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剧院
45026700000037

第37章 中国剧院

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门类繁多。京剧和各类地方戏,在表演上,讲究“唱、念、做、打”,道具非常简洁,只需一桌二椅。演员以鞭代马,持桨作舟,那是多么写意化的艺术表演!表演既然可以不受时空的约束,又省略了种种精巧的机关、昂贵的布景。我们传统的舞台,就无需设计得太大,反正用不着天幕,也不吊景,先辈的能工巧匠们,就干脆把戏台设计得像个半岛似的,伸入观众中间,好让看戏的观众,从三面围拢来看,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是再直接不过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虽然有国外探索派艺术家提倡的“开放式舞台”,和我们祖先的智慧暗合,可也没发展出一套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来。全国上下成千上万座戏台,都分散在私邸、祠堂、会馆、庙宇直至宫禁之中,等有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现代化剧院出现,那已经是在接触西方的现代文明之后的事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地纷纷兴建新型剧院,既繁荣了戏剧艺术,又丰富了群众生活。当时由于国情所限,这些剧院一般都设计得相当经济,综合性越强越好,最好是既能上演歌剧、舞剧、话剧、京剧、地方戏,又能放电影、耍魔术、说相声、开大会。如果盲目照搬国外剧场建筑经验,也搞那种专门的剧院,只为一个剧种,一个固定团体而设,甚至像拜罗伊特节日剧院那样,只演瓦格纳一个人的歌剧,只在每年夏天开演,余下的日子里关门不用,则无疑是对有限资源的白白浪费。话又说回来,我国的歌剧、舞剧艺术起步晚,高水平的艺术团体数目有限,真要在各大城市都建起现代化大型的歌舞剧院,也只能是无用武之地。

虽说前些年我国各地剧院的情况还是形式比较单一,条件有待改善,设计大型现代化剧院的经验,也不够丰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一批有国际水准的大剧院,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当中,形势相当喜人。这其中,有一座称得上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歌舞剧院的,这就是在1984年完工的中国剧院。使它闻名全国的,就是那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中国剧院的位置,在北京西城区万寿寺附近,西三环路东侧。总建筑面积11340平方米。整个工程,从开工到建成只用了199天,得了个“人民大会堂的速度”的美名。可这是一项扩建改建工程,剧院原来的基础,是原总政歌舞团和总政话剧团的排演场等等建筑。在此之上,又扩建6500平方米而成。

中国剧院是一座三层建筑,高23米,通体为白色,色调淡雅大方。剧院的观众大厅,一共有1742席座位,其中池座有27排,有1192个座位,楼座11排,550个座位。为了保证剧院的视听质量,设计者做了精心的安排。观众厅长35米,采用六角形设计。六角形的平面设计,若和一般的扇形观众厅相比,等于是切掉了扇形后面的两只角,而切的这两只角,都是视线最偏最远的座位,所以对提高视觉效果相当有利。而且六角形观众厅声场的分布很均匀,声效也很好。总之,这种设计形式的观众厅,对中小型的剧院来说,特别合适。

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人员又做了一些改进。演出厅里,除了装上立体扩声和立体效果系统之外,还设置了声音反射装置,力求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得到清晰、亲切的音质。剧院的座位,从前向后逐级升高,池座升高3.26米,楼座则升高5.14米,视觉效果也很不错。另外座椅一色是棕红的软沙发,在170多盏吸顶式罩灯照耀之下,更显出雍容华贵。

剧院的舞台是多功能的,非常现代化。主台深21米,宽27米,净高19米,内有70多道机械设备,全都是电动化的。舞台的假台口,可以按照演出情况,任意缩小或扩大,最多时,可以让上千名演员同台演出。

主台下有五块升降台,上有防火幕和能均匀调速的电动大幕,布景吊杆、灯光渡桥一应俱全。左右侧台各有15米宽,12米深,内有三对大型车台。乐池也能任意升降,必要时,可以扩大舞台的面积,也可以让乐队和演员一起向观众谢幕。

舞台灯光被称为“近代舞台的生命”,中国剧院在这方面,全部采用高级技术,有360路的可控硅调光回路,574盏灯具,都用计算机控制,能凭着电子记忆,选择灯光的明暗度。

剧院的装修,设计得很有民族色彩和传统文化气息。剧院西墙之上,用陶瓷镶成9朵大牡丹花饰,牡丹为群芳之首,9是阳极之数,天的象征,9朵牡丹,正预兆着中国文艺界百花齐放,吐故纳新的新气象。

一进前厅,墙上又有一幅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雪》。大厅里8根方形立柱分列四方,都是雪花白大理石的贴面。上边两组吊饰葡萄灯,各长10米,从豆绿色的顶棚之上,垂泻而下,映着清如潭水的大理石地面,熠熠生辉。

西厅两层楼上,都有大幅雕刻。一层是一幅青白石雕壁画,名为“民族大团结”,上边的人物服色各异,舞姿生动。二层墙上也有一幅陶板壁画“华夏之舞”,从远古到现代,千姿百态的舞蹈形象,都罗列其上。

剧院的后台化妆室,能同时供150名演员使用。观众厅的地下室,也能作备用的化妆室。附属的设施,还包括录音棚、绘景间和话剧团排演场、民乐排练厅等四个大型的排练厅,以及书报阅览室、文化室、首长休息室等等。这座中国剧院造型美观大方,功能齐全先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音乐、戏剧,接待国内外大型文艺团体演出,和承担国家重要活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