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指忧愁而沉郁,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而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若过度忧愁,则不仅损伤肺气,也要波及脾气而影响食欲。谚语说:“愁一愁,少白头”。传说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就是因为心中有事,过分忧愁所致的。《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也是很好的证明。
“思”,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思虑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观意志来加以支配的。如果思虑过度,精神受到一定影响,思维也就更加紊乱了。诸如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病,大多与过分思虑有关。中医认为:过思则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因此,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倘若“百思不得其解”的话,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烦,有可能导致气结。
“悲”,是由于哀伤、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态。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偶有所触及,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指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这说明悲哀太过是会伤及内脏的。因此,家庭中一旦发生不幸的事情,一定要节哀,以保重身体为要。
“恐”,是惧怕的意思,因精神极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
“惊”,是突然遇到非常事变,导致精神上的卒然紧张。诸如骤遇险恶,突临危难,目击异物,耳听巨响等,都可发生惊吓。惊与恐不同,惊是自己不知道而惊吓;恐则是自己知道而恐惧。无故恐惧害怕的人,大都肾气虚,气血不足;突受惊吓而当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人,大都因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导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的缘故。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因此,治恐当补肾,治惊当安神。
总之,情绪活动与内脏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的情绪活动若要保持相对的平静,平时就要重视思想修养及精神调摄,客观对待周围事情的变化,使自己的精神面貌经常处在乐观、愉快、安静、平和之中,这对于养生十分有益。
中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减退,调节适应能力较弱,面对过激的情绪变化,难以承受而易引起疾病。“虚者风烛,百疾易攻”,这说明过激的情绪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充满在生活之中。
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不要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时增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养生防衰五要旨
中医书主学说之所以长盛不衰,行之有效,是因为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形成,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强调整体性,善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1.保养精、气、神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票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精主要由肾来管理,常常事“肾精”之称。“人始生,先成精”,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过程。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动力。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人之自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患,如环无端,人体则健康元病。故古人说:“气是溺年药”。现代实验研究亦表明,“气”可能是免疫力形成的物质基础,故气不可耗,不可滞,滞耗则多病。
神——是指人体的一系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大脑)所主。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因此,清心寡欲以养神,人体就能保持健康、益寿延年。白居易诗云:“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到三十生白发。”这是神耗而早衰的真实写照。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宽广,是养神的首要任务。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气、神虽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存则共存,亡则俱亡。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受健则病少。”明·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
有医家认为,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所以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弛,意不外想,神不妄游,精不妄动,气不外耗。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保养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质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久久行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此见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均是调摄精、气、神的好方法。
2.生活要有规律
据《黄帝内经》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后世则不然,“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利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修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后世的人则“以酒为乐,心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也就是说,生活有规律性,人就会延年益寿;生活没有规律性,人就会早衰短寿。
饮食要有规律,宜定时定量,不宜过饥过饱,不宜偏食。《灵枢·五味》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援食不足,不能满足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保障人体器官的能量供应,久之可致早衰。反之,“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过量,也是损害人体健康,导致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进食过多,超过了消化器官的承受能力,就会损伤脾胃,不能正常地腐熟运化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现代临床证实,饮食过饱,暴饮暴食,不仅影响消化器官的功能,还可使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突发心脑血管病。长期的不节制地饮食,尤其是中年以后不注意这一点,过剩的脂肪沉积形成肥胖症、脂肪肝。血液流速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脑血管硬化,可使人提前衰老。所以有“饭吃七分饱,不用医生找”之说。
偏食是致病之因,衰老之由。中医特别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杂粮,兼收并蓄,才能摄取多种营养物质,使人体的营养趋于平衡,也就是“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如果扁嗜,就会造成很多疾病。如《素问·五脏生成论》说:“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枝;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灵枢·五味》也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lóng);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悦心。”
