大到600000公顷。1980年该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海拔在600米-3308米之间。建立之初的75000公顷面积均是连绵不断的山区。两座主峰由火山喷发而成,海拔分别为3308米和2790米。可以推断出这片山地的形成时期为第三纪晚期或第四纪早期。

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的东部地区年平均最高温度为18°C,最低温度为10.4°C;年均降水量大约为1800毫米,相对湿度在50%-85%之间不等。公园的西部地区覆盖着近赤道雨林和一片过渡森林带。东部地区有6种不同的植被分布:山地雨林、高海拔雨林、沼泽林、竹林、亚高山带石南林及泥炭沼。山地雨林位于海拔900米-2300米之间,高海拔雨林则在2300米以上,与沼泽林一样,其代表植物有罗汉松、罗兰等。竹林生长在海拔2300米-2600米之间,因其特有的集群现象而分布广泛,其“足迹”早先曾遍布公园三分之一的面积。亚高山带石南林生长在森林线以上(大约海拔2600米),石南科灌木是其典型的代表植物。在公园的主峰上也生长着石南科灌木,另外还有狗舌草、蜡菊属植物等。泥炭沼通常位于海拔2400米以下,莎草在这里占据着绝对优势,其他植被以金丝桃属植物居多。公园其余的土地上大都是一些中植带森林。该公园的植物种类繁多,总计可达448种,另外还有2种植物目前尚无法确定其种属。

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不仅是个无奇不有的植物世界,而且也称得上是丰富多彩的动物乐园。当初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里的大猩猩而建立的。1979年公园里大约有223只大猩猩,到了1990年,大猩猩的数目增加到258-284只之间。据最近的一次动物普查(1996年),大猩猩的数量仍维持在这个水平。但之后的战争是否影响到它们的生存令人堪忧。公园里其他的灵长类动物主要包括非洲小人猿、黑白花疣猴和赤色疣猴。除此之外的哺乳动物有非洲象(1989年估计有9000来头)、林猪、麝猫、长尾猴、水獭、叶猴、托马斯树生松鼠、亚历山大灌木丛松鼠以及众多的羚羊和小羚羊。这里还是太阳鸟、鸣鸟的栖息地。

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东部地区自公园建立之初就有大批农民移居过来,目前公园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0多人,属刚果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传统的谋生方式主要是农业和狩猎,如今香蕉啤酒成为当地重要的出口产品,与此同时对香蕉种植面积的需求也突飞猛涨。

东部低地的大猩猩是卡胡兹-别加国家公园的“金字招牌”,它对世界各地的游人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一条宽阔的沥青马路从东向西贯穿整个公园,为方便游人观察大猩猩还修建并放开了一些小路。

在刚果国内政治局面动荡之前,游客们每人支付120美元就可以组团(一般为8人)全程跟踪大猩猩。公园里为方便旅游者住宿搭建的小屋及配套的野营设施使人类更容易亲近这片神秘而异彩纷呈的大自然。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收到有关该地区发生严重的乱砍滥伐以及偷猎的报告之后,将它列入受到威胁的世界遗产名录。公园内的丰富资源被掠夺和破坏,大部分生物都已逃离该地。除此之外,公园也成为武装力量的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