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人对维生素B、C等的需求量会增加。B族维生素成员颇多,包括叶酸、烟碱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它们不仅参与新陈代谢、提供能量、保护神经组织细胞,而且对安定神经、舒缓焦虑紧张也有助益。
熬夜使身体大量消耗能量,应及时补充相关的营养。晚餐除了谷类的主食外,可吃一些水果、蔬菜及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肉、蛋等,以补充体力消耗,但千万不要大鱼大肉地猛吃。
3.保护皮肤
熬夜前除了保持面部清爽干净外,在晚饭时还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或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如水果和肉皮。还可以多吃偏凉性的食物,加瓜类、苹果、小米、薏米等。此外,晚餐应少吃辛辣的食物,同时少喝酒,可以多饮用些鲜果汁或豆浆等。熬夜加餐时应少吃肉,可吃小量易消化的淀粉类食物,以减轻消化道的负担,尽量把伤害减到最低。
如果需要通宵达旦地工作,你就要学会战胜疲劳,使自己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良好体力。对付熬夜疲劳,必须注意适当的休息。熬夜时,无论你有多么充足的体力,如果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工作效率都会降低,并逐渐产生倦意。这时,你就应该休息一下,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如果休息的时间过长,再工作时工作收率反而不理想。这时,可以去洗洗脸,漱漱口,不仅会使头脑清醒,还可以改善情绪。
另外,当临近天亮时,无论如何也应当挤时间睡上一两个小时,尽管时间很短,但只要睡得深、睡得熟,第二天仍能保持较好的精力。为收到良好的睡眠效果,临睡前可以快速地洗一个热水澡,既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又能加快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有利于睡眠和体力的恢复。如条件不具备,至少也应当用温水泡泡脚再入睡。当然,为保持健康,应当尽量避免连续熬夜。
莫让脑疲劳透支你的健康
脑疲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个有别于“躯体疲劳”的新的医学概念。它所反映的是大脑及大脑神经的病态和暂未成病态的各种亏损虚空的非正常状态。各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出现脑疲劳,但以那些用脑多、焦虑多的人,如白领和学生最多。
1.用脑不够和过度对脑都不利
不用脑,用脑不够,脑会“生锈”,即产生废用性退化。脑部自由基增多,导致脑部早衰,人体早夭,这已被证实并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用脑过度也会损害大脑。脑力的使用存在着具体的阈限值——度的界限,用脑不足与过度都不利于脑,不利于健康长寿。
用脑过度会导致神经衰弱、血压上升、食欲不振、肠胃紊乱,从而“百病丛生”,未老先衰。最常见的表现是记忆衰退,反应迟钝。根据神经内科专家介绍:如果外界刺激过于强烈,超过了正常人的承受能力,或者长期反复出现,就可能造成大脑病理性损害,如出现心理紧张、精神不振、失眠多梦、思维紊乱、反应迟钝、记忆衰退、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和头晕头痛等症状。这种脑疲劳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操心太甚,用脑过度,休息不足;二是脑力不济,精力付出过多,营养补充不足。
54岁的诸葛亮(按现代的标准,他还是中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是一个实例。据书载:他“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但“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颇知这是短寿之途,幸灾乐祸地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平?”果然,不久即“长星坠前营”了。他的用脑,成就了他;他的过度用脑,又葬送了他。
2.脑疲劳的内外因素
(1)影响脑疲劳的内因
自我期望值过高和奋斗目标定得过高,这样就容易导致用脑过度。加班加点,白天黑夜地辛劳而缺少精神放松和休息,甚至缺少睡眠,更易患脑疲劳。另外,工作的压力、生活担子过重、情绪紧张、焦虑或生闷气等都是影响脑疲劳的内在因素。
(2)影响脑疲劳的外因
第一,高温、强烈的阳光,对大脑不利;第二,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浑浊、光线不足或过强、噪音等刺激,都会削弱大脑功能正常发挥;第三,过量吸烟、饮酒,特别是饮烈性酒,对大脑有害。
3.防止脑疲劳的对策
(1)不要让大脑忽饱忽饥
许多人常熬夜加班,食无定时。大脑若缺乏血糖便会“立竿见影”地出现危害,故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中川八郎教授测定:一个人的大脑,一天要消耗130克葡萄糖(基本上来自肝脏),肌肉等每天要消耗80克葡萄糖,也要从肝脏中获取。“日进三餐”时每餐供给肝脏的葡萄糖只有60克,不能满足脑体需要,“赤字”较大,故应改三餐为多餐,目前,日进四、五、六餐者多起来了。
(2)根本大计在于身体锻炼
