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大桃种植新技术
45024400000004

第4章 桃的土、肥、水管理(1)

为了促进桃树迅速生长发育,形成较多的花芽,获得优质,高产的主品,必须加强桃树的土、肥、水管理。

(第一节)土壤管理

桃树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供应枝干生长和结果的需要。桃树长期固定在一处生长,土壤肥力和理化性质对桃树的生长与结果有着长远的影响。在生产上常用的方法是深翻改土,中耕锄草等方法,以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条件,满足桃树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需要。

一、深翻改土

在土质差的沙荒、山地和黏重土壤上栽植桃树,应通过换土、施肥等方法改良土壤,逐步增加活土层的范围。以后结合每年施基肥逐步向外改土,直至完成全园的深翻。深翻改土的时间在春季、秋季和冬季。

1.春季深翻改土

土壤解冻后及早进行,易于根系愈合。

2.秋季深翻改土

一般在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

3.冬季深翻改土

入冬后至土壤结冻前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施肥后要及时灌水。

二、中耕除草

中耕常与灌水相结合,每次灌水后进行中耕。早春灌水后中耕宜深8~10厘米,以利保墒。硬核期宜浅耕,约5厘米尽量少伤新根。雨季只除草,不必松土。采收后全园进行中耕松土,可稍深5~10厘米。

三、化学除草

杂草与桃树争夺肥水,还是病虫的繁殖地,特别是蔓生或株型高大的杂草更影响桃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技术操作,同时也影响果实品质。因为除草剂除草的机理不同使用时要根据杂草的特性选用不同的除草剂。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受制于外界多种因素。如温度高,杀草效率高;湿润条件药效容易发挥;雨水大,药易被淋洗降低药效等。

桃园常用的除草剂有:①用于茎叶处理的,25%敌草隆,50%扑草净,50%西马津,4%氟乐灵,10%草甘膦,20%百草枯,90%茅草枯等;②用于土壤处理的:2,4-D钠盐,五氯酚钠等。

(第二节)施肥

一、桃对主要营养元素的要求

桃树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以氮、钾为主,对磷的需要量较少。据叶分析测定产量较高的桃园,树叶中氮、磷、钾的适宜含量(干物质百分率)分别为:N:2.67%~3.36%,P:0.15%~0.30%,K:2.14%~3.0%。据研究当氮含量低于1.7%,磷低于0.09%,钾低于1.0%时即表现缺素症。

1.氮(N)

桃树新梢生长量大,果实大,对氮素较敏感。

幼树和初结果树氮素过多易引起新梢徒长和延迟结果。加重生理落果,要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随树龄增大及产量增加,需氮量也随之增加。氮素不足时,新梢生长量小,枝条细而短,影响花芽分化,同时果实个小,色泽差,品质低,枝与芽的抗寒力下降。

2.磷(P)

桃需磷量比氮,钾稍少,但也很重要,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花芽分化,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还能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促进新根的发生和生长,提高树体抗寒,抗旱能力。缺磷时果实晦暗,肉质松软,味酸,果实有时有斑点或裂皮。

3.钾(K)

桃需钾量较多,钾对果实生长发育最为重要,钾充足时果实个大,含糖量高,风味浓,色泽艳丽。并可以促进加粗生长,组织成熟,提高抗寒、抗旱、耐高温和抗病虫的能力。缺钾时树体不能有效地利用硝酸盐,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同化产物,因而营养生长不良,易裂果,着色不良,特别是果实迅速膨大期表现果小,畸形,含糖量低、味酸,熟前落果,降低产量和品质。严重缺钾时在夏季中期和以后,叶片皱卷而成灰绿色,以后叶片还会发生一些黄色的致死斑点,有棕色或紫红色明显边缘,最后枯萎脱落。

二、各种有机肥的养分含量

1.圈肥的成分与性质

圈肥是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积制的肥料。我国北方多用土垫圈,故又叫土粪。

(1)圈肥的成分:圈肥的成分依家畜种类,饲料优劣,垫圈材料和用量以及其他条件不同,新鲜的圈肥平均肥分含量。

(2)圈肥的性质:新鲜圈肥中的养料主要为有机态,桃树大多不能利用,因而,一般不宜直接施用。加之纤维素、木质素等化合物含量高,C/N比值较大,施用新鲜圈肥后,不仅因为微生物的生物吸收而与树根争水争肥,而且在一定嫌气条件下,还会引起反硝化作用,增加肥料中氮素的损失,降低肥效。

