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功高不骄,还体现在他好学不倦、严于律己上。放牛出身的徐达,少年无读书机会,但他十分好学,虚心求教,每次出征都携带大量书籍,一有时间便仔细研读,掌握了渊博的军事理论。因此每每临阵指挥,莫不料敌如神,进退有据,且每战必胜,令人心服。
身为统帅的徐达,还能处处与士兵同甘共苦。遇到军粮不济,士兵未饱,他也不饮不食;扎营未定,他也不进帐休息;士卒伤残有病,他亲自慰问,给药治疗。如遇上士卒牺牲,他更是重视而筹棺木葬之。将士对他无不感激和尊敬。
本来可以声色犬马的徐达,却平生无声色酒赌之好,“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所疵,昭明乎日月”。朱元璋赐与他一块沙洲,由于正处于农民水路必经之地,家臣以此擅谋其利,徐达知道后,立即将此地上缴官府,“其无私欲,持大节类如此”。
徐达为人处世真是高,不论作了多大贡献,也不邀功,也不要赏,视自己如平常人一样,因为他懂得在做人时,不管官有多大,自己有多大能耐,都不自傲,所以他才会得善终,若他同韩信一般,得志便张狂,朱元璋定会也将其杀之。
1385年,徐达病逝于南京。朱元璋为之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为中山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
徐达辉煌的一生,与他有功不骄,小便宜不沾,所以才留名青史,才没有落得“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做人不要冷漠孤傲
一个人要想孤立自己并不难,只要自视高人一等就足以奏效。昂起高傲的头,感觉上固然有些飘飘然,但从此也不再为人所看重、所欣赏、所亲近,这种受自傲心理所累的人同受自卑心理所困的人在与社会的融合方面,结果是一样的,都不会获得好的结局。所以,要想从高傲自大的误区中走出来,就必须首先学会真诚地关心别人。
这也是西奥多·罗斯福异常受欢迎的秘诀之一。罗斯福是个使仆人都喜爱他的人,他的黑人男仆詹姆斯·阿默斯就曾写过一本关于他的书,取名《西奥多·罗斯福——他仆人的英雄》,阿默斯在书中写了这样一段富有启发性的话:
“我妻子有一次问总统关于鹑鸟的事,因为她从未见过鹑鸟,于是总统详细地描述了一番。不久后的一天,我们小屋里的电话铃响了。我妻子拿起电话,才知道是总统本人打来的,他特意来告诉她,我们屋子窗口外面正好有一只鹑鸟,如果她往外看,就能看到。罗斯福时常做这类小事。每次他经过我们的小屋,如果看不到我们,他就会轻轻地叫着‘呜、呜、呜,安妮!’或‘呜、呜、詹姆斯!’。这是他表示友好的一种招呼习惯。”
仆人怎能不喜欢一个像他这样的人呢?
有一天,卸任后的罗斯福到白宫去。不巧的是,塔夫脱总统和夫人都不在。这时,他那种真诚对待身份卑微的人的态度完全体现出来了:他同所有的白宫旧仆人打招呼,而且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连厨房里的姑娘也不例外。
当他见到厨房的阿丽丝时,问她是否还烘制玉米面包。阿丽丝回答,她有时为其他仆人烘制一些,但是楼上的人都不吃。
“他们的口味太差了,”罗斯福颇为不平,“等我见到总统的时候,我会这样告诉他。”
阿丽丝端出一块玉米面包放在盘子上给他,他一面吃着一面向办公室走去,经过园丁和工人的身旁时,还不断跟他们打招呼……“他对持每一个人,还和以前一样。”仆人们互相低声讨论着。而一名叫艾克·胡佛的仆人眼中含泪地说;“这是近两年来我们唯一的愉快日子,我们任何人都不愿拿这个美好的日子去换一张百元钞票。”
可见,大人物之所以成为大人物,就是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受到孤立。另外,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才能使别人对自己感兴趣。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使得查尔斯·伊里特博士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位大学校长。他从南北战争结束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五年,一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下面是伊里特博士做人做事的一个例子:有一天,一个名叫克立顿的学生到校长室去借50美元的学生贷款。这笔贷款被批准了。“当我万分感激地致了谢,正要离去时,”克立顿自己叙述道,“伊里特校长说:‘请再坐会儿。’然后他对我说:‘听说你在自己的房里亲自做饭吃,只要你所吃的食物适当、分量足够,我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我念大学时也这样做。你做过牛肉狮子头吗?如果把牛肉煮烂,就是一道好菜,我当年就是这样做的。’然后他就耐心地教我怎样做牛肉狮子头吃。”一个人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的话,即使是极为忙碌,也可以表达关心,使人获得帮助。
