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读历史破解人性弱点全集
45016600000030

第30章 非常档案(2)

还有一名叫横井的日本兵,在1944年7月美军攻占关岛时,逃到了关岛的深山密林中躲藏起来。当时和他一起逃进深山的还有另外8个日本兵,后来这8个日本兵都相继死去了,只有他在那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生存了下来。他在山里挖了一个洞住在里面,平时靠捕捉山鸡、野鼠、青蛙、鱼虾和寻找野果为生。直到1972年,他才被两位当地猎人发现并被带出深山。这时,他在深山密林中已生活了整整27个年头。这时,他已是56岁的老人了。

横井回到日本,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还重新结了婚,开了一个“横井服装店”。因有那段“野人”生活经历所产生的“轰动效应”,生意还做得很红火。他还到处作报告,介绍他的经历,很快成了日本名人。1974年,他竟参加日本参议院的竞选,但没有获胜。1997年,87岁的横井因患心脏病在名古屋去世。

1974年,一位去菲律宾旅行和探险的日本青年山井在深山密林中,也发现了一个与横井经历相似的日军中尉广己田。广己田在深山生活了近30年,发现时语言已变得呆板、生疏,身上裹着树皮,完全像一个野人。当山井告诉他日本早已投降,广己田死活不肯相信,并表示拒绝劝降和诱降,只听从他原长官的命令。后来,日本找到了他原来的上司吉见谷口少佐。吉见谷口少佐亲自来到菲律宾深山,当面向广己田下达了投降命令,广己田才走出深山回到日本。

中国有一个叫刘连仁的农民,是山东高密县人,1944年,他结婚不久即被日本军人强行从家中抓走,押送到日本北海道煤矿做苦工。在那里,他和他的同伴过着非人的生活,他看着同伴一个个惨死在日本人的虐待之下,决心逃出虎口。就在日本投降前不久,他逃出了矿山,躲进了冬季严寒的北海道山林中。在那里,他生活了13年。冬天的严寒,使他只能呆在自己挖掘的地洞里,地洞只能容身,他双手抱膝蹲在里面,就像动物“冬眠”那样。等到春天出来时,开始不能走路,只能在地上爬,要过好几天才会走路。但他后来对人说,“北海道的严冬对我来说还不算太可怕,我最怕让日本人再抓回去。”

1958年2月,一个名叫夸田情治的日本人上山打猎,偶然发现了刘连仁藏身的地洞。当时,他不知洞里藏有何物,向洞里放了一枪就走了。不久,一大群日本警察来到这个地洞前,将刘连仁抓了出来。当人们得知刘连仁的劳工身份和苦难经历后,大为震惊。中国《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一消息,并配发了照片。在中国政府的关心下,刘连仁于1958年4月15日回到祖国。令人心酸的是,在刘连仁返回祖国的前10天,他的母亲去世了,临终前还呼唤着他的名字。回国后的刘连仁受到政府妥善安排,重新组织了家庭,开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并生有一男一女,后来还有了孙子、孙女、外孙女和重孙女。1995年,刘连仁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并赔偿他所遭受的损失,以讨回历史的公道。但这一诉讼案拖了五年多,直到2001年7月才作出判决。法院判决日本政府支付刘连仁2000万日元的赔偿金。但此时刘连仁已去世一年多,他的儿子替他接受了这一判决。

西安事变伤亡和被罢官的国民党要员

在西安事变中有3名国民党要员被打死,1名被打伤,2名因西安事变被罢官。

当东北军前去华清池捉蒋介石时,蒋的秘书肖乃华听到枪声往外跑,被子弹打中死去。蒋的侍从室主任钱大钧被打伤坐在地上,执行这次任务的东北军旅长唐均尧问他是谁,知是钱大钧后,唐说:“主任受伤了,实在对不起。”随即吩咐一名士兵把他送往西安市里治伤。另一位被打死的是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邵元冲。邵在东北军搜查西京宾馆时。越窗逃跑,士兵喝止不听,结果被击中腹部,两天后死于医院。第三位被打死的是蒋介石的侍卫组长蒋孝先。事发前,他在西安城内发现张学良、杨虎城有异常活动,遂率2名随从乘小汽车从城里混出,赴华清池向蒋介石告密,路上正碰上去华清池抓蒋的第二批队伍,被抓了起来,押送到华清池后被枪杀。

在西安事变中被罢官的是西北剿总参谋长晏道刚和政训处长曾扩情。两人都是蒋安插在西北剿总要害部门监视张学良的。西安事变时也被抓,蒋介石回南京时,他们也回到南京。这两人本认为同蒋介石一起被抓,一定会得到慰勉。结果,蒋介石下了一道手谕“晏道刚不尽职责,曾扩情不知廉耻,着即撤职查办”。接着,两人双双被罢官。

还有一人本不是国民党要员,却因事变成了国民党要员。他是当时蒋介石的侍卫营班长马安澜。事变时,蒋介石翻墙外逃,墙高难爬,马安澜立即屈身弯腰给蒋介石当了垫脚石使蒋得以逃出华清池,躲到山上的虎斑石后。由于马安澜有此一功,蒋对他格外关照,受到重用,后来竟当上了台湾陆军总司令的职务。