一般腐熟的圈肥因为其质量差异很大,施入土壤后,当季肥料利用率也不一样。其中氮的利用率在10%~30%,磷的利用率可达30%~40%超过化学磷肥,钾的利用率最高达60%~70%。总之,圈肥与化肥不同,一般具有较长的后效,常年大量施用,土壤中可积累较多的腐殖质,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而且对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熟化,起了积极作用。

2.家禽粪的成分和性质

家禽粪主要有鸡、鸭、鹅、鸽粪等。它的性质和肥分含量与家畜粪尿不同。新鲜禽粪有30%总氮量是存在于粪中,其余70%总氮量是从尿中排出的。在各种禽粪中以鸡、鸽粪的养分含量最高,而鸭、鹅粪次之。

家禽粪中的氮素形态,主要为尿酸态氮(C5H4N4O3),约占总氮量的60%,氨化物仅占10,尿酸在土中分解可生成尿素,以后形成尿素,最后水解为碳酸铵。家禽是杂食性的,以虫、鱼、谷、菜为食,饮水少,因而,家禽粪的肥分含量比家畜粪尿为高。禽粪在分解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属于热性肥料。

三、化肥的种类和性质

1.氮肥

(1)磷酸氢铵:磷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俗称气肥,属于铵态氮肥。

1)性质。碳酸氢铵含N量为17%左右。为白色细粒结晶,有强烈的氨臭味。它易溶于水,在20℃时。100克水中可溶解20克,肥效迅速。碳铵的水溶液呈碱性反应,pH为8.2~8.4。干燥的碳铵在常温(20℃)下基本稳定,当温度升高而空气湿度较大时,则易吸湿分解,因此,造成氮素的挥发损失。反应式如下:NH4HCO330℃H2O+CO2↑++NH3↑影响碳铵分解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升高到30℃即大量分解,尤其是有水分存在时分解最快;同样是25~30℃干燥的碳铵10天只分解3.97%;含有水分4.8%的碳铵第一天就分解11.85%,第10天达93%,几乎全部分解挥发了。

2)在土壤中的转化。碳铵施入土中后,能很快地溶于水,产生NH+4和HCO-3,它们均能被作物吸收,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成分,长期施用碳铵对土壤性状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碳铵施入土中,最初有增加土壤碱性的趋势,但当进行硝化作用时,土壤pH则有下降的趋向,一般说来,对土壤酸度影响不大。因此适于各种土壤。

(2)硫酸铵:硫酸铵简称硫铵。(NH4)2SO4属于铵态氮肥。

1)性质。硫铵含氮量20%~21%。为白色晶体,有极少量的游离酸存在,含有少量硫氰酸盐(NH4CNS),为青绿色结晶。

硫铵易溶于水,20℃时,100毫升水能溶解75克硫铵。硫铵吸湿性小,有良好的物理性状,便于贮藏和施用。但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冷气湿度大时,也常常结块,因而,贮存时也应注意通风干燥。

2)在土壤中的转化。硫铵施入土壤后,很快在土壤溶液中溶解,并解离成铵离子和硫酸根。两者均可被作物根系吸收。因为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吸收NH+4多于SO2-4,因此,最后在土壤中残留较多的SO2-4,并与H+结合使土壤变酸。通过生物选择性吸收所产生的酸度称为“生理酸性”,因而,硫铵属“生理酸性肥料”。

在酸性土壤中,施入硫铵后,铵离子与土壤黏粒上的氢离子交换形成硫酸,因此,在酸性土壤中、长期单独施用硫铵,会增加土壤酸度、因而,施用硫铵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亦可配合施用适量石灰。

(3)氯化铵(NH4Ci)。

1)性质。氯化铵含氮24%~25%为白色结晶,吸湿性比硫铵稍大,容易结块,它易溶于水,20℃时50千克水溶解18.5千克氯化铵,肥效迅速。

2)在土壤中的转化。氯化铵在土壤中能解离为铵离子和氯离子,铵易被作物吸收,残留的氯离子与被代换出的氢离子结合,使土壤酸化。

(4)硝酸铵。

硝酸铵简称硝铵(NH4NO3)属硝态氮肥。

1)性质。硝酸铵为白色结晶,含氮量较高,33%~34%,其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各半,两者均能被作物吸收。

硝铵吸湿性很强,容易结块,有时潮解成糊状,施用困难。贮存时应注意阴凉干燥。

硝铵能助燃,在高温下易分解成气体,使体积剧增引起爆炸。因而,不能将硝铵同油脂、棉花等易燃品放在一起,严格做好防火工作,对已受潮结块的硝铵,可用木棍敲碎或用水溶化后施用,不能用铁器重击,以免发生爆炸。

