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一生要懂得的心理健康全集
45017100000024

第24章 偏执自负的心理:做人不要骄傲自满(3)

有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园。快竣工了,监造花园的官员请曹操来验收观看。曹操参观花园之后,是好是坏是褒是贬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拿起笔来,在花园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扬长而去。一见这情形,大家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也猜不透曹操的意思。杨修却笑着说道:“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阔了。”

官员见杨修说得有道理,立即返工重建园门。改造停当后,又请曹操来观看。曹操一见重建后的园门,不禁大喜,问道:“谁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杨修主簿。”曹操表面上称赞杨修的聪明,其实内心已开始忌讳杨修了。

又有一回,塞北送来一盒酥孝敬曹操,曹操没有吃,只是在礼盒上亲笔写了三个字:“一合酥”,放在案头上,自己径直出去了。屋里其他人有的没有理会这件事,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动。这时正好杨修进来看见了,便堂而皇之地走向案头,打开礼盒,把酥饼一人一口地分吃了。曹操进来见大家正在吃他案头的酥饼,脸色大变,问:“为何吃掉了酥饼?”杨修上前答道:“我们是按丞相的吩咐吃的。”“此话怎讲?”曹操反问道。杨修从容地应道:“丞相在酥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分明是赏给大家吃的,难道我们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吗?”曹操见又是这个杨修识破了他的心意,表面上乐哈哈地说:“讲得好,吃得对,吃得对!”其实内心已对杨修产生厌恶之情了。可杨修还以为曹操真的欣赏他,所以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把心智用在捉摸曹操的言行上,并不分场合地卖弄自己的小聪明,从而也不断地给自己埋下祸根。

杨修最后一次聪明的表露是在曹操自封为魏王之后。

曹操亲自引兵与蜀军作战,战事失利,进退不能。曹操数次进攻蜀军总不能奏效,长期拖下去,不仅耗费钱粮且会挫伤士气,真的撤兵无功而归,又会遭人笑话。是进是退,当时曹操心中犹豫不决。此时厨子呈进鸡汤,曹操看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觉得眼下的战事,有如碗中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他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杨修见传“鸡肋”二字后,便教随行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有人报知夏侯惇。夏侯惇大惊失色,立即请杨修到帐中问他:“为什么叫人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便知道魏王很快就要退兵回去了。”“你怎么知道?”夏侯惇又问。杨修笑道:“鸡肋者,吃着没有肉,丢了又觉得它味道不错。魏王的意思是现在进不能胜,退又害怕人笑话,在此没有好处,不如早归,明天魏王一定会下令班师回转的。所以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侯惇说:“你可算是魏王肚里的蛔虫,知道魏王的心思啊!”他不但没有责怪杨修,反而也命令军士收拾行装。于是寨中各位将领,无不准备归计。当夜曹操心乱,不能入睡,就手按宝剑,绕着军寨独自行走。只见夏侯惇寨内军士各自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我没有下达撤军命令,谁竟敢如此大胆,做撤军的准备?他急忙回帐召夏侯惇入帐,夏侯惇说:“主簿杨修已经知道大王想归回的意思。”曹操叫来杨修问他怎么知道,杨修就以鸡肋的含意对答。曹操一听大怒,说:“你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不由分说,叫来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把首级悬在辕门外。

曹操终于寻得机会,除掉了杨修,杨修也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不要偏执自负凡事都要有尺度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度,这个度就是做事的分寸。尤其在某些欲望面前,更应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无数事实已证明:欲望过度,得到的往往越少。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佛想: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并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

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佛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佛说:“500元足矣。”

众僧唏嘘不止:“那怎么可能?”