事实证明,食盐过多,大量的钠离子进入血液,细胞中的水就脱离细胞使其稀释,作为防护手段而增加血容量;随着摄入大量的水,使血液体积——血容量持续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心脏加大压力驱动大量血液,血管壁则由于扩张逐渐失去柔性,从而增加血流阻力,血压升高。体内盐分过多还能抑制碘活动,碘失去活力就会破坏胺质,降低激素分泌,使皮肤变黑,或出现褐斑或雀斑,或皮肤干燥。所以每日进盐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高血压病人若每日摄盐量限制在6克以下,血压会逐渐下降。饮食五味为人体所必需,且又不能多食,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怎样才算合理的饮食呢?《老老恒言》说得好:“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勿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但使爪不空虚,则冲和之气沦读肌髓。……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如果做到这一点,饮食就恰到好处了。
一是少饮酒——酒为五谷之津液,之华英,能避风寒、宣血脉、消邪气、引药势。适量饮酒,可促进消化,补充人体热量和营养,预防心血管病,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有催眠作用。若醉饮过度,盆倾斗量,整日以酒为浆,则会毒气攻心,穿肠腐胁,神错志廖,目不识人。长期过量饮烈性酒,可引起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和肝硬化,暴饮烈性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所以酒当少饮为佳。《本草纲目》指出:“酒少饮则和血行气,痛饮则伤神耗血。”
二是节制性生活——性是人的本能,性生活是人体的一种生理需求,性生活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结婚的男女一般比独身的男女寿命长。适当的、有规律的性生活,会给男女双方带来主理、心理上的快感、良好的情绪,增加天伦之乐,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延年益寿。《遵生八笺》中说:“阴阳和合,接御有度,可以延年。入房有术,对景能忘,可能延年。”反之,若恣情放纵,过度性生活,“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肾精亏耗,肾气乃伤,促使早衰。所以养生学家有言:“善养生者,必保其精。”
三是劳逸结合,起居有常——我国人民自古就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适度的劳动锻炼和合理的休息,是保持人体精力充沛、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若劳逸失常、起居无节,则可影响健康导致早衰。养生之术,无须运求,只须在起居、行住坐卧之间,时时留意调摄,则会受益无穷。凡过劳过逸,均对人体不利。《素问·富明五气》所言之“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属于过劳,而“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则属于过逸。《保生要录》指出:“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诸,滞则法。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它消缓,即是小劳之术也。”如此知劳逸,慎起居,增寿延年,妙不可言。
3.顺应四时阴阳
《素问·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书脏象论》又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必然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交换。中医提出:“人与天地相应”的科学观点,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员,就必须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会健康长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站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病疾不起,是谓得道。”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年四季,寒署更迭,阴阳变化,这个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如何来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呢?《内经》中很早就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办法。主张在春夏之季,气候凉转温,阴消阳长,万象更新之时,人体也必须相应地朝气勃勃,多作些户外活动,使阳气更加充足。秋冬之季,气候由温转凉,阳消阴长,肃杀寒冷,人体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避之有时,使附气不要妄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春而不彰。”阳气得以保养,疾病就不易产主,人体就会健康延寿。
4.善于调节情志
所谓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情感(喜、怒、哀、乐、恐、思、悲)活动,是人们对周围事物所做出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喜怒悲忧恐属正常的精神活动,只有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超极限的、剧烈的精神创伤,使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就会发生病变,从而导致早衰。情志所伤主要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所谓“百病皆生于气”,即是言气机紊乱后导致很多病变。情志影响气的病变是由于情志的不同而形式不一,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各有偏伤,然总统归于心。所以情志之病,调心、宁心十分重要。
怎样活心呢?《陈医宝鉴》有云:“欲治其疾,先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民,一切妄念、一切不平、一切人我,悔悟平生所为过恶,便当放下身心,以我之天合所事之天,久之遂凝于神,则自然心君泰宁,性地和平,知世间万事皆是空虚,终日营为皆是妄想,知我身皆是虚幻,祸福皆是无有,生死皆是一梦,慨然领悟,顿然解释,则心地自然清静,疾病自然安痊。”情志得调,气机流畅,病安从来,人定能长寿。
5.动中求静,静中有动
中医养生亦重视健身运动,因为长期坚持运动锻炼是人体维持健康、增强体质、永葆青春的秘诀。《钢经》中早就有“导引术”的记载。我国1800多年前的著名外科学家华佗,就自创“五禽戏”作为健身运动,以致“年且百岁,犹有壮容”。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犹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ù)是也。”他的学生吴曾如法馀炼,坚持不懈,活到90多岁,仍耳不聋、目不瞑,齿牙完坚,说明长期的运动使人体的肌肉、骨骼得到锻炼,使生理、心理得到调节,气血畅通,阴阳协调,就可起到却病延年的作用。
中医养生在强调动的同时,并不忽视静的一面,主张动静结合。《一览延龄》中说:“动中思静,静中思动,皆人之情也。更如静中亦动现书,动中亦静垂钓,无论动静,总归于自然。心情开旷,则谓之养生。……最静之人,食后亦宜散步,以舒调气血。好动之人,亦宜静坐片时,以凝形神。”把动与静的结合从辩证观角度剖析得十分透彻,“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一文一武,一阴一阳”,既对立,又统一,符合自然之道。事实证明,许多职业运动员并不是长寿者。所以,延寿不但需要动,而且也需要静。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是科学、合理的健康长寿之道。
从饮食、心理上抗衰老
科学家曾推算出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10~150岁,而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活到自然寿命,最主要的原因是“过早衰老”,有些人甚至到了中年就患上慢性疾病。其实,只要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防备,人人都可活到90岁、100岁。
所谓“抗老”,有人认为是让自己“虽老而看起来不老”,有人则认为是“老当益壮”,虽然年纪不小却仍然活得健康、潇洒。
那么,什么才叫“老化”?一般人又是在什么时候开始老化?大多数人是在40岁左右开始老化,男性出现老化症状的时期,称为“男性更年期”,女性在停经前的7年里,由于激素的分泌减少而导致生理功能和解剖生理方面的改变。
(1)无原因的疲倦和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