做人不要得意忘形
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名利后,不妨为自己多敲敲警钟,自己的言行是否脱离大众,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和身份是否相符。如果反差过大,你一定要谨言慎行,须知“爬得高,跌得重”决不是一句戏言。禹作敏作为当年中华第一村大邱庄的村长,在他艰辛的努力奋斗下,大邱庄从最贫穷的村变成了拥有4个集团公司、几十亿资产的富裕村。禹作敏作为村支部书记、创业的带头人,享受一定的待遇或者兼任相应的职务是合情合理的。但他太不知收敛了,坐着奔驰600四处炫耀,甚至外国的访问团到庄外,都要改换成大邱庄的车队进庄。
作为农民出身的禹作敏本来不习惯系皮带,但他为了在社会上显示自己的身份,系的是价值二万元的鳄鱼皮带,吸香烟时要由小姐点燃,送到他的嘴里。
一次到北京开会,休会的闲暇时间,他带人到商场转悠,摸着一个高级写字台向服务人员问价钱,服务人员见他一脸的农民相便带有蔑视的语气说;“告诉你也买不起,二万多元。”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他买下了写字台,却扔在了地窖里。
禹作敏常常为了显示社会地位,前庭摆着豪华宴席,而自己躲在后庭吃大葱蘸大酱,不是他舍不得,是他吃不惯那些山珍海味。不但在生活上他显示张扬,在外也与人较劲,最后大邱庄内出了命案,禹作敏终于落得个被判处20年徒刑的下场,从不可一世的显赫位置上一下子跌了下来。
今天的人们如此,古人也有同样的历史教训。
汉武帝时,霍去病、霍光兄弟担任大将军,成了朝廷中得势的大臣。武帝死后,霍光执掌大权多年,辅佐汉昭帝,拥立汉宣帝,成为几朝重臣。朝廷上下人人对他敬畏三分。
汉宣帝登基后,为了报答霍光拥立自己做皇帝的大恩大德,竟然放手让霍光一人执掌朝政,并赐给霍光家族许多特权,从而打开了霍光骄奢的口子。霍光一家骄横奢侈不可一世,茂凌人徐福曾经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别人的嫉恨,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嫉恨;众人嫉恨,又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徐福对霍氏的提醒,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身居高位者,权势这样大,又好揽权弄权,就必然排斥异己,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力,这样就会深受同僚及下属的忌恨,何况又独揽朝政,傲下侮上?所以霍氏必亡。后来,霍光病故,汉宣帝才亲自执政。这时霍家的人不甘心交出大权,霍光的妻子和儿子们密谋策划,妄图废掉皇帝,重温朝政完全由霍家执掌的美梦。由于阴谋败露,终至霍氏全族被杀。
得意不可忘形,暂时还没有碰壁的“得意”者,是不是应该调整调整自己的处世姿态了呢?
固执容易酿成大祸
心理学家认为,固执常和思维狭隘、不喜欢接受新事物、对未曾经历的东西感到担心相互联系着,它是一种人格障碍。
有两只小青蛙是好朋友。一只住在远离村庄的池塘里,另一只住在乡间小路旁的浅水沟里。
当它们相约在一起晒太阳和聊天时,住在池塘里的那只青蛙说:“我的朋友,你快搬过来和我一起住吧,我那里的水清澈干净,食物又丰富。”“不,我的朋友,我的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我舍不得离开。”
“可是,你住在浅水沟里太危险了,瞧,那么多马车从你家门口经过,你不觉得太吵了吗?”
“哈……哈……哈,吵?”住在浅水沟里的青蛙大笑起来,“我亲爱的朋友,那马车发出的吱吱声,在我听来是多么的美妙无比,有时,我还把它当成催眠曲呢!”
“可是……可是,我还是觉得你应该搬出浅水沟……”
“不,我绝不离开……”
后来某一天,浅水沟里的青蛙正躺在浅水沟里欣赏那由远而近的车轮声时,却不曾想马车的车轮正好辗过浅水沟,把它给轧死在车轮下了。做人做事需要执著,但如果执著得过了头,就变成固执了,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了。
从前有一个叫做蹶叔的人,性格很是倔强,又常常自以为是,爱跟别人唱反调。
蹶叔以龟山的北面种粮食,又想与人家倒着来。他在高而平的地方种水稻,却在又低又潮湿的地方种高粱。
他有个很忠诚的朋友,见他这样做不会有什么好处,就好言劝说他道:“高粱适合种在旱的地方,水稻宜于种在低湿的地方,可是你现在正好相反,违反了水稻和高粱生长的习性,那怎么能获得丰收呢?”