佛说:“天理犹存,当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啊。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怎样普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让他忏悔。”佛笑答。众僧更不解了。佛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侃价,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侃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200元。眼见着一个个买主一天天下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贪。到第十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佛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它,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另赠佛龛台一具。

佛得到了那尊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勿因固执失去自己

生命旅程中有太多的障碍,固然有许多原因,但由于过度的固执和无知造成的却不在少数。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别忘了,唯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帮得上忙,你才会有希望。

在一次哲学课上,教授为学生讲了以下这个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一场洪水开始慢慢地淹没全村。这时候,一位虔诚的神父在教堂里祈祷洪水马上退去,当时洪水已经淹到了他跪着的膝盖了。外面的人都忙着逃跑,这时一个救生员驾着救生船来到教堂,对神父说:“神父,赶快上船来吧!洪水越来越大,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上帝会来救我的,你不用担心,先去救别人好了。”

几分钟后,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无奈之下,只好勉强地站在祭坛上继续祷告。这时,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赶了过来,他对神父大声地说:“神父,快上来,洪水已经无法控制了,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快一点!”神父说:“我不会走的,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不必操心。你还是先去救那些无人管的人吧。”于是,警察走了。

眨眼工夫,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痛苦地挣扎着,他紧紧地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这时,一架直升飞机从远处缓缓地飞过来,飞行员用高音喇叭喊着,并丢下了绳梯,大叫:“神父,不要再固执了,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其他人都撤了,就剩下你自己了”。尽管形势危急,但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我必须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上帝会与我共在的!谢谢你。”

无情的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洪流卷走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非常气愤。他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为你付出一切也在所不辞,并且每天都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洪水到来的时候,你不肯救我!让我过早地上了天堂呢?”上帝笑了,温和地说:“我怎么不肯救你、不肯关心你呢?第一次,我派了救生船去救你,你不走,我以为你担心救生船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但你仍不离开,还是固执己见;第三次,看在你一直虔诚的份上,我以高规格的礼仪待你,单独派了一架直升飞机去救你,但最后你还是拒绝了,我想不出你为什么拒绝的其他理由。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所以你就这样过来了。”

故事是现实的一个侧面反映,生活中的许多人,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要求、自己的主见,最后却失去了许多东西。

固执己见的德彪西

真正的勇气就是秉持自己的信念或主张,不管别人怎么说。这对于一个艺术家、一个企业家,还是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如此。

德彪西很早就表现出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他不愿模仿别人的生活方式循规蹈矩、人云亦云。在音乐创作上,更是追求标新立异,超凡脱俗。

1872年10月,10岁的德彪西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同时在A·F·马蒙泰尔的钢琴班和A·拉维尼克的理论班学习,后又随艾米·杜朗学习和声,随艾尼斯特·圭罗学习作曲。到1874年,德彪西已经能演奏肖邦F小调钢琴协奏曲并能像真正的艺术家那样对乐曲有了自己的诠释,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将他那天赋的叛逆素质表现在人们面前。在巴黎音乐学院,德彪西有幸聆听塞扎尔·弗朗克这位享誉当时乐坛的比利时作曲家的作曲课,但却与老师闹得不欢而散,中途退出,大有扰闹课堂、不敬师长之嫌。

原因是,老师弗朗克看过德彪西的作曲作业之后大为不满,对着德彪西大声喊道:“转调、要转调”,而德彪西此时也被激怒,用同样的声响回答:“我对这种调性安排完全满意,为什么非转调不可?”班上同学被他的举动吓得目瞪口呆,不知这是否就是那位平时沉默、冷淡的德彪西,而德彪西本人则怨气难消,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将弗朗克戏称为“转调机器”。

在其他老师的课上,德彪西也依然是固执己见。艾尼斯特·圭罗老师的作曲课上,德彪西坐在钢琴面前悠然地弹出了一串奇妙的七和弦,并拒绝接受老师要他将此和弦解决的指令,为此,老师质问他这样胡闹的依据是什么?他的回答倒也坦率:“我高兴”。

正是这种敢于坚持自己主张的精神,使得德彪西在音乐学院渡过了数次难关,并获得了多方面的赏识,在赢得了几次奖赏之后,德彪西于1884年获得了当时音乐界的最高荣誉——“罗马大奖”。

不要生搬硬套地学用别人的经验

别人成功的经验固然值得学用,但万不可生搬硬套,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学用,否则会把事情办砸。很多时候,生搬硬套地学用别人的经验,还不如不学。