运动可加快人体血液循环的流动,增加脑血流量,从而使供氧能力相应提高,一般可提高20%。血糖供应也随之增多。此时全身肌肉与内脏器官的毛细血管会大幅度地开放,参与血液循环的毛细血管数量比安静时要多10~30倍,从而使得每分钟血液可周流全身7次,比安静时每分钟周流全身4~5次,至少要多2次,这就能有效地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解决“需氧饥饿”和葡萄糖供应上的“赤字”。而且,脑体交替互动还可使疲劳的脑神经得到适当休息、调整,这种保护可延长大脑的“使用年限”,并扩大大脑的功能。脑体交替互动比孤立地“炼体”、“炼脑”更有效,可使人人老而不衰、老而迟衰。可见,人的生活要有劳有逸、张弛适度并非是空谈。
跑步、游泳、打球和步行等都是有益于身心的运动,也有利于健脑。健脑活动应遵循运动三原则,即: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3)讲究用脑卫生和用脑环境
①用脑环境要安静、空气新鲜
用脑环境要有绿色植物相伴,绿色植物可释放新鲜的氧气和负离子,可以帮助你思维活跃,有利于解题和记忆,提高工作效率。
②不要连续长时间用脑
连续静坐用脑最好不要超过2个小时。感到脑力下降时,就站起来活动活动身子。
③不要带病用脑
身体不适或患病发热时,不要勉强坚持学习、工作,这样做,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损害。身体任何部位的病变都会影响大脑“司令部”的健康。身体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也要靠大脑“调兵遣将”,此时再用脑,会更增加大脑的负担。
4.防止不良生活习惯损害大脑
(1)不吃早餐。
一夜的消耗,血糖浓度明显下降,亟待于清晨及时补充。不吃早餐若挨到中午再吃,空腹时间可长达16个小时以上,这期间,大脑都处于“饥饿”状态,长此以往,对大脑损害很大。
(2)长期饱食。
饱食会加速脑动脉硬化,导致大脑早衰,智力减退及老年痴呆。“饱生众疾”,饱食后,体内的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数十倍地增长,此物最易导致脑动脉硬化。甜食过量,会使大脑反应迟钝。
(3)蒙头睡觉。
长期吸入二氧化碳高的“被窝空气”,使大脑供氧不足,造成脑部损害。
(4)不愿动脑。
少言寡语,使大脑得不到足够的信息、“营养”(信息刺激),会促使大脑“生锈”。
知识分子的“健康处方”必不可少
2004年知识分子健康调查表明:北京市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岁,下降到了53岁,10年间又下降了5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人口的平均寿命75.85岁,下降了20岁。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亮起了知识分子的健康红灯?
1.工作压力大、精神负担重——都是心病惹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调查,因工作等原因构成心理压力的,知识分子比非知识分子高出10%,35岁以上的人群则更为突出。他们分析,知识分子由于价值不能实现的失落感所造成的心理问题导致身体患病,这在医学上称作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症状),内心的压力长期得不到适当的释放,就可能转化为外在的躯体症状,表现出一系列的病痛与不适。我们常会见到:人们情绪不好时就容易感冒,长期的抑郁则容易患癌症。精神负担重可直接削弱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故需用心药来治“心病”。
强脑力劳动者,以科研人员为主,一般平均寿命短于体力劳动者,不少人英年早逝。由于工作压力大,影响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内分泌紊乱,免疫力降低,影响睡眠和食欲。这些人群中,服用安眠药的比例高,高血压、颈椎病、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均高于一般人群。
2.拼命去工作,昼夜连轴转——活得实在太辛苦
对学术的思考需要连续性和深入性,不管在实验室、在家,或在路上,都是不分白天黑夜地思考,只要问题解决不了,精神就不可能松弛下来,工作也不会停止,所以格外容易疲劳。例如,一名大学教师,一年除了要承担数百课时的工作量外,因教学需要还要查阅大量信息资料。现在实行各种聘任制,对学术研究的要求非常苛刻,且规定非要评到国家级、省级、部级的奖项才行,评定职称也规定要在学校指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文章,且要第一作者才行。可全国一共才有多少奖?多少种核心期刊呢?又怎么保证自己都有份?这就是“愁源”。要求过高、压力过重,就会使知识分子因过度劳累而身心不支。
新闻记者是不分白天黑夜在家办公的典型。例如,有一位十分敬业的资深编辑,48岁,负责6个版面的采编,他必须从周四到下周二每天在网上浏览信息,采访任务也很重,从没有好好休息过。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工作,早晨8时以一杯咖啡提神,代替早餐;中午11时左右煮一碗快餐面,下午5时为一家人买菜做饭;晚上8时开始休息睡眠。几年下来,患上了高血压和冠心病。他说他最大的担心,就是家里只有他一人时,会突然发生脑出血。
医生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各大医院门诊一向是人山人海的,一位专家半天看40个号甚至70个号,不为稀奇。专家医师像上满发条的钟一般,嘴巴不停地向病人和助手说着,同时手不停地为病人做检查,这样的工作须持续6~7个小时。除了必须应付如此紧张的门诊工作外,医师还要面对可能出现的医患纠纷的压力。