张学良送别了蒋家父子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即被背信弃义的蒋介石囚禁起来,而且一囚禁就是半个世纪。在这期间,张学良送别了蒋介石,也送别了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这在历史上也可说是一件奇事。

张学良小蒋介石14岁,长蒋经国8岁。但这两人都先张学良而去。

1975年4月5日晚,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官邸去世,次日凌晨3时,时任总统府资政的张群用电话将这一哀讯告诉了张学良。此时,天上正下着大雨,得到这一消息的张学良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40年的囚禁生活,使他对一切都看得淡漠了,他不愿去想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但又很难完全平静下来。尔后,他拨通了总统官邸的电话,向宋美龄提出了吊唁蒋介石的要求。宋美龄得悉张学良的意愿后,第二天就安排秘书陪同张学良赶往灵堂吊唁。张学良身穿藏青色中山装,神色严肃地走进吊唁大厅。他无语地站在蒋介石的水晶棺前,久久地凝视着双目紧闭的蒋介石。此时张学良真可谓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后来,张学良把他同蒋介石的关系用16个字做了概括: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如仇雠。张学良送走了蒋介石,也算了结了这段历史恩怨。

张学良同蒋经国的关系完全不同于蒋介石。张学良同蒋经国的交谊深厚。虽然,蒋经国没有给张学良完全自由但张学良并不忌恨。两人交往不断,蒋经国常去看望张学良,张学良也经常去拜会蒋经国,相互之间时有馈赠。相见时,两人无所不谈,张学良说他常“胡扯一通”。蒋经国当上行政院长后,张学良除祝贺外还明确表示,今后务必要减少往来,以免增添不必要的麻烦,蒋经国却笑着说:“升迁与和朋友往来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可不必为此多虑。”可张学良坚持说:“如若不接受此项建议,日后将考虑拒绝院长的拜访和邀请。”后来两人达成协议,每半年会面一次,有事可通过电话随时联系。这一让一教,充分说明两人的情意。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蒋经国的身体每况愈下,曾五次入院施行手术。1988年元月13日下午,他突感不适,接着便大量吐血,3时55分与世长辞。张学良得知后,十分悲痛。他说,我对蒋经国这个人非常佩服,很可惜他去世太早了。蒋经国去世时79岁,而此时张学良已是87岁的老人了。14日,张学良在赵夫人的陪同搀扶下步入灵堂,向蒋经国的遗体鞠躬告别。

慈禧凤冠上的夜明珠失而复得

20世纪60年代初,西安一对姓吴的夫妇交给政府四颗明珠,这是四颗桂元大小的、晶莹圆润、光彩四射的明珠。政府工作人员见到这四颗神奇的明珠,惊愕万分。问其来历,这位夫妇说,这是他们收养的一位孤老太太临终前送给他们的。

原来,这对姓吴的夫妇在化工厂工作,为人忠厚善良,乐于助人,几年前收养了一位80多岁无依无靠的老太太。他们对老太太精心照顾,处处关心,老人十分感激,当吴姓夫妇问起她的身世时,老人总是含糊其辞,似乎有难言之处。后来,老人病重难治,去世之前,指着她那破旧的小枕头,说送给他们了。

这对吴姓夫妇并没感到这破旧的小枕头有什么特殊之处。有一天,他们将这个小枕头拆开了,发现枕头之中有一个小红布包,打开红布包,发现里面是厚厚的棉纸;将棉纸一层层剥开,发现里面是四颗闪光的珠子。他们猜想这应该是珍宝,便毫不犹豫地将其献给了政府。

这四颗明珠引起了专家的重视,他们估计这是清宫中的珍宝,但主人是谁,还不清楚,于是请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帮助鉴别。郭沫若仔细研究之后,确认它们是慈禧太后凤冠上九只凤嘴里衔着的九颗夜明珠中的四颗。这正是故宫博物院千方百计寻找的珍宝。

专家们还对老太太的身世进行了调查。原来,这位老太太是慈禧太后当年身边的一名贴身使女。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太后惊恐万状,为了讨好联军,换取宽容,她从凤冠上取下了四颗明珠,令这位使女交给李鸿章派来的人,转送给联军首领。这位使女憎恨慈禧卖国,不愿将国宝送给外国人,便趁着混乱,巧妙地逃出皇宫。从此,她隐姓埋名,深居简出,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后来,她年迈孤单,无依无靠,被吴姓夫妇收养。这才出现上面的这么一段“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使女保国宝;吴姓夫妇心善良,收养老人献明珠”的故事。

二战奇事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敌对双方频繁激烈的交战中,曾发生过许多奇事。它们发生得非常奇巧,来得非常突然,结果令人惊奇。

美军和日军在阿留申群岛激战时,美国决定炸毁日军岛上的油料库,以切断其油料供应线。为此,美军曾多次对该岛进行轰炸,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始终没有找到日军设在岛上的油料库,日军的油料补给依然正常。