2)在土壤中的转化。硝铵施入土壤后,很快溶解在土壤溶液中,并解离成铵离子和硝酸根。铵离子在土壤中的变化和铵态氮肥中的铵离子相同,而硝酸根不能被土壤黏粒吸附,易随水分运动而流失。在多雨地区,沙质土壤以及水稻田,硝态氮的淋失比较严重。

水田施用硝态氮肥,还能引起反硝化脱氮。因此,水田施用硝铵的效果不如硫铵,通常只有硫铵的50%~70%,而旱地施用硝铵的效果往往较水田为好。

(5)尿素\[CO(NH2)2\]:

尿素是用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直接合成的。

2NH3+CONH2COONH4 NH2COONH4CO(NH2)2+H2O1)性质。含氮量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一种。

尿素为白色结晶,在常温下(10~20℃)吸湿性不大,但当温度超过2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时,吸湿性也就随之增强。因此,应存放于阴凉干燥的地方。目前生产的尿素多加入疏水物质如石蜡,制成颗粒,吸湿性大大减低。

尿素易溶于水,20℃时100毫升水能溶解100克尿素,虽然尿素分子用于根外追肥时能直接被植物吸收,但施在土壤中,要经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碳酸铵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而,肥效就不及铵态氨肥(NH4—N)或硝态氮肥(NH3-—N)肥效快。尿素为中性肥料,不含副成分,因为NH+4和HCO-3均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连年施用,也不致破坏土壤结构。

2)在土壤中的转化。尿素施入土壤中,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里,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土壤对尿素的直接吸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尿素的淋溶损失。一般含腐殖质多的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对尿素的吸附比含腐殖质少的土壤要强。

尿素在土壤中经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促使水解成碳酸铵和碳酸氢铵,铵离子则能很好地被土壤吸附。

CO(NH2)2+2H2O脲酶(NH4)2CO3分解速度与土壤酸度、温度、湿度有关。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含量适当时,温度越高,分解就越快。在10℃时需7~10天;20℃时4~5天,30℃时2天就能完全转化为碳酸铵。碳酸铵很不稳定,在土壤中或土壤表面上分解形成游离氨,部分挥发损失。因而,尿素也要深施覆土,防止氮的损失。

(NH4)2CO32NH3↑+CO2↑+H2O2.磷肥(1)磷矿粉:磷矿粉是直接由磷矿石粉碎而成的磷肥。磷矿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直接影响磷矿粉的性质和肥效。

磷矿粉的可给性,可以以枸橼酸溶液(如2%柠檬酸溶液)浸提出的有效磷量来表示,一般磷矿粉中枸溶性磷占全磷量的比例越大,肥效就越高。我国的矿磷粉大多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枸溶率,2%柠檬酸溶性磷占全磷量一般为10%~20%。

磷矿粉是一种难溶性磷肥,肥效缓慢而持久。但磷矿粉的肥效发挥,除本身性质外;还与植物种类,土壤性质,肥料细度以及施用技术等因素有关。

(2)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我国目前生产最多的一种化学磷肥,由磷矿粉用硫酸处理而制成。

1)成分和性质。它是一种水溶性磷肥。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磷酸一钙\[Ca(H2PO4)2·H2O\]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钙(CaSO4)分别占肥料重量的30%~50%和40%左右。过磷酸钙主要供应磷营养,但也能提供硫营养,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此外,肥料中还有磷酸,硫酸,非水溶性磷酸盐以及其他铁、铅、钙盐等杂质。一般呈灰白色或浅灰色粉末,也有颗粒状的。成品中有效磷含量及其他成分的含量,因有游离酸和硫酸的存在,故肥料呈酸性,并具有吸湿性。贮存在潮湿条件下,过磷酸钙吸湿后,会引起各种化学变化。往往使水溶性磷变为水不溶性。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磷酸的退化作用。这种磷酸退化作用主要因原矿中含有铁,铝等杂质,在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Fe2(SO4)3\],硫酸铝\[Al2(SO4)3\]与磷酸一钙化合,成为溶解度低的磷酸铁和磷酸铝。

过磷酸钙成品中的含水量和游离酸含量,都不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含量。同时贮运过程中,要注意防潮。

2)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的变化。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进行着各种化学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物的转化。过磷酸钙的利用率较低,一般只有10%~25%,其主要原因是过磷酸钙施于土壤后,肥料中水溶性磷酸一钙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结果常趋向于生成溶解度低,有效性较差的磷酸盐。与土壤中可溶性磷酸盐的转化一样,有化学固定,阴离子交换吸附和生物固定三种形式,而化学固定又是过磷酸钙中磷酸一钙的主要固定形式。

在石灰土壤中,经过一系列转化过程所生成的含水磷酸二钙,无水磷酸钙以及磷酸八钙中的磷,对作物仍有一定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