有一对夫妻做蔗糖生意。

丈夫每天到各村向村民收购蔗糖,村民将蔗糖熬制成四方块或扁圆形的糖出售。丈夫每次收购糖回家后,总是把糖装进箩筐或麻袋里,然后运到外地去卖。他在集中包装时,经常掉些糖在地上,而他却满不在乎,不加理会。

他的妻子是个细心、勤俭的人,她见满地的蔗糖心疼极了。当她丈夫每次装完糖后,她都要把地上的糖捡起来,装在麻袋里,存放在屋后的房间里。第二年,临近年关时,蔗糖短缺,丈夫无奈之下只好停止买卖。按照当地的惯例,每年年终要结一次总账,一切拖欠的债务都要偿还完毕,绝不能拖到明年。

近年来由于年头不好,又缺乏运气,丈夫的生意日渐滑落。特别是缺糖这一年,他亏蚀了本钱,欠了人家一些债。数目虽然不多,但也使他伤透脑筋。

他整天冥思苦想:“到哪儿去筹措这笔钱来还债呢?”

后来他对妻子说了这件事,并且感叹道:“如果还留下点蔗糖就好了,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也不至于负债。可现在一点糖也没有,怎么办?”丈夫的艰难处境,使妻子猛然想起平时捡的糖,她想:“糖可能不多,但还有些。”她疾步走到后房,清点一下,居然还不少呢,整整有四担之多。妻子满面笑容地将此事告诉丈夫,丈夫到后房一看,真是绝处逢生,面对着大批蔗糖,不禁欣喜若狂,简直是天外飞来的财富,再也不用担心债务了。商人扭亏为盈,全靠细心贤惠的妻子。这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不久,竟然传到了镇上。

镇上有家卖书报和文具的小店,店主将这件事讲给自己的妻子听。妻子也想博得丈夫的夸奖和感激,她思忖片刻,觉得这没有什么难。

从那天起,她每天趁丈夫不在时,将书、报纸、课本、日历等,每样都拿一两本藏起来,天天如此。快两年了,她看到藏起来的书报等物已经不少,洋洋得意地叫丈夫到后房去看。丈夫不看倒也算了,一看气得差点昏倒。“天啊,你这是在拿我的血汗钱开玩笑!”丈夫仰天哀叹。妻子愚蠢至此,报纸、课本、日历过了时,还会有谁要呢?

丈夫伤心之余,冷静下来,开导妻子说:“向别人学习,是要动脑筋想想的,别人的情况和咱们的不一样,所以要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千万不能生搬硬套。生搬硬套地学,走了弯路,吃了亏!还不如不学呢。”一个固执己见的人需要改变自己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微不足道,打破陈规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最终还是选择安于现状,实际上勇敢的反义词不是怯懦,而是因循守旧。”人们总是习惯于低估自己,结果往往是弄假成真。对此,心理学家罗洛梅总结说:“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打破现有的框架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许多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这样似乎更舒适些。所以在当今社会,勇敢的反义词已不是怯懦,而是因循守旧。”现实中有很多人极为固执,不肯改变看法,要是遇到了这样不肯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那是一件比较头痛的事情。你必须努力说服他,先是改变原来的错误或者有缺陷的观点,接着就是要让他认可你的看法。很多时候,一个人即便是知道自己的看法不对,也不会立即接受你的看法,他会比较谨慎地考察一番之后,再选择自认为稳妥的方案。

一个固执己见的人,需要这样改变自己。那就是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忠告:“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如此。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新的事物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应该把它当做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接受,并适应它,否则,我们将会被它毁掉。叔本华也说:“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在庆祝美军在北非获胜的那天,查理将军被告知他的侄子在战场上失踪了。后来,他又被告知,他已经死了。查理将军悲伤得无以复加,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生活很美好。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又用心带大了这个侄子,在他看来,他代表了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查理觉得他以前的努力,正在丰收……可现在,他整个世界都粉碎了,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他活下去了。他决定放弃工作,离开家乡,把他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

“就在他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他已经忘了的信——几年前他母亲去世后,这个侄子寄来的信。那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怀念她,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支撑过去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你教我的真理,永远都会记得你告诉过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他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一再对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现在,他的生活比过去更充实、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