一天,一架轰炸日军运输舰的美军轰炸机在飞行途中迷失了方向,无意中飞临了该岛日军机场的上空。此时,机上仅剩一枚炸弹,飞行员史密斯随意将其扔了下去。炸弹落到了机场跑道尽头的一个地方,没想到奇迹发生了,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地面上升起了冲天大火,浓烟弥漫了天空。原来,日军的秘密油库就建在此处。史密斯一枚随意扔下的炸弹,摧毁了美军苦苦寻找的日军油料库,立了大功。

二战期间,德国的潜艇一度曾击毁过不少盟军的舰只。一天,一艘德国潜艇发现了英国运输舰“奥立夫·伯朗奇号”,随即跟了上去,在近距离内对其发射了鱼雷。运输舰上装有军火,中雷后发生剧烈爆炸。德国人对此十分得意,艇长下令潜艇浮上水面,以观战果。艇员们跑到甲板上,看着爆炸中的英国运输舰,高兴得大声欢呼。就在此时,英国运输舰上的一辆数吨重的坦克被爆炸产生的气浪抛上高空,当它落下时,却不偏不倚地砸在了德国潜艇上。从天而降的坦克犹如一颗巨型炸弹,一下子将潜艇砸沉了。

二战期间,一名苏联飞行员的奇遇也很有趣。这名苏联飞行员在一个夜晚空袭德国时,因飞机受伤被迫跳伞,结果降落到德国的一座军民两用的机场附近。搜捕的德国士兵迅速赶到,走投无路的苏联飞行员发现机场跑道上停放着一架准备起飞的客机,乘客们正在登机。他迅速地赶了过去,发现驾驶室内空无一人,于是,一头钻进了驾驶室,拉起操纵杆,将飞机驶离跑道,冲上夜空。最后,这位苏联飞行员竟奇迹般地将客机开回国内。

第一个无名战士墓

世界许多国家都建有无名战士墓,以悼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而又无法核实身份的战士们。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早建立无名战士墓的是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伤亡惨重。大战结束后,大部分阵亡将士的家属收敛了亲人的尸骸,但仍有几千个家庭一直没有找到亲人的下落。于是,每当在战场上发现一具无名尸体时,就有几千名阵亡将士的母亲前去认领,她们献上亲自制作的花圈,对着尸体大哭一场,这一情景感动了每一个人。法国政府决定建一座无名战士墓,供没有找到亲人尸骸的家庭寄托哀思。这一决定受到人们的一致拥护。

建造无名战士墓,首先要使没有找到亲人尸骸的母亲或妻子,相信墓中的无名战士就是自己的亲人。为了做到这一点,法国政府命令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指挥官回到自己指挥过的战场,各自选出一具无任何军兵种标记和姓名的法军尸骸。指挥官们分别从索姆河、凡尔登、亚眠等10个战场选出了10具法军尸骸,运到凡尔登。这10具法军尸骸被安放在一个小礼堂内,小礼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柩上覆盖着法国国旗。礼堂的入口处,立有一个木碑,木碑上挂满了各种勋章,还有中国和日本政府赠送的两把荣誉宝剑。

从10具尸骸中挑选一具作为无名战士入葬的仪式,由马奇诺将军主持。一名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手中拿着一个从凡尔登战场烈士墓上摘下的鲜花编成的花圈,缓缓地围着灵柩走了两圈,最后将花圈端放在从右边数第二个灵柩上面,礼堂内随即响起了《马赛曲》。

仪式结束后,灵柩被安放到一辆炮车上,驶向火车站,运送到巴黎。灵柩运到巴黎,由6名士兵抬到纳菲罗希罗广场。在这里,几千名阵亡的无名将士的母亲和妻子向他们表示哀悼,并献上了花圈,然后是低声的哭泣和默默的祈祷。同时被送往广场的还有法国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冈贝塔的心脏。此后,无名战士和冈贝塔的心脏都被送到潘提翁神殿。最后,无名战士被隆重地安葬在凯旋门广场。安葬仪式上,法国总统上前,向无名战士致哀,巴黎大主教为其做祈祷。无数的法国人向无名战士敬献了花圈。后来,老军人在无名战士墓上安放了一个小火炬,火炬下面刻着:“一个1914年至1918年为祖国捐躯的法国战士安睡在这里……”

后来,这种做法为许多国家所采用。每次大的战役结束后,都有新的无名战士墓出现。

美国轰炸东京引发的感人故事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使美国遭受重大损失,蒙受了奇耻大辱。为了报仇雪恨,美国轰炸了日本首都东京,并由此引发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1942年4月18日深夜,美国“飞虎队”的16架B—25型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避过了日机的拦截,在东京、大阪上空投下了数万磅的炸弹,使东京90余座建筑物被摧毁,500余人丧生,许多重要军事设施和工业目标中弹起火,给了日本以沉重打击。

完成轰炸任务的美机在返航途中与地面失去联系。在油料耗尽之后,机组人员被迫弃机跳伞。16架飞机有一架误入海参威,其余15架全部坠毁在中国浙江、安徽、江西等地。跳伞的75名机组人员,有8名落入日军手中,1名殒命,其余人员均被中国军队和中国民众救起。