一些科研人员的压力更大,一些规定的科研项目要求早出成果,且科研经费少,尤其是一些基础学科,设备及信息短缺,这与科研人员迫切要求出成果的心态相悖。科研成果的欲速则不达,使科研人员必然要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们深有感触地说,一年之中很少有几天轻松愉快的日子,都是如牛负重。
知识分子要保持健康,目前最重要的是改变生活习惯,首先要心理减压,学会不拿自己的健康作“赌注”。
1.调整心态
为了自己的健康,应改变传统知识分子那种怀才不遇时的“清高”心态。
现代社会,承受压力,人人有份,但知识分子承担的压力更多一些。因此,知识分子应该学会,在应对挫折时,不拿自己的健康做本钱,要学会接受不出成果、试验失败的事实。要知道许多事物的成功都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要客观地对待,学会达观和超然,学会“神补”,学会适应,学会“忘却”,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自己的“心病”首先要靠自己去化解,当自我化解不了时,就要求助于他人,包括心理医师。像知识分子已经习惯的做法那样,工作时应该全心身投入,但也要想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工作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不全是为了工作,两者不能本末倒置。总之,知识分子要改变一些思维定势,有利于心理减压。
2.多方位防治
知识分子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的趋势,已形成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习惯病,其病因可概括为: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体力活动缺乏+营养不均衡,且精神压力大,又不能得到很好的排解。因此,当前的知识分子尤其要贯彻21世纪健康长寿公式:
吃得合理+睡得香甜+玩得开心+动静适度+生活规律+心境稳定
健康长寿=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病
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工作1个小时,活动15分钟;
②坚持每天都有1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可分为2次进行;
③不拒绝每年1次的体检;
④每天有“身心双静”的时间;
⑤学会玩,最好每年有两次带薪休假。《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休假。但知识分子多爱面子、社会责任感强,再加上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没有休假的观念,不好意思提出休假,怕领导和同事对自己有看法,其实要求休假是合法的。哪怕只休假几天,也可达到身心放松和调整。
3.要树立自我保健意识
知识分子应为自己的健康当家。须知,若不重视自我保健,其严重的后果必然导致早衰、早逝。还有另一个严重后果,即早逝前或病前的“痛苦”。目前在知识分子集中的社区,可能经常看到身体锻炼的队伍了。其中很多人说:感到自己锻炼得晚了,很后悔。如果趁年轻时就锻炼,身体会比现在要好得多。专家说,依据目前知识分子的身体情况,每天应该早晚各步行5千米,久而久之,便可健身强体,不但可以避免常跑医院,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可提高工作效率。锻炼身体要持之以恒,要坚持“天天练”,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人要改变自己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是很难的,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面临着两种选择:高质量还是低质量。高质量生活就要选择运动锻炼,克服不好动的习惯,再加上其他的保健措施,就能健康快乐的活着。
放得下,学会放松疗法
消除精神与体力的疲乏有多种方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学会“自我放松”。这种放松富有效果,它能使紧张过度的机体充分地松弛下来。保健学上也叫“放松疗法”,对疲劳及一些慢性病均有疗效。
放松包括精神放松与身体放松两种。当精神疲乏之后(例如较长时间的阅读、写作、操作计算机、开会、辩论等活动之后),就非常需要精神的放松。此时,宜找一安静环境,一人独处,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默念:“放松、放松……”并伴以舒畅自然的深呼吸,以便吸入大量的新鲜、含氧量丰富的空气,而呼出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有条件时也可以吸一些氧气(国际上流行“氧吧”,就是专门给人们提供氧气吸入以消除疲劳的场合),或在窗前眺望绿色的森林、蔚蓝色的大海、辽阔的草原……大自然的风光及绿色的基调十分有助于精神的充分放松。有半小时这样的自我放松,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疲乏。
当劳累而体力不支时,也应及时做机体的放松,并以充分放松那些已经疲乏了的大肌群为主。例如,上肢活动过久引起肩、臂、腕、手肌劳累,就应将上肢搁置台面上充分放松;而当下肢因站、走过久引起劳累酸软时,就应完全仰卧在床上,伸展双下肢,令所有肌群放松,或在膝弯处垫一小枕以使小腿肌得以自然放松。当下蹲过久而引起腰肌劳损时,便应平卧于较坚硬的床上,以支撑腰肌,令其完全放松。不宜睡在太软的床垫上,因为那样易使腰肌得不到必要的支持,造成肌肉无法得到自然、充分的放松,而使疲劳得不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