蹶叔听了朋友的话,一点都没放在心上,还是我行我素。结果他辛辛苦苦地种了10年地,每年都歉收,粮仓里一点储备也没有。
眼看就快没饭吃了,他这才去看朋友的地,发现朋友正是像他劝说自己的那样种地,所以获得了丰收,不由得懊悔万分,就向朋友道歉说:“您说得对啊,我知道悔改了,不再不听劝告了。”
后来,蹶叔到别的地方去做买卖。他做生意完全不加考虑,看到别人抢购什么货物,他也一定进什么货,处处都硬要和人家竞争。这样一来,他的货一到手,积压得厉害,使他手上的货总是卖不出去,价钱被压得极低。蹶叔的朋友担心他会吃亏,就又教他说:“善于做买卖的人要进别人暂时不争不抢的货物,这样,一旦等到机会来了,就可以获得好几倍的利润,这正是古代大商人白圭致富的原因啊!”蹶叔又不听。
过了10年,蹶叔常常亏本,终于入不敷出,到了非常困窘的境地。这时,蹶叔才又回想了朋友的话,意识到朋友是正确的,又去找到他的朋友道歉:“我现在知道自己错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敢不悔改。”
有一天,蹶叔要驾船出海,邀请了他的朋友一起去海边。他的朋友将他送上船,告诫他说:“等你到了海水归聚之处,一定要返航回来,不然船一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蹶叔表示自己记住了,会听朋友的话。蹶叔驾着船随着波涛向东驶去,航行了些日子,到了海水归聚的深渊边上。
这时候,他又犯了那顽固的老毛病,不相信朋友的告诫,还是继续前进,结果船被卷入深深的壑中。蹶叔就在这黑暗的地方,忍受着颠簸和孤独,非常艰难地过了9年。直到一次赶上大鲲化为大鹏时激起的巨浪,才总算被冲出了大壑,可以回家了。
蹶叔回到家里,头发全白了,形体枯瘦得就像根蜡烛,亲朋好友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出他来。
蹶叔再次找到他的朋友,深深地拜了两拜,还对天发誓说:“我如再不悔改,请太阳作证惩罚我。”
他的朋友笑着说:“悔改是悔改了,但还有什么用呢?”人们都说蹶叔三次悔改就度过了一生。
世俗的标准不是安全带
多数人维持的一个理论,就是世俗。事实证明,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古时候,有个国家常遭一种怪雨的侵扰,人们饮用了怪雨污染的水就会疯狂七天七夜。
后来,这个国家又出了一位新国王,他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善观天象。这天,国王观察到天空中有一块要下怪雨的云团,便悄悄地把宫中的一口水井覆盖得严严实实。果然,一场怪雨之后,全国的人都疯了,连平日里衣冠楚楚的大臣们竟然也扯光了身上的衣服,脸上头上乱抹着泥巴,走路歪歪斜斜胡言乱语。只有国王头戴王冠依然威严地坐在宝座之上。
大臣们发现唯有国王还穿着衣服,全都认为国王发疯了,这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大臣们便商量如何治疗国王的疯狂。
国王看着这些不知道自己疯狂却说别人疯狂的人,怕乱子闹大了,便装着害怕的样子说:“我后宫中有一种良药,可以医治疯狂,诸位稍候,待我服药后,再与大家共商国事。国王回到宫中,脱去王服,用泥巴涂抹一番后,回到大殿。众大臣见国王这副模样,都高呼万岁,说国王能恢复常态,实乃国运昌隆之兆。
我行我素,是很多人都有的梦想,但是真正要实现这个梦想,却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当我们作出某种不合乎常规的选择或决定时,会与大众的理论发生碰撞,这时候,我们就要面临选择:是坚持还是退让?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总是不能摆脱世俗的评价和干涉。我们深知“满城风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也知道“众叛亲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我们更怕舆论给我们施加的巨大压力,所以我们在世俗的面前总是显得软弱无力。
世俗的力量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整日在其羽翼下苟且生活,我们毕竟是年轻的一代,我们不可能一味地重复父辈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勇敢地叛逆。只要是对的,就坚持,别管有多少人反对。
别让世俗遮住你的双眼
别让世俗遮蔽住你远望的双眼,因为,除非你心甘情愿,谁也无法将你的希望锁定。
有一头野兽和凶猛威严的狮子开了个玩笑:趁狮子睡觉时在它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字,还有认证编号、日期和公章……狮子醒来发现后,气得团团转,愤怒的吼声一时打破了森林的宁静。
怎么办?摘掉?狮子又一想,这号码、公章肯定都有来头!若自作主张地撕去,免不了要承担责任!于是,狮子决定公开、合法地摘去标签,它气冲冲地来到野兽中间激动地问:“我是不是狮子?”
“你是狮子,大王。”狼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你现在是一头驴!”
“我怎么变成了驴?我从来不吃干草!我是不是狮子,问问袋鼠就知道。”“从外表看,你无疑是具有狮子的一些特征,”袋鼠说,“可具体有哪些特征,我也说不清楚!”
“蠢驴!你怎么不表态?”狮子气急败坏地对着驴子吼叫:“难道我会像你这个畜生?我可从不在驴棚里睡觉!”
驴子想了想说:“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了!”
狮子不停地到处追问,又低三下四地求狼作证,又向豺狗解释。同情狮子的,当然不是没有,可谁也不敢把那张标签撕去。
狮子变得憔悴了。它要像小动物那样,今天为这个让路,明天给那个闪道,慢慢地,它也开始怀疑自己不再是狮子了。一天早晨,森林里的百兽们突然听到从狮子洞里传出了“呃呜”的驴叫声。
世俗有时看似公正、合理,但它往往是腐蚀锐气、造就平庸的杀手。一味地逢迎世俗,人终究会变得更加颓废,甚至不堪一击。
聪明反被聪明误
敢于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值得赞赏的,但并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适宜表现自己。有时锋芒毕露并不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不但会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还极容易落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个掌库的主簿叫杨修。杨修生得单眉细眼,貌白神情,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他自恃其才,竟小觑天下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