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广场
45026600000046

第46章 巴亭广场

越南首都河内市是一座历史名城,李、陈、后黎等封建王朝曾先后建都于此,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改称河内,这座城市被誉为“千年文物之地”。这里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百花盛开,树木常青,因此又被称为“百花春城”。

巴亭广场是河内市的中心广场。巴亭,原来是越南清华省鹅山县一个乡的名字,19世纪80年代,越南人民在巴亭最先开始了反抗法国殖民主义的斗争。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把河内市中心广场命名为巴亭广场。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这里宣读了越南《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这个广场原来是一个环形广场,面积比较小。1973年修建胡志明主席陵墓时加以扩建,使它比原来的广场扩大了好几倍。扩建后的巴亭广场长320米,宽近100米,是河内市集会、节日活动的场所,可容纳一二十万人。

巴亭广场西倚胡志明陵墓,东靠着名的巴亭会堂,翠绿的树木围绕四周。广场的地面由168个方块草坪组成,每块草坪面积15平方米。这里绿草如茵,树木苍翠,置身其中,使人仿佛步入了绿色的海洋之中。以巴亭广场为中心辐射的林荫大道与河内市区的其他街道相连,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贯通广场的是雄王大道,宽24米,长1 000多米。连接广场和胡志明墓的道路宽44米,这条路的两旁是各为宽8米的人行道。

1975年建成的胡志明主席陵墓,坐西朝东,整个建筑既简朴又宏伟壮观,远远望去宛如一朵莲花般挺立在那里。正中上方的陵檐上用碧玉石砌着“胡志明主席”五个大字。陵高21.6米,陵基为三级台阶,高9米,宽31米,全部用灰黑色花岗岩石砌成。陵体用深红色花岗石砌成,高7.9米,20根银灰色方形花岗岩石柱围绕四周。陵墓前用红色花岗岩砌成的墙壁上刻写着“没有什么能比独立、自由更宝贵的了”一行金色的大字,下面是胡志明主席的签名。这是胡志明主席在1966年发表的告同胞书中的一句名言。胡志明主席遗体着卡其布干部服,安详地平卧于水晶棺之中。凡是来到巴亭广场的人,都要到这里瞻仰越南人民敬爱的领袖的遗容。

胡志明墓的两侧是观礼台,各长66米,分为七级,可同时容纳800-1 000人。主席台在墓的最下面一级台阶上,可容纳70-100人。陵墓后面是胡志明主席故居留念区,包括简朴的旧居、办公室、会客室和鱼塘、园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