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河
45026300000034

第34章 莱茵河

莱茵河是纵贯中欧、西欧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瑞士中部的阿尔卑斯山北麓,河流向西北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6国,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20千米,流域面积22.44万平方千米,流域年平均降雨量910毫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50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790亿立方米,年输沙量350万吨。

莱茵河干流习惯上分为4段:从河源至巴塞尔为阿尔卑斯莱茵河,其中博登湖出口至巴塞尔又称为高莱茵河;巴塞尔至宾根称为上莱茵河;从宾根至科隆称为中莱茵河;从科隆至潘内尔登称为下莱茵河。

莱茵河水系包括干流、支流和三角洲汊河。干流分上述4个河段,主要支流有阿勒河、内卡河、美因河、摩泽尔河、埃尔特河、鲁尔河、利珀河等。

上莱茵河长362千米,落差163米,平均比降0.45‰。河流由南向北流,有支流内卡河,和美茵河等汇入,集水面积增加到9.85万平方千米。中莱茵河全长144.8千米。莱茵河向西北方向穿过深而曲折的莱茵峡,河道深切,两岸谷壁陡立,高达数百米,洛雷莱为河谷最窄处,谷宽200米,水面宽仅115米,河床比降0.24‰,水深27米。河流流出峡谷后,先后有摩泽尔河(该河全长545千米,流域面积2.8万平方千米)、兰河和锡格河等支流汇入。下莱茵河长318千米,该河段有3条较大支流汇入:左岸埃尔特河(流域面积1909平方千米)、右岸鲁尔河(流域面积4444平方千米)和利珀河(流域面积4891平方千米)汇入。

莱茵河主源有两条:前莱茵河和后莱茵河。前莱茵河位于圣戈萨特山区圣哥达山,海拔2344米,长68千米,河道纵坡降2.6%;后莱茵河位置偏东,发源于莱茵瓦尔德霍恩山麓,海拔2900米,长61千米,河床纵坡降3.9%。两条河源均流经峡谷,最后在赖谢瑙附近汇合。

从赖谢瑙到莱茵内克附近的博登湖湖口的莱茵河段长164千米。博登湖以上的莱茵河集水面积为6123平方千米。从博登湖口至巴塞尔的高莱茵河为德国和瑞士的边界河流,长145千米,河道比降1.05%。汇入本河段的支流有阿勒河,该河发源于圣戈塔特山脉,河长290千米,流域面积1.8万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557立方米/秒,有罗伊斯河和林梅特河等支流汇入,流域内有许多大湖,可调节径流。莱茵河从河源至巴塞尔长375千米,流域面积3.65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26立方米/秒,总落差2100米以上。

莱茵河曾一度在荷兰海牙以北入海。目前有3条入海汊河。在潘内尔登从莱茵河左岸分出一条汊河称瓦尔河,流经奈梅亨进入荷兰水道的大河口,其流量占莱茵河总流量的70%;再往下几千米又从右岸分出一条汊河,称为艾瑟尔河,流入须德海,流量占12%;莱茵河则通过汊河累克河注入北海,流量占18%。从潘内尔登至入海口的长度约120千米。

莱茵河流域东至捷克边境厄尔士山脉,东南与施瓦本山接壤,南迄瑞士高原和法国汝拉山,西从孚日山脉延至洛林山,北以阿登山为界。从河源至河口的直线距离约690千米。中莱茵河在科布伦次以上穿过莱茵峡,莱茵峡是莱茵河切断莱茵希费格山而成,该山东连陶努斯山,西连洪斯吕克山。

莱茵河流域南北长690千米(阿尔卑斯山脉到北海),东西宽480千米。流域的气候、水文和气象条件因地而异,南面是阿尔卑斯山的山地气候,西面为海洋性气候,东面则接近大陆性气候。莱茵河上游春夏季冰雪融化,水量增多,下游冬季降水多,水文状况较稳定。莱茵河是一条水患频繁的河流,上游雨量充沛,高山积雪在同一时间融化,常出现特大洪峰。莱茵河上、中、下游的洪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上游集水区的降雨,另一部分来自支流。

在莱茵河两岸至今仍保留着五十多座城堡、宫殿的遗址,每座城堡都有它们自己的名称。每一座古堡都有一段古老的故事和传说,它记载着英雄们气吞山河的业绩及幽幽的儿女恋情。古老的城堡、迷人的传说伴随着游者